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利润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企业本身的追求目标就是赚钱。但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前提是:赚该赚之钱,赚良心之钱。诚实、信誉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石。恶意牟取暴利不仅会遭人唾弃,而且终不能长久。古人云:“人无信不立”,说的是做人要讲信誉,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投资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你讲信誉,说到做到,才能得到同仁们的认可,人家才愿意与你合作。反之,如果你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一点也不为对方着想,说翻脸就翻脸,这样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被淘汰出局。
1.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
在创业的第五年,李嘉诚准备运一批塑胶玩具给外国客户,但对方在最后一刻却突然要求取消订单。当时李嘉诚并没有向对方要求索赔,认为自己的货物不愁销路,所以,他很真诚地对对方表示,这次生意不成,以后还有机会,可以建立友好的关系。那次事件过去不久,突然有个美国客户登门拜访,订购了很多塑胶产品,原来该公司的一位高级职员,认识之前突然取消订单的那位外国客户,是由他介绍前来找李嘉诚的,说李嘉诚的公司不仅很有规模,而且信誉特别好。李嘉诚以自己的诚信做人,为自己带来了滚滚财源。
如果说处于顺境时讲诚信还好理解的话,那么在逆境中,许多人就很难继续坚持诚信了,正所谓“良心丧于困地”。然而,李嘉诚的诚信却能一贯坚持。他在1998年接受香港电台访问时说道:“在处于逆境的时候,你要自己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自己处于逆境的时候,我认为我有足够的条件!因为我有毅力……始终坚持以一颗诚心待人,肯建立一个信誉。”
李嘉诚在创业之时就抱定这个信念,并且在后来的经商经历中,他也证实了这句话。每当事业出现挫折时,他都可以凭借自己良好的诚信做人,顺利渡过难关,或者改变被动局面。
创业初期的李嘉诚年少气盛,急于求成,一味追求数量,而忽略了企业信誉的关键——质量。所以,创业不久,一帆风顺的李嘉诚便遭到了当头棒击,长江塑胶厂遭受重大挫折。
首先是一家客户宣布李嘉诚的塑胶制品质量粗劣,要求退货。紧接着,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了,接二连三的客户纷纷拒收长江塑胶厂的产品,并且还要求长江塑胶厂赔偿损失。仓库里堆满因质量欠佳而退回的玩具成品,索赔的客户纷至沓来。还有一些新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到这种情形扭头就走。
屋漏偏逢连夜雨,银行知悉长江塑胶厂陷入危机,立即派人催还贷款。全厂员工人人自危,士气低落。黑云压城城欲摧,长江塑胶厂面临着遭银行清盘、遭客户封杀的严峻局势。
质量就是信誉,信誉是企业的生命。李嘉诚竟然铸成如此大错,他深为自己盲目冒进而痛心疾首。李嘉诚在母亲的开导下,痛定思痛,决定以坦诚面对现实,力挽狂澜。
李嘉诚的第一招是“负荆拜访”。首先要稳定内部军心,这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前提条件。因此,李嘉诚向员工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保证绝不损害员工的利益,希望大家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以诚为本的李嘉诚言出必信,因此,员工的不安情绪基本得到稳定,士气不再那么低落。
后方巩固之后,李嘉诚就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祈求原谅,并保证在放宽的期限内一定偿还欠款,对该赔偿的罚款,一定如数付账。
李嘉诚坦言,工厂面临空前的危机,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恳切地向对方请教拯救危机的对策。李嘉诚的坦诚,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谅解。大家都是业务上的伙伴,长江塑胶厂倒闭,对他们同样不利。在李嘉诚的诚心感召下,银行、原料商和客户一致放宽期限,使李嘉诚赢得了收拾残局、重振雄风的宝贵时间。
李嘉诚的第二招是立即普查库满为患的积压产品,将其分门别类、选好汰劣,然后集中力量推销,尽快使资金得以回笼,分头偿还了部分债务,解了燃眉之急,缓了一口气。
李嘉诚的第三招是利用缓冲的喘息机会,对工人进行技术岗位培训;同时筹款添置先进的设备,以保证质量。经过李嘉诚百般努力,在银行、原料商和客户的谅解下,长江塑胶厂终于一步一步地挨过劫难。
到1955年,长江塑胶厂出现转机,产销渐入佳境,被裁减的员工全部回厂上班,并且,李嘉诚还补发了他们离厂阶段的工薪,令他们感恩至深。
1955年的一天,李嘉诚召开全厂员工大会。他宣布:“我们厂已基本还清各家的债款。这表明,长江塑胶厂已走出危机了”。
听到这里,员工们掌声雷动。然后,李嘉诚噙着热泪向全厂员工深深地三鞠躬,感谢大家在长江厂最困难的时候同心协力。之后,李嘉诚亲手给全厂每一个员工分发红包。
