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关于“如今谁是我们的青年领袖”的节目,有人说应当是娱乐明星,有人说是那些青春作家,但有人却说,是那些在生活里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人们。这些人可能表达能力不强,或者只愿低调一生,这些人可能就只是一个小小螺丝钉一样平凡的存在,可是他们最朴实、最真诚、最不作秀,是一部真真切切的、有重量的励志书。在描述这些人的时候,会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想到自己日益老去还在日夜辛勤工作的父母呢?
在这个时代,我们人人都知道道理,都像是真理的卫士,都能够说出“人生需要多元化”,能够喊出“我们需要真相、需要平等”。
这些思想熠熠生辉,仿佛能够照亮每个人的心灵。更别提那些家喻户晓的美丽的励志话语,一句句都要我们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可是,在乱世的时候,这些倔强的卫士往往颠覆了时代;而在和平盛世,这群人往往最容易被时光颠覆了自己。
人人都会说出大道理,却没有人深思,就如同一个作家感慨“人人都在写书,没有人读书了”。仿佛一夜之间,一批老成的少年突然冒了出来,说着与年龄不符的人生感言。其实只是因为在微博里面无意中扫过一眼,恰好扫到了那些话语,觉得稍微有点儿道理,就粘贴来当作自己的感悟。
自比天高,最为可怕。有多少人觉得自己已经站在了人类思想的最顶端,不需要更多的阅读,所有的事,都可以用一句话精辟地解释;更有多少人,偏执地觉得自己的思想是饱和的,仅是没有得到好的机会,不然定能够与名家齐名。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倍感困惑,无法解释。直到有一天,在看到刘瑜老师关于“时代的青年还是青年的时代”的演讲时,才终于得到解答。每当她给出一个观点,总是伴随一些例证,并且配上数据,那是她真实的、切身的感悟;如果个人所思未能找到论证,就会说“这方面我一直认为……但是缺少证据”。但是打开电视,那些没有营养的谈话节目,所谓的名人滔滔不绝地说的,往往都是人云亦云,似乎是很有道理的总结性话语,听起来很美,到底万变不离其宗,只因为那个人有名气,把自己塑造成为了“睿智并且有思想”的偶像。
这个网络的时代,有多少人在看帖子的时候,只在看被标注出来的大体字?大多人只是去记住微博里面的140个字,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去读一篇文章、看一本书?又有多少人会花时间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把每天走过的路、见到的人、观察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去累积第一手的知识和自己的顿悟?
要知道,那些被别人咀嚼过再喂来的食物,消化得快,饿得也快。
人人娱乐的时代里,即便我们乐意听到的,是一句总结,一句凝练到模棱两可的话语,而后都雁过无痕。最后,刻在骨子里的,往往是你所经历、所感悟的一手知识。
常常有人来问我,怎样做到步入正轨?怎样才能够沉淀下来?怎样才能够摆脱浮躁?我的回答很简单——你不懂什么,就虚心去听,不用勉强出头。不想做的事情,就别去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浮躁的办法很简单,按照自己的步调做事,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不要因仰望别人而掉了帽子,也不要因看轻别人而跌了跟头。
“要趁着你看电视、看励志书本、看青春小说,所有人都告诉你:
年轻,尽情享受现在,去做尽可能多的事,这样,”
等你老了才不会后悔。
你觉得青春就一次,尤其是女孩子,如果不抓住青春就会损失太多。
可是,亲爱的,人生很长,现代的人们三十岁都可以长得很嫩,四十岁可以去打玻尿酸,五十岁可以去拉皮。你何必那么着急呢?
当身边的人都在尽情挥霍的时候,在为了各种欲望马不停蹄的时候,你还是能够坐在窗边慢慢地读完一本书,还是能够在琴房度过一个人的下午,还是能够在芭蕾舞教室不断练习。这样安静地、不慌不忙地生活,其实也是不辜负青春啊!
因为,人生啊,总需要一样东西去支撑你,把“活着”这件事情从浅薄变得厚重。
4.
张师傅虽然只有三十几岁,可驾车多年,算是个老练的司机。面对我这个笨手笨脚的学员,倒非常耐心。他道理说得不多,但讲起实例却可以滔滔不绝,我在一旁听着,就像是听故事一样。
今天要学的是转弯,离合器踩下去,调到二挡。他一直在强调两句话——“脚要一直放在刹车上”和“转弯速度一定要慢”。他还特意给我讲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关于前些年在七宝发生的车祸,一辆出租车撞翻,车里的五个人,除了司机是上海人外,另外四个乘客都是来上海观光的韩国人,结果全部遇难。当时正是个雨天,在一个十字路口,刚巧有辆奥迪小转弯,速度很快,接近40公里,同时这辆出租车超速,也在往同一条公路道上行驶。两辆车相撞,出租车立马被弹到逆向道上,当时又恰巧有辆公交车正驶来,同样超速,准备小转弯。再次撞击,出租车翻向了天,重重摔在地上。
另一件事是关于他的朋友。他朋友刚刚考到了驾照,去浦东接人。
夜晚路况并不差,当时他前面有一辆土方车,他有些急着想要超车,因为路窄一直都没有机会。终于瞅准时机超过了,油门一踩全速前进,但眼前很快出现了人行道,三个女孩正骑着自行车过马路,他一慌,想踩刹车,却忙中出错踩成刚刚的油门,结果三个女孩就这样死了。
正在学车的我,听着这些故事,手握着方向盘,难免会觉得自己正驾驶着“杀人机器”。尤其到了亲身操作,在十字路口转弯的时候,着实被各种不减速的交通工具吓得冷汗直流——“不减速”行列也包括从不看红绿灯的电动车。总算上了条高架桥下的笔直马路,明明不远处就有斑马线,却不时有行人为了抄近路,穿梭在马路中间,跨越围栏。新手上路,速度上去没多久,就要踩离合换一挡,右脚不离刹车。
“所以啊,我跟你说,上海师傅看我紧张地握着方向盘,笑着说:
的驾照你拿出去,全世界都认可。”他暗指的,就是这个车子都在超速、行人都在乱闯马路的世界。
回家的时候,坐公交路过南京东路,远远地就看到人行道上有群人在看热闹。公交车开近,我才看到路一旁有双黑皮鞋,一个穿黑色羽绒服的男人躺在路中间,一动不动,他面前是一辆私家车,前面的挡风玻璃都碎了。男人是乱闯马路被撞飞的。公交车的司机摇了摇头,“活该!
