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商鞅为了使自己的法令执行下去,就想了一个办法,商鞅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百姓中如有人能将此木搬至北门则立赏十金。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有人敢动。商鞅又宣布能将此木搬至北门立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搬走了它,当下就得到了五十金。此事一出,人们广为传诵,官府疏于执行的形象尽去,而严于执行的威信迅速树立起来。以此为基础,商鞅立刻颁布了新法,从而使法令迅速地推广开来,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命令是一种以法制管人最常见的形式,它可以以文件的形式间接下达,也可以以口述的形式直接下达。“有令必行”是管理工作的通则;反之,在执行过程中,命令被大大的打了“折扣”,必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折扣法”,在我国现在的企业管理中时常是有的。“打折”是生活中常见的事。商店里的商品卖不出去,便要打折,招揽顾客。对于打折,老百姓总是喜欢的,而商家往往也能获得利益,真可谓皆大欢喜。
可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你的命令被下属在执行中大打折扣,恐怕你不会高兴。你的下属敢对你的命令打折,很显然他们没有把你的权威放在眼里,甚至他们根本没把你当上司看。这说明,你在某公司的管理实效本身打了折扣!
在某公司办公室调入一位新主任。他听说办公室里有个小王,精通业务,很能干,就是有点不服从领导,自己喜欢干的工作就好好干,不喜欢干的总是撂挑子。前几任科长一直没有把小王的毛病改好。这位新主任上任第一天就召开一个办公室会议,并公布了一项办公室的工作条例,其中条例中有“不服从管理者不予留用”的条文。第三天新主任把小王找来,把科里一个最琐碎的任务交给了小王,小王列举了一堆理由要求调换,新主任一口咬定非小王莫属。小王心里一万个不乐意,任务是接下了,小王心里想:反正我不干,我干别的,你也不能说我没做工作。
新主任见小王无动于衷,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过了一周,他找来小王说:“小王,我交待任务的时候可跟你说了它的紧迫性,不过这一周下来你的工作没有什么进展。我从下周开始只让你做这项工作,其余工作一律不用你做,要求你月底必须做完,如果你有困难就及时提出来,我会尽量满足你的要求,一周后我再检查你工作情况。我相信你的能力。”
小王把主任的话当成耳旁风,也没放在心上,依旧是老样子。一周之后新主任来真格的了:“小王,你的任务毫无进展。主要是你一再拖延。看来你是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了,我只好让别人来做这个工作。至于你嘛,我只能考虑把你分到其它部门去了。你考虑好了再来找我。”
这下子小王坐不住了。再按以前的样子,自己就会失去这个位置了。他终于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找到新主任,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按时完成了任务,以后再也没有违背过新主任的命令。
在这个例子中,小王就是始终没有把新主任的命令当成组织行为。要想有权威性,就绝对不要让你的命令打折扣!因为命令从实质上讲就是组织决定和要求。
发布命令不只是张纸而已,是领导、是管理者威严的体现,如果命令是正确的,就不能让下属满不在乎。同样,管理者发布的命令也要恰当、合理,避免让下属有机可乘。只有最恰当的命令、最正确的命令才是最有效的命令,这是常理。作为管理者更应精通此道,否则在工作中,就会走弯路,比别人慢半拍。管理者掌握了下命令的技巧,命令已经“不令而行”了。
那么,如何才能让你的下属执行你的命令呢?
简单地说,就是你一定要掌握向下属下达命令的技巧和方法,在下达命令的过程中向下属传达这样一种信念:
不要将命令打折扣,否则就是违反条例和规则。
后果是严重的!!
