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现代家庭生活指南丛书:新编养生保健知识大全
5027500000001

第1章 保健按摩(1)

养生概述

中医按摩,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它是运用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的某些部位或穴位,被动地活动肢体或关节,来达到治病或保健目的。由于方法简单易行,疗效好,有时还能取得病,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人们称它为“按摩奇术”。

按摩疗法,不但医生可以用来治病,而且病人也可自行按摩,进行自我治疗;亦可用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

按摩疗法是人们在与病痛的长期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中医学的发达而逐渐完善。例如,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不慎受伤,自己或别人用手抚摸按压,可以减轻疼痛;

用手揉捏推按,可以消肿,这样慢慢地积累经验,便产生了按摩疗法。后来又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点按某些穴位,进一步提高了它的疗效,从而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按摩疗法的作用和原理,进而推动了按摩技术向前发展。

按摩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就有按摩治疗痹证痿证、胃痛等病的记载。可见,当时按摩已成为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汉书·艺文志》中,曾记有我国第一部按摩专书《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可惜这本书已经失传。

到了魏、晋、隋、唐时期,在太医院(专为皇帝宫廷诊病的医院)同设立了按摩科,并有按摩专科医生——按摩博士,而且治疗的范围也很广泛。例如《唐六书》中记载,按摩能治疗风、寒、暑、湿……引起的疾病。当时“导引”术也很盛行。所谓“导引”术,实属自我按摩一类的保健方法。关于这类方法的治疗经验,除了一些按摩专书以外,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医学书籍中也都有记载,例如《诸病源候论》就是。虽然它是一本有关病理论述的专著,但在每卷束都附有导引按摩等疗法。可见当时对它何等的重视。不仅如此,从唐代开始,按摩疗法还传至朝鲜、日本等国,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宋、金、元时期,按摩疗法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了。它不但用以治疗“损伤折跌者”而且用于妇科的“催产”和其他四科疾病。同时,对于按摩手法的分析和研究,也日趋深入、细致。

到了明代,不仅设有按摩科,而且在小儿按摩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类似《小儿按摩经》这样的专著,就有几部。《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按摩书籍。当时,按摩疗法在民间流传很广,如《香案牍》一书中曾记载:“有疾者,手摸之辄愈,人呼为摸先生”。意思是说,有病之后,用手按摩可以治愈。所指的“摸先生”,就是指的民间按摩医生。

按摩疗法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到清朝时期,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以及医学界的相互排斥。那些自认为“大方脉”的“正统”医生们,胡说按摩是“医家小道”,“有伤大雅”,不能登“太医院”之堂,于是按摩便被赶出太医院的大门。但是,按摩的保健作用和奇妙的疗效,是不能抹杀的,它仍然在民间广泛地流行。按摩疗法虽然遭此打击,但并未阻碍它的发展。如《小儿推拿广意》、《幼科推章秘书》、《保赤推章法》、《厘正按摩》等书的出现,便是很好的例证。而且在《医宗金鉴》一书中,还把“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治疗之八法,一直流传至今,且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目前医院不但设有按摩科,有专职的按摩医生,而且治疗的范围也由一般跌打损伤等常见病,扩大到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疑难症,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按摩对于运动创伤、舞台创伤治疗,以及自我保健等也都有新的进展。近年来,按摩不但应用于临床治疗,而且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按摩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按摩的作用

我们的祖先,运用按摩治疗疾病,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疗效是好的。但按摩究竟有什么作用?从中医的理论来说,按摩具有调理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利关节等作用。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具有如下作用:

一、调节功能

所谓调节功能,就是中医所说的调理阴阳、气血和胃肠的功能等。中医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所组成。而这些基本物质又分为阴阳两大类。由于阴阳的相对平衡,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就是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由于外界因素(例如各种外伤或跌打损伤),或是内在因素(例如情绪的变、化、饮食失节等)的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失调,就会出现阴阳不平衡的状态,进而产生疾病。如果进一步发展,或致病因素强烈,则会出现“阴阳离决”(阴阳分离)的状态,人的生命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甚至终结,即《内经》中所说的“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以,中医对于疾病的看法,从实质上说,就是“阴阳失衡”。正如《类经》中记载的那样:“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所以,在治疗时,从整体上来调节人体的功能,是抓住了根本和要害。

