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孩子成长金禁句
5068800000003

第3章 当孩子犯错时应该说的话(2)

孩子好模仿,且缺乏是非观,他们往往从电视、电影中,从父母、同伴那儿学来许多脏话和一些不健康的儿歌、顺口溜。为此,父母应该做好表率,带头说文明语言,并且要慎重选择影视节目,引导孩子玩文明、健康的游戏,如发现孩子和伙伴说脏话时,应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

专家建议

对偶尔说脏话的孩子,家长应以文明的语言把孩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重复说一遍,形成正确示范。如孩子经常津津乐道重复一些脏话,家长应严肃地告诉孩子这句话不文明。爸爸、妈妈和所有的人都不喜欢听,并和孩子一起分析孩子喜欢的、尊敬的成人是怎样说话的。利用榜样的力量,可使孩子认识到说脏话不好。

教给孩子正确表达气愤、激动情绪和处理矛盾的有效方法。告诉孩子和他人发生争执时可以说:“你住口!”“请你走开!”“你不讲道理,我很不高兴。”或自己先走开等等,避免自己或对方说出脏话。

6私拿家里的钱是很坏的行为

林竹特别喜欢周杰伦,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只要有什么与周杰伦相关的东西,林竹都会尽力去收集,什么CD呀、海报呀、图书呀等等。

这天,林竹听到了周杰伦要开演唱会的消息,欣喜若狂,他发誓一定要亲临现场观看自己偶像的表演。不过,周杰伦演唱会的门票价格高得令人咋舌,林竹自己的零花钱只能买到四分之一的门票。眼看演唱会的时间临近,可是自己还没有买到门票,林竹真是一筹莫展。

林竹也想过向爸爸妈妈要钱,可是,转念一想,父母肯定不会同意的,问了也是白问。

林竹实在太想亲眼见到周杰伦表演了,所以,他决定“铤而走险”。

这天放学后,林竹发现爸爸妈妈都没在家,他便悄悄地打开妈妈的梳 妆柜,拿出了300元钱。正在这个时候,妈妈碰巧推门进来,林竹被“当场抓获”。妈妈很惊讶,也很生气,但是她还是忍住了怒火,问道:

“为什么要这样做?”

林竹惭愧地低下了头,小声地说:“我,我想去看周杰伦的演唱会。妈妈,对不起……”

妈妈听罢,说道:“孩子,你知道吗?私拿家里的钱是很坏的行为,它的实质就是偷窃。不要因为是爸爸妈妈的钱,就可以随意私拿。

明白吗?妈妈相信你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如果你真的很想去看演唱会就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嗯?”

林竹点点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保证自己下次再也不会这样做了。

最后,妈妈帮林竹买了周杰伦演唱会的门票,林竹终于真正和偶像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经常听见一些母亲抱怨说孩子拿了柜子里或父亲衣袋里的钱。孩子私自拿家中的钱确实是很坏的行为。有些孩子可能觉得自己拿的不是外人的钱,而是自己父母的钱。这样的事情不至于太严重。可是,如果家长没有及时纠正孩子这种错误的想法或是行为的话,孩子一旦有了这种恶行,便很难纠正了。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私拿家中的钱的不良行为时,切不可严厉打骂。

而要启发孩子的廉耻心,指出孩子的错误,促进其反悔。

在教育孩子不应私自拿父母钱的同时,应更加热情地关心孩子的需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是正当需要,应向孩子说明可以向父母索取。

还有些孩子在学校里看到同学有什么好东西,自己没有,就偷。

这当然是极端可耻的行为。父母如果发现孩子偷了别人的东西,应该向孩子说明偷盗是可耻的行为,劝说孩子把东西交还原主。这样做虽然不容易,但必须这样做。不要见了孩子做了这种事,就劈头打骂:

“打断你的手,看你以后还偷不偷!”这样的打骂,只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事情变得更严重。

专家建议

私自拿家中的钱是一种不光彩的偷盗行为。七八岁开始明了事理的孩子都知道偷盗是可耻的,因而一个孩子在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时,内心一定有些恐惧和不安,惟恐父母发现。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父母要冷静,不要动辄打骂。要和孩子好好沟通,让他能真正深刻体会到自己的错误。

在一些家庭中,有的父母爱占便宜,见孩子偷了东西,甚至默认和夸奖,这会诱导孩子犯下更大的错误。所以,父母一定要杜绝这样的情况发生。

7人的时间有限,游戏可以玩,但不能沉迷其中

迪迪是玩电脑游戏的高手,特别是玩一种叫CS的网络游戏,更是高手中的高手。在玩CS游戏的同学中间,迪迪可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大家请教他如何把CS玩到如此高的“境界”时,迪迪总是做出深不可测的样子,还真有一副高手的模样。

不过,迪迪为了这个“高手”的称号却把各科成绩像红灯笼一样高高挂起。原来上学期在班里面还名列前十的他,现在变成了倒数。

爸爸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这天,迪迪放学回来,随手就把书包一扔,坐到了电脑前准备进行新一轮的“网络厮杀”。爸爸走了过来,对迪迪说道:“网络游戏很有意思,对吧?”

