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暮春花尽,留与谁怜:宫体诗中的情与怨
5195300000007

第7章 他的一生,就是一个王朝的悲与欢(6)

一天,徐澄正在花园中和众丫鬟们扑蝶,却意外捡到了一把扇子,那素白的扇面上画着的是一枝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徐澄怦然心动了,这样美丽的扇子一定属于一个美丽的女子,只是,家中这么多女孩儿,到底是谁的扇子呢?旁边的丫鬟不屑道:“这把扇子我认识,是新来的烧火丫头的,她就用这把扇子煽火。”

用这样美的扇子烧火,这个丫头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徐澄怀着好奇的心见到了那个烧火丫头,问她:“香扇烧火,岂非可惜?”烧火丫头悠悠地回答:“明珠暗投,世间常情。”徐澄呆呆地看着烧火丫头的一双愁眉,不由怜惜道:“我为你取个名字吧,就叫莫愁。”

莫愁,多么忧伤的名字,可其深意却是欢喜的。诗书相伴,碧湖采莲,徐澄纯纯的爱化解了莫愁的忧愁,少男少女如花枝上的呢喃的鸟儿,可爱而又可亲。但这样的日子总不会长久,徐澄毕竟是王侯之子,而莫愁,只是个烧火丫头。

为了徐澄的仕途,为了徐家的未来,老太君做主,替徐澄娶回了相府千金,强逼拜堂。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不爱的人偏偏撵不走,徐澄是痛苦的,莫愁是痛苦,而新娘邱彩云也是痛苦的。当邱彩云知道徐澄心中早有他人的时候,千金小姐的骄傲,富贵门庭的跋扈便暴露了。可徐澄却冷笑着对邱彩云说,纵然你是金枝玉叶,纵然你花容月貌,在我心里,你永远比不上莫愁。

你可知道,莫愁的心是多么的纯洁无瑕,那一双明澈如水的眼睛仿佛是天边的星光,早已印在我的心上。

一双眼睛!徐澄爱莫愁,正是那双含愁带颦、明亮如水的眼睛!也许,你已经想到了结局。莫愁被邱彩云剜去了双眼,带着血泪投进当初她和徐澄划船采莲的碧湖中,徐澄闻讯后也毫不犹豫地追随心上人而去。

如此虐心的场景是最最普通的传统爱情故事的模式,却从古至今地感染着人们的心。可生化出这样凄美故事的,只不过一个叫作“莫愁”的名字。

当然,萧衍诗中的莫愁不会是徐家莫愁,萧衍诗中的莫愁是卢家的。江河之水往东流去,归入大海,而美丽的洛阳少女莫愁也要嫁人了。莫愁十三岁的时候就能织出绮布,十四岁在南边的陌头上采桑,如今她十五岁了,千里迢迢地嫁到了建康,成为了卢家的儿媳妇,为卢家生下了孙儿阿侯。卢家是建康城内的富户,兰室桂梁,到处弥漫着芳香。莫愁的头上戴满华贵的金钗,足下穿着花纹精美的丝鞋,屋子里到处装饰着罕见的宝物,为她搬箱提篮的佣人也是一大群。这恐怕是很多女子所向往的人生吧,然而,又有几个人知道莫愁心里的忧愁,她宁可不要这些荣华富贵,只悔恨当初没能嫁给邻家的那个意中人啊。

十四句诗,前十二句都是铺垫。排比、对仗,反复地渲染着莫愁的聪明美丽,富贵生活,却没有一丝褒贬的情感。所用词句都是从古乐府上借来的,我们不难看见《孔雀东南飞》的影子,而正是这样的诗句,才让我们对最后的那两句点评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的确啊,这样美好的生活谁不向往啊,可这样美好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如果不能和相爱的人守在一起,即使锦衣玉食,宝马香车,那又有什么呢?金钱可以买来一切,却买不到一颗真心,买不到由心底深处发出的幸福感。

在老南京流传下来的故事里,卢家莫愁的人生倒是和萧衍有关的。萧衍因贪恋卢家莫愁的美色而害死了卢公子,将莫愁召进宫中。莫愁悲愤交加,投石城湖而死,乡邻得知,为了纪念卢家莫愁的刚烈,将石城湖改名为莫愁湖。

不管怎样,我是不相信这个传说的。萧衍一向以君子自居,是个极要面子的人,儿子们私纳妾婢都要严惩,对自身岂能不要求严格?萧衍出生皇族,创立家国,这与生俱来的荣华没有遮蔽萧衍的心,当他写出这样的诗时,足见其心底已经明了爱情的真谛。也许,这个真谛,正是他身边的某个不羡荣华,只求真爱的女子给予的。如此说来,这个女子是幸福的,而得到这个女子的爱,也是萧衍的幸福。

回首看看我们的世界,现实的人们批判着可怕的爱情现实,物质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婚姻的本质,于是,我们的爱情理想在这旋涡中堕落下去。可读完了这首诗,我们又禁不住愿意相信,不管世人如何标榜物欲,总会有那些真心真意的人儿,恪守着一缕对真爱的执着追求。