调节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其目的都是使之恢复平衡。正如《内经》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从按摩的手法来看,除了全身性的按摩外,更多的是针对病痛的局部。粗看起来,刺激的部位是在人体的表面,但从中医的经络学说来看,其作用可以通过经络传递到远端,而且根据相互表里、相互交叉,或通过经络传递,最终通达全身,从而起到调节阴阳、气血的作用。再加上按摩手法的轻重不一,用力的方向各异,以及医生的治疗意图不同等,都能在功能的调节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有人曾对这种调节功能进行研究,虽然例数不多,证据不够充分,但至少可傲参考之用,研究者曾观察了5例健康成人,用强手法(“捏”和“振”)刺激两侧台谷穴和足三里穴,通过脑电图观察,发现在某些穴位上应用强刺激手法时,能够增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这对解释按摩具有催眠作用,能治疗神经衰弱,是极其有价值的。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按摩过程中,病人不知不觉地睡着了,这就是很好的例证。同时研究者还应用了一种描记胃运动的仪器,对14名健康成人进行了观察,观察的结果是:以中等强度,用拇指推揉按摩两侧脾俞、胃俞穴,大多能增强胃的蠕动功能而按摩足三里穴时,则能抑制胃的蠕动。最有意思的是,其中3例,在实验做到临近中午时,胃发生饥饿性收缩。此时在脾俞、胃俞处做同样的推揉手法时,立即出现胃蠕动的抑制状态。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双向调节功能”。这种双向调节功能,实际上是针对人体的病理特征来进行良性调节。如果病人兴奋则使其抑制,病人抑制则使其兴奋。从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按摩具有调节功能,可以治疗某些神经机能失调的病症。例如按摩头面部的穴泣,或进行全身性按摩时,能治疗神经性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按摩背部的穴位,既能催吐,又能治疗神经性呕吐;按摩背部或腹部穴位,能治疗手术后肠麻痹和腹泻等。

二、增强抗病能力

中医认为:外邪之所以能侵入人体而引起疾病,其内在的因素是人的“正气”虚弱。如果正气健旺,外邪则不易侵入。正如《同经》中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不论自我按摩或被动按摩,都能使人体周身的气血流畅,阴阳调和,脏腑生机旺盛。脏腑生机旺盛,则气血生成来源充足。正气、精血贮备充足,则机体的抗病能力就强,人就不易生病,这就是按摩的保健作用。通过按摩。使之气血、经络疏通,脏腑机能恢复,以达到驱除病邪的目的,即中医所说的“正胜而邪退”。所以,按摩具有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近年来,有人曾对20例健康成人进行了免疫学指标的观察。方法是在20人的背部两侧,以强手法用拇指由上而下反复平推10分钟。结果发现,按摩后比按前,白细胞总数有少量的增加,白细胞的噬菌指数(反映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及血清都有明显的提高。4小时后,大多能恢复正常。这项观察初步说明,一次按摩,对于身体某些非特异性的免疫功能,有一时性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白细胞的数目并没有明显的增多,而吞噬细菌的功能却明显地提高了。这说明白细胞在质量上的提高。这一点,在生理学的意义是很大的。上述实验,只是一次性的按摩起到的一时性的作用。如果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连续按摩,其作用是可想而知的。当然,这仅仅是推断,还不能做定论,还有待人去进一步证实。尽管如此,但从我们的医疗实践中,以及病人的感觉中,都能观察、体会到;经常按摩面部、颈部的某些穴位,可以预防感冒。用按摩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小儿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减少了复发的机会。其原因都是与增强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关。

三、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通过持、推、搓、揉等动作,作用于肌表,通达于肌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催气促血,使之气血流畅,所以能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人体内的脏腑等器官组织,都是由经络系统来联系的,所以才能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而整体机能的维持,是通过五脏为中心,来联系相关的脏腑、经络、气血进行调节的。人体气血的周流与循环,也是以经络为联系渠道的。所以。疏通经络,实际上就是疏通气血。血活气通,则瘀化散,壅塞凝滞得以消除。这对于局部来说,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对整体来说,具有促进血液环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按摩对局部血液、淋巴循环有一促进作用的研究,报告不少。例如,有人曾对20例健康成人按摩前后,皮肤温度的变化来进行观察,方法是:分别在受试者背部两侧,用拇指强刺激,由上向下平推10分钟,然后测定按摩后的即刻、10分钟、15分钟的皮肤温度。部分受试者只按摩局部、上肢的合谷穴和下肢的京骨穴。结果在按摩局部和上肢合谷穴后,皮肤温度明显升高;按摩下肢京骨穴时,也有温度升高的现象(数值较低)。15例局部按摩15分钟,20例按摩合谷穴15分钟,结果是,皮肤温度都比按摩前要离。一可见,按摩不但有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旺盛,皮肤温度升高,而且对肢体远端部位的皮温也有一定的影响。这说明,它与反射性地调节全身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按、压、揉、搓局部时,病人不但感到局部发热,而且还会向其他部位传导。临床观察也可看到,按摩对于心血管病、各种损伤、褥疮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四、加速组织修复