下达命令时,告诉属下做什么,是一种需要技巧和专长的微妙艺术。如果管理者想要在你所选定的领域中获得高度成功,就必须知道如何通过你的命令指挥控制别人的行为,因为你不能一味靠着蛮力强迫下属去做你让他们做的工作,你必须学会如何运用特殊的领导手段让他们明白心甘情愿地为你效力,使他们即尊重你又服从你。同时,也要让下属明白,命令是不能被打折的。所以,宣告各项决定时,用词要精练,越简短越有威力。省略所有的口头语,“这个”、“那个”之类的话会使你显得优柔无力。规定就是规定,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要在大脑里树立起这样的概念。该说两个字时绝不多用一个字,让你的下属不存在任何僭越的心理。他们自然被你的威仪所征服。
公司里也要要求下属将命令贯彻到底,应该说,组织成员执行的是组织的决定和制度,领导者的命令只是传声筒而已,真正具有指导和执行意义的是组织制度而不是领导者的声音。
“下有对策”不可取
执行力是推动工作、落实制度的前提。事实证明,制度制定以后关键是执行,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人执行或执行不到位也是没用的。作为一名员工,你的工作必须着眼在不折不扣的执行上。
企业的活力来源于各级员工良好的职业精神面貌,崇高的职业道德。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企业需要营造员工自觉执行纪律的文化氛围,需要建立严格的制度和规范,这些制度和规范需要你去配合执行,这是任何一家企业不可动摇的铁的纪律。同时,自觉执行企业纪律也是一个员工最美的职业精神。
在执行过程中,任何人都不应有逾越制度的言行,这应该成为每位员工的座右铭。执行力是推动工作、落实制度的前提。事实证明,制度制定以后关键是执行,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人执行或执行不到位也是没用的。作为一名员工,你的工作必须着眼在不折不扣的执行上。
在工作中切忌不按规矩办事。虽然有许多公司制度制定得比较完善,并把制度编制成册,或经常把制度性的标语贴在外面,但是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就变了样,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专门机构针对“上班干私事”这一问题作过一个调查:
通过对235名员工进行的随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员工上班时间“干私事”。上班时间不干正事达到了调查人数90%以上的比例,大部分员工上班时间干多种“私事”,其中上网私人聊天和上网闲逛所占比例最高,达86%,做其他事情如出去走走等占60%,玩游戏和煲电话粥则分别占到了40%和33%,兼职则占到了7%。
同时,调查显示,在8小时内用于“干私事”的时间为20至30分钟的人数最多,1小时、2至3小时人数占调查总数的20%,占用时间最多的为3小时以上,占调查人数比例的11%,另外,有15.55%的员工认为,办公室干私事时间视情况而定。
调查中发现,许多普通员工上班时间用于上网私人聊天、浏览与工作无关网站的最多,此外还有玩游戏、煲电话粥、上网炒股、兼职、利用工作餐请客等多种方式。而在白领阶层,上班时间在办公室“干私事”已成为一股风气。
白领张珊珊是东莞一家银行的管理人员,她平时除了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有另外一份工作,就是在网上开一家小店,专门给一些白领提供网购服务。张珊珊告诉调查者,网上开店是一件需要花大量时间的事情,需要到别的网站上去挑选适合自己店的东西,同时还要说服别人购买自己店里的物品,有时候说服一个客人要花上一两小时的时间。因此张珊珊一上班就挂在网上,空闲的时候就上网浏览新鲜的东西,或者是和看上自己店里东西的顾客聊天,讲价钱,这部分的工作往往会花掉张珊珊大量的上班时间。
张珊珊还告诉调查者,像她这样在网上开店的人不少,一般都是工作比较轻松,时间比较多的白领开的,另外,张珊珊还告诉调查者,上网聊天这种事情就更不用说了,大家都明目张胆地聊,只有老板在场的时候才会稍微收敛一些。
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李先生告诉调查者,现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了,禁也禁不了,而且很多时候上网也和工作有关,大家以公谋私你也不知道。像李先生的工作就与网络有关,必须上网,李先生认为,浏览新闻是必需的,联系客户的时候也需要聊天。
调查者在调查中同时发现,几乎所有公司对办公室“干私事”都明令禁止,可为什么“干私事”的情况还这么严重呢?
