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原来康熙
5352600000003

第3章 雏凤展翅(2)

顺治死后,一种传言不胫而走:顺治帝没有死,他是遁入五台山,祝发为僧了。这便是清初四大疑案之一的“顺治出家”。人们怀疑顺治出家未死的根据,除了文人雅士揣摸顺治意愿、在诗文中做出的种种暗示(如吴伟业《清凉山赞佛诗》屡点“董”字,暗示董妃之死与清凉山佛的关系,并有“回首长安城,缁素惨不欢。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句,“回首长安城”两句说顺治幸清凉山不返,削发披缁皈依佛门后,回首帝京往事,凄恻惨然,而“房星竟未动”两句则说,朝中虽以大丧告,然“帝实未崩也”)之外,最重要的是康熙曾经四次去五台山。

这是史实。一次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秋,康熙侍奉祖母孝庄文皇后前行。当时孝庄文皇后已有七十一岁的高龄。山岭峻绝,康熙亲自下马扶辇。路数折不可上,孝庄文皇后遂还,但仍命他代礼诸寺。

又云,康熙每幸五台山,总要摒退随从,独登高峰。他最后一次谒五台,留下了一首诗:又到清凉境,岩卷复垂。劳心愧自省,瘦骨久鸣悲。膏雨随时节,寒霜惜大时。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

言词极其怅惘哀痛。人们由此猜测,康熙是去五台山看望他的父亲顺治帝。而这最后的一次,顺治已经过世了。

然而有人考证,顺治确系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死于天花。正月初二那天,顺治命他最宠信的太监吴良辅去悯忠寺(今北京广安门外法源寺)祝发(剃头),举行代他出家的仪式。他本人也亲临观礼,回来后略感不适,初四,没有上朝。初五,宫中各殿楹联门神尽撤。初七晚,朝中下令大赦,并传谕民间勿炒豆,勿燃灯,勿泼水(这是当时崇拜“痘疹娘娘”的风俗)。群臣这才知道顺治染上了天花。

王熙《王文靖集·自撰年谱》也记载,当时他奉诏入养心殿,顺治亲口对他讲:“朕患痘,势将不起。”

初七日,宫中传丧。顺治之丧,经茆溪森禅师举火焚化入葬。事见《五灯全书》。那么,康熙四幸五台山做何解释呢?

应该说,康熙去五台山,虽不能作为顺治出家的根据,但确实与其父顺治有很大关系。董鄂妃之死,使顺治万念俱灰。董鄂妃哀怨凄婉的声音总在他耳旁萦绕:“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

……顺治落了发,决意效法如来、达摩弃国出家,只是在著名禅师玉林的劝导下,才暂时放弃了出家的念头。为了制止顺治再次萌发出家之念,玉林除了安排吴良辅作为顺治出家的替身外,还特意安排顺治去五台山——中国佛教徒心目中释迦牟尼居住说法的灵鹫山——进香朝佛。就在五台山之行指日可待时,顺治撒手人寰。

顺治帝发丧之日,众人“仰见皇太后黑素袍,御乾清门台基上,南面扶石栏立,哭甚哀”。龙凤文化碰撞中牺牲的,毕竟是她自己亲生的儿子。

灰飞烟散,何处寻觅儿子的孤魂?母亲最知道儿子的心,只有五台山,只有浸透儿子血泪的五台山。

康熙侍奉祖母或遵祖母之命,四上五台山。他摒退侍从,独自登上高峰,不单单肩荷着一颗滴着血泪的母亲的心,而且怀着自坐龙庭以来(或许由于处境相似)对父亲与日俱增的同情理解和深深的思念。五台山最高峰——海拔3058米的叶斗峰的背面,是四季不化的万年冰雪。五台山菩萨顶,顶下环绕着檀林宝刹、法驾黄云。想顺治弃天下如敝屣,披缁合十,趺坐于寂寥山阿、漫漫云海之上。顶上是晴空万里,阳光和煦,脚下是雷鸣电闪,云滚雨急,他的内心犹如深潭,面容似喜似悲,静静听着山上塔檐殿角清越悠长的风铎之声,冷冷地望着山下如条条黄龙蜿蜒急下的涧水山洪……面对父亲的亡灵,康熙心中激起了什么样的反应,他在想些什么,诉说着什么呢?

