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孩子成长金禁句
5068800000004

第4章 当孩子犯错时应该说的话(3)

生活中,当发现孩子无故旷课的时候,父母切忌情绪冲动,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孩子进行教训。家长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直接询问孩子逃学的理由,例如:“今天你好像无故旷课了,你可以解释一下吗?”“你能把今天为什么旷课的原因告诉我吗?”等等。切不可没等孩子解释,就动手打骂起来,这很有可能将孩子原本不多的求学热情扫荡得一无所存,也易使孩子因怕被打骂而撒谎。

正确的做法应是来个“冷处理”,先平息自己心中的怒气,然后再了解孩子逃学的原因。弄清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教育好孩子。

此外,家长应常到学校去,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老师配合。

家长和学校双管齐下,才能更有效地遏止孩子的逃学行为。

父母要解决孩子无故旷课和无故逃学的问题,要从根本入手,即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受益终身,可是一种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孩子能自己去养成的。孩子的天性是“玩”,玩对于他们来说是比学习更具吸引力的。因此,孩子会常常出现为了玩而不做作业,或旷课、不去上学的现象。这些都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家长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和孩子谈谈心,指出孩子这些不良的行为,让孩子明白这样有多么不好。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订出几条要求。这样还不行,家长还必须花较长的时间做一个尽职的督促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专家建议

家长应每天抽一定的时间留给孩子,和孩子聊聊天,听听孩子的倾诉,看看他的作业。在孩子面前,少摆家长的架式,多做孩子的朋友,才能更好地和孩子沟通。有条件的话还应和孩子一块运动或郊游。

家长应做一个有心人,多留心观察孩子常和什么人来往,要好的同学是谁,常到哪里玩,发现不良苗头,及时制止。

11你应该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

贝宁从小就被看成全家的宝贝,在娇生惯养、百般溺爱中长大。

从小形成了目空一切、独断专行、顽固任性的个性,他自私、霸道的心理在他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极尽暴露。

比如在班上,要是轮到贝宁劳动了,他不但不会动手打扫卫生,反倒以命令的口吻对同学说:“喂,我干嘛要扫地呢,你们自己扫不就行了!”要是老师对他稍作批评的话,贝宁立刻气鼓鼓地望着老师,一脸不认错的模样,似乎在说:“你凭什么骂我?”老师对贝宁很头疼,甚至产生了把贝宁转到其他班的念头。

这天,妈妈把贝宁叫到跟前,说道:“班里面的同学和老师似乎不太喜欢你哟,你知道为什么吗?”

贝宁摇摇头,说道:“不知道,谁知道呢?”

妈妈继续道:“是因为你的霸道的态度,你应该也不喜欢吧?孩子,你这样的态度很让人难受。一个人只有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才会有朋友,长大后才会有事业,才会快乐、幸福。你不想得到这些吗?”

妈妈的话深深地触动了贝宁,他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了。以后的日子里,爸爸妈妈常常带着贝宁去散步,和他谈心,给他讲一些与人为善、与人合作的故事,贝宁渐渐有了很大的转变。

后来,贝宁改掉了“小霸王”的态度,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开始有朋友了,而老师也开始喜欢自己了。

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或是家里都是一副“小霸王”的样子,那就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了。因为一般在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多半会养成霸道、自私的性格,他们认为“索取”或“获得”是天经地义的,常常为个人得失斤斤计较。而此刻父母就要立刻告诉孩子:“你这样的态度让人很难受。”让他明白霸道是不受人喜欢的。

在孩子犯错误时,粗暴地批评、指责,只能使结果变得更糟。这时,家长不妨像朋友一样,温和地对孩子说“对人霸道的态度并非是你的本意,你可以变成大家都喜欢的人”之类鼓励的话语。

有些孩子生来就是“领导者”,而霸道往往是领导者的一种表现。

孩子的霸道若是气质所致,有可能持续下去。但是通过成人对孩子的尊重行为,引导他对人的同情心,教他处世交往的态度、技巧,培养他的合作、分享、交流、宽容的品质,将来可使孩子成为杰出的领导者,而不是一个令人讨厌的霸权主义者。