一位肖小姐告诉调查者,公司虽然有明文规定,而且还有一些硬性措施,如在电话上面贴上“私人聊天不超过1分钟”字条,请人把公司的QQ端口给禁止了,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老板看不到,电话照打不误,老板也没办法分出是私事还是公事,封了QQ,还有MSN、UT、TALK、旺旺等,还是可以用其他软件上网聊天,而因为工作需要上网,又不能把公司的网线给断了,因此到最后公司规定形同虚设……
这个调查应该引起所有员工的重视。
每个员工都希望在公司有好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学会在制度的约束下成长,更要学会利用制度给予的资源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执行和增加工作业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同。
制度是员工个人成长的平台。有些员工没有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他们以为规章、制度等规范都只是企业为了约束、管理员工的需要,对此他们往往持排斥的态度,表面上遵守,内心深处则是一百个不愿意,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做出一些违背公司规章制度的事情。
企业好比是一个舞台,你如果不在舞台上表演,那么你即使有再好的演技,也难以表现出来。若是在舞台下展示你的演技,则是用错了地方,演得再好,也没人会认可你。员工要习惯在制度下工作,这是一种职业纪律,更是一种职业技巧,企业常常会通过制度安排把资源和荣誉给予那些模范执行公司规章的员工,如果你与制度格格不入,那么你是难以得到企业认可的。
任何时候,员工都应以制度为准绳,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指标,坚决摒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行为,以强化自身的执行力。
制度面前一律平等
当制度成为了人们意识中的一部分的时候,遵守制度就如盛夏遇凉风令人通体舒泰,而违反制度则让人感到极不舒服。
当制度成为了人们意识中的一部分的时候,遵守制度就如盛夏遇凉风令人通体舒泰,而违反制度则让人感到极不舒服。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建立起对制度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对所有人的,其中不允许有任何特殊人物。
有圣人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里所说的名不正即是指做事不符合规则,出师无名,其结果一定是要失败的。正因为如此,有教养的人都力求自己言行有度。
这一天,曹操正带领军队出征张绣,一只斑鸠突然飞过,曹操的坐骑受惊蹿入麦田,踏坏一大片麦子。曹操要求行军主簿对自己进行军法处置,主簿十分为难。曹操却说:“我自己下达的禁令,现在自己违反了,如果不处罚,怎能服众呢?”当即抽出佩剑要自刎,左右随从急忙解救。这时谋士郭嘉急引《春秋》“法不加于尊”为其开脱。此时曹操说:“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但还是拿起剑割下自己一束头发,掷在地上对部下说:“割发权代首!”叫手下将头发传示三军。将士们看后,更加敬畏自己的统帅,没有出现不遵守命令的现象。
在制定和执行制度的时候要始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特别是在执行制度时要一视同仁,谁都必须遵守,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必须率先贯彻执行。如果在制定和执行制度的时候,忽略了公平公正这项基本原则,那么企业的管理制度将成为“一纸空文”,成为粉饰自己的“花瓶”。
一、制度要全面细致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要保证企业在制度执行上的公正性与严格性。但是,如果制度本身制定的过于严格、苛刻,不近人情,在执行中往往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并可能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士气和工作积极性。因此,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心理承受力,使制度本身保持适度的弹性。这是人本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体现出制度中的“人性化关怀”呢?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是严格而不是苛刻。如今已不仅仅是策略的时代,也是策略执行的时代。我们希望通过发掘执行力的基因,帮助这些管理者认识问题产生的根源,形成一种正确的管理思维方式。
二、制度需要保证执行
制度建立后,关键在于执行。被严格执行的制度才有生命力。但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人只看到了规章制度对自身的约束性,而没有看到规章制度对员工的保护性。他们利用种种手段,想方设法去逃避制度,或者根本视制度为无物,我行我素。更为严重的是,在违反制度的同时,因为违纪者的职位,或者与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使得违纪的行为不仅难以制止,而且难以得到应有的处罚。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企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度约束的特殊人、关系人。如要在企业内超越工作关系,超越规章制度办事,只能让其选择离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企业的管理者有很好的悟性,一些好的规章制度非常科学严密,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不能落地生根。执行力不是一个表象问题,要达成“提高执行力”的目标,我们首先要找出执行体系中的关键要素——那些起到特别作用的要素,制定相应的法则,才能保证执行力的健康发展。
三、导入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繁忙的企业日常运营中,公司管理者往往无法从具体事务中脱身而出,缺乏全局观点,考虑问题都是从自身位置出发,容易就事论事,而无法跳出问题看问题。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最好的制度早就隐藏在他们的工作中,创造竞争,就是创造财富。因此,站在企业整体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复杂。就像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一样,竞争机制的导入必将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平等。
四、有责任一同分担
作为管理者,对平等的理解理应比别人更深刻一些,因为从来只有妄自尊大的李自成,没有高傲的蔷薇花。
当员工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问题常常很难得到解决。要打破这种僵局,就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解决不同层次间的冲突。在解决内部矛盾时,所应奉行的原则只有一条:平等地对待各方,仔细地权衡各方的利益,并与当事各方一起寻找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当责任随同分工分给了企业中的每个人时,每个人都要开始他的责任之旅。有责任一起分担,不光是员工之间,更是中层主管甚至高层主管都应该认识到的问题。
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得受制于制度,不得凌驾于制度之上,更不能凭自己的意愿胡作非为。在文明的社会里,“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法则”应该从所有人的意识与行为上彻底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