迪迪怯怯地点点头,心想:“这下糟糕了,肯定会被老爸骂个狗血淋头的。”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迪迪颇感意外,爸爸并没有骂他,反而以和缓的口吻对迪迪说:“我知道玩游戏是你的兴趣,但我担心会影响你的学习,好像你最近的成绩退步很大哦。人的时间有限,游戏可以玩,但不能沉迷其中。”

迪迪再次点头。

爸爸接着说道:“玩游戏我并不反对,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度,对吗?爸爸相信你能自己安排好学习和玩游戏的时间。”

那次交谈以后,迪迪把心思重新放回了学业上,学习也渐渐赶了上来。值得一提的是,在课余时间,迪迪还教老爸怎么玩CS呢。

如何看待、对待孩子上网、玩游戏,是一个令许多家长感到头痛和困惑的问题。面对孩子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的情况,父母切不可对孩子严厉责骂,或是禁止孩子上网。一方面,孩子年纪还小,对诱惑的抵抗力低,很容易着迷;另一方面每个人都会沉迷某种东西,对网络和游戏着迷可以理解。父母对此应该表示理解,这样才有利于引导孩子正确利用网络。

在大多数家长看来,孩子上网有利有弊。但是如果孩子沉迷于网络之中,那就是不好的现象了。此时,父母首先要告诉孩子,人的时间有限,游戏可以玩,但不能沉迷其中。

其次,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正确的利用网络。让网络成为孩子的私人图书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在网络中寻找到符合孩子个人兴趣的网站,添加到收藏夹,这样孩子就有了一个不断更新的图书馆。打开电脑,孩子就会首先高兴的在自己的图书馆里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一旦体会到这个私人图书馆的魅力,那么他对其他的聊天和游戏的兴趣就会逐渐减弱。家长还应该告诉孩子,网络就像社会,有阳光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人应该朝着阳光,远离阴影,帮助孩子也学会健康上网,正确利用网络。

专家建议

家长对孩子使用网络负有义不容辞的监管责任。家长应当不断地学习网络知识。这一方面是时代发展所必需的,另一方面是使自己成为孩子使用网络的引路人。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网络的利与弊,而一些危害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如:不痴迷于网上虚无飘渺的事情,不要将网络作为精神寄托;家长要控制孩子使用网络的时间,了解孩子上网的行为等等。

8想要发表意见时,请等别人把话说完

这天,骆刚全家在客厅里面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大讨论,大家讨论的主题就是“是否有必要购买一台新的电脑”。事情的起因是 这样的:骆刚家里原来已经有了一台电脑,不过,现在全家三口人经常会因为抢用电脑而出现一些“小摩擦”,所以,爸爸提议再购买一台电脑。骆刚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了,可是,妈妈认为购买电脑可能会影响骆刚的学习,另外,这也会打乱家庭的预算开支。

妈妈对父子俩说道:“买一台新的电脑,我并不是绝对赞成。我害怕小刚会为此迷上了上网。”

骆刚抱怨道:“怎么会呢?我保证不会的。”

妈妈接着阐述观点:“我觉得,我们家并非特别需要再买一台电脑。”

骆刚迫不及待地接着妈妈的话茬说道:“怎么会呢?我们太需要买一台电脑了。”

接下来,只要妈妈说一句,小刚必定反驳一句,似乎真的和妈妈“对上”了。

妈妈望着儿子,压住了心中的不悦,说道:“我很高兴你有自己的想法,但你这种态度令我很难受。你等妈妈说完了,再表达你的观点,好吗?”

骆刚有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不一会儿,家庭会议完毕了,买新电脑的“决议”终于在“友好”的气氛中顺利通过,骆刚高兴得跳了起来,爸爸妈妈也高兴地笑了。

现实生活中,家长面对孩子的反驳,多半愤怒不已:“当孩子的,怎么能随便反驳父母的话,简直是没大没小”。于是,家长便会大声呵斥孩子:“听我的,你说什么也没用。”当然,最终结果就是父母怒气冲冲,孩子敢怒不敢言,一家人都不愉快。

此时父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别人。告诉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是很好的一件事,但如果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抢话、反驳是很令人讨厌的。

实际上,孩子的不懂事完全是因为父母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造成的。

父母应该多与孩子交流,认真聆听孩子的见解。成人与孩子的观点不同。成人眼中的小问题在孩子的眼中可能是大问题,不妨认真听完孩 子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另一方面,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感受,多同孩子谈一些他们关心的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帮助孩子解决困惑。这样能真正达到与孩子的心相连、心相通,逆反心理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父母一定要记住,孩子在模仿自己的一言一行,只有父母表现出对别人的绝对的尊重,孩子才会学会尊重别人,才会在合适的时机使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专家建议

务必记住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孩子。有的父母或老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是长辈,就应该摆出居高临下的架式,与孩子说话也常用训斥的口吻。但是,孩子虽小却有自己的观点,不会简单地服从和遵守你的命令,他们希望并且需要父母以同志式、朋友式的平等态度对待他们。

