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551100000010

第10章 拟圣而作的儒家经典

第九章拟圣而作的儒家经典:《孟子》

《孟子》思想的基石,是孟轲对人的本性问题进行思考而提出的性善论。孟轲主张人性本善

,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为人所固有;将性善论推广到政治实践中,告诫君主以仁爱之

心对待民众,实行仁政,就能保民而王。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大丈夫精神,对塑造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民贵君轻”的思

想,在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和近代启蒙思想家那里得到回响。孟子的文章,气势雄伟宏大,

感情真挚强烈,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为后人推崇。

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一带)人。孟子生于何时,众说纷纭。一般认为他生于

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的说法,较为合理。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

育家。他的思想主张,对于发展和巩固新兴的封建制度,实现全国的统一是起了进步推动作

用的。他的仁政思想,“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

”等主张,在后来封建社会历史上,对于反对暴政,反对横征暴敛,要重视人民的穿衣吃饭

问题,有好的影响。他主张尚贤,重视修养,提倡为臣的要以仁义规劝君主,反对诃谀奉承

,这有益于培养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骨气,有益于澄清吏治、限制朝廷的胡作非为。他提出的

“人皆可以为尧舜”,被人们发展为不迷信任何权威的主张。他的“井田制”理想,为后来

进步思想家作为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依据。他的仁战思想,启发人们反对非正义

战争。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也为后人留下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

孟子从30岁到44岁这段时间,主要的活动是收徒讲学,宣扬儒家学说。44岁时,孟子便带领

着学生开始周游列国,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他先后到了齐、宋、滕、魏、鲁

等国。孟子所处的时代,是各国诸侯互相兼并的战国时代,各国统治者只讲争霸争利,怎么

会相信孟子的“性善”论和“仁政”学说呢?孟子在实践中不断碰壁之后,“退而与万章之

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荀列传》)

《孟子》的七篇是《梁惠王》上下篇,《公孙丑》上下篇,《腾文公》上下篇,《离娄》上

下篇,《万章》上下篇,《告子》上下篇,《尽心》上下篇,《孟子》上下篇。《孟子》一

书的篇名和《论语》一样,不过是摘取每篇开头的几个重要字眼来命名,并没有别的意义。

本来《孟子》七篇并没有分上下两篇,到东汉赵岐所著《孟子章句》,才把七篇各分为上下

两卷,后来加以沿用。

“四书”之一仁义思想

《孟子》一书模仿《论语》的形式,以问对、答辩方式展开,以驳论为主要论证方法,所

谓拟全而作说的就是如此。它详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保存了丰富的史料,

是研究孟子思想和先秦文学、历史、经济和哲学的重要著作。全书35000字,说理精辟,文

字流畅,语言形象,不仅是一部儒家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

《孟子》七篇标题取开头二三字,各篇没有统一中心,篇内各章没有逻辑联系等,都与《论

语》相似。

孟子是性善论的主张者。他继承孔子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类”概念来论证人的本性。他认

为世界上凡属同类的事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人与人是同类,也有其共同的特性。人类的共

同特性,包括口有同耆,耳有同听,目有同美,心有同然者即理、义,即使是圣人与民,既

属同类也应有共同的特性。那么,人类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呢?孟子认为,口耳目等感官

欲求不是人的本质属性,而理、义才是人的本质属性。

孟子赋予人性以性善的道德属性,认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萌芽即“善端”是人生而具有的

。这些“善端”如果能够保持、扩充,就可以发展成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在孟子看来,仁

义礼智四种善德不是客观外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而是根源于人内心的“善端”,是人生而

具有的美德。孟子又将这种天赋道德观念称为“不学而能”的“良能”,“不虑而知”的“

知”。(《尽心下》)可见,孟子的性善论把道德意识看做是主观自生的产物。其目的在于强

调封建地主阶级的道理原则的权威性和普遍性,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伦常。

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自己的义利观。他发展了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

于利”(《论语·里仁》)的思想,重义而轻利。《梁惠王上》记载:“孟子见梁惠王。王曰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告子上》)

孟子的性善论是他的社会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他从性善论出发,又提出了仁政学说。他认