低声说了句”
离开这块区域,又不时看见有人闯红灯过马路,还“不辞辛苦”
地跨越栏杆,而人行道就在离他们只有二三十米的地方,他们却好像看不到。
我突然不知道,我们到底都在急什么,这座城市在急什么。开车的时候一定要加速;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闯红灯,还不走斑马线;排队的时候一定要插队,动不动就吵起来……然后呢?早早回家了,就坐在电视机前嗑嗑瓜子、打打麻将,嫌时间太多没有事干。
到底急什么呢?多走点儿路到斑马线,等个红灯,排个队,油门踩轻一点儿,赚回来的生命,也足够几十年嗑上几吨瓜子的了。
我们总是习惯给自己找一个的理由,来证明我们真的需要“很急”“很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能晚毕业,即使发现大学专业不喜欢,也要死活读下去”“女孩子二十岁刚出头就要找到合适一辈子的男朋友,不然三十岁还不结婚就太晚了”……我还是宁愿选择不急不躁。慢慢来,晚几年再工作,但一辈子上的班是自己喜欢的;迟点儿才结婚,至少枕边睡的人是能看着一辈子都顺眼的。
5.
现在的你,谈恋爱失败,长相平凡,被贴上“矮穷丑”的标签。
现在的你,有个被人嘲笑的梦想——可能想要带来世界和平,可能想要改变中国,又或者只想过幸福安康的小日子……现在的你,考研又失败,雅思考了一次次还是没通过,GRE的分数也不理想,觉得未来无望。
现在的你,懂得一些道理,看很多励志书,到了现实生活还是无所适从。
……有时成功与富裕一样,对于青春是一种诅咒。你所见到的,未必如你所想般光彩夺人。远观夜晚月亮的美,着陆却是坑坑洼洼一片凄凉。
当浮躁占满内心,无法安静下来,总有人在身边影响你的步伐,总有意外发生,让你偏离该走的轨道。这一切,引领你从一个悲剧走向了另一个悲剧。
可是,亲爱的,对于青春,这何尝不是一件礼物?
勾勒一个未来的自己,你得知道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然后只要朝着这个大方向一直走下去。无须去奢望奇迹,因为奇迹,正是无路可走的时候,继续脚踏实地坚持下去的馈赠。
未曾去过迪拜的我,只是在书本里阅读,就由衷赞佩他们的政府。
是怎样的一个当权者能够有如此远见,将一座沙漠中最匮乏的城市,如今建设成为了一片繁华之地。他们地处中东,众人心底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本就应当是一个很富有的区域啊,因为大家都觉得他们有石油。可是三四十年前,当权者就被通知,他们的石油只能够维持到2010年。所以,如果当权者妄想单纯依靠石油来发展迪拜经济,简直无异于自杀。
正是在这种困境里,他们选择了在沙漠建造人工运河,随后挖出一条深水港。有了水之后就盖起高楼大厦,建造七星级帆船酒店,然后创意地围海造田,邀请名人居住在他们的世界小岛。到现在,如果想要入住帆船酒店,就算你再有钱,也需要提前两个月预订。
就是这样一座看似无望的匮乏之城,他们在沙漠里一步步地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在这些年里,迪拜承受了不少来自其他国家的压力——得天独厚的发达国家,认为迪拜的努力是天真无望的;而那些尝试过却失败了的,则“友情提示”迪拜“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我们只见到了迪拜沙漠中的繁华奇迹,却未曾注意过靠时间与精力的默默累积。
你,还是个年轻人,青春就是一片看似肤浅、贫瘠匮乏的沙漠,总会有同龄人比你走得快,也总有些人看扁了你,认为你的人生就这么定型了。亲爱的,这些人的存在很正常,国家都会收到负能量,更别提我们这群普通人了。但是,如果你知道未来的路往哪里走,一步一个脚印,奇迹就会发生,你就是自己的那一座迪拜。
亲爱的,不要因为别人休学去旅行了,所以你也要去旅行;不要因为大家都在出国,所以你也非要走出国门;不要因为所有人都急着成功、忙着赶路,所以你也慌张地透支着青春。
沉下心来,去阅读,去思考,去经历。别害怕会走弯路,别害怕会失败,别害怕可能成功很遥远。耐住寂寞,吸收知识,一步步构建自己的思想,一点点在喜欢的事情上成为专家,厚积而薄发。
脚踏实地的努力,是奇迹的另一个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