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明天醒来,还有青春
5197700000005

第5章 活得太快,来不及活(1)

1.

二十二岁之前赶着做很多事,现在一样样都慢了下来。

曾经匆忙地想要长大,现在明白过来,“长大”并不只是年岁的增长,不只是扔掉怀里的公仔,大摇大摆进出成年人场所。有的人到了四五十岁,做出的事依然幼稚。

曾经匆忙地追逐名利,现在明白过来,能带来真正快乐的“名”

与“利”,指的是在一定温饱基础上,“受到别人尊重”与“心灵上富有”。没有这样的认识作为基础,名利只会变成吞噬灵魂的旋涡。

多少富人手握黄金却郁郁寡欢,而平凡家庭的善良夫妇,推着他们的早餐车,迎接每一个充满希望与温暖的日出。

曾经匆忙地要和大集体一模一样,现在明白过来,大家一拥而上、人人称赞的,未必有那么好;又或者,别人展现出来的美好,自己历尽千辛万苦拥有后,往往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找到节奏跟随心走,哪怕前方没有路,也能慢慢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轨迹。

而历史无数次证明,当一个少数派赢得胜利、站在镁光灯下时,他获得的成功,即便当初不被众人看好,如今却会成为典范。

曾经匆忙地念书,现在明白过来,读研、读博是因为真正喜欢某个学科才去系统地做学问,并不是为了一张学历的纸,或者为了快点儿完成读书一条龙任务。许多人的青春,未曾认真思考,便在熬日子里与教科书共同度过。出来后,高学历、高姿态,找不到工作,心浮气躁,不断恶性循环。

曾经匆忙地要挤进铁饭碗的行列,现在明白过来,“安全感”与“自由”并不矛盾,自由是有能力去选择想要的生活,而安全感,恰恰在于既能跟随心得到快乐,也能用意念指引它。墙总有倒塌的可能,依赖他者,必然无法获得真正的安全感。没有一个饭碗是铁的,也没有一个人的青春,是注定不动荡的。

曾经匆忙地以为开后门是理所当然的事,现在明白过来,“坐在自行车后座”的和“会骑自行车”的,哪怕同一时间到达终点,其实差距甚大。会骑车是一辈子的,想出发就能随时出发;而搭车的人,却把原本学车的时间加倍花在寻找骑车人上。搭车人看似悠闲,其实有我们不曾知道的恐慌;骑车人满头大汗,但大口喝水的时候心安理得,哪怕未曾到达终点,但回过头,每段路都充满成就感。况且,许多事越是嫌麻烦越会变得麻烦,越是想快越是快不了。

曾经匆忙地奔赴外面的世界,现在明白过来,远方的风景与美好其实身边就有,只不过是赶路人忘记了停下来。我们急切地要去看看别人的草原、别人的树林,从未闭上眼看看自己心灵的样子。大家都很忙,于是我们害怕被落单,害怕被认为是慢下来的傻瓜。这辈子都在忙着为别人一个肯定的眼神而活,最终哪怕得到了,也会发现不是真正的快乐,灵魂没跟上愤怒而迷茫的躯壳,再也找不回来。

曾经匆忙地梦想拥有爱情,现在明白过来,到了一定年纪急着相亲、急着尘埃落定,周围人羡慕你的幸福完美,家里人露出满意的笑容,但终有一天,你在夜深人静中醒来,看着身边熟睡的人,竟有陌生的感觉。一辈子,就这样了吗?在没有拥有真正的幸福之前,自己还没确定,大家都替你确定了。结婚只是一张纸而已,真正紧紧扣住两人命运的,是内心的了解与支持。爱情或许不能强求缘分,慢慢来,会来的它自然不会爽约。我们都忘了,在没有成为更好的人之前,不值得拥有更好的人。而且,即便那个人来晚了,没关系,还有一辈子可以幸福。

匆忙变成大人并不好玩,所以慢下来,享受每一个年龄阶段的独特魅力;匆忙追名逐利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荣耀,只要充实内心,善待他人,当离世前你会发现有许多人真心地爱你,那才是最大的骄傲;匆忙跟随大集体并不是唯一的路,你可以与不同的人为友,去了解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与尊重是相互的;匆忙考证、把书念完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深入探究所喜欢的事物,会带给你一个惊喜的未来;匆忙加入“铁饭碗”行列并不能带来安全感,为了有资格胜任一份好工作,就要不怕吃苦,多点儿历练,无论结果如何,收获是永久属于自己的;匆忙地尘埃落定并不说明幸福是一劳永逸的,蝴蝶展翅之前,需要在黑暗中耐心守候,并经历破茧而出时一刹那的痛楚。

快,有时未必带来好的结果。

慢,并不那么糟糕。

2.

