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4978500000006

第6章 袁文才和王佐的故事(2)

王佐最担心的是人家在背后拆台,搞跨他的队伍。他见何长工不但没有拆台的意思,还很尊重他,加上他母亲等人不断说好话,疑心便有所消退。一次,工农革命军送来一批枪支弹药,王佐上门向何长工道谢,在谈话中,王佐告诉何长工,井冈山一带反动民团的总指挥尹道一,经常进扰五井,为害百姓,王佐与之结下深仇。谁能帮助消灭尹贼,他就感恩不尽。何长工对他讲:尹道一历来勾结官府欺压民众,无恶不作,这样的人,理应将他打掉。王佐听后非常高兴。

几天之后,前委根据何长工的来信,派出一个排的兵力来到茨坪,帮助王佐部打尹道一。王佐亲自出马,将尹道一和他的靖卫团引出,何长工率部埋伏中途,待尹部追至,乘其不备,一举将其击溃,尹道一亦被打死。

王佐见尹贼被杀,抱住何长工大笑,并设宴欢庆。当地群众亦拍手称快,赞扬共产党为老百姓除了一大害。

这样,王佐从内心里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为劳苦人民谋利益的,思想上大有转变,原先存在心头的疑虑,烟消云散。他对何长工更加信任和敬重了,并主动请求共产党派干部来训练他的队伍。

不久,前委先后抽调了宋任穷、康健、张际春、高静山、蔡协民、谭梓生等党员干部,来到王佐部队开展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通过新旧教育,环境(即时事)教育,启发广大士兵的阶级觉悟,逐步进行党的发展工作。在党的教育下,王佐克服了打骂士兵、摆香堂、拜把子等不良习气。王佐性情耿直,对问题一旦有所认识,赴汤蹈火也心甘情愿。他派出十几个兄弟下山到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去参观。当听参观回来的士兵讲,工农革命军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爱护民众等好话后,高兴地说:“共产党把军队训练得这么好,我们也要学一学。他们怎么做,我们也怎么做!”

******有事来五井时,总要抽空找王佐谈心,讲革命道理,使他深受教育。经过一个多月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王佐部队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和军事素质都有明显的提高。党的领导在部队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前委分析了王佐与袁文才部队的现状,根据他们主动提出改编部队的要求,于1928年2月上旬,在宁冈大陇的朱家祠举行了升编大会,袁文才、王佐部队正式升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为团长兼一营营长,王佐为副团长兼二营营长。

在党的教育下,王佐的阶级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主动地把自己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并常向何长工等人流露出参加共产党的愿望。3月中旬,王佐率部随第一团前往湘南,接湘南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湘南暴动给他以很大的感染。回到井冈山后,王佐再次提出入党的要求。不久,经前委批准,王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到井冈山,与******率领的部队会师。中国红军第四军宣告成立。王佐任******第三十二团副团长。在1928年5月10日召开的湘赣边界党的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他均被选为****湘赣边界特委委员。

在白色政权包围中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利用山险是非常重要的。纵横湘赣两省六县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内,有两个地形极为险要的军事根据地,大小五井,就是最重要的一个。边界党委十分注意五井军事根据地的建设。军委、特委考虑到三十二团的历史和土生土长的特点,决定派他们担任建设保卫五井军事根据地的任务。1928年7月,设立五井军事根据地的领导机关——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王佐任主任,邓允庭任党代表。

防务委员会的中心任务是在五井建立一系列后方机关,使之成为红军补养生息的后方基地。

王佐对防务委员会的大量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在防务委员会领导下,守山军民,加强了大小五井的防务和建设,还建立起了小井红光医院、上岭被装厂、茨坪军械处、各团留守处和粮库。后来又从三十二团抽人成立了公卖处。同时进一步修筑五井大小哨口,使之成为凭险可守的御敌阵地。为了坚持长期斗争,应付突然事变,他们还组织军民筹集了大批粮食、盐、油、布匹、棉花和弹药等物资,红军作战和在外打土豪缴获的金银财宝也交他们造册保存。王佐筹建了红军造币厂,“工”字银元为革命根据地第一批通用的货币。