康熙二十二年九月,康熙最后一次谒五台山时,刚刚平定了三藩,收复了台湾。战争中局势出人意料的变幻,迫使康熙反复思索过他是“龙”,还是“凤”的问题。

他终于清醒。清醒,有时是一种莫大的痛楚。面对父亲的亡灵,康熙反复吟诵:“又到清凉境,巉岩卷复垂……”那何尝不是对自己艰难思绪的归纳与总结?何尝不是对自己痛楚的抒发与倾诉?他只能面对父亲的亡灵,因为除了父亲,再没有人可能理解他——一个稳坐龙庭的胜利者——的痛楚。康熙的祖母孝庄文皇后,则是清初四大疑案中另一个疑案——“太后下嫁”的主角。孝庄文皇后下嫁多尔衮,正史并无记载,迄今也并没有发现诸如“下嫁诏书”之类的铁证,其根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皇父之称。多尔衮始为摄政王,入关后加叔父摄政王,后又加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冬至祀天之时,再加皇父摄政王。自此,试策、本章、旨意,都改称皇父。多尔衮死时被尊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翌年奉于太庙。

多尔衮既为皇父,身为圣母的孝庄文皇后显然是同他结合了。于是有这样的传说,多尔衮授意大臣范文程在朝上云:“摄政王虽为皇叔父,实乃以帝位让上,犹父传子也。上亦应以父视王,然否?”群臣道:“然。”“今闻王新悼亡,而我皇太后又寡居无偶。皇上即视王若父,不可使父母异居,宜请王与太后同宫。”臣道:“可。”太后遂下嫁摄政王。并有恩诏誊黄颁示天下,其略曰: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贵为天子,以天下养,乃独能养口体,而不能养志,使圣母以丧偶之故,日在愁烦抑郁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父摄政王现方鳏居,其身份容貌皆为中国第一等人。太后颇愿纡尊下嫁,朕仰体慈怀,敬谨遵行,一应典礼着所司预办。

这纸恩诏自然查无下落,但“皇父”之称,确是史实。二、张煌言之诗。张煌言《苍水诗集》有一首“建夷宫词”: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张煌言是清初人,与多尔衮同时,他的著作是禁书,清末才得以问世。人们读到此诗,认为流传了几代的太后下嫁故事,终于找到了确凿的证据。

三、太后之葬。孝庄文皇后死后没有按惯例祔葬皇帝,或葬在帝陵附近,而是独自葬在了远离盛京(沈阳)皇太极昭陵千里之遥的东陵之外。这在清朝帝后墓葬中是绝无仅有的特例。为什么?难道不是由于她曾下嫁多尔衮的缘故吗?多尔衮既成叛逆,她以国母之尊自然不能祔葬;她既已改嫁,又如何得以祔葬昭陵?

以上三条,均有史家提出异议。其一:“皇父”,亦有“尚父”、“仲父”之意。“尚父”、“仲父”是古时君主用以尊臣的称呼,意为可尊尚的父辈,并不是君主本人的父亲,因此“皇父”之称不足以作为太后下嫁之证。况且,清朝属国朝鲜的《李朝实录》中只记有君臣对摄政王“皇父”之称的议论,并无“太后下嫁”的记载。如多尔衮认为太后嫁他是一件不光彩的事,需要避讳的话,就该连“皇父”一并避之,不必以“皇父”之称诏告天下。如不以为然,又是因太后下嫁而得称“皇父”的话,就该首先以太后下嫁明告天下,不必讳之。或者认为可能原有此告,后清朝为保全太后名节删去了。那么朝鲜作为属国,又是在多尔衮正红的时候,他们的《李朝实录》似没有必要为太后隐讳其嫁多尔衮之事。

其二:张煌言虽与多尔衮同时,但他是南明抗清名臣,远离北京,又怎么知道他不是抱有成见,听信传言加之想象,挥洒成诗?况且若如诗中所言,果有因太后下嫁,春官进大礼仪注之事的话,那么,皇帝从无父到有父,岂不应比大婚庆典更为郑重?但为何又无此记载呢?