最近很多人选择以另一种方式度过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不直接工作,不直接考研,而是出国周游世界。对此,无可非议;可是现在我想说的,是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性。

“出名要趁早。张爱玲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当今人们砍去了前后语境,结果让这句话的意思产生了偏差。张爱玲指的,是在乱世之中,有才的青年需要站出来。但如今,我们拥有的是一个自由的时代,心平气和认真做好一件事成为可能。

但网络却又平添一层心浮气躁:每个人都能够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谁都可以成为一时的名人,而微博更是推动了这项运动。这个时代,什么事情都要迅速。我们活得太快,一件事情只能在140字以内陈述;我们活得太快,昨天的热门今天就被新的热门淹没;我们活得太快,再也没有人会从头到尾去回味一件事情,认真去写一篇日志;我们活得太快,甚至每当新认识一个人,微博加关注后,只会扫一眼那个人的一句话简介和“关键词”,随后翻看第一页的东西,从分享的帖子或者那个人的言谈里,就将这个人迅速定位。

网络词汇的产生,与快时代的标签化密不可分。这个人说了句露骨的话,所以是重口味;这个人写了些个人感触,太细腻,悲秋伤春的,所以是小文艺;这个人上传了一张自拍照,加个剪刀手,所以是028个非主流;这个人又发了条状态说去国外旅行,所以是个富二代;这个人发了条无关紧要的小事,还很多友人,但从未得到回复,所以是个悲情小人物……所有以前分手大哭时,痛苦记录的心情,所有以前因为前途迷茫而日思夜寐、认真思索的人生感悟,所有以前因为努力却不得志,为了激励自己而写下的豪言壮语……最后,都成为了“后几页”,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认识那样的我们。

谁知道,可能就是一个帖子、一句话,就不知不觉在我们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谁又会去在乎我们以前是谁,谁在乎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我们。简单粗暴的标签,掩盖了所有形容词、动词的深层意义,甚至——生命存在的诗意。

一切只因为这个时代要“快”,以至于我们每个活蹦乱跳的人,都像是装在各式玻璃罐头里面的糖果,在糖果店分门别类地展示着,身上被贴上各种标签。每个路过的人,只看一眼便能肯定——“哦!

这个人尝起来是这个味道的。”

可是,我们从来不是那个别人想象中的自己,别人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某一类”人。结果,社会出现了令人又爱又恨的“双面人”

你在麦当劳里看见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乞丐,卑贱地走到你刚刚离开的座位,伸手去拿未吃完的汉堡,你心里嫌弃起来:那么恶心!可是后一秒,你在微博上面看见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在大街上捡破烂儿,却满眼含泪地转发。

你有一个小气的朋友,出门斤斤计较,每一分钱都和你算得清清楚楚,你觉得他不够大方,甚至鄙视他不经意地会占你便宜。可是后一秒,你偶尔听说这位朋友居然在幼年失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带大,懂事的他从小自力更生,不舍得花钱。

你小时候看见一颗长在石头上的小苗,觉得它太平凡,比起参天大树,简直微不足道,它甚至可能活不到那一刻。可长大后,你从自然科学书里才懂得,对于小苗来说,穿破石头追寻生路是多么艰难,它或许永远只是一颗小苗,甚至在这个毫不起眼的地方,它的生死无人知道,也无人在意,可它却在你的记忆里伟大着。

不去真正了解一个人,而是把他们收藏在一个个玻璃瓶里面,从阅读瓶子上的“备注”去了解,一旦这个人超出“备注”的描述,便感慨一句“那个人变了”。现代人宁可说是别人未能满足所预设的标签上面的描述,也不愿承认其实是自己从未真正认识过那人。

自以为看见的世界就是全部了,其实只是某一面而已。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并不是因为我们把世界想象得太美好,所以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去原谅,去体悟;恰恰是因为我们能看见世界上的种种无奈、种种黑暗,才会去试着体谅,试着关怀。

“请你认识我。同样的道理,如果受到了委屈,我一定会这样说”

然后不带一丝抱怨与愤恨地离开。因为我知道,那个人之所以说出伤害我的话语,不过是因为他不知情罢了。如果他能够知道我所有的故事,他的态度一定会改变。一件事情,看待的角度不同了,感悟自然就天翻地覆了。

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罐头一种味道的糖果,从来都没有一个词语,可以真正确切地形容一个个充满喜怒哀乐、活生生的我们。

请你认识我。

我唱歌很烂;我做菜喜欢加糖;我穿短裙很丑;我觉得牛仔裤的精髓就在于可以穿上一两年不用洗;我喜欢抹茶味冰激凌;我觉得在下雨天打伞是件没腔调的事情;我有时候很爱发呆思考人生;我现在二十三岁,还没有做过什么正经靠谱的事情,没有写出什么东西来;我喜欢拍照;其实我不喜欢旅行,我更喜欢生活;我爱吃榨菜配泡饭;我在荷兰时曾奋不顾身地救过一只落队鹅;我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浪费时间,连自己的大学毕业典礼都没有参加;我喜欢和妈妈一起逛七浦路;每到冬天,我总会一如既往地感冒,时不时吸鼻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