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的观点,是王阳明学说的基础性理论,也是他全部思想所建立的基点。它大致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本心”,这一本心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生命的本原或本质。我们之所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不仅能够视听言动,而且能够分辨善恶、能够感知外物,能够就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推理,根本原因即在于我们具有这样一个“本心”,如果没有这一“本心”,那么我们的全部生命活动就都是不可能的了。而我们人生的成功,也是需要“本心”的力量。
成功从真心开始
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
——《传习录》
如果这颗心没有个人欲望的牵绊,而是完全按照事物的规律来行事,便是颗真诚孝敬父母的心,冬天来临时自然会考虑到父母将会经历的寒冷,自己就会去找寻保暖的方法;夏天来临时自然会考虑到父母将会体验的酷暑,自己就会去探索减热消暑的途径,这都是那颗真诚孝敬父母的心所产生的自然的行为。但是,必须有这颗至诚孝敬父母的心,才会有这些孝敬父母的行为的产生。
王阳明认为,“心纯是天理”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也是从这里衍生而来。我们做事的态度往往决定了这件事完成的质量。只有真心想做好一件事,才会想方设法完美的完成它,才会在完成这件事的过程中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将被动转化成主动。
如此可见,王阳明想告诉我们的是,无论我们正在做怎样的一件事,都要用“真心”去做,拿出最真诚的态度,才能越做越带劲儿,越做越有动力。
众所周知,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是百分百自愿地想完成某件事,便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将有可能把这件事完成得非常完美。
这便用事实映证了王阳明所说的“此心纯是天理”的道理。
百分百自愿地去做一件事,会不会出现奇迹?我们接下来要分享的关于一位美国金融出版家,半路出家学习交响乐指挥,最终成为权威的马勒交响乐指挥家的故事,也许能给您一些启示。
年轻时的吉尔伯特·卡普兰,已经是身价百万的某金融报纸的主创人。从小到大,他所经历的音乐教育,也仅限于小学时期的几堂业余钢琴课。对于音乐,他只是个门外汉。许多认识他的人都以为,他将一直会在金融业发展,直到他24岁那年第一次听到了优美的马勒交响乐的排演,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马勒交响乐的旋律在那次排演中,引起了卡普兰的强烈共鸣。那一晚,他被感动得彻夜难眠。紧接着的另一次马勒交响乐的演奏,彻底将卡普兰改变。那一次演奏,让他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博大精深,有一种东西在他内心深处翻涌着,欲要破茧而出。
之后,卡普兰为自己开启了一段起初旁人难以理解的传奇的人生旅途。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辗转,只为聆听马勒交响乐的每一场演出,他甚至从前途无量的金融出版业跳脱出来,拜著名指挥家为师开始学习音乐指挥,他更是花重金竞拍到“马勒第二交响曲”的乐谱手稿,对照马勒的信函和日记,自发地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学习,卡普兰终于从指挥界的菜鸟晋升成“最专业的业余指挥家”。就连音乐界里最权威、最苛刻的音乐评论家也对他的指挥表示认可和赞美。
为什么卡普兰可以从一个连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了解的人成为一位世界级的音乐指挥家?答案显而易见,是因为他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学习和演奏上,这也与王阳明所描述的“心纯是天理”的境界不谋而合。
把工作或者事业当做一种享受而不是苦差,这样的境界使得不管在任何时候,工作都散发出其他事物不可比拟的魅力,使人的注意力专注于此,使得全部的精力和感觉集中于此,并且抛开其他事物的干扰,这样的工作效率是超乎想象的。
想象下时常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生的,人们心里想做,却又不得实行的矛盾状态。如若用全身心、无冲突的思维和行动,也许已将工作与娱乐以各种方式融合在一起,工作即是娱乐,收获即是快乐。
不过,在生活中也许并不常有像卡普兰这样“灵感一现”的奇遇,那又该如何用达到“真心”做事的境界呢?
