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5241800000007

第7章 荀子

一、荀子生平事迹简介

荀子,字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出生于公元前313年,去世于公元前238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子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思想观点和孔孟有所不同。荀子思想并没有完全沿袭孔子的思想,荀子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属于特征比较明显的。

二、荀子主要思想

(一)荀子提倡“性恶论”。这一点与孟子思想截然不同,但是不等于说孟子的思想和荀子的思想就是绝对相反的,而是论证人性的角度不同。荀子更加强调教育的重要意义,荀子认为,人可以通过努力学习,从而达到改变自己,并且有质的变化的。荀子在《劝学》中写到“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也正是说明这个道理。

(二)荀子提倡自然主义天道观。这一点与其他儒家思想有很大的差异,荀子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遵循着大自然固有的规律的。正如荀子所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三)荀子提出隆礼重法的思想。也就说和孔子一样非常重视礼的作用。

三、荀子的思想智慧

(一)荀子重视教育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荀子认为,人可以通过努力学习,从而达到改变自己,并且有质的变化的。荀子在《劝学》中写到“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一个人即使先天条件不好,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以弥补不足,甚至一样可以做出巨大贡献的。曾子并非是孔子徒弟中天资最聪颖的,但是曾子比较勤奋刻苦,后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成为孔子徒弟中最有成就的一位。英国科学家牛顿生下来是个早产儿,并且上学期间,非常普通。但是牛顿善于思考,学习刻苦,最终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

(二)荀子的尊重大自然规律的思想,对今天非常有借鉴意义。荀子认为,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遵循着大自然固有的规律的。正如荀子所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一点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我们今天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大自然的规律,尤其是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恩格斯说过,“人类征服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遭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也就是说,每当我们征服大自然的时候,都会遭到大自然的狠狠报复。比如说今天的沙尘暴天气,雾霾天气,酸雨天气,这些恶劣天气的产生都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结果。因此,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今天已经刻不容缓!

(三)荀子提出了“人之初,性本恶”的思想,这一点非常具有深刻的意义。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思想与孟子提出的“人之初,性本恶”思想并非矛盾和对立,而是角度不同。论证的侧重点不同。荀子更加强调人性的缺点和弱点,强调后天学习以及教育的重要意义。

(四)荀子主张隆礼重法的思想,非常具有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一个国家除了经济发展上去了,还需要重视文明礼貌的修养以及法治建设!对于今天都有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

(五)荀子虽然属于儒家学派,荀子思想并没有完全沿袭孔子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有自己的独特观点。荀子能够打破儒家思想的束缚和框架,能够有自己的独特思想,值得后人学习!

四、荀子名言精选

(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无祸。

(三)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四)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

(五)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七)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八)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九)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十)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