要记住,孩子有发表自己意见和观点的权利。不要对孩子的反驳强加制止,而是应该倾听他们的想法,与他们做好沟通。

9想要发脾气时可以先喝杯水

最近佳佳迷上了一种猜字游戏,每当做完功课后,她都会捧着一本厚厚的书本来做这些猜字游戏。可是,这种游戏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有时候,佳佳忙活了老半天也猜不出一道题,真是令人懊恼。

这天,佳佳再次玩起了这种游戏。正在她陷入沉思的时候,邻居家的小欢过来找她玩。兴许是佳佳太入神了,竟然没有注意到小欢在向自己打招呼。小欢误以为佳佳不理睬自己,便顺手把她手中的书抢了过来:“哟,在研究什么呀?这么痴!”

佳佳被她吓了一跳,思路被打断了,本来即将思考出来的答案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佳佳很生气,对着小欢叫道:“你怎么这样呀!

太讨厌了!”

小欢看到佳佳如此愤怒的样子,一溜烟地跑回了自己家。

妈妈也听到了佳佳的叫声,便问道:“怎么了?怎么这样对小欢说话呀?”

佳佳正好有气没处发,竟然也对着妈妈吼了起来:“这样怎么了?

你别管我!烦死了!”

看着无端发火的女儿,妈妈没有生气而是平静地说:“不管怎样,当你发脾气的时候,应该去洗个澡,或是喝杯水。但不要冲着人大喊大叫,这样不好。”

佳佳听罢,方才觉得刚才有点过分了。她接过妈妈递来的水杯,喝了一大口水,情绪缓和了许多。佳佳抱歉地对妈妈说:“刚才,实在对不起……”妈妈体谅地对着女儿笑了。后来,佳佳还主动到小欢家向她赔礼道歉。

孩子的情绪表达往往非常直接,一发起脾气来,就是什么话都听不进了。这种情绪的表达往往会伤害别人,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用一种不会伤害人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比如,鼓励孩子把自己生气的感受写在日记上,或者大吼一声,或者洗个澡等等,使发怒的情绪得以缓解。

此外,家长面对孩子发脾气时,切不可以怒制怒。当孩子在极度愤怒之时,最好不要跟着发火,以恫吓甚至棍棒来强行压制孩子的情绪。可以轻轻抚慰他,或让他坐下来,倒杯水缓和一下他的情绪。如果实在无法平息,暂时隔离他,如单独留他一个人在房间里,提供一个冷静的环境平抚情绪。待孩子冷静下来之后,可让他洗个脸、喝杯茶,或者睡上一觉,然后再和他慢慢谈心。当孩子获得发泄的渠道和得到父母的聆听时,心情会比较容易平复的。

家长要教孩子学会自我克制。比如:自我暗示法——一旦感到自己要发怒时,心里反复默念:“不要发火,要冷静,要冷静……”;转移法——当感到怒气上来时,迅速离开现场,或去干别的事情;深呼吸法——发怒时,要求自己做几次深呼吸,吐出心底怒气;肌肉紧张法——紧握拳头再松开,紧绷脚板等。

专家建议

面对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应该尽量让孩子转移注意力。比如,带他到公园、娱乐场所去玩,分散注意力。

此外,也可以让孩子发泄精力。如绘画、练书法、下棋等;或者让他参加体育活动,如打球、跑步等,把怒气发泄到运动上;或者听听音乐、唱唱歌;等等。

10旷课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叮当很喜欢足球,而且是一个绝对合格的小球迷,每当有什么足球联赛呀、现场直播球赛呀,叮当一定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必定想方设法到现场观看。这天是星期三,有一场很精彩的甲A比赛将在他所在的城市举行,叮当用自己攒了半年的零花钱买了一张甲A球赛的门票。他心里想,为了这场球赛,就逃一次课吧,就算被爸爸妈妈和老师批评,我也不后悔。就这样,叮当偷偷地溜出学校,旷课去看球赛了。

老师在检查班级人数的时候,发现叮当无故旷课,便直接给他爸爸打了电话,告知此事。所以,当叮当看完比赛回到家里的时候,爸爸早已在等候他的“逃学归来”了。

叮当看着爸爸的脸色,心中已经略知几分。但爸爸没有意想中那样责骂他,而是以很平静的语气询问道:“今天你好像无故缺课了,你可以解释一下吗?”

叮当低着头,小声地说道:“我去看球赛了,爸爸,对不起,我真的很想看那场球赛。”

爸爸沉吟道:“你这样做并不是对不起我,而是对不起你自己,作为一名学生,你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旷课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你明天主动和老师承认错误吧,另外,一定要想办法把今天缺的课补回来。可以吗?”

叮当感激地望着爸爸,说道:“我一定会做到的!我保证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了。”

爸爸拍着孩子的肩膀说:“我相信你,以后一定要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再去看球,知道吗?到时候别忘了叫上你老爸我!”

叮当和爸爸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