经过这次挫折和磨难,李嘉诚更成熟了。正是这次反向的动力,促成李嘉诚由一个余勇可贾、稳重不足的小业主迅速蜕变为一个成熟的商人。后来,李嘉诚甚至说道:“我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有那一次的挫折作为基础”。
这次磨难后,李嘉诚就为自己立下了做人与做生意的座右铭,并且成为一生的行动准则,那就是:与人以诚求发展,发展之中不忘诚。
现在每当他帮助他人渡过难关或丰收利润,他都会十分高兴地说:“我生平最高兴的,就是答应帮人家去做的事,自己不仅是完成了,而且比他们要求的做得更好,当完成这些信诺时,那种兴奋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投资金律]
李嘉诚做人最讲诚信,他总是以一颗诚心对待别人,不怕别人亏待自己,就怕自己亏待别人。他最常说这样一句话:“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
李嘉诚对与人为善的追求近乎于执著,他反复告诫部下:“你要让别人信服,就必须付出双倍使别人信服的努力。”而他自己在平时以身作则,总能赢得别人的信赖。为了赢得信赖,就得吃一些亏,他也认为值得,他说:“有时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
2.名誉比赚钱更重要
古语有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乃大丈夫。”这句话教育了无数的后人,成为众多有识、有志之士的座右铭。李嘉诚从一个一文不名的打工仔,成为一个富甲天下的大亨,正是因为坚持了洁身自好的做人原则,拥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好名声。
当年父母在万般无奈之下,亲自带着年幼的李嘉诚投奔舅父,一家人寄人篱下,饱尝了世态炎凉。可柔弱善良、正直纯洁的表妹庄月明对这位可敬可爱的表哥却给予了特殊的关照。出身大家的表妹,在精神上给了表哥莫大的安慰,表哥的每一次小成就都会让她感到欣喜,李嘉诚也因此喜欢上了这个聪明漂亮的表妹。李嘉诚内心知道,自己只有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才能够配得上出身富贵名门的表妹。
父亲去世后,李嘉诚断然拒绝了舅舅的资助,中途辍学,外出工作,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争得一席之地。当年由打工仔变成老板的舅舅,因为自己也是白手起家,所以很支持李嘉诚的想法。他希望李嘉诚自己闯荡,没有让李嘉诚进入自己的公司。李嘉诚也因此深深懂得任何事必须依靠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
事业有成之后,李嘉诚本来应该享受爱情甜蜜的果实。但是,喜欢讲究门户的舅父、舅母,不允许他和表妹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认为李嘉诚配不上出身名门、才貌俱佳的女儿。他只是一个学历偏低、出身贫寒的青年。况且他的事业刚刚起步,将来一切全无定数。然而,李嘉诚和庄月明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会得到家长的同意。
光阴荏苒,到了1963年,已经35岁的李嘉诚在事业上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辉煌,这让舅舅感到瞠目结舌,对其刮目相看。而且此时月明也已经31岁,两位老人也被他们执著的爱情所打动,最终应允了这门婚事。他们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步入了婚礼的殿堂。
婚后,庄月明进入了长江工业公司工作,希望给李嘉诚以帮助。她凭借着出色的外语、克勤克俭的作风,很快与同事们打成一片,并得到一致的尊重与赞誉。
在当时,李嘉诚还算不上是大富豪,但为了让爱妻能够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斥资63万买下了一栋花园洋房,这就是深水湾道79号3层住宅,现在李嘉诚还依然在那里居住。这栋洋房当时被人称作是送给爱妻最好的礼物。
庄月明先后为李嘉诚生了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两兄弟。从此,她开始专心家事,照顾老人、抚养孩子。
1989年12月31日,李嘉诚夫妇出席在君悦酒店举行的迎新年宴会,容光焕发的夫妇俩成为当晚宴会上最耀眼的人物。但第二天下午,传来骇人的消息,庄月明突发心脏病,不治身亡,年仅58岁。身经商场百战的李嘉诚,面对妻子的突然离世,悲痛欲绝,难以自己,不禁潸然泪下。
刚刚60出头的李嘉诚,仍然精神矍铄,身体健康,又拥有万贯家财,因此身边美女如云,但是李嘉诚的私生活却始终很检点,从不放纵自己,与其他绯闻缠身的富商不同,李嘉诚对妻子忠贞不渝,因此也从没有人敢向他提及续娶之事。
李嘉诚常说:“名誉是我的第二生命,有时候比第一生命还重要。”有一次,香港资深女记者林燕妮赴华人行的长江总部,与李嘉诚商谈广告事宜。“奇怪的是,一坐下来,他(李嘉诚)开腔的并非谈公事,而是澄清传媒对他的绯闻传言。
李嘉诚解释说:“我跟某某港姐绝对没关系,亦不认识,外边乱讲。地产商不止一个姓李的,传媒也没有说是‘长江’的李姓地产商,更没描绘该李姓地产商高高额头,戴眼镜,平时好穿黑色西装,说话带潮州口音。”
李嘉诚确实过于小心,他与林燕妮谈这事,是因为林燕妮乃是新闻圈中人——香港屈指可数的名牌专栏作家。李嘉诚这般解释,大概想借林燕妮女士之笔,予以澄清。林燕妮事后说:“我们是做广告的,绯闻我们不关心,但他显然十分介意。”
