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地球的外貌
5433900000003

第3章 大鸭梨形的地球

自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以来,人们可以借助于人造卫星和航天飞机,站在远离地球的高度来观察地球的形貌,从而对地球有了更真实、直观的了解。据对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分析发现地球并不是标准的椭圆体,而是一个两极扁平,赤道突起的椭球体。这个椭球体的赤道半径(即地心到赤道的距离)是6378.245千米,极半径(地心到南极或北极之间的距离)是6356.863千米,像一个在茫茫太空中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大鸭梨。

假如我们乘飞机绕赤道飞行一圈,就得飞行40075.7千米;如果从北极向正南直飞,绕过南极飞回原处,只要飞行40008.548千米。像这种赤道半径、极半径不一样长的球体,我们称为双轴椭球体。但是以后又发现地球是双轴椭球体的结论还有些不够恰当。因为,如果地球形状是双轴椭球体,它的赤道圈应该是正圆形,赤道的各半径也应该一样长。但是实际测量的结果表明,地球赤道半径的数值变动于6378.351千米和6378.139千米之间,两者相差212米,这个差数和半径比较,虽然微不足道,但它毕竟证明了赤道圈的形状不是正圆形而是椭圆形。像这种赤道长轴、赤道短轴和极轴长短不一样的形体,我们称它为三轴椭球体。

这里我们所讲的地球形状,实际上并不是实在的地球自然表面的形状,而是一个简化了的地球形状,这样便于我们了解地球形状总的特点,为人们进行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服务。在天文学中,常把地球当作正球体看待;测绘部门在绘制全球性挂图或教具制造厂制作地球仪时,也把地球当作正球体;在绘制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时,又把地球当作双轴椭球体。但是,在某些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有时把地球简化成正球体、椭球体还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将地球形状简化成更近似于真实的形状。可是地球真实的自然表面形状是十分复杂的,有海洋和陆地,有高山和深渊,高低起伏,很不规则。为使地球的形状更接近于地球自然表面的形状,我们就把地球上的海洋面向陆地无限连续延伸,穿过崎岖不平的大陆底部,构成一个全球性的假想海面,在测量上称它为“大地水准面”。我们通常讲某某高山或高原的高度为海拔上若干米就是以它为起点的。这种把地球表面看成为海洋所包围而形成的地球形状,我们称为“地球形体”或“地球体”。地球体的表面和三轴椭球体的表面比较,高差最多不过10米,这对于巨大的地球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同地球真实表面比较,这些数字也是很小的。所以地球体和实在的地球自然形状是很近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