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简单是一种境界:让生活与心灵回归自然的10种修炼
5158100000002

第2章 简单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做事方式(1)

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所有的事情越单纯就越接近它本来的状态,如同真理永远都是质朴而简单的。由此而言,简单不仅体现在做事上的去繁就简,同时也表现了对真理的一种纯粹追求。

去繁就简,体现在不要让过多的思虑阻滞了前进的脚步。同时,也表现在“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目标明确、分级实施,才能起到“化整为零”的效果。另外,简单的做事方式也在告诉我们,要学会选择,学会取舍。抓住最简单、最易上手的目标,才不会让自己徒增负累而一无所获。

1.丢掉你对生活无限的“构思”

余秋雨曾说:“因为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所以,我们习惯对一切事物‘构思过度’。”这个世界远没有人们想象得那般复杂,它简单得很,复杂的只是人心罢了。其实,人心也不复杂,只要肯丢掉对生活无限的“构思”。

刚走出校门的那段日子,他总是若有所思。告别了象牙塔,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很早以前就有人告诉过他:“世界比想象中还要复杂。”从那时起,他便对社会产生了一种畏惧感,害怕自己无法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

毕业前夕,他认真钻研《厚黑学》《人际关系学》《处世哲学》等诸多权谋书籍,目的就是为了了解社会生存法则——步入社会后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待朋友、同事不可“全抛一片心”,谋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这一切他铭记于心。

后来,他依靠着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一份工作,然而这种喜悦感很快就被他的担忧和恐惧感取代了。做事处处设防,总是害怕被人算计,整天小心谨慎地生活,不敢和周围的人靠得太近,他平生第一次被孤独和无助吞噬了……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时刻抱着这种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心理活着,那么生命无疑会变得沉重,它不仅增加了许多无谓的时间成本,也间接地加大了事业的信誉成本,降低生命的质量。其实,我们无需想那么多,想那么远,没有必要让自己变成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只要静下心来,让思维跟着生活的脚步,有条理有节奏地进行,就能够在简单的生活中体会到惬意和满足。

没过多久,他那当过多年老领导的父亲发现了儿子的异常表现,便把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总结成四句话,告诉了初入职场的儿子。也正是这四句简单的话帮助年轻人解开了心结,也让他日后的人生发生了改变。现在,我们把这几句话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做人不要盘算太多,顺其自然就好。”

做人不要盘算太多,不必拼命地去求他人。有时候想得越多,心越急,得到的反倒越少;当你把所有的杂念都抛开,专注于自己的事宜,那些美好的东西反而会不请自来。有些潜规则和不能把握的东西,顺其自然是明智的举动,真的不需要太强求。

“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奉承巴结。”

人与人之间永远都不可能对等,也许是出身不同,也许是地域因素,也许是上下级关系,所以你没有必要压抑自己。一个趾高气昂的人,无论你多么尊重他,他也不会平等地对待你;如果你奉承巴结,也只能让他把你看得更轻。不管出身低微还是处境艰难,永远都不要寄希望于他人礼遇。当说时就说,当做时就做。只要别心虚和畏首畏尾,就不会让人轻易看不起,而这样做也能够让你赢得更多平等的机会和尊重。

“你不必对谁特别好,也不必对谁特别不好。”

有句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任何单位、任何群体的人际关系结构都不能脱离“三三制”,具体到个人身上就是:三分之一的人对你一般,三分之一的人对你不满意,三分之一的人对你很好。所以,不必对谁特别好,也不必对谁特别不好,为人处世还是得因人而异,好的继续保持,中立的要争取,敌意的要予以宽容,这样才能够避免被少数人利用。

“依靠别人,远不如相信自己。”

一个人应当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感,要懂得相信自己比依赖别人更重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事风格,只要你尽心尽力地做事,就不会被埋没,除非你怀疑自己的能力。不管做什么,都应该摆正心态,有机会时就为社会多做点儿;没机会时也要记住“为自己打工”,积累有形、无形的资本。要知道,为自己做再多的事情也不过分,不管人生的际遇怎样,及时努力永远都是对的。

几句简单的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时候我们不必对生活“构思”太多,只要简简单单、顺其自然就行了。生活中很多东西,非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会发现真的没必要刻意地去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厚黑学不是万能钥匙,能够开启任何困惑的大门,放在哪里都适用。生搬硬套反而给人徒增烦恼和尴尬。

记住一件事: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自然的、简单的。就像一句广告词所说的那样: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太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贡献!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得多,所以不要人为地去给它徒添累赘。秉着一颗简单的心去做事,这就是对这个世界,也是对自己最大的贡献。