当机体某部分组织受到损伤之后,自身的修复功能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和生命现象。而修复的速度和程度,与整体机能状态和受伤的轻重有关。从中医的观点来看,人体遭受损伤之后,气血瘀滞,经络阻隔,不道则痛,壅塞则肿。正如《内经》所说的那样:“气伤痛,形伤肿”。由于经络阻隔、气血不通,则筋肉肌肤失于营养,以致筋裂肉伤,肿胀疼痛,活动功能受到限制。通过捋、按、揉、捏,使经络气血疏通,瘀滞化散,瘀去新生,筋肉肌肤又得以营养,因而才能修复。关于这方面的作用,有人曾用家兔做降过试验,用1500~2000克重的家兔30只,将其两侧跟腱切断,然后用4号丝线做“8”字形缝合术,术后一周开始做揉捏法按摩。左侧按摩。右侧不按摩,以此对照。以后分期杀死兔子,做病理切片,以观察跟腱愈合过程和按摩对愈合的影响。结果发现,术后两周以内的按摩,有很多分散的小出血点,可能对刨伤的修复不利,而对照侧则无此现象。术后两周开始按摩,较为理想。五周、八周的标本。对照侧缝线处仍为异物肉芽肿,而按摩侧的异物肉芽肿包里较好。用电子显微镜对2例按摩八周的标本间行观察,按摩侧的细胞成分明显多于对照侧。除了成纤维细胞外,还有破纤维细胞、肌纤维细胞、破肌纤维细胞等,并有细胞的吞噬现象。可见此时按摩,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完善。所以,跟腱手术后的后一阶段,应用按摩疗法,对创伤的修复是有利的。本实验的结果似乎表明,在局部刨伤的初期,不宜按摩。但这一点与临床情况不完全符合。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损伤的程度、情况,有无骨折、脱位现象,以及所施行的按摩手法等。如果在急性创伤时,粗暴而不合理的按摩,当然无益,轻揉或远端施术等按摩疗法,还是有益的。另外,从本实验的结果来看,对于陈旧性的损伤,施行按摩术,可以松解黏连,软化瘢痕,舒缓肌肉。这对于组织的修复和肢体的恢复,都是极为有利的。

常用的手法

一、主要手法

1.推法:用拇指或掌根部,着力于一定部位,向单一方向稳力推进。一般用单手拇指推,有时用双手合推,或双拳推进。

2.拿法:用拇指与食提合力相扣,固定不动。多用于关节处,两指力可向关节内透达。

3.按法:双手相搭,轻力按住局部(有时也可用单手按),作用于皮表层。

4.揉法:用手掌或掌根、手指、掌背、肘部、双手,按住局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动。

5.捏法:用单手或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指张开成鸭嘴状,用力捏合局部,并糟上、下方向移动。作用于肌肉、肌腱。

6.戳法:用双指尖端触击局部。食指、中指并拢,中指微屈,使两指尖端平齐、力度均匀,作用于深层。

7.点法:用一指持续用力,指尖技在穴位上。作用于经络和穴位周围,并可传导到脏腑。

二、辅助手法

8.拔法:单手或双手握肢端,或腕、踝、上下肢,持续牵拔。

9.捋法:一手固定患肢,一手掌面接触局部,按紧并沿肌肉方向捋移。

10.顺法:食、拇指翘起,用掌根沿其经络循行的方向推移。作用于深层肌肉。

11.归法:双手合抱患处,用拇、食指向里挤推。此法多用于腕、踝等关节有错缝时,具有使其复位的作用。

12.挤法:多与归法合用,双手拇指向同一点挤压。

13.分法:两手合抱患处,两拇指向外分开。

14.合法:两手合抱患处,两拇指向内合并常常是推合、挤合法联用。

15.压法:手法同按法,力度有所不同。轻者为按,重者为压,更重者为迫,力度可达深部。

16.振法:五指分开,用掌根部,猛击局部,并迅速抬手,力量向四处分散。

17.颤法:用五指并拢,先触及局部,然后上下颤动,不离开局部,使力量向深部扩散。

18.摇法:单手或双手扶按局部,或握住局部,来回摇动。

19.抖法:单手握住患处,沿单一方向,突然抖动一次。使力量传递到远端。抖动的幅度可大可小。

20.托法:用手掌托住局部,向单一方向移动。此法多用于关节部位。

21.挺法:用手托住局部,并以此为支点,在其远端(力点)向反方向用力,间接发挥支挺的力量。

22.提法:用双手托住某部,用力向上提或捏住局部向上提捏。

23.晃法:单手或双手握住肢端,沿同一方向晃动。多用于关节处。

24.击法:用拳突出患处,并迅速抬起。力度集中而深透。

25.捶法:自然握拳,用拳捶及患处或某部(暂不抬起)。也可连续使用捶法。

26.拍法:五指自然伸开,用手掌拍击局部。

27.搬法:多用于强直的关节处,稳力搬开。

28.拨法:用拇指拨动肌肉或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