其实“真心”并不难找。只要心中无物即是真,一心无二便是心。真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返观内照、去除杂念,真心便在那里。
当我们思绪杂乱、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试着观照我们自己的行动的每一个细节,我们的身心状态。如果在观照中感到心烦意乱、神智游离,不要因此泄气。慢慢地就会达到心神高度融合、无物无我的状态,这个时候再做任何事都能更快更好的完成。
这缘于我们在体察自身的行动时,即开始忘记了对于“自我”的执着,不再纠缠于自我的心理冲突之中。古人云“心者,万事之枢纽,必须忘之而后觅之”,就是说要我们忘掉一心二用的妄心,才能找到做“万事之枢纽”的真心。
物我两忘、人事合一。我们的行动将出于自己内心的本能,合乎道的规律,不再怀疑、畏缩、恐惧,也不会再分心,工作效率自然会大增。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中最具争议、也是最有影响的一个命题。参透了知行合一的奥秘,就能做到真正的从心所欲。这在突破自我的劣势,实现人生价值上有非常大的作用。那么在王阳明的理解里,知行合一又蕴含着哪些奥秘?怎样才能遵行知行合一的基本原则呢?
心,为何物?
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便是心也。
——《传习录》
心并不等同于任何一块具体的血肉。凡是有知觉的地方就是心。例如,耳朵和眼睛的知觉是听和看。手和脚的知觉是知晓自己的痛与痒。这样的知觉便是心。
曾经,我写过这样一句诗:“我的心不是任何一个形状的固体,我的心已经融化,与我的血液交织在一起。”出乎意料的是,这句话竟然与王阳明的观点不谋而合。
王阳明认为,有形的心是指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两肺之间,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促使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而与有形的心相对的便是无形的心,它指的是我们的灵魂,也称为心灵。一个人的人格、思想、精神、情感便是灵魂。灵魂也被比喻为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一个拥有健全灵魂的人,便是健康的人。我们的灵魂就是我们的心,也是我们的思想意识,我们的思想意识有时又决定着我们的一些行为。当我们的眼睛对美色恋恋不忘时,即是我们的心想着美色;当我们的手脚遭遇刺伤时,即是我们的心在感知痛苦。由此可见,心既是我们的行为指导,又是我们肉体的知觉所在,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凡知觉处都是心”。
当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的时候,他的心便会促使他的身体为了达到目的而做出各种努力。这,便是意识对身体行为的一种指导。俗话说:“言为心声。”这个道理指的是,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任何一件事,其实都在诉说我们的内心。
我们的心是否总是指导我们做正确的判断?我们可以从《吕氏春秋》中记载的一个小故事里得到答案:
古时候,有个农夫不小心丢了自己的斧子。他发现邻居家的小孩经常在自己的园子里玩耍,便怀疑是那小孩调皮捣蛋偷了自己的斧子。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在观察小孩的动静。不论小孩做什么事儿,说什么话,在农夫的眼里,他都是偷斧子的最大嫌疑人。又过了几天,农夫在园子里耕作时,找到了自己的斧子,原来是他自己将斧子遗忘在了园子里。此后,农夫每每再看见那个他曾经怀疑过的小孩,都不像是一个顽皮的小偷。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心有时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而要让我们的心做出正确的判断,不仅要靠先天的意识,更要在后天的实践生活和理论学习里积累正确的思想和意识。
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一定要经过调查再做判断,绝对不能仅凭心的感觉胡乱猜测。若是胡乱猜测,只会加重心的错误判断。这就是说,我们做任何判断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凭主观臆断来衡量事物。这样,我们的心才会产生正确的知觉。
心的正确知觉是生活里的思想指导,它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和事业。而心的错误的知觉只会对我们的生活和事业起到阻碍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我们周围有一些人做事时,仅凭自己的心来做判断,无所谓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判断。其中,也不乏很多领导,他们常常会忽略客观、公正的审核,仅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来任命一个人。这样的感情用事,也是大多数人常常犯的错误。无论生活或工作中,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我们一定要做到对事不对人,更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
心,为何物?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皆为心。我们对人、事、物的看法都出自我们的心,正确的知觉对我们的人生有指导作用,错误的知觉只会阻碍我们的发展。管理好自己的心,才能管理好我们的人生。
培养精一、真诚的心
凡学问之功,一则诚。二则伪。凡此皆是致良知之意,欠诚一真切之故。《大学》言:“诚其意者,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曾见有恶恶臭。好好色。而须鼓舞支持者乎?曾见毕事则困惫已甚者乎?曾有迫于事势,困于精力者乎?