今日的莫愁湖里还有一座汉白玉的莫愁女雕像,那是卢家的莫愁。我想,现今的人们已经不太在意究竟是萧衍的荒淫无道,还是他的这首多情的诗,成就了莫愁女的芳名,成就了南京城的莫愁湖。“莫愁”这个名字早已经融入到了诗情画意的山水中,仿佛天然般地存在着。

少女思春时是美好的,也是伤感的。之所以美好,是因为这样的情景总能让人充满幻想,对未来有一份诗意的构思。可如果这诗意总是迟迟不能得到,思春就变得伤感了。年华易老,美人迟暮,即使是芳龄少女,也会因为情思不得而畏惧自己没有幸福的归宿。

伯劳和燕子各自分飞,牵牛星和织女星一年也只能相会一次,这就是爱情,让人心酸,却依然让人向往。对门邻家的少女已经长大成人了,每一天,她都守在窗边,托着腮,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景色,她俏丽的容颜让来来往往的街坊邻里们惊讶不已。日光从南窗走到北窗,少女屋中的罗帏绮帐浸透了脂粉香,可打扮了半天,又能给谁看呢?时光一天天过去,少女已经到了该婚嫁的年龄了,她怎能空负了这姣好的容颜?三春过后,百花凋零,犹如女子的美丽,迟早有一天也会老去,而少女心中的自哀自怜能告诉谁呢?

谁又能理解她呢?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留下芳名的才女并无几个,而此类少女思春诗多半是由男人写成的。少女思春是人们对爱情的向往,没有人不愿意去歌颂它、赞扬它,这是人性真情的抒发。与此同时,我们依然要了解,写下这些少女思春的男人们,也渴望得到爱情。只不过,他们看起来似乎比女人害羞腼腆,并不敢大声疾呼出来,反而要用女人的心思写自己的心思。

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写出这样少女思春诗的男人在用这种方式挑逗他心仪的女子。当年,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惹得卓文君夜逃私奔,只是因为司马相如比别的男人大胆,敢于将女人那颗期盼爱情的凄苦的心诉说出来。对于女人来说,如果一个男人能够解得她的心思,这就足以感怀至深了。

其实,卓文君还不算什么,她毕竟是遇到了个真实不虚的司马相如,而她的追随者如崔莺莺、李倩君,也莫不如此。说起来,不得不佩服汤显祖的奇思妙想,让杜丽娘为了一个梦中的男人相思成病,一病而亡,又死后复生。只因为那个男人说了一句最要紧,最贴心坎的话:“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搭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古人想念爱情的心真是奇妙,杜丽娘闺门深锁十六载,只读了几首多情的诗,便萌发了不可遏止的对爱情的追慕。当她看到满园春色后,想到的不是大自然的美丽,却是自己那点寂寞的心:“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

二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

女人总是很容易地把爱情婚姻视作一生的追求,可大多数的时候却很难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一个人。

有时候想想,杜丽娘爱的萌发不是因为她爱一个人,而是需要被一个人爱。她羡慕红叶题诗的宫女韩氏,羡慕普救寺里的崔莺莺,是因为这些女子在美好的年纪遇到了一个美好的人。这个人,自然是玉树临风,满腹诗书,翩翩潇洒的。

这其实就是少女们最常见的梦想,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公主,都能遇到那个白马王子。可是,真正的白马王子岂是人人都能遇到的,只要碰见那个和自己看对眼的,就已经不错了。

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是虚幻的,可杜丽娘没有在一枕黄粱后就看破了现实,反而坠入了梦境深处,这与今世西方人的《盗梦空间》颇为相似。杜丽娘之所以死了,是因为她的心已经空了,她把一个梦境当了真,梦走远了,心就碎了,她为的是她的心。

林黛玉也曾对贾宝玉这样说过:“我为的,是我的心。”那时贾宝玉回答道:“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道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从杜丽娘到林黛玉,我们可以说她们是为情而死,也可以说她们是为心而死,只是杜丽娘比林黛玉,或者说,比千千万万枉死的痴情女子幸福得多。因为在汤显祖的笔下,杜丽娘到底还是有一个人为了她的心而让她从坟墓中走了出来。

柳梦梅玉树临风,满腹诗书,翩翩潇洒,他是按照所有思春女子的梦打造的男人,他本也是个梦。杜丽娘得到了这个梦,她就心满意足了,而那些在台下看他们这生生死死爱情的人,也都满足了。梦虽然是虚幻的,可终究还能让人有个美好的希望,而这些希望,便是爱情的魔力,只要流露出来,就能够打动每一个看到它、感受到它的人。

司马相如从卓文君隔帘相望里看到了,张生从崔莺莺回眸一笑中看到了,于佑从韩氏的红叶题诗中看到了,柳梦梅从杜丽娘的梦中一叹看到了……这是男人女人最单纯的爱情,只要一点美色,一点情怀,就能打破一切阻隔。只可惜,今天的人们不会这么容易打破阻隔了,因为今人的爱情很难纯粹。

以萧衍的身份而言,他应当不需要去主动挑逗女子吧,现实中的他是个不太会做梦的男人,更何况天下许许多多的佳人都祈盼着能嫁给他呢。可是没准哪一天,当萧衍路过街头,忽一眼看见了这样一个忧愁的少女,心里头就不由自主地被打动了。因为,即便萧衍贵为王胄,肩负着天下大业,他也是个活生生的,知美爱美,钟情重情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