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编智慧谋略大全
5026300000015

第15章 古代智谋(上)(15)

一天,刘邦望见诸将聚在一起议论纷纷,便问张良:“他们在说什么?”张良说:“陛下还不知道吗?这是在谋反呢。”刘邦说:“现在天下太平;他们为什么要谋反?”张良说:“陛下由平民起兵,依靠这些人打天下。现在您当了皇帝,所封赏的都是像萧何、曾参这样一些平日亲近的人,而所诛杀的都是您所痛恨的人。如今军吏计算战功,有功劳的人还很多,恐怕拿出整个天下也不够封赏。他们怕不但得不到封赏,而且还会因陛下追究从前的过失而遭到不测,所以在商量造反。”

刘邦一听,十分忧虑,忙问:“这该怎么办呢?”张良想了想,问道:“陛下平时最为憎恨,而又为大家所共知的人是谁呢?”刘邦说:“我最憎恨的是雍齿。当初我起兵时,打下丰乡,派他驻守,他却投靠了项羽,多次与我为难。后来他又前来投奔我,因为当时正需要人,才把他收下。我早想杀掉他,可是他立了不少战功,也不便杀他。我对他的憎恨,是众所周知的事。”张良说:“那就请陛下封他为侯。群臣看到连雍齿都得到封赏,自然都会安心。”刘邦点了点头。

不久,刘邦下诏,封雍齿为什方侯,并摆下酒席,宴请文臣武将。同时,又催促丞相、御史赶快给将领们评定功劳,进行封赏。那些有牢骚的将领们看到这种情况,都十分高兴。他们说:“连陛下最不满意的雍齿都封了侯,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人心从此安定了下来。

陈平巧施突围计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率领大军与匈奴交战。刘邦求胜心切,带领骑兵追击敌军,把大队人马丢在了后面。不料刚刚追到平城(今山西大同),便中了匈奴的埋伏,刘邦被迫困守白登山,等待援兵的到来。然而,汉军的后续部队已经被匈奴军队分头阻挡在各要路口,无法前来解围,形势十分危急。

到了第四天,被围困的汉军粮草越来越少,伤亡的将士不断增加,刘邦君臣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跟随刘邦的谋士陈平连日以来,无时不在苦思冥想着突围之计。这天,他正在山上观察敌营的动静,看见山下敌军中有一男一女指挥着匈奴兵。一打听才知道,这一男一女是匈奴王冒顿单于和他的夫人瘀氏。他灵机一动,从瘀氏身上想出一条计策。他回去和刘邦一说,马上得到了允许。

陈平派一名使者,带着金银珠宝和一幅图画秘密地去见瘀氏。使者用高价买通了瘀氏帐下的小番,得到进见瘀氏的机会。见到瘀氏后,使者指着礼物说:“这些珠宝都是大汉皇帝送给您的。大汉皇帝想与贵族和好,所以送来礼物,请您务必与匈奴王疏通疏通。”瘀氏的心被这份厚礼打动了,全都收下。使者又献上一幅图画,打开一看,原来上面画的是一位娇美无比的美女。使者说:“大汉皇帝怕匈奴王不答应讲和,准备还把中原头号美人献给他。这就是她的图形,请您先过目。”瘀氏接过图画一看,图上的美女就像天仙一般漂亮,她想,如果自己的丈夫得到如此美丽的中原女子,还有心思宠爱自己吗?想到这里,她摇晃着头说:“这用不着,拿回去吧!我请单于退兵就是了。”使者卷起图画,告辞了。

瘀氏送走汉军使者后,去见匈奴王,她说:“听说汉军的援兵快打过来了,这里的汉军阵地又攻不下来。一旦他们的援军赶来,咱们就被动了。不如接受汉朝皇帝讲和的条件,乘机向他们多要一些财物。”匈奴王经过反复考虑,终于同意了夫人的意见。后来,双方的代表经过多次谈判,达成了停战协议。匈奴王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后,把包围圈撤开了一个口,刘邦君臣怀着提心吊胆的心情,急急走出匈奴兵的包围,摆脱了险境。