——《传习录》
凡是做学问的功夫,专一就是真诚,三心二意就是虚伪。这些情况都是导致美好道德意识的原因,缺乏真诚、精一、真切地缘故。《大学》言:“诚其意者,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你见过一个讨厌恶臭,迷恋美色的人需要被鼓励才能坚持这样的喜好?你见过一个人把事情都做完后还感到比做的时候更加疲惫的吗?你见过一个人被情急的事所逼而精力不够用的吗?
人生的路上,我们最强大、最永恒的敌人永远都是我们自己。而一颗不能专一、真诚的心则是我们最可怕的敌人。我们需要让自己一心一意,才能做到不断地自我进修,成为一个能获得成功的人。
除了不断地求索、自我进修之外,我们对事物积极主动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积极主动,否则就是自我弃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所关注的富豪榜里的不少有钱人,他们并不是仅靠自己完美的专业知识取胜,他们对事物积极主动的态度才是他们能成功的最大因素。作为商人的他们,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度很高,只要是能产生高利润的事,他们都会积极努力想尽办法做起来,他们永远充满活力。显而易见,是积极主动的态度推动了他们的成功。
相反,消极被动的态度只会降低成功的概率。当被动的意识占据大脑时,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便会降低,我们会变得懒散,不愿思考,总是重复着记忆——遗忘——再记忆的过程。这对我们的发展十分不利。
积极主动的人一般都表现在性格开朗,乐于主动思考。遇事时,他们会为此事做好几个不同的解决方案,甚至有时事不关己,他也愿意主动加入,帮助别人一同解决。具备这样一种主动求索的心态,将促使他更快地获得成功。
而消极被动的人就恰好相反,他们不爱思考,不会主动解决事情,他们会做的只是等待别人来差遣自己做事。他们乐意听别人的指令和帮助。“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这样的消极被动,会让他们越来越迟钝,甚至连自己的人生都不愿考虑。
我们不难发现,在同一家公司里,升职最快的大多都是那些对待工作和生活积极主动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会为自己做好充分的职业规划。在忙完自己的工作后,他们会为自己创造条件不断地自我充电、学习新的知识、培养新的能力。而那些当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钟的人,只会在下班回家后玩游戏、看电视,用最轻松、散漫的方式度过下班回家后的时光。这样的人,只能在自己现有水平的职位上游走,没有晋升的机会。
由此可见,若想取得成功,我们不论在工作或生活中,都要努力培养自己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要不断地学习、改正、再学习,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心的巨大的力量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
王阳明的妹夫徐爱曾问过他一个问题:“仅在心里求索最高的善,恐怕不能全部解释天下所有的道理吧?”王阳明回答到:“心就是道理。道理都在心中,世间哪里还有存在于人心以外的事物和道理呢?”
王阳明所创之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心就是理,心外无物。关于“心外无物”这个问题,王阳明和他的朋友还有一段着名的对话:
一次,王阳明和一位朋友在南镇游玩,朋友指着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对于王阳明来说,世界上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自己的心里找到答案。他还在《咏良知》一诗中写道:“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根源,都在自己的心里。“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有健康的身体、美好的友谊、美妙的职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成功。首先我们要相信这种力量的存在,然后释放一些不必要的障碍和生活方式,深入内心去感受这种力量,因为它知道什么对我们是最好的。如果我们愿意把生命交给至高的爱和支持我们的力量,就将拥有成功并充满爱的生命!”这是美国着名作家露易丝.海对心灵的理论和看法。
我们都知道,我们本身有很多未被激发的潜能,它们蕴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随着年龄增大、阅历增多,一些潜能被某种消极心态、信息压抑着,使得这些潜能无法显现。反之,若是消除一些负面情绪和消极心态,我们潜意识里的潜能便会被激发出来,产生无穷的力量。
有一位着名的心理学家对一些学生做过一个实验:
这些被实验的学生都是自小体弱多病的男同学,他们一般只能承受20公斤的事物,而他们的腹部更是无法承受稍重的物体。而这位着名的心理学家将这些男同学催眠至“丧失自我”的深层催眠状态,并且在催眠的过程中不断地告诉他们:“你很强壮,你可以承受巨大的重量,你的强壮,连你自己也会吃惊。”当学生们在潜意识里接受了这个观念后,催眠师便让一些女生赤脚踩在男同学的腹部上,她们的整个身体都稳稳地站住了。一瞬间,这些男学生的力量让在场人员都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