在实现经营目标和完成工作计划中,控制具有测量、检查及修正下属工作进行状况的功用。这些控制活动,基本上由以下4个步骤所构成。
1.工作标准的订立
标准是指从许多可变的紊乱工作中,订立有秩序及可以共同遵守的衡量尺度。标准是控制的必要条件,因为事先决定的工作指南具有公平、实用、规律、合理等特点。在评价工作表现时,是量度和比较的基础。工作成绩标准可分为4类:
(1)时间标准;
(2)成本标准;
(3)数量标准;
(4)质量标准。
科学管理的时间及动作研究是订立时间及数量标准的最佳方法。一般工作大都可以订出清楚明确的数量化标准。如在零售店的清扫部,一个班有10名员工,每名员工一天做14个柜台的卫生。全班员工一天做140个柜台,每个柜台大约花费34分钟(这不是实际的数字,仅为假设)。订立这些工作标准,下属员工必须合作,共同拟定,否则会出现不同的工作标准,容易出现我行我素,失去了应有的衡量价值。有些工作不适合用数量和时间标准衡量的,例如财务部门的目标及制作部门工作费用,是用成本标准来评价工作成绩的。预算案是最普遍用来控制成本的标准的方法,使工作可在经济原则控制下得以完成。例如:每个工作单位的直接生产费用(主要包括原料费、工资等)和间接费用(包括水费、电费、机器维修费等)以及每个部门的应酬费用预算。
最后一种控制标准是质量标准,它是用来衡量完成的工作是否合乎品质的要求及规定。比如说卫生的质量,要看柜台、橱窗、镜面、墙壁等是否合乎卫生标准。服务员做完后,管理员要进去检查评价,看是否达到了质量标准理想及有效的标准必须具备很多条件,所以当订立工作标准时,应尽可能包括下列几点:
(1)总括性。每个部门订下标准,免得发生互相推卸责任的漏洞。
(2)一致性。每个部门订的工作标准都经过管理人员的协调,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因此各部门能够共同完成经营的目标。
(3)公正性。各部门的工作标准,应经过客观及合理的制定过程,要大公无私。
(4)可行性。订立的工作标准,如果成功的可能在50%至80%之间,下属员工觉得合理。如果工作标准订得太高,会招致下属不满及反对,太低则会抹杀了员工的积极性。
(5)适用性。订立的标准一定要适合实情,以保证其效用。
(6)可理解性。标准应精练,易于下属员工明了掌握工作的要求。
(7)经济性。工作标准要使成本控制符合经济原则。
(8)合法性。各部门的工作标准必须经各部门经理同意后公布。
(9)稳定性。工作标准应能适用于一段较长的时间,所以要有弹性,才不会在短期内失去公正性、可行性及适用性。
(10)渐进引导性。业务控制是以标准与结果比较来改善管理的途径,所以工作标准应能提供渐进的引导,作为工作进度的指标。
2.工作进度测量
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没有直接参与基层的具体工作,所以若要知道工作的进展情况,必须经常做系统的检查,或收集下属的工作报告。在综合所有工作情况后,再进行会计、统计的分析,并将这些资料用图表表示,使管理人员更明确地了解最新工作进度和成绩。如果测量活动留待工作完成后才进行,可能会发现完成的工作有错漏及缺点,因而招致时间、人力和金钱的严重损失。所以系统的工作进度报告有提高工作效率的功能。
当下属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技能或工作的性质和环境都十分规律化,则不需严格监督,此时利用报表就能提供充足而可靠的工作进度资料。管理人员若能编制一套精简的工作报告表,就可轻而易举地建立及维持一个有效的工作反馈系统。报表是印有固定资料与备填资料的空白表格。
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与控制活动的负担成反比。当管理人员工作经验丰富、领导有方时,他们花费在这项活动上的时间便较少,效率则较高。
在测量工作进度时,管理人员应注意下列几点:
(1)工作报告的内容和详细程度应与标准相吻合。要求资料过多或过于详细都只会费时误事,过简则未能全面搜集及提供有关资料,会使控制活动因对工作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而无从展开。
(2)报告的内容必须是业绩的汇集,而非空洞的例行公文。
(3)要尽早发现毛病以便及时处理。管理人员只需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重要事项上。
(4)工作测量切忌在方便时才进行,例如周末或确定的时间,工作结果会因心理状态与平常有别而改变,搜集的资料便缺乏代表性,会导致分析不正确。管理人员应在平常的工作中进行测量。
(5)工作报告必须及时送到有关决策人员的手上,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加以处理分析。
(6)管理人员要接受结果与标准或多或少有误差的事实,应在需要的情况下,及时做出纠正,同时鼓励下属主动改正错误。
3.差异分析
零售企业的计划和控制,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没有计划,无从控制;没有控制,计划便流于空洞及无意义。具体来说,并不是每一个事项都应予以监督的。在正常情况下,工作预算与实际进度应相差不远,管理人员通常只将下属的工作报告收集后,与既定的标准作一概括性比较,若没有什么特别事故,便不再理会。惟有在发现有差异情况出现及影响严重时,管理人员才对有关资料做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所在和原因。这种管理方法称为例外管理原则。在进行差异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管理人员进行差异分析时,必须冷静,态度客观,以免影响分析的准确性。
