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走出传统农业
5011600000001

第1章 序(1)

盛夏的一天,我接到了立军同志送来的书稿《走出传统农业》。这个季节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来说仍然是个耕耘和期盼的日子,也是在这个季节,不断传来定西等中部旱作农业区持续大旱,致使百万亩农田严重受灾的信息,于是社会的目光又一次现实地回到了农业问题上面。如果说西部欠发达地区仍然在传统农业的困境中徘徊,未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未能实现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那么,对于农业的关注,对于传统农业的理论探索就不会过时。因此,我是怀着沉重而钦佩的心情读完这部文集的。传统农业,是一个现实性极强并涉及历史观的课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秉烛夜读,一章一卷用智慧的目光和思想的语言,表达了欠发达地区人民对改革发展的历史呼唤。对传统农业的长期探索,反映了作者关注民生的政治情怀和面向未来的历史眼光。

有西方学者在评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时指出,中国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实际上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成功实施了农村的改革,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了亿万百姓的吃饭问题,从而推进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经济转型,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路程;二是在没有经验借鉴的条件下,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接轨;三是全面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从封闭走向国际社会。这三件事,超越了自然经济与意识形态的局限,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追求同现代文明的结合。刘立军同志适逢其时,他的经历恰好见证和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一历史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幸运的!定西和平凉,传统农业一脉相承,旱作农业靠天吃饭。尤其定西曾有“苦瘠甲于天下”之说。世纪之交,定西、平凉先后解决了温饱,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这是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当地干部群众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结果,当然也凝聚了像刘立军同志这样一届一届领导的汗水和心血。尽管历史上不乏具有非凡的政治抱负和雄才大略的从政者,他们殚精竭虑,励精图治,试图造福当时,惠及千秋,但大多经过一番努力后失意而归。与其说这是立军同志的幸运,毋宁说是时代的幸运。

《走出传统农业》这部洋洋数十万言的文集,是专业理论工作者也难以驾驭的课题。洋溢于全书的,是浓郁的民生思想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我感叹于作者坚韧不拔的理论探索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感叹于他情系国运、心忧民生的家国情怀。在今天,面对市场经济,面对日益扩大的地区差距,面对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传统农业还能走多远,确是一个社会无法回避的历史命题,他默默地承担了这份责任。

通览全书,在感受耕耘的艰辛与执着的同时,我觉得文集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躬身实践。走出传统农业是一个专业性和理论性极强的课题,但文集更多地记述了作者在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躬身实践的足迹和这一时期改革发展的火热生活。没有躬身实践的精神,没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丰富实践基础,文集的形成没有可能。在从定西到平凉12年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他目睹了山区农民缺吃少穿没水喝的困难场面,饱尝了贫困落后与财政困难的苦涩,为此而夙夜忧叹;为探索传统农业的出路,他翻阅了经典着作关于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论着,参加了全社会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的理论学习,以及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实践。他走遍了这里的山乡村镇,从严酷的自然灾害和浩瀚的农村经济工作中,获得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就是农业基础的地位问题,以及走出传统农业的反思,在长期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停滞和徘徊中,提出了“三农”问题与传统农业的现实困境同在的观点。组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和观摩评比,实施洋芋工程,推动了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领导实施了“育人揽才”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工程,“121”人畜饮水工程等农村基础工程的实施。经历了扶贫攻坚的艰难跋涉,领导和参与了扶贫攻坚农村经济三步曲的探索,以及“三个顺应”的理论创新和社会实践。在平凉现代农业的发展中领导了四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尝试。世纪之交,在向媒体宣告定西提前一年基本解决温饱的重大信息时,他看到了告别短缺经济后实施产业战略的希望和契机,提出了实现“两个转变”的战略构想。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典型,弘扬具有时代特征的庄浪精神和华煤精神,使经济工作由行政推动走向了典型示范和市场推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主持制定了平凉工业强市战略、城市化的战略蓝图,争取并领导了华亭电厂,畜牧业基地、工业园区建设,“一线三点”和“六纵九横”重大项目的实施。在他即将离任平凉的时候,实现了财政收入翻番的目标,看到了欠发达地区走出传统农业,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希望。这些改革发展的重大社会实践,构成了认识论的实践基础。从文集各卷文章的篇名中,可以看出他作为领导者笃行实践之深广,文集中有一半以上是调查报告、考察报告,或立足于实际问题的调研文章。如《大坪现象:困惑与出路》,通过调查研究揭示了大坪在农业基础建设上去以后,大坪的农民为什么长期富不起来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农民走出传统农业,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小康建设的新思路。再如,根据定西的实际,在大量调查研究和现场办公的基础上,撰文《把马铃薯工程建设尽快纳入产业化轨道》,把马铃薯作为一项特色优势产业明确提出来。这一决策符合定西实际,顺应时代要求,体现了群众的愿望。就是从那时起奠定了马铃薯产业成为定西最大支柱产业的思想基础。今天,当定西马铃薯已成为一个享誉国内市场的知名品牌之时,我们由衷地钦佩,一位决策者的创新创业精神。

作为一名改革发展一线的领导,立军同志不仅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更可贵的是善于把握全局,审时度势,科学决策,躬身实践。文集的基本素材都来自基层和实践中的调查报告和调研文章,如《把平凉建成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甘肃东部经济强市》,就是在长期深入平凉改革发展的实际中,提出的战略构想。它符合平凉的发展实际,也体现了平凉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再如,在城市建设中,结合平凉市的地区实际,创造性地实施了“一线三点”和“六纵九横”的城市建设新格局,反映了民众建设美好家园、发展城市经济的共同愿望。在实践中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城市、低成本拆迁建设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路子。如果说这本文集有社会价值的话,首先它来自于实践,作用于实践,并经实践所检验。在实践中认识、并作用于实践、再由实践上升为理论,就是文集思想源于生活、理论见之于实践的认识论特点。

二、理论支撑。立军同志是一个实践者,而非理论工作者,但文集充盈着理性的厚重和思辩的光彩。在我们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如果没有社会科学的理论支撑,仅靠现实的努力是不够的,也是幼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开创了我国理论创新和科学发展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都需要理论创新和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积累,是无法驾驭这一大局的。理性的求索和财富的耕耘一样,同样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精神。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作者面对扶贫攻坚、传统农业、“三农”问题、财政困难和发展差距等现实难题,开始了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耕耘。长达12年贫困落后地区工作学习和理论探索的艰辛,同欠发达地区摆脱贫苦的艰辛一样,反映了作者躬身实践、求真务实、着眼未来、谋求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作者在改革开放的复杂环境、现实与未来、以及“三农”问题的矛盾交织中,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修养,这是极其可贵的。文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性思维和创新思想,也反映了作者不倦的探索精神和理论修养。作者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探索,科学地认识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其独特的理论思维,完成了他的欠发达地区走出传统农业的心路历程。作者根据经济社会工业化的历史趋势,揭示了欠发达地区走出传统农业,推动产业战略转移,走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必然;作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客观地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这一基本现实,阐述了传统农业的自然局限和历史局限,剖析了欠发达地区“三农”问题和传统农业的现实困境和经济社会矛盾,指出了走出传统农业的必需;作者用历史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指出了抓住机遇,推动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走出传统农业,实施产业战略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从而完成了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思想理论准备,形成了完整的传统农业改造,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创造性地指导了当地改革发展的实践。文集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区域经济学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