这些有力措施,对巩固革命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1928年“八月失败”后,******由湘南返回井冈山,经济十分困难,王佐、袁文才尽数补给,解决了一时之需。他们一心为革命的行动,得到了党的高度信任。1929年1月,为了粉碎敌人对井冈山的第三次“围剿”,******、朱德率******下山,向赣南、闽西进军。袁文才任副参谋长随之离山。王佐则率部配合彭德怀、滕代远的红五军守卫井冈山。当时来犯之敌逾三万人,我军一千余人,敌我力量相差二三十倍,力量悬殊,困难极大。王佐仍信心百倍,勇挑重担。经过三天三夜浴血奋战,打退敌人数十次进攻。后由于坏人领敌人从采药小路上山,黄洋界等哨口失守,但王佐部队守卫的朱砂冲哨口,却依然屹立。时值大雪封山,天寒地冻,经过磋商,红五军离开井冈山,王佐则仍在山上坚持。为了保存实力,他把部队以班为单位分散开,隐蔽活动,随时袭击,骚扰敌人。此时,敌人或悬赏捉拿他,或用高官引诱他投降。他带领家人藏在深山老林中,有几次险遭敌手,却毫不动摇。直到3月中旬蒋桂战争爆发,大批敌军撤离,他认为时机已到,集结部队出击,先后歼灭王洲坳、田草坪、白银湖大陇之敌,使井冈山重新回到人民怀抱。

王佐在转战湘赣边战斗中,表现也很顽强。1929年4月,边界特委将他的部队与宁冈、永新、莲花三县赤卫大队合并为独立团,他任团长,多次狠狠打击敌靖卫团、挨户团等地主武装。红五军回师井冈山后,将独立团编入红军第五纵队,王佐任纵队司令。他率部开展游击战争,先克县、桂东两城,又攻克广东之城口、仁化、南雄,解救出大批革命同志和人民群众,缴获三百多支枪和大批钱、粮、布、盐、药品。8月初,红五军北上,他留下来坚守边界,又多次打退敌人进攻,使井冈山红旗始终不倒。

袁文才随******出征后,做大量工作,但依恋故土,5月间私自离开部队跑回井冈山。经过批评教育,他心甘情愿接受处分,又积极投入边界的革命斗争之中。1929年11月,他指挥宁冈县赤卫队,攻占睦村,击毙国民党宁冈县长和警察局长。

我们党内某些人,受极“左”思潮影响较深,对袁文才、王佐始终不信任。就是他们英勇战斗时,也一面说他们“对革命尚有信心”,一方面又称他们为“土匪”。党的六大在决议中称,应该除掉绿林首领。有的人再次提出杀袁文才、王佐问题。******坚决不同意,他指出袁文才、王佐已经入党,是自己的同志,不能杀掉。******出征后,袁文才、王佐在工作中,逐渐与边界特委一些领导人产生了很深的矛盾。尤其与特委书记朱昌偕、特委委员王怀、龙超清等的矛盾逐渐恶化。

1929年秋,特委错杀特委委员宛希先,王佐极为气愤,曾当众切齿怒骂过永新县委与特委某些人。

1930年2月11日,袁文才、王佐将五县反动民团头子茶陵的罗克绍捉起来,令其将兵工厂搬来,视其表现,再决定是杀,还是放,但没有把自己的打算报告特委。龙超清等人不作调查,便断定袁文才、王佐和罗克绍勾搭,要反水投敌。便找到袁文才、王佐厉声训斥。袁文才、王佐不服,双方发生了激烈争执,龙超清即报告了特委。特委早就对袁文才、王佐不满,成见很深,加上受“左”的影响很深,也认为袁文才、王佐投敌,遂决定诛杀袁文才、王佐。这时中央巡视员彭清泉抵边界,听了汇报,也同意了特委的决定。于是,悲剧已无可避免了。

1930年3月,被诱骗到永新城的袁文才、王佐,同遭杀害。全国解放后,袁文才、王佐均被追认为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