其三:清代在已有一后与帝合葬的情况下,不祔葬的皇后并非孝庄文皇后一人。如世祖孝惠后葬孝东陵;世宗孝圣后葬泰东陵;仁宗孝和后葬昌西陵等。

而其中只有第三条,又有史家提出了有力的驳论:后妃死于皇帝安葬之后,确无祔葬可能。但清代未祔葬诸后均葬于“风水墙”之内,唯有孝庄文皇后葬于“风水墙”之外。

且孝庄文皇后死后三日,方传其遗诏,将慈宁宫东王殿拆迁孝陵近地,作为停放灵柩的“暂安奉殿”(据东陵附近的故老相传,该宫四壁刻满了太后下嫁时百官的贺词)。康熙并未为孝庄文皇后发丧,令天下举哀,却将她的灵柩在“暂安奉殿”“暂”放了三十余年之久,直到雍正二年(1724年)“始大葬”,雍正诏令就地建昭西陵,将其送入地宫,而雍正本人却未亲临祭奠。

这样,康熙作为当事人的“太后之葬”,就成了解开“太后下嫁”之谜的关键。康熙对祖母孝庄文皇后的感情极其深厚,这不单是在于他自幼得助于孝庄后的慈抚严教,也不单是在于他因孝庄文皇后的力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更重要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他日益深深地认识到祖母人格的伟大。

是的,关于一个女人风流逸事的传言,往往与她的声名事业成正比。孝庄文皇后一生经历三朝政局变幻,辅佐顺治、康熙两个幼主皇帝,晚年又协助康熙进行统一大业,是清朝举足轻重的开国元勋。她不喜弄权,康熙八岁即位时,有人曾上疏十款,以宋代太后临朝称制的先例,请她垂帘听政,遭到她严厉斥责。

是的,孝庄文皇后是凤族的代表。正因为她是凤族的真正代表,她可以同龙文化进行血与火的碰撞,不惜牺牲自己的爱子;正因为她是凤族的真正代表,她可以同龙文化进行水与乳的交融,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康熙即位的一切,都是孝庄文皇后一手安排的。从她使首先揭发多尔衮罪行的苏克萨哈成为康熙四辅政之一,到将苏克萨哈所在正白旗抬入上三旗以削弱两白旗、加强两黄旗的措施,乃至最先清算多尔衮及其党羽的决策,均出自她手。无论她曾下嫁多尔衮或曾为多尔衮的情妇,此举于她个人的影响又怎样呢?

康熙亲政以后,她一方面勉励康熙:“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驰,用人行政,务敬以承天,虚公裁决。”一方面告诫康熙:“古称为君难。苍生至众,天子以一身临其上,生养抚育,莫不引领,必深思得众得国之道,使四海咸登康卓,绵历数于无疆,惟休。汝尚宽裕慈仁,温良恭敬,慎乃威仪,慎尔出话,夙夜恪勤,以祗祖考遗绪。”

龙凤文化已集于她一身,孝庄文皇后美貌端庄,有一副慈母、慈祖母的柔肠。没有人比康熙更了解,她为了凤族,为了自己的子孙和大清朝,做出了多大牺牲,忍受了多大痛苦,承担了多大压力。

孝庄文皇后生前,康熙对她敬礼有加,备尽孝道。太皇太后不预政,然朝廷有升降任免,康熙多向太皇太后请示之后方行。太皇太后欲出游,康熙每每亲自下马扶辇。太皇太后病危之际,康熙亲侍左右,“三十五昼夜衣不解带,目不交睫”,有时太皇太后昏睡过去,他便“隔幔静候,席地危坐,一闻太皇太后声息,即趋至榻前,凡有所需手奉以进”,并步祷天坛,泣不成声地读祝,请减己寿以益太皇太后,陪祝的诸王大臣都不禁流下了眼泪。

孝庄文皇后去世后,康熙哀恸至极,“擗踊哀号,呼天抢地,哭无停声,饮食不入口”,他说:“朕八龄皇考世祖章皇帝宾天,十一岁又遭皇妣章皇后崩逝。早失怙恃,未尝得久依膝下,于考妣音容仅能仿佛,全赖圣祖母太皇太后抚育教训三十余年。朕竭此衷诚,期尽孝养,朝夕侍奉未敢稍懈。近值太皇太后违豫,虔诚祈祷,躬奉汤药,三十余日不离左右,上冀痊安,永享遐福。讵意竟遭捐弃,五内摧迷。顾念慈恩,罔极难报,哀号痛切,情何容已!”

