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只手抓着小姐的手,一手只搂住小姐的腰,嘴巴子趴在小姐的腰上,踉踉跄跄向卫生间走,一到卫生间门口就发生井喷了,正好喷在一个女人屁股上。
大同村的村民因拆迁要堵区政府大门的事,闹腾了一星期才算平息,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了。经区政府维稳办协调,开发商同意在原来的基础上,每户追加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不要住房的给80万元。闹事的群众喜滋滋地回家数钱去了,民警因平息群众闹事落下的工作还得一点点地补上,已经一星期没有睡个囫囵觉的我,用“一指禅”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填报“派出所综合系统”内的信息。
“老杨,你到东风村去了吗?”陈世武推开社区民警办公室的门,见我在电脑上抠字,问我。
“没有,这些天,我不都跟着你处理大同村的群众闹事问题了吗?”
“没有去,抽空抓紧去一趟,村委会的李主任打电话找我好几次了,人家听说你是当兵的出身,还要专门摆宴,为你接风洗尘呢!”
“好的,咱不是分身无术嘛!”
“老杨,在咱基层当片儿警,不可能像在部队一样,按点上班,到时下班,要八面玲珑,得抽出去撒尿的工夫,把活干了。”
“好的,所长。”我心里极不舒服,在部队都是我命令别人,这下可好,一转业,三十出头的小孩,一个正科级干部倒命令起我来了。这要在部队,哼!不过,我没有发作,毕竟初来乍到一个新单位,别让人家笑话,工资拿得不少,啥也干不了,脾气还挺大。
那天,我到东风村的时候,已经下午5点多了,本来打算陪儿子去打保龄球的,没有办法,副所长提醒我得到村里看看,我提前给村委会打了电话。
“东风村委会吗?我是社区民警杨春江。”
“噢,知道,咱们见过,上次您不是和陈所一块儿来的吗?”
“对,对。你是赵大田主任吧。”
“是。今天李主任在,您过来吗?自从上次您和陈所来了后,李主任一直惦念着您,我们李主任要请你吃饭哩!”
“是吗?我也一直想过来见个面,想不到派出所里太忙了,自从转业进了公安局,内裤从来就没有干过。”
“是,我知道你们很忙,你稍等一下,我喊李主任让他接电话。”接着,电话里传来赵大田隐隐约约的声音:“李主任,李主任,杨警官来电话了,你接不接?”
“接,你让他稍等,我马上就过来。”
接着电话里传来较粗的喘气声,看来李爱军走得较急。
“杨警官,我是东风村委会主任李爱军,听说您从部队一转业就到我们村当民警了,咱们有缘呀!我让大田约你好几次了。怎么样,今天过来吧,咱哥俩好好喝一杯。”
“好的,好的,我正想着过来呢。”
“那就过来吧,我在村委会等您。”
“好的,好的。不见不散。”
夏天天黑得晚,虽说已经快晚上6点了,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天上。一出办公室的门,一股热浪打了过来,我禁不住向后退了一步,在空调房里电脑前抠字的惬意一下子没有了。我刚骑上自行车,汗就顺着毛孔淌了出来,背上有蚂蚁爬过的感觉。下班的人流已经涌到马路上,宽敞的马路变得熙熙攘攘了,汽车的轰隆声、小贩的叫卖声和燥热的空气搅和在一起,让人感觉有些烦躁难耐。我耐着性子在人群中穿梭,人稀的地方用力蹬几下,人一稠密马上摁刹车,自行车铃铛在人群中根本不起作用。
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东风村委会。在部队我当新兵的时候,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计划没有变化快,变化没有电话快,变化没有领导的嘴快。当了社区民警我感到,在北京汽车没有自行车快,自行车没有腿快,尤其是对所管的社区熟悉了以后,开着汽车绕半天进不了胡同,进了胡同进不了院子,其实院子与院子之间就一面墙,墙上有30公分宽的回形门,人动动身子抬抬脚就到了。
赵大田已在村委会大院门口等候,李爱军正在室内看着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雍正王朝》主题歌雄魂壮阔,在院子外边都能听到:“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秋功罪任评说……”
“杨警官,听说你要来,李主任有事都没有出去。”赵大田说。
“谢谢您,赵主任。”
赵大田朝我笑笑,两只手一交叉发出“叭叭”的声响,对着村委会办公室的房门喊:“李主任,杨警官来了,杨警官来了。”
“吱”的一声,一个近一米九的大汉矗立在面前,铁塔似的,赤着背,脸盆一样大小的一片胸毛蓬松着,我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我不够一米七的身材,一百五六十斤的体重,与他一比,他像个大称杆,我顶多是个称砣,只有仰视的份儿。
“杨警官,怎么来的?车呢?”