在归途中,路过曲逆县(今河北完县东南),刘邦登城观看市容。当他看到这个城市有许多高大的房屋建筑,不由赞叹说:“这里的市容真壮观啊!简直可以与洛阳相比。”这时,他突然想到陈平的计谋在这次突围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于是就把拥有5000户的曲逆县封给陈平,陈平遂改户诸侯为曲逆侯。

陈平这次施用的突围之计,主要是准确地把握住了匈奴王后的心理状态。当他看到匈奴王夫妇同时调动军队时,判断出瘀氏不同于那些不问政事的后妃,是参与匈奴内部军政大事的重要人物,再加上她的特殊身份,肯定能够对匈奴王发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陈平利用女人争宠于丈夫的一般心态,故意献上美女图,激起瘀氏的固宠心理,以便使她为阻挡汉使进献美女而去劝说匈奴王罢兵。瘀氏虽然是女中强人,但同样具有一般女子的柔情和弱点,果真害怕自己失去丈夫的宠爱,在固宠心理的支配下,劝说丈夫讲和。这样做的结果,恰恰中了陈平设置的圈套。

叔孙通献治国之计

叔孙通是西汉初年的政治家,也是汉朝礼仪朝制的制定者。

刘邦在打天下的时候,曾经把秦朝实行的苛刻法令、繁琐礼仪全都废除了。当他做了皇帝后,头脑中尽是“马上打天下,马上坐江山”的思想,还不懂得实行礼仪礼治的重要性。刘邦手下的大臣绝大多数出身寒微,没有读过多少书,不大讲究礼貌。其中有不少人还是刘邦小时候的朋友,彼此在一起随便惯了,没有什么礼节的拘束。更何况这些人都有战功,自以为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动不动就居功自傲,放纵言行,甚至在皇帝面前也没大没小的称兄道弟,一不如意就大发雷霆,急了就拔出剑来在朝廷上乱劈乱砍。刘邦开始还不大计较,后来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了,不能再像以前当草莽英雄那样让下属们随随便便,应该制订出一套朝廷仪礼来规范文武大臣,以便树立起皇帝的权威,治理好天下。

叔孙通原来是一个儒生,秦朝时还当过博士,对儒家讲究的礼仪制度十分熟悉。起先,他知道刘邦向来不好儒学,不敢进谏,后来看出了皇帝有建立礼制的意思,便趁机建议说:“打天下时,读书人常无用武之地,可是要治理天下,是离不开读书人的。陛下想制定一套朝制礼仪来约束臣民的言行,真是英明之举。臣愿意到礼仪之邦的鲁地去征一些熟悉礼节的儒生,让他们和我的门生共同拟定一套上朝的仪式,使文武百官有章可循。”刘邦说:“好是好,只怕难以办到。”叔孙通说:“据臣所知,从前的三皇、五帝、夏、商、周都有自己的礼仪制度,只不过由于时代不同,情况不同,各代的礼节仪式都有一些改变。我打算参考古代的礼节,再采取一部分秦国的礼仪,制定出适合于我朝的礼仪规矩来。只要陛下有决心,勤加演习,是不难实行的。”叔孙通提出的不光是一个制定君臣朝会时的具体礼仪的问题,而是一个用礼治管理天下的政治谋略,正好回答了刘邦面临的如何坐江山的问题。刘邦听后,满意地点头说:“可以试一试,但是礼仪不要定得太难,能让我也学得会才好。”