他诏告群臣太皇太后弥留时遗言:“太宗文皇帝梓宫安放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皇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

他将孝庄文皇后素喜居住的五间宫殿,移至东陵称“暂安奉殿”,停放孝庄文皇后的梓宫。整整三十余年,终有生之年,他没有将孝庄文皇后下葬。这固有难以割舍之情,然而更重要的是,他不知如何才能消除世人对孝庄文皇后的诋毁、猜疑、误解、伤害。他不愿孝庄文皇后高尚圣洁的灵魂哪怕受到一丝一毫的亵渎与玷污。

康熙的儿子雍正,对凤文化的代表,已无康熙那种深刻的理解与感情。不管孝庄文皇后曾为人妇或曾为人情妇,总归是一样。何况并无开陵祔葬的先例,并无停灵不葬三十年之久的先例。于是,雍正二年,孝庄文皇后下葬。

登上河北遵化昌瑞山中间突起的主峰,可见两侧山峰层层低下,东连蜿蜒起伏的鹰飞倒仰山,西接层峦叠翠的黄花山。正南天台、烟墩两山对峙,形成了一个山口,口中是四十八平方公里绿茵如盖的平原,十五座高大的寝陵依昌瑞山南麓东西排开。这就是被称为“万年龙虎抱”的清东陵。

清东陵逶迤四十里的陵墙之外,大红门以东,另有一座独立的陵园——昭西陵。肃穆典雅、重檐琉璃的楼殿门亭绕以两重红墙。每至晨昏,钟磬清远,诵祝微闻,古碑荒冢,淡鸦残照,徒增一种寂寞惆怅的色彩。

孝庄文皇后便静静地长眠在那里。昭西陵孤悬在东陵之外,与东去千里的皇太极昭陵为一个体系,这本身便是一个谜。康熙没有安葬他的祖母,也没有看到他祖母的葬地。他把祖母的秘密、父亲的秘密深深埋在了心里。秘密不过是未知的领域,对于知道进入这个领域的路径的人来说,便不是秘密。康熙知道这条路径,这条路径便是龙凤的碰撞与交融,尽管最初他并没有自觉地认识这一点。

错位与正位康熙在龙庭之中,龙椅之上,在龙文化的熏陶、教育、灌输下长成了一个英俊少年。他沉稳坚毅,满腹经纶,英气逼人。他自认为是龙,理所当然以龙文化代表的身份立言行事。

同中国历史上一切封建****君主一样,康熙决不能容忍权臣擅权、君臣错位。然而,权臣擅权、君臣错位已成现实。

康熙即位之时,他的父亲顺治帝为他指定的辅政四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并不能算是铁定的凤文化的代表,他们甚至全都坚决地支持过龙文化——索尼、遏必隆、鳌拜在皇太极去世后那个危机四伏的夜晚,作为两黄旗大臣,曾率护军围守本旗驻地,包围议立新君的崇政殿,闯入会场,亮出兵刃,宁愿以死争立先帝之子。多尔衮摄政期间,他们“不惜性命,与之抗拒”,遭到贬抑:索尼被削夺世职;遏必隆被革职,家产籍没大半;鳌拜先后破大顺军、大西军,却以功受罚,特别是平定大西军张献忠大功归来后,十日之内竟两次论死;苏克萨哈虽然隶属白旗,但因生性耿介,不善阿谀,先未卷入满族上层贵族斗争的漩涡,后未受到多尔衮的眷宠,成为孝庄文皇后与顺治分化两白旗、打击多尔衮的最佳人选。顺治七年(1652年)十二月,多尔衮一死,顺治立即特颁谕旨,命苏克萨哈袭父世职(其父世职前已因故被削),不久又擢为议政大臣。顺治八年二月,苏克萨哈首告多尔衮生前谋逆之状,使顺治名正言顺地追论其罪,使多尔衮一党彻底覆亡。他们坚定地站在顺治帝与孝庄文皇后一边,同分权势力作过斗争。

四大臣辅政甚至可以说是龙凤文化碰撞后的一种进步。首先是从摄政到辅政的变化。摄政,是代行皇权;辅政,是佐理政务,二者有本质的不同。而四大臣“凡欲奏事,共同启奏”的原则,又保证了辅政大臣不能擅权,必需共同协商,得到太皇太后和皇帝的许可后,方以谕旨名义发布。其次,辅政大臣的人选,没有依照旧制由宗室诸王担任,而是选用了上三旗异姓重臣,这就可以避免宗室诸王倚仗辈分权势,轻慢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