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柳传志:联想商业帝国的掌舵者
第一节CEO个人素描
柳传志于1944年4月29日生于上海,他的祖籍是江苏镇江。美国《商业周刊》说他是“衔着红色银勺子出生”,意思是柳传志出生很富贵,因为他的父亲柳谷书是上海金融界的人物,同时与共产党关系密切,家庭富有革命传统,所以有“红色银勺子”之说。
1949年,新中国成生。柳传志随其父亲来到北京,开始了干部子弟的生活。高考他考上了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在学校,柳传志成为先进分子,还当上了小组长。他要求进步,并有望在那里成长为一名军事工程师。可是“文革”在几年后爆发了,他加入了“上山下乡”的队伍中。
1976年打倒“四人帮”以后,柳传志进入国防科委成都十院十所工作,随后又进入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这时的他希望能够好好的工作,努力在业务上取得成绩,可是工作后柳传志发现中国的科学研究和实际运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柳传志说:“虽然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用都没有,一点价值都没有。只是到最后,1980年,我们做了一个双密度磁带记录器,送到陕西省一个飞机试飞研究所,用了起来。我们心里特别高兴。但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国外的东西,发现自己所做的东西,和国外差得太远。这使得我坚决地想跳出来。”
这时候机会来了。
当时,中关村街上办起了一片公司,中科院计算所也有人出去办公司,或者给人打工,验收机器,验一天收入3、4块钱,当时计算所一个月的奖金也就30多元,这对计算所正常的科研冲击很大。鉴于这种情况,计算所的所长曾茂朝想:能不能计算所自己办个公司,积累点钱,上缴给所里,解决所里急需资金的实际困难。柳传志以往表现出来的组织能力使曾茂朝觉得他是最佳人选,两人一拍即合。
柳传志回忆说:“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
有人问他“想没想过失败”,柳传志说:“当时的情况已经是最糟了,还能怎么糟?我真的去做一个一般的干部,我相信我也能做得好。我会分析,要升迁,到底是做事重要?还是做关系重要?”人说四十而不惑,很多人到了这个年纪却不愿再改变,再冒险,想寻求更安全的生活方式。柳传志却在不惑之年后开始激情创业,因为“不惑”意味着什么他都想明白了,柳传志在四十岁的时候终于想清楚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他义无反顾。
40岁的柳传志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1984年11月,柳传志出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副总经理,1986年7月正式接任总经理。半年后,柳传志坐上了联想集团总裁的位置。
他被认为是一个偶像,一个奇迹,一个“中国改革风云人物”。有人说,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在于他领导联想由11个人20万元的小公司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这个传奇让每一个中关村创业青年都可以怀有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足够努力,也可以像柳传志那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