多家香港传媒谈到李嘉诚,若女星欲上前敬酒或攀谈,超人便会逃之夭夭,惟恐给记者的镜头抓下把柄。
“视名誉如自己的生命”,李嘉诚如是说,世人亦如是认为。但偏偏有这么一个不识相的神奇才女,向超人大献爱心。一忧超人丧偶数载,甚为寂寞;二缘超人魅力超人,为之倾倒。
1995年情人节,《明报》赫然刊出两幅“示爱”广告。求爱者,是自称“无敌浪漫女作家”西茜凰,西小姐姿色风采颇佳,常在文中言及被俊男包围。
被西小姐爱上的宠儿,是香港两位赫赫有名的顶尖级人物,一位是首席财阀李嘉诚,一位是第一才子金庸。两人皆有才(财),正如西小姐在电话中回答记者采访道:“才(财)子佳人。”
西小姐手书示爱广告,墨字功力不浅,其情愈深,给超人的题字是“嘉千骏之长,诚万川之江”,取首尾两字,合起来就是“嘉诚”、“长江”。西小姐称超人为“嘉诚贤兄”,可见“情妹”用心之良苦。
据白广基先生撰文披露,“在《明报》刊登四分之一版广告,要9600多港元,两则便要1.9万元。西茜凰是当官的,薪水约3.5万港元,所以这个情人节的大礼物占了她过半的薪水,绝对是高消费爱情。
后来,西茜凰的《魅力才子心》出版,她公告各方好友,说超人已向她买了500本留念,希望好友们也帮补一把。但据闻超人并没有购买,只是她一厢情愿,自掏荷包送赠。可见才女是何等的痴情,对她所‘爱’的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超人愿做一切。
尽管西小姐如此露骨泼辣的示爱,但超人却避退三舍,未有任何反应。故舆论界称,才女单相思没意思,花开终不见果落地。
超人算是虚惊一场。不料,事隔未及一年,一家八卦周刊爆出超人“绯闻”,似言之凿凿,实春秋之笔。超人异常恼怒,这也自在情理之中。
这番,连一贯对记者友好的小超人,亦示以颜色。1996年2月1日《新评》写道:
“李超人之子李泽楷,最近荣升了老豆,理应心情甚靓,不过,近期小超人出席海怡半岛商场一间零售集团开幕时,对着老记的态度十分严肃,吓得在场老记不知发生了何事。”
“虽然当日小超人勉为其难回答了老记多条问题,但小超人三番五次说了一句话,就是《苹果日报》记者在场,我晤(不)讲,相信与《苹果日报》老板另一份杂志近期对李嘉诚报道有关。据最近一期《×××》封面报道,透露了李嘉诚的多年红颜知己,未知今日小超人对《苹果日报》记者还以颜色,与这篇报道是否有关。”
“事实上,近日股市大旺,有关长实及和黄的市场传闻不少。若然小超人不作回应,除了令老记食白果之外,投资者亦会十分失望”。
一般人自然都不会轻信李嘉诚的所谓“绯闻”,根据以往的经验,颇多流言蜚语,经时间和事实证明,纯属子虚乌有,这与李嘉诚一贯的做人原则是密切相关的。
做人难,做名人难,做有钱的名人更难——李嘉诚对此有深刻体会,但是他坚持洁身自好,不管别人怎么说。因为在他心目中,保持清名并不只是一个名誉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人的品格问题,他是不允许自己在品格上有污点的。
[投资金律]
一个商人,最宝贵的是有一个好名声,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关键是要留个好名声。对一个成功的商人来说,名誉比赚钱更重要,良好的声誉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3.知恩图报,以诚从商
李嘉诚说过:“做人就要对人忠诚、有义气,对于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做出的每一个承诺,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并且一定要能够做到。”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如果要想真正地做到却不容易。作为一个著名投资家、作为很多人心目中的楷模,李嘉诚是实实在在地将这一点做到了。
在塑胶裤带公司工作的时候,年仅20岁的李嘉诚就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经理。但是,李嘉诚并不满足,他一直想创业,自己做老板。在塑胶行业待了很久的李嘉诚,从平时的观察和调查中发现,塑胶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他想在离开这个公司后也从事这方面的经营;但是,不可避免的,他今后就会和现在的老板成为竞争对手。然而,对于李嘉诚来说,没有这个老板就没有自己现在所有的一切,怎样才能不辜负老板对于自己的恩情,怎样避免利益冲突,是李嘉诚考虑最多的问题。
李嘉诚离开公司的时候,老板在酒楼设宴为他饯行,李嘉诚非常感激,但同时也感到深深的内疚。善良的老板在与李嘉诚几年的相处中,对他诚实守信的为人看得很清楚,而且对于这样一个勤奋又有能力的人来说,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面对老板的宽容和支持,李嘉诚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他说:“我离开你的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也办一间塑胶厂。我难免会使用在你手下学到的技术,也肯定会开发一些同样的产品。现在塑胶厂遍地皆是,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不过,我向你保证,我绝不会将一个客户带走,也绝不会用你的销售网推销我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销售路线。”老板绝对相信李嘉诚会遵守自己的诺言,当然也赞同了他的构想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