为,人人都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萌芽,即“四端”,凡是能保持着“四端”并加以

扩充的,那就像刚刚点燃的烈火,刚刚流出来的泉水一样,如能逐步扩大,足可以安定天下

,不能逐步扩大,就连父母也无法养活。这个扩充的过程,一方面是使善从小到大、从浅入

深、从观念到行动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从道德原则推广到政治原则的过程。

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是“重民”。他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

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

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离娄上》)他还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梁惠王上》)即保持住人民便能统一天下,这是没有人能阻挡的。由此,他进一步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事实上,孟子决没有把民看得比君还尊贵。

“贵”即贵重、重要,“轻”即次要。这是从搞好一个国家何种因素更为重要这个角度来提

出问题的。他把人民、社稷(土谷神社)、国君三者的重要性加以权衡之后,认为人民是国家

的根本,当然也就十分明确地肯定了人民的重要作用,虽然如此,实际上是要君主能明白这

一道理,才能统治好。

孟子认为国君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必须施仁政于民。

孟子还强调施仁政于民必须“省刑罚,薄税敛”(《梁惠王上》),“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滕文公上》)。他的“省刑罚,薄税敛”的主张虽没有为残暴的统治者所接受,但从一

定意义反映了人民的心声。

孟子反对世袭制,要求统治者“贵德而尊士”,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公孙丑

上》)。他说:“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尽心下》),甚至提出“惟仁者宜在高位”(《离

娄上》),国君尊贤就应该像尧对舜那样,把王位让给贤能的人。他还说:“为政不难,不

得罪于居室”(《离娄下》),巨室就是大贵族,这一点上,又表现了他妥协保守的一面。

孟子十分关心人民的疾苦,他怀着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他要求国君要关心人民的疾苦,

要“与民同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孟子在强调仁义重要性的基础上,也是承认物质利益的。他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社会道德对

物质利益的依赖作用,因而赞成发展社会的公利,如“制民之产”,“勿夺其时”,“省刑

罚,薄税敛”,发展社会生产等等。在个人利益上他也采取了相当合乎情理的态度,例如他

认为“好货”、“好色”、“好乐”都是人之所欲,不能算什么缺点,只要能推己及人,满

足了大家的这种愿望就是明君圣王。但他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和重义轻利

的主张,忽视欲、利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孟子还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天命观,把天命说成是最高主宰。他引用《尚书》的话说:“天

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梁惠王下》)

孟子虽然没有摆脱传统天命观的束缚,但是把天的视、听、意志,还原为民的视、听、意志

,由听天由命转到听命于民,这是对传统天命观的突破和发展,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孟子一方面肯定天命决定一切,另一方面又从性善论出发,用封建的道德属性解释天,认为

天最根本的属性是道德性的东西,即人性中最完美的理性。他还认为认识就是求之于心,就

是通过“内视”、“反省”将散失掉的善性找回来,即唤醒人的天赋观念。他说:“学问之

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他在这里讲的主要是道德修养方法,但也具有认

识论的意义。

孟子是孔丘以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尊奉为仅次于孔丘的亚圣。

《孟子》一书是“拟圣而作”,它既吸收《论语》中的精华,也接受了《大学》、《中庸》

的一些特点。在《孟子》一书中,反映最突出的是仁义思想。仁是儒家学说的中心,孔子常

讲仁很少讲义,孟子则仁义并重,他有句名言,即“舍生取义”。汉文帝时把《论语》、《

孝经》、《尔雅》和《孟子》各置博士之官,叫“传记博士”;《孟子》被视为辅翼经书的

传记。两汉时,《孟子》已和《论语》并列。到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命毋昭裔楷书《易》、

《书》、《诗》、《仪礼》、《周礼》、《礼记》、《公羊》、《谷梁》、《左传》、《率

语》、《孟子》十一经刻石;宋太宗又加以翻刻,这是《孟子》被列入“经书”的开始。到

南宋孝宗时,理学家朱熹在《礼记》中取出《大学》和《中庸》两篇,认为是曾子和子思的

作品,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

《孟子》的哲学思想,虽在整体上是唯心主义的,但也包含若干合理的进步的因素,在中国

哲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