(2)遇有特殊情况与标准差距甚大,就必须找出原因及追究责任,直至有完满的答案为止。
4.修正活动
差异的出现,一般情况下是因为在执行计划时出了错误,亦可能是工作计划或组织中有问题,在实际执行时才显露出来。管理人员经过分析后必须针对问题的根源及时纠正错误。在设计及推行修正活动时,要注意几点:
(1)应有及时补救的效用。若在发现差异,找出原因,设计修正后再推行,可能为时已晚。活动的实际价值便失去了,所以修正活动一定要讲求效率。
(2)活动的成功与效率,有赖于得到有关负责人的赞同、协助及授权,还要得到有关员工的接受和支持,执行时阻力才会减至最低。
(3)基于上述两点要求,有效的修正活动必须具有良好的协调、联络和授权的内部工作环境。
(4)应有赏罚制度作辅助执行工具。
(5)在修正活动推行后,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做事后报告,测量它改正错误的效能,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三、计划的时间控制
时间控制对零售企业管理有重大的意义,它将各种工作由开始到终结做有秩序的安排,使之在既有的设备及人力条件下,有计划地进行,如期完成工作指标。常用的时间控制工具有如下几种。
1.甘特图表
甘特图表为甘特所创,是用以掌握工作的进度与时间期限的一种日程管理图表。此图表是同时将各种工作时间预算与进展实况清楚地显示出来,使管理人员明确工作的进行情形,如发觉有未能完成的工作,即可分析原因,设法补救。甘特图表是把几个主要原则综合运用:
(1)指明在某一时间所完成的工作活动项目及工作量与所需的总时间。
(2)着重把握工作时间,留意生产能力的变化与工作命令的传达。
(3)管理人员根据生产要素(即人力调动及机器的负荷)与工作量,尽可能依从预算的进度,务求如期完成工作,不致引起连锁性的影响。
甘特图表具有下列4个优点:
(1)供给全面性的动态资料,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控制的关键。
(2)记录过去已完成的工作,以供参考。
(3)易于比较原定计划的标准与实际工作的记录,以便检查工作进度有否延误,并指出错误的地方。
(4)显示仍未完成的工作及完工期限,以供拟定适当的修正行动,达到原定目标。
2.网图分析
网图分析的发展是基于甘特图表在控制应用上未能尽善尽美的原因。管理人员发现若要有效地去控制工作,就要严守工作时间标准,同时在工作进行中逐步实施紧密的控制。所谓网图,是在图表中用指示方向的箭头代表工作活动,又以终点代表工作事项所构成的工作计划与控制方法。网图分析是为了完成某一计划目标,借网图或数学模型说明管理上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的方法。
3.计划评价术与要径法
这两个控制方法非常相似,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分别由美国军方的私人企业研究出来的。前者简称PERT,后者简称CPM,都是结合了甘特图表与网图分析而成的。两者主要的分别是在时间计算上,有规律性的工作比较适合用CPM来管理,因它计算花费的工作时间相当准确。至于无法估计所需时间的工作,用PERT比较好。
四、有效的控制制度
为了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零售企业达到经营的目标,应建立有效的控制制度。控制制度要具备下列几个条件:
1.控制制度要具有“对症下药”的效能,必须能够反映受控制的工作特点。由于每个部门工作性质不同,大中小型企业的经营和难处亦有异,管理人员须知如何应用各种控制的技巧。
2.控制制度的预防性功能越高越好。管理人员应在计划时注意到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把重要事件的资料特别列入优先的反馈事项内,以便按时做差异分析,迅速将实况传给有关管理人员,尽早做出相应的纠正行动。
3.组织机构须有责任与权限的概念,减少人员缺席才能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4.控制制度必须具有灵活运用的特性。工作标准可有适量的弹性,因为控制的对象日新月异,因而也就不能准确预测企业的活动,所以必须掌握若干适用的控制方案,方能处理得当。
5.控制制度要合乎经济原则。必须衡量所需的费用与产生的效果是否成正比,如果控制过严,往往会花费过大的资源,得不偿失。若控制的工作标准具有伸缩性,可避免不必要的详细查核。
6.有效的控制制度必须公开而客观,要获得员工的接受。否则,不同的意见会引起纠纷(尤其在审核工作表现时)。所以在控制制度的定期检查会中,应邀请有关员工参与讨论,重估原来控制措施的适用性,尽可能减少在执行时发生的误差。
7.控制制度的基本精神和执行措施必须简明扼要,复杂而难于理解的控制方法只会事倍功半。
8.控制制度应包括将审核员工的成绩结果反馈给下属,促使员工产生自制的能力。
9.控制制度不仅要发现及寻究差异表现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进一步采取明确、有效的修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