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惊鸿一瞥,生死白头:徐志摩的倾世浪漫
5157900000001

第1章 序言

还记得那首优美的《再别康桥》吗?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曾多少次回旋荡漾在我们心头。多少人迷醉在那美景中,缱绻着千万芬芳幽梦。

究竟是谁给我们醉人的风景?究竟是谁创造了这如诗如画的人间轻柔好梦?

是他,徐志摩。一个温柔多情的民国才子。

徐志摩出生于一个遥远的古城小镇——硖石。那里风光秀丽,文化昌盛,经济发达。他出生在小镇的一个富商家庭。富贵之家,却并未滋生纨绔,反而培育出他一身浪漫情怀,化在笔端,凝成柔软的诗画。

今来多少人,由于徐志摩,中国人才知道了剑桥、英国及欧洲的文学及文化,并且几十年来一直视剑桥为现代文学的圣地、学术自由的圣殿。人们相信那里至今仍流漾着十九世纪以来英国学术自由的空气,可以洗涤漂净人类最纯粹的性灵,并开启人类最纯粹的理性及思想。

徐志摩如同一扇窗,让东西两方的人窥见了彼此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无价之宝。他勇敢地为古老、神秘、传统、封闭的中国带来了最新鲜的气息。这位年轻的诗人,用他澄澈的认知与极度的热情,搭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他甚至把泰戈尔请到了中国,在中国播下了一颗颗丰润肥沃的种子,直到今日依旧开着缤纷的花朵,饱满灿烂。

人生短短三十六载,诗人徐志摩带给中国人的震撼还不只这些,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位理想的追寻者,还是一位实践者;他惊世骇俗地挑战了中国传统的旧社会、放肆率性地追寻人性的自由与自我理想的实践。

他的人生绽放异彩,他的情感亦是凄美绚烂。他用真心演绎世间最悱恻缠绵的爱情。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婚后育有二子,相夫教子。

然而,一次偶然,他遇见了今生的华丽缘。在英国游学时,徐志摩结识林徽因。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却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决绝地递上了离婚协议书。多少人说他自私,怨他无情。然而这一切,他都安然消受,只为那心中那个深深的牵挂。

他对媒妁之言的背叛,成为当时报纸的头条新闻,被称作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桩西式离婚;他的离婚宣言发表成文,宣示中国青年追求恋爱自由的新世纪已经到来。

好一个情痴,为了爱,他心甘情愿化成一缕轻云,投射在她的波心。轻柔,又热烈。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要有多深的爱,才能如此勇敢放开。

他的最后一次婚姻,娶的是朋友的妻子陆小曼,婚礼上,证婚人给的不是祝词,而是咒骂。而他一生中一直念念不忘的却又是另一个女人,甚至因为赶赴她的演讲而撞机身亡。一生缠绕在情缘中,他终于在追爱的路上命赴黄泉,留世人声声嗟叹。

他的一生何其短暂,却演绎了一个个惊世传奇。他,以真情泼墨,书写世间最美的诗。终此一生毁誉参半,纵使今时往日对他有种种纷说,然而至今中国人还是喜爱他。这不只是因为他的诗,还有他在一个古老历史的国度里展现了执着信仰、追求真爱的年轻生命。

一个优雅的诗人,一个多情的才子。在一个旷远的时代,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唯美的画卷和永恒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