2.简单的方法,让开始变得容易

空中网总裁杨宁在谈到商业运作模式时曾说:“我一直遵循着‘KISS原则’,也就是KeepItSimpleStupid。可以理解为,越简单的模式越容易成功。”

不仅在商业领域,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化繁为简,才能出效率;去繁就简,起步时才更容易上手。往往,在复杂的人还在思考自己为什么没有成功时,简单的人已经开始走向成功了;他们善于把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化,单纯到只剩下直奔成功的行动。

很多时候,我们的思想都过于复杂了,总是去思考或计划着那些现在没有发生的,甚至以后都不可能发生的事。长此以往,不仅没有把握住未来,反而连现在眼前的也不知道如何开始。也许他们并非没有目标,而是因为他们的眼里有且仅有那唯一一个遥远而宏大的目标。懂得把长远、宏大的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的人,往往都深谙于化繁为简的做事方式。他们明白,如果要到达终点,其实只要用简单的方法,一步一步累积短期的目标,就可以并不费力地走向成功。

着名的战地记者兼作家西华·莱德先生曾这样描述他的写作过程:

“当我推掉其他工作,开始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一直不能定下心来,我差点放弃一直引以为荣的教授尊严,也就是说几乎不想干了。最后我强迫自己只去想下一个段落怎么写,而非下一页,当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六个月的时间,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以外,什么事情也没做,结果居然写成了。”

“几年以前,我接了一件每天写一个广播剧本的差事,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2000个。如果当时签一张‘写作2000个剧本’的合同,一定会被这个庞大的数目吓倒,甚至把它推掉,好在只是写一个剧本接着又写一个,就这样日积月累,结果真的就写出了这么多。”

可以说,目标的实现并不能一步登天,它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一点一点地完成。当我们完成很多小目标的时候,他们汇总起来,就是一份大的成就。但我们从中更应该看到,正是这每一个“一点”的易操作性,才让那汇总起来的“一串”显得水到渠成——这也正是最简单的方法:把开始下手的复杂度降低,则更容易带动整体的运转。

人们有时会掉进自己目标的“圈套”中无法自拔。之所以称它为“圈套”,是因为那些远大却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的目标很容易让人在其中迷失自我。它们的实现需要过程,需要时间,而这就需要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开始变得更容易。对目标进行优效的分解,则是简单方法的最好体现。即使一个人拥有了目标,但如果不能对目标大而化之、繁而就简,那么也会感到相当疲累。有些人奋斗了许多年之后,仍觉得离那个最终目标还是很远,其实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在和刚起步时相比,自己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参照的目标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时间长了,便会觉得目标难以逾越,深陷困惑的泥沼之中。

其实,在奔向目标的道路上,越简单的方法往往越容易打开成功的大门。许多人总觉得他人的成功很简单,而自己的成功却很难。是因为,越简单而实际上又有效的方法,越容易被人们所忽略。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返回英国后,受到英国皇室上下贵宾似的礼遇。而许多王公大臣、绅士名流对这个没有爵位头衔的人嗤之以鼻,不服之气频频。

一次,在英国女王为他接风洗尘的庆功宴上,名流大臣纷纷出言讥讽哥伦布:“没什么了不起的,我要出去航海,只要朝一个方向前进,照样也会有重大的发现!”“太容易了!这种事谁碰上谁出名。哥伦布这家伙的运气真好!”

听到这样的讽刺和挖苦,哥伦布笑笑,起身说:“各位尊敬的先生、女士,现在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哪位能把鸡蛋在桌子上立起来?”

话音刚落,底下一片哄然。许多人跃跃欲试,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把椭圆形的鸡蛋立在桌子上。

终于,有人生气地发话了:“别再愚弄我们了!大家立不起来,你也不能!”

这时,只见哥伦布拿起鸡蛋向桌子上轻轻一磕,鸡蛋的大头就凹了下去——哥伦布就这样从容地把鸡蛋立在了桌子上。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所有人惊呆并沉默了两秒钟。继而引发了一阵更大的骚乱:“这也太简单了,谁不会呀!”大家嚷嚷道。

“是的,这方法的确很简单,可是我说过了,这仅仅只是一个小游戏而已。”哥伦布笑着说:“但问题是,在这之前,你们为什么都没有想到过这个方法呢?”