此外,父母注意自己平时对待孩子的态度,如果希望孩子不霸道,那么家长首先不要对孩子霸道,而且对孩子的期望和规定应合理,适合年龄特点,不要过分过高。父母要给孩子适当的关注。孩子有时候蛮横无理,要求很多,其实可能是希望家长多陪陪他们,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应尽可能给予满足,这样孩子的无理和霸道也会少些。

父母还要适当满足孩子的控制欲。每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去控制环境、指挥大人,这也可以减少他们想控制一切的欲望。

专家建议

父母要增强孩子的自我满足感。如果有些事情孩子不用家长叫做而自己就去做了,这时应赶快给予表扬,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

父母要认识到孩子的控制欲也是天性之一,不可能人为消除孩子的这种特点,但可帮助他适当控制,教他一些领导技巧,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及处世的态度。

12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于佩很喜欢听音乐,而且最喜欢一些旋律轻快的舞曲,每当听到这些音乐时,她会随着节奏跳起舞来。每当她遇到什么烦恼的事情,只要把音乐放到最大声,然后和着歌曲一起唱歌,所有的烦恼都会抛到九霄云外,心情会舒畅很多。

这天,于佩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了,心里很不舒服,所以,放学后她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一进门就把音响打开,放进了一张迪斯高的唱片,把音量调到了最大声。刹那间,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在屋子里面回荡着,房顶似乎都快被掀翻了。

妈妈被高分贝的音乐吵到了,她走出客厅,来到小佩身边,拍拍正在尽情歌舞的于佩,说道:“你把音量开得太大了!你有听音乐的 权利,不过,你把音量开得太大了,会影响到其他人,知道吗?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于佩红着脸回答:“嗯,妈妈,以后我会注意的。”

有时候,孩子会把家里的音乐声音、电视声音调得很大,或者把家里的冷气开得很大,他们觉得只要自己舒服就好。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因为孩子多半只会考虑到自己,而不会顾及到别人的感受,总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对孩子关心过度、照顾过度、宠爱过度、迁就过度。这样,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加重了自我意识,形成了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纠正孩子的这种心理定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长要耐心、细致。孩子很容易受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经常提醒他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而又给予他自由选择,他渐渐便会学到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又同时照顾到别人的感受。所以,生活中,父母可以经常适当地指出孩子有哪些行为对别人造成了影响,引导他想象别人会怎么想,会有什么感觉,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此外,父母还要再进一步肯定孩子在他们心中的价值——他是善良的、会顾及别人感受的,让孩子自行判断应该怎么办。

父母还要让孩子在同学和邻里中多结交朋友。现在孩子普遍没有兄弟姐妹,邻里交往也很少,许多孩子终日只是一个人学习、玩耍,这样,孩子的心里自然很少考虑到他人,孤独的环境形成自我中心是必然的。改变这种情况,家长除了时时陪孩子交谈、娱乐外,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与同学、邻里发展友谊,要鼓励孩子带同学、朋友来自己家里玩,也要鼓励孩子去别人家玩,让孩子帮邻居家取报、送信,到邻居家借还物品等。家长带孩子出游时,也可带上孩子的同学和朋友。在这些交往过程中,孩子就会体验到与朋友应怎样相处,逐步学会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

专家建议

父母有时候明明是在关心孩子,却多半用责难的语气说出来,可是孩子往往只听到责骂而没有感受到背后的关心。所以当父母要求孩子改掉一些不良行为的时候,不妨采取一些建议的口吻。

平时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自我判断事物对错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为他人着想。

13用爱化解矛盾和冲突

卢双有一只小宠物,是只小猫咪。他特别喜欢这只小猫咪,每天放学回家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猫咪说话,给猫咪喂吃的东西。有时候还会在做完作业后,带着猫咪去散步。卢双把小猫咪当成自己的弟弟来疼爱,对它可是百般呵护。

这天,卢双和妈妈一起带着猫咪去公园散步,猫咪一来到公园就乐开了,它奋力挣脱小双牵着的绳子,跑到另一边去玩,卢双无可奈何地笑着说:“呵呵,那就让你自由活动一会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