叔孙通费了好大的劲儿,才从孔夫子的故乡找到30个儒生,把他们带到京城,和自己的百余名门生一起编排演练礼仪。他们每天都要按照制定出来的礼节反复练习,对行走、站立、跪拜、发言、举杯等等,都有专门的要求。这样排练了1个多月,看上去像那么回事了,叔孙通便把刘邦请来观看预习。只见一声令下,鼓乐齐鸣,演练者按照预定的程序,抑扬顿挫地表演起来。整个队形人数虽然不少,但一举一动都有节奏,远远望去,十分壮观。刘邦看得眼花缭乱,连声叫好,对叔孙通说:“寡人也能学得会呀!”当即下令满朝文武大臣限期学会,准备在第二年10月召开朝会,正式实行。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长乐宫修成。刘邦选择了一个好日子在长乐宫正式设朝,君臣都要按照刚刚颁布的新礼制出席朝会。这一天,文武百官都在预定的位置站好,规规矩矩地等候皇帝的到来。刘邦的车驾来到时,司仪高喊一声,乐队奏起乐来,刘邦慢慢地下车,入殿,就座。众文武按着官职品级的高低,排着整齐的队伍,依次进殿参拜,再也没有以往那种乱哄哄的现象。有几个人因为不习惯,伸了懒腰,打了哈欠,马上被执法官当场纠正,并罚出朝外。刘邦一看,依礼朝见,君有君样,臣有臣样,上下尊卑,井然有序,真是开心极了,于是情不自禁地说:“我到今天才知道当皇帝是如何高贵了!”欣喜之下,他立刻拜叔孙通为太常(掌管礼仪祭祀的官),还赏给他黄金500斤。叔孙通趁机要求皇帝给自己的弟子官做,也得到了满意的回答。散会后,叔孙通把得到的赏金,全都分给了自己的弟子,并告诉他们可以在朝廷当官的消息。弟子们高兴地说:“先生是真正的圣人,最懂得治天下的道理。”

从此以后,叔孙通制定的朝制礼仪得到皇帝的支持,很快在全国推行开来,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这套礼仪制度与萧何制定的律令,韩信制定的军法,张苍制定的历法及度量衡程式一样,对于西汉王朝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叔孙通虽然是一个书生,没有半点战功,但他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后,明智地认识到,在马上可以打天下,但是在马上并不能够坐天下。坐天下光靠马上的功夫不行,还要靠文上的谋略,要靠他们制定礼仪制度,推行文治才行。他能够把握时机,让皇帝明白实行礼制的重要性,并亲自制定出一套礼仪制度,在实际中加以推行,说明他在治国方面的谋略,要比那些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武夫高出一筹。

陈平智除诸吕

汉高祖刘邦死后,朝廷大权落到吕后手里。吕后把吕家的人安插到各个要害部门还不算,还想封诸吕为王。右丞相王陵出面反对说:“高祖曾经留下遗言:不是刘家的人想封王,天下共击之!”吕后听了很不高兴,找茬罢免了王陵。吕后还不死心,又去问左丞相陈平。陈平却表示支持吕后的意见。吕后高兴地把自己的兄弟封为诸侯王,同时对陈平也更加另眼相看了。

王陵知道后很生气,见到陈平就责备说:“你我都是高祖手下的老臣,你怎么违背高祖的遗言,同意封诸吕为王?这样做对得起高祖吗?”陈平实际上早已看出吕氏集团篡权的野心,只是鉴于吕氏兄弟当时的气焰正盛,又有吕后的庇护,反对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才使用了缓兵之计,暂时作了妥协。可是,这些话当时又不便于全盘托出,只好意味深长地对王陵说:“在朝廷上当面保全刘家的江山,您不一定比得上我。”王陵听后,不解其意,怀着疑虑的心情告辞了。

陈平表面上与吕氏集团往来交结,暗地里却在谋划着如何除掉诸吕。他感到最难办的。是诸吕掌握着兵权。陆贾给他出主意说:“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关系好,文武大臣们就会归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掌握军权。太尉周勃是开国老臣,在军队中威望很高,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就会有掌握军权的把握。我愿意到周勃那里为您疏通关系。”陈平非常高兴,取出500两黄金供陆贾使用。其实周勃也早就看不惯诸吕的行为,通过陆贾穿针引线,积极参与了倒吕的活动。陈平还给了陆贾大批车马、钱财,要他以玩乐为掩护,在大臣中进行串连,集结反吕的势力。两派都在拼命扩充自己的实力,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暴风雨即将来临了。

