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下)
5046100000023

第23章 古代有些民族要在婚前拔牙之谜

古代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拔牙(称“凿齿”)习俗,中原、西南、东南各民族都有,尤以南方为盛。

《淮南子》说:“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南至,于东南方……凿齿民。”在古代,凿齿甚至成为某些部落和民族的代称,如《山海经》有“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的记载。《贵州通志》有说:“打牙仡佬在平越黔西……即所谓凿齿之民也。”

从古籍上的不少记载中可见,拔牙是在婚前进行。《太平御览》引三国时吴人沈莹《临海水土记》记:台湾土著妇女“女以嫁,皆缺去前上一齿”。还载贵州风俗:俚人“女既嫁,便缺去前一齿”。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记:仡佬“男子十四五则左右击去两齿,然后婚娶”。

现代的青年都以牙齿整齐为美,缺了牙的人,装假牙急如星火,而古人为什么婚前要拔牙呢?按照古文献记载,一是为了装饰;二是为了吉祥;三是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晋时,张华《博物志》记僚人的拔牙俗说:荆州极西界至蜀,诸民日僚子,生儿,“既长,皆拔去上齿牙各一,以为身饰”。又《明史·外国传》载:“鸡笼山,……女子年十五,断唇边齿以为饰”。照此,拔牙是男女孩子长大后用来作为美观的装饰。

从上述引《云南志略》男子十四五岁,拔牙“然后婚娶”,及康熙《诸罗县志·风俗·番俗》载:“女有夫,断其旁二齿,以别处子”看,他们实行拔牙,是表示已进入成年,取得了恋爱结婚的资格,是一种原始社会时期成年仪式或是这种仪式的遗风。

女子出嫁前的拔牙,还含有吉祥的因素。这从田雯的《黔书》“女子将嫁,必折其二齿,恐妨害夫家也”的记载得到证明。这大概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将新娘视为下贱、不吉利,认为只有打掉她的两颗牙齿,才能避免将灾难带到夫家。

至于拔牙以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多见于史籍记载。爱必达《黔南识略》说:“仡佬女子将嫁,必先折其一齿以遗之夫家。”清代郁永和《采硫日记》载,台湾高山族男女相爱后,“女告其父母,召挽手少年至,凿上腭门牙旁二齿受女,女亦凿二齿付男,期某日就妇室婚,终身依妇以处”。又据黄叔敬《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记:“哆晒狾社,成婚,男女俱去上齿各二,彼此谨藏,以矢终身不易。”另据《番社采风图考》载,番族成婚,“男女各折去上齿二以相遗,取痛痒相关之意”。这说明,在台湾高山族,男女成婚时,折齿相送,给对方珍藏,既表示“痛痒相关”、血肉相连之意,也借以表达“终身不易”的忠贞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