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细节成就孩子一生
5137100000032

第32章 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提倡父子同学、母子同学

父子同学,母子同学,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言传身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是提高生活质量、体现生命价值的重要条件,利用业余时间抓紧充电,提高和完善自己各方面技能已成为不少父母的自觉行为。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何处理自身进修、家务与教育孩子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父母们的棘手难题。那么,是否有家庭、事业两不误,以自身进修激发孩子学习欲望,以家庭浓郁的学习氛围促进孩子全面素质启蒙的两全妙方呢?

朱诞旦小朋友家中一段“父子同学”的佳话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父亲朱云忠,33岁,香花小学音乐老师。当初中毕业时,他为分担家庭困难,忍痛放弃大学梦进了中师。工作后他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自学。这时,他已不再仅仅满足于一张曾经梦寐以求的大学文凭,而是为了活得更有神采,为了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他参加声乐进修,为的是做个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好老师。他参加公共关系专科进修,是为了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广告、文案、主持使自己生活得绚烂多姿。教养儿子,也是他学习的重要内容。

爱人在医院工作,上三班倒,还要参加业务进修。他作为父亲除了照顾儿子吃、喝、拉、撒,还要负责开发小脑瓜。他欣赏卡尔·威廉父亲的一句话:“每个孩子生下来不一定是天才,但父母应尽可能使他们成为天才。”作为老师,他了解教育的原理。作为父亲,对于早期教育他从头学起。他自己小时候的遗憾使他更加珍惜与孩子玩耍嬉戏的时间。因为这是一项多么有意义的工作!朱云忠相信“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智商高”这个说法,而且乐于亲身尝试。而他更相信浓郁的家庭学习氛围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巨大。因此,在家中两个大人学习进修的同时,他们有意无意地把儿子也带入了学习的天地。

他们和孩子一起学习看书。动物、植物、日常用品、世界名著,看得懂的,看不懂的,儿子都爱看,当然看的同时还要父母为他讲解。朱云忠认为儿童早期的阅读父母指导是十分必要的,仿佛教会他使用开门的钥匙一样。

每晚给儿子讲故事,这是他们家雷打不动的习惯。朱云忠宁可自己每天两小时的自学时间挪后,以至挤掉宝贵的睡眠时间,也要坚持给孩子讲故事。因为给儿子讲故事这个任务还真不简单,故事不能重复,不能遗漏,还要创编。由儿子命题,或者儿子开个头,爸爸口头作文,稍不留神便让儿子抓住把柄推倒重来。为此,他经常光顾少儿书店。与儿子一起研究“奥特曼”和“宇宙大战”,留意各种新式武器、车辆、玩具时,父子俩会有饶有兴致地评论上好一会。越是与儿子讨论“十万个为什么”,越是要翻找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著作,而且时时将育子感悟记录下来。在这样一位爱钻研的爸爸的影响下,儿子对幼儿园花坛里的芭蕉根也会浮想联翩:“这是地上的鸟窝,还是蚂蚁的游泳池呢?”

朱云忠没有把开发智力当作孩子学习的唯一内容,他的教育方法往往是“自成一体的独创”。比如,他为孩子讲了这么多故事,并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小小故事员。在1999年县少年宫举办的迎新幼儿故事比赛中,他只是希望让儿子去承受台下几十个大人、小孩的注目,去看看别人的本领,去大胆地讲述自己创编的《怪兽访问地球》的新故事。

他听老师反映,儿子有点傲气,发言动脑筋很行,上绘画课做作业漫不经心。双休日全家看花草、喂金鱼、去乡下捉蜻蜓、看刚刚结蒂的小西瓜,父亲信手画下来,回家向儿子展示手艺,告诉儿子把大自然中这些奇妙的景象画下来多有意思!知道学会观察,就会有东西画。学会把心里的想法画出来,就是一个画家。只要你用心画,自然就能画好。儿子的每一张图画,父母都视如珍宝,及时展示和讲评。这样做让儿子知道这是父母对他付出劳动的尊重,是对他努力学习的鼓励。

家中添置了一台电脑,爸爸在上面打字,画画;妈妈可以查到很多资料,玩扑克牌。那么儿子呢?每每外出做客或参观回来,爸爸就让他把感受讲下来,输入电脑,一会儿就打印出一篇文章,配上儿子的插图,这样一张张积累起来,就是儿子的大作了!

