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中)
5025600000009

第9章 十二生肖之谜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记忆中的老人们,每当问起晚辈们的年龄和属相时.便会伸出手来,握紧拳头,在手指各关节上煞有介事地数起来.看得晚辈们面面相觑。其实,老人们是在用传统的干支生肖推算年龄。那么,什么是天干地支,它与十二生肖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天于地支又简称干支。天干有十,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故称“十天干”;地支为十二,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天干与地支相配,可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等六十个不同的搭配。六十循环一周,称为一个“甲子”。中国自古用干支以纪年、纪日,干支纪时称为十二时辰,一时辰为今两小时。

干支和干支纪法是谁创造的?根据史籍记载是制订于黄帝做历法之时。《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迎日推策”,“顺天地之纪”;《吕氏春秋?勿躬》亦载,黄帝迎日推策之时,并其臣“大挠作甲子”。但十二地支是如何与十二生肖结合联系起来的?

我国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已经发展了以农业种植为主的经济生产。考古发现也证明,早在六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了对天象的观察。古人想象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为黄道,他们已观察到,一年之中,太阳和月亮沿黄道运行一周,要会合12次,而每次会合的位置不同,时令也不一样,故而将黄道周天360度分为12等分,即十二宫,并以不同星座作为标志。夏、商、周“三正历法”的出现说明,至少在商代,人们就已经知道了一年12个月的不同节气变化,就以子丑寅卯等12个字以代表12个月,周而复始。因此就以甲乙丙丁等10个字和子丑寅卯等12个字配合,用以纪年、纪日,称做“甲子”,又叫做“干支”。这便是天干地支的来历。

把六十甲子称之为“干支”,则是东汉以来的事情。起初写作“斡枝”,即以树木枝干纵横的状态来形容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相配,后来省作“干支”,并逐渐被视为抽象的名称。

干支纪日在商代就已产生,甲骨文中已出现完整的干支相配表。干支纪年与干支纪时都实行于汉代。东汉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干支纪年以政府命令的形式颁行于全国,从此得到普遍应用,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纪年方法之一。

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是用十二种动物为名称的纪时系统,其作用相当于十二地支。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的具体相配如下:

十二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十二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应的纪年法,最迟在战国时就已存在了。但为什么会有这种以动物为标志纪时的做法,目前尚无定论。

古人对此也有些解释,但多少有些牵强。如明代李诩认为,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和天上二十八宿星象的位序相吻合。把二十八宿的禽名简化,按天空次序排列,由北而东、而南、而西,周转下来,正好是十二生肖绕天一周。

古代民间还曾流传过这样的传说:当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个动物任侍卫,许多动物都报了名,猫也托老鼠代为报名,但老鼠把它给忘了,所以十二生肖中没有猫,老鼠也就成了猫的仇敌。还有一种说法,说有次动物进行比武大会,老鼠钻进了象鼻子里,大象只得狼狈逃走,于是十二生肖中老鼠占了第一,大象名落孙山。

令人惊奇的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一一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都曾有十二兽历法。如印度的十二兽中,除了以狮代虎,以金翅鸟代鸡外,其他均与我国相同。古巴比伦以猫、狗、蛇、羌螂、公羊、公牛、驴、狮、隼、猴、红鹤、鳄为十二兽日。但用来作为人的属相,除了我国之外,还未发现其他国家和地区使用过。

就中国的十二生肖与地支纪时而言,更多的学者认为,它起源于我国古代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这在如今的民族学研究中可以得到旁证。蒙古族、彝族、维族、傣族和黎族、藏族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十二兽历法,用来纪年或纪日,只不过十二兽内容稍有差异。如蒙古族称鼠儿年、虎儿年,藏族则以五行(金、木、水、火、土)来代替十天干,甲子年称木鼠年,丁酉年则称火鸡年等。这些作为纪年标志的动物,多数都曾是他们氏族的图腾。传统十二生肖中的鼠、牛、虎、龙、蛇、羊、猴、****种动物,都曾是川滇彝族的图腾。就民族发展的渊源而言,彝族与华夏族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彝族的先民是古西羌族的一支,而华夏族的来源之一便是古西羌族。这说明,远古华夏族与彝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具有相似的原始自然观。

本来,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配,不过是一种纪时方法而已,其本身并无太大的意义,但自后世的算命术兴起并盛行之后,和十二地支有联系的生肖,也不可避免地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实际上也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动物神秘、崇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