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有些人复杂地安排自己的人生,计划制订得很详细,可是计划越多,顾虑也就越多,思想始终不能彻底地释放,反而被自己混乱的思绪困扰住;有的人简单地安排自己的人生,认准目标,一步一步慢慢积累,他们只认定努力会有回报的简单道理,而没有让思想陷入复杂的困境。

直接开始,就是要少走一些弯路,少做一些错事,直达成功的彼岸。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并非困难,那就是只专注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以最简单的动作迈出眼下这一步。

3.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

有一本畅销书《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中说:“管理时间难,长期坚持以重要的事情为中心来管理时间,进而管理自己的整个人生就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我们提倡简单的处事规则,把重要和紧急的事情加以区分,最大程度地降低时间成本。摒弃不分轻重缓急、混淆事物优先级的做事方法,把那些并不一定特别紧急却很重要的事情作为主角,集中精力和时间。如此,会让我们在去繁就简的过程中,享受到效率带给我们的成就之感。

把最优的精力、最多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这无疑是在为达成目标铺上一条最简捷的成功之路。那么首先,我们就有必要区分一下重要和紧急的不同。

重要的,一般是指与目标有关,凡有价值、有利于实现个人目标的就是重要之事。

紧急的,通常都显而易见,推脱不得,却不一定很重要。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可以说是对个人而言最有意义的;也许短期内这些事情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但若用长远的眼光去看,我们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的。通常这类事情的挑战性和困难度都很高,比如制定目标、规划未来、发展新的关系、学习新技能、改善饮食、开始新的训练项目、创业或者戒掉不好的习惯,又或者是参加明年的重要考试、年底的婚礼、下星期的应聘工作面试等。

而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一般是本身重要性不高,但迫于时间的压力,需要赶快采取行动的情况。例如处理临时遇到的需紧急回复的工作文件、接电话等。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许多人把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急迫但不重要的事务上,对时间严格的限制让人们往往容易产生“紧迫等于重要”的错觉。事实上,紧急的事情大都是针对于他人而非我们自己。

当我们忙于处理紧急事情而把那些重要却不急于一时完成的事务一拖再拖的时候,常常会因感到压力颇大而急于休息放松,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重要却不紧急的事情就会在下一个“急活儿”到来之前搁浅。这样的情况会一直持续很长时间,而那些重要的事情似乎就永远腾不出时间去做,这也是造成很多人最后都与成功无缘的根本原因。

如果感觉到我们一直都在忙忙碌碌却没有得到任何收获,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我们一直都在做紧急的,而忽略了那些重要的事情。

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时间。鲁迅先生曾说:“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无独有偶,拉美谚语中也有这样的句子:丢失的牛羊可以找回,但是失去的时间却无法找回。而时间对于天下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它的一视同仁就体现在:它遵循着一种恒定的规律,是不可逆转、不可替代、不可储存的,它不会因为任何原因,给任何一个人一天中额外的时间。

那么,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高效的事情,就要学会抓住重点,快速决断。人生的成本是时间的成本,在同一时空里我们是没有可能抓住两次相同的机会的。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成功人士大都怀着这样一种纯粹而简明的想法,即他们的眼中只有最终的目标和为此设定的许多阶段小目标。只要是为了发展,达成这些目标的事情就是重要的,他们就会专注于此,紧紧抓住。

现在已是“凯利-穆尔油漆公司”主席的美国企业家威廉·穆尔,其企业之壮大、个人之成就怎么也无法让人想到,穆尔在为格利登公司销售油漆的第一个月,工资仅仅是160美元。

但是,即使在当时那样窘迫的情况下,穆尔也没有丝毫气馁。他仔细分析了自己的销售图表,发现他的80%收益来自20%的客户,但是他却对所有的客户花费了同样的时间。

发现这一不平衡的差异,对穆尔来说,可以说是绝大的转折,他立即改变了工作重点。穆尔要求把最不活跃的36个客户重新分派给其他销售员,而自己则把精力集中到最有希望的客户上。很短的时间内,他一个月就赚到了1000美元。

在此后的事业发展上,穆尔也从未放弃这一原则,最终使他走上了成功之道。

当今社会,由于经济利益的刺激,新鲜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思想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考虑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周全、细致。但实际上,这正是在消耗时间成本。很多人做事喜欢兜圈子、绕弯子,生怕别人知晓自己的内心,生怕别人掌握了自己的动态。于是大家都慢慢变得含蓄起来,人人都在运用政治家的外交手腕处事。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大大增加做事的时间,走更多的弯路,消耗更多的生命。

对此,我们应学会限制时间的可利用性。具体体现在于:不要在思维需要高度运转的时间,而固执地和他人发生争执,甚至非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不要总是酝酿情绪,而要选择在我们精力最充沛的时刻立即动手。就像一句话所说: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轻易放弃不该放弃的,而固执坚持不该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