爸爸要声乐考试了,按键听音还得儿子帮忙,稍有走音儿子的小耳朵就听出来了。

“从儿子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小孩的眼光、小孩的感觉真值得大人回味。无邪的童真、无畏的探险、奇妙的创造,是我们大人应该对他们肃然起敬的。孩子,真是一本讲不完、读不透,需要我们不息探索的教科书。

“我们学习,给孩子一个榜样。让孩子知道人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学习。只有学习,才会令你更聪明,才有本领建设我们的国家,才会是一个处处受人欢迎的人。

“大人有书桌、厚厚的书籍,儿子有角落、小天地,有玩具、童话书、磁带、剪刀、蜡笔。当我们认真复习迎接每次考试时,儿子也知道了要克服困难自己解决问题,开动小脑筋,而且体会到快乐和自豪。

“看到我们的一张张奖状、证书,儿子问我们这是什么。我们告诉他,这是爸爸妈妈学习的结果,就像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后获得的果实,就像老师奖励你的一颗颗五角星。儿子说,他长大后得到的奖状,比爸爸妈妈的奖状还要大,还要多。

“儿子还小,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还得由他自己走,现在爱学习并不等于他将来会有大的成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爱学习的人一定是一个能适应今后社会飞速发展的人。我们做父母的,不可能教会他很多东西,以后甚至无法继续传授他一些先进的东西,将来是反过来我们要向年轻人学习。但现在我们至少为他创造了一个适宜的、利于他学习的教育环境,培养了儿子爱学习的一种意识。

“我们觉得,学习是一个过程。每个人要学习,这是一种生命观、价值观的体现。只有学习,才会发现你的不足,才能促进我们几代人共同进步。”

这是朱云忠父母的学习心得。“父子同学”这份生动的案例提供给我们的启示恐怕远不止于此。

父母仅告诉孩子上学很重要是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说明学习并不因长级或是得一张文凭而终止。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你不必花许多钱去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而要让孩子们看到你在读书。你可以带他们去博物馆或展览会,这些丰富的课外活动会让孩子们对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索愿望。

父母必须参与孩子学校组织的活动。这样做会向他们表明,你对他们的所作所为真的很关心。你不必具有一项特长,或是用许多业余时间帮孩子们做什么。多数老师欢迎父母陪伴孩子们郊游,与其他父母通通电话,以及打印孩子的学期特别报告等,经常向老师询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

找出时间与老师进行交流,同时询问、观察孩子正在学习什么,得到这些确实信息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可以给老师打电话得知孩子在课上学了什么内容,并且留了什么作业。

作为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父母需为孩子创造一个无忧无虑的学习环境。许多时候父母只看重分数。如果孩子是个全优生,却不能告诉你他为获得这样的好成绩都做了些什么,那么,这时父母还要对他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可以给他们一些启示,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与其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不如问他:“你认为在哪儿能找到答案呢?在字典上还是在因特网?”考试成绩差是该同孩子谈一谈的信号。是什么原因使他落后了?他需要辅导吗?还是因为他没有做作业才使成绩不好的?这些父母都要清楚地了解到,之后,才能找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方法。

有一种鼓励孩子为他的未来着想的方法是设立家庭目标。父母写一份自己家本年度应取得哪些成就的任务书,其中包括孩子应取得怎样的进步。老师也有自己的任务,不要让任何学生落后,尽力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取得好成绩,帮优秀生更上一层楼。父母对孩子持有较高期望,并让他们知道这一点,能鼓励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并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