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5241800000002

第2章 老子

一、老子生平事迹简介

老子的生平事迹没有孔子详细,有关老子的史料和资料并不丰富,但根据非常珍贵的现存的史料记载,老子,名李耳,字聃,楚国苦县人。大约生活于公元前571至471之间。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作有《道德经》,这是一部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著作。

二、老子主要思想

老子的思想,不同于孔子儒家思想具体,相对而言,老子思想比较抽象,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几点:

(一)老子道的思想。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万物的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道生于万物之先,独立于万物之外。

3.道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如果理解了就不是道了。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二)老子的无为思想。

老子的无为思想,不是无所作为的意思。是清净自守的意思,是达到符合道的境界,最终实现无所不能。

(三)老子的不争思想。

老子认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老子又说“吾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的不争思想不是与世无争的意思,而是人应该处于居后不争,以退为进的态度。老子的不争思想不是消极的思想,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四)老子的不贪思想。

老子认为,“罪莫大于可欲,祸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还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五)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还认为,“刚强者最柔弱,柔弱者最坚强。”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还很多,在《道德经》中多处都提出了类似的思想。

三、老子的智慧和情操

我个人以为,老子作为古代著名思想家,有以下智慧和情操值得我们今天学习:

(一)老子的居安思危思想,是今天我们非常值得借鉴的思想智慧。在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中,很多都揭示了强弱的转换,福祸相依的思想。老子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知道,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必须防微杜渐,居安思危。从国家的角度上,我们国家虽然强大了,正在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不借鉴以往兴衰的教训。从个人角度看,一个人不管事业做多大,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思,否则,一旦骄傲自大,距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二)老子无为不争的思想,这个思想永远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品格和修炼的境界!老子的无为思想,不是无所作为的意思,是清净自守的意思,是达到符合道的境界,最后无所不能。有时候,违背事物规律,难免欲速则不达,如果顺应形势,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就能达到无为而治的较高境界。老子的不争思想,不是与世无争,也不是消极的退让和不思进取,老子认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老子又说“吾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的不争思想不是与世无争的意思,而是人应该处于居后不争,以退为进的态度。这一点,对于我们处理事情是非常有借鉴价值的思想。

(三)老子戒贪思想,这个思想,无论在当今还是将来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反思的宝贵思想。老子认为,“罪莫大于可欲,祸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还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贪婪是正常人的本性,是制约平常人取得成功最大的障碍之一。因为贪婪往往会蒙蔽人们的心灵和眼睛,最终飞蛾扑火,利令智昏,利欲熏心,最终必然被人性的弱点所击垮!只有保持非常平和淡然的心态,才能处理好得失关系,才能进退有度,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久发展的关系,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四)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对于今天非常有现实意义。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主张人们师法自然,强调人道要服从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和感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人不再那么崇尚自然和敬畏自然了,甚至以为人们能够凌驾于自然之上,在发展经济的共同目标下,把原来相亲相近的自然万物当做可占有的財物任意踐踏役使,森林被大量砍伐,矿产资源被过度开发,野生动物越来越难以生存,环境越来越差,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使人类自己的生存都面临严重的威胁,这不能不让我们去反思,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办法,而老子的有关思想也正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宝贵思想!

(五)老子的思想虽然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但是老子的思想有着深刻的智慧,老子的思想仍然是我们今天智慧的宝库!尤其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学习,去应用!

四、老子名言精选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二)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四)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五)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七)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遣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十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十二)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十三)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十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十六)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象无形。

(十七)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十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十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二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