我指了指所里那辆铃铛车子全响的自行车,说:“那儿。”
李爱军见我骑车骑得满头大汗,上衣都湿透了,贴在身上,水洗的一样,拍了拍我的肩膀,哈哈地笑起来,声如洪钟:“其实,派出所和咱村委会也就隔着一条公路,实际距离不到1000米,上了过街天桥,过两栋楼门就到了。”
“东风社区管着派出所,就像府右街管着中南海一样。”
“是。那天,我和陈所来过,因大同村的事折腾了一个多星期,现在才来报到,请原谅,李主任不会生气吧?”
“哪里,哪里。来的都是客,大田,安排一下,今晚我请杨警官吃饭。”
“吃什么?”
“全驴宴,带两箱茅台。”
“好的。”赵大田转身出了村委会大院。
我还没有反应过来,李爱军就把晚餐安排好了,我急忙拦着他说:“主任,改日吧,再说警察的五条禁令不让喝酒。”
“客气什么,来的都是客,我们东风村没有什么特产,就是驴多。杨警官初来乍到,就尝尝驴宴吧。”我有些纳闷,一个城中村怎么会驴多呢?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我们村,实行包产到户的时候,不养牛,家家户户养驴。为什么呢?养牛只会耕地,养驴就不一样了,农忙的时候耕地,农闲的时候跑运输,这里离城里近,拉个脚,运个青菜,一天就能挣个十块八块的。所以家家户户养驴,一段时间每家门口都拴着一头驴。”
“驴多了,就出现了杀驴的,一家两家,后来到了十多家。现在地占了,驴少了,杀驴的到没少,大憨、二憨兄弟俩一人开了一个全驴宴餐馆,驴都是从内蒙、辽宁进的。一到周末,城里的人开着车就来了,家家户户门前停着车,好像当年我们村家家户户门前拴着驴一样。驴好啊,营养丰富,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
“现在还有养驴的吗?”
“现在谁还养驴呀,都养人了,家家户户搞出租。一头驴多少钱,费草费料,还得搭人工。当年的驴棚上面接一层,就成二层小楼了,一间小房二百,一间驴棚怎么也得改三间小房吧,上下两层,就是一千二百,有的还改成了三层,就是一千八,比上班的也少挣不了多少。”
“驴棚改出租房,结实吗?”
“还行,都是用铁架子加铝塑板盖的,结实着呢。”
两个漂亮的姑娘从旁边的房间走出来,端着茶杯。一个坐在李爱军跟前,一个坐在我跟前,打开茶杯盖子,即刻房间里弥漫着霉烂玉米秆的味道。
“先生,您慢用。”声音甜美。
我喝了一口,眉头一皱,吐了:“这是什么茶?”
“普洱茶。降血压血脂的,现在领导干部都喜欢喝这个。”李爱军看到我这个样子,嘿嘿地笑了。
“你在部队时喝什么茶?”
“我一般不喝茶,喝茶只喝铁观音。”
“铁观音也不错。”
“老兄,当兵当了多少年?”
“30年。”
“给了什么官?”
“支队长,正团职。”
“管多少人?”
“一千五六。”
“官不小啊。”
“听说,李主任也当过兵。”
“别提了,不想当兵的时候,我爸爸拿着棍子逼着我当兵。当兵8年后,喜欢当兵了,部队又把我打发回来。”
“李总,赵主任来电话说,菜安排好了,你要请的其他客人也到了,问您和杨警官什么时间到?”刚才过来倒茶的一位姑娘走过来,把两只手放在膝盖上,有点日本娘们的味道,极恭敬地对李爱军说。
“告诉他,我们马上到。咱们走吧。”
“喊一下王六,我们去天上人间驴肉宴!”
“好的,李总。”姑娘悦耳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