公元前180年(汉高后八年),吕后病死。相国吕产、上将军吕禄看到大树已倒,怕夜长梦多,加紧了篡权的步伐。他们统领着南军、北军,控制着宫廷和京城,严密地监视着朝中的王公大臣。朱虚侯刘章急忙派心腹通知自己的哥哥齐王刘襄,约他发兵讨吕,自己在京城里接应。于是齐王在山东起兵,发布讨吕檄文。相国吕产等人听到后,立即派颖阴侯灌婴率军前去迎战。不料灌婴到了莱阳,却反戈一击,倒向齐王一边,加入了反吕的行列。

然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在京城的吕氏集团。太尉周勃虽然在军队中有影响,但是没有实际兵权,调动一兵一卒都要由吕禄来决定。陈平得知都寄与吕禄的关系十分密切,便与周勃密谋策划,劫持了都寄的父亲都商,要挟都寄去向吕禄进行游说。都寄被迫答应了他们的条件,游说吕禄说:“原来朝廷立刘氏9人、吕氏3人为王,大臣们都没有意见。”只是因为您受封后不到自己的封国去,反而以上将军的职务留在京城,所以才引起大臣和诸侯的不满。只要您把兵权交给太尉周勃,表明自己的心迹,反叛的人就会平定下来,您也可以封地当王,享受荣华富贵。”吕禄一向把都寄视为心腹,听信了他的话,想交出兵权。可是吕家许多人出面反对,吕禄一时还犹豫不定。这时传来灌婴与齐王合兵来犯的消息。周勃又让都寄去劝吕禄说:“您应当赶快下决心,到封地去,否则就要天下大乱,招来杀身之祸!”吕禄只想都寄是为自己打算,不会欺骗自己,于是就交出了军权。

周勃掌握了兵权,集合起南军和北军。他对兵将们说:“愿意帮助吕氏的请举右臂,愿意帮助刘氏的举起左臂!”大家对吕氏兄弟平日的所作所为厌恶透了,纷纷举起左臂,表示拥刘反吕。于是周勃下令,对吕氏家族采取军事行动。由于失掉了兵权,吕家势力迅即土崩瓦解。吕产、吕禄及吕须、吕通等人都被杀死,吕家其他族人也死于兵变之中。消灭了吕氏集团后,陈平等人废掉了吕后定的皇帝,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文帝。陈平、周勃等老臣,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战胜了诸吕,使汉室江山再次稳定下来。

周亚夫迂回破敌

汉景帝时,诸侯吴楚等七国联合谋反,汉景帝任命大将军周亚夫担任太尉率领几十万大军去攻打反叛部队。

周亚夫的军队从京城长安出发,经数日来到霸上,没有贸然挺进,而是扎下营寨,研究对策。他的部下赵涉遮向他献计:“吴王听说您率兵前来,早就搜罗敢死队等候多时了,必定会在您经过的淆邑之间设下埋伏,因这里地形十分险要。您干脆从这里往南经过蓝田,通过武关,直达洛阳,就可以直接进入国家的武器仓库。这样叛军会认为您是从天而降的。”周亚夫听从了他的计策,到达洛阳。

当周亚夫的人马到达荥阳时,他不急于出兵,而在壁垒中坚守。当时由于梁国正受到吴国和楚国的攻击,非常焦急,请求周亚夫赶快发兵增援,周只叫梁王守住睢阳,自己却不发兵去救,汉景帝下诏书,命令周亚夫援助梁王,太尉周亚夫仍然按兵不动,而是派了一支轻骑兵断了吴楚军队的后路,绝了他们的粮道。吴王和楚王听到消息后大惊,几十万人马,没有粮草怎么行呢,于是内部先乱起来。到这时,周亚夫才亲自率领将士们发动猛烈进攻,像狂风扫落叶似地把吴、楚的兵马打得一败涂地。

周亚夫所以能取胜,主要是他采取了避实击虚,迂回前进,乘乱而攻的策略。

李广机智脱险境

在汉武帝时代,汉朝和匈奴连续打了好几年的仗。在匈奴眼里,李广是他们最厉害的一位对手,他们称他为“飞将军”。匈奴首领单于一心想收服李广,下令说:“谁要能捉到李广,就给谁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