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才和王佐都是在井冈山由绿林生涯走上革命道路的。
他们两人都在1898年间先后出生于井冈山地区,王佐家境贫寒,从小鲁莽好动。十二岁时学裁缝,并跟师傅学得一身武艺。由于他从小受欺凌剥削,对土豪劣绅充满仇恨。同时,井冈山地区绿林出没,他便萌发了参加绿林队伍报仇消恨、出人头地的念头。1923年跟随绿林头目朱聋子当“水客”(搞侦察) ,同时兼任采购。转年,自己“吊洋”(绑票)得手,买到九响毛瑟枪一支,就带领十几名游民起事,自封为首领,打起“杀富济贫”旗号,并且声势日渐壮大起来。
袁文才家境稍好,幼时读过六年私熟,知书识礼,为人非常讲义气。二十岁时由于妻子被土豪霸占,一气之下投奔绿林,图谋报仇,从此渐渐掌握了绿林武装“马刀队”,队伍扩大。1926年,王佐手下二头目尹湘南,与人勾结图谋杀害王佐。幸亏他有所察觉,跳墙逃到“马刀队”,向袁文才求助。袁文才和王佐一见如故,十分相投,于是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并派人送王佐回茨坪,重整队伍。从此,两支绿林队伍,一在茨坪,一在茅坪,各拥有六十多支枪,三百余人,遥相呼应。无事插枪务农,有事共同商议,抗击土豪劣绅与官府,保护贫苦农民和客籍利益。
1926年,共产党员龙超清、刘辉霄回家乡宁冈发动群众。他们上山找到袁文才,结为弟兄。于是,袁文才带领队伍下山,名义接受“招安”担任保安团长,实际上准备时机成熟时,作为农民起义的骨干力量。同年9月,龙、刘、袁武装起义成功,建立宁冈革命政权,袁文才担任了县人民委员会军事部长、农民自卫军团长,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消息传到茨坪,王佐羡慕不已。1927年1月,党派王文铮去找王佐。他当即同意将自己的队伍改编成遂川县农民自卫军,担任团长。
从此,两支革命武装活跃在井冈山地区。即使在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边界各县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相继散失,他们在井冈山还保存着六十支枪的革命武装。
1927年7月,龙超清等组织王佐、袁文才和王新亚三支农民自卫军攻打永新县城,从狱中救出贺敏学、胡波等一百多名党员和群众,重建永新县委,成立革命委员会,建立赣西农民自卫军。袁文才、王佐均担任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和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后来,敌人反扑,自卫军撤出永新,王新亚奉命向湖南边境靠拢,参加了秋收起义。袁文才、王佐重返井冈山。
袁文才和王佐的最大功绩,当属协助******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了三湾。在这里******对部队进行了改编。并从前来接应的陈慕平、龙超清等人那里了解到袁文才、王佐的情况和井冈山的地形。随后,部队来到古城,以******为书记的前委召开会议,作出了团结改造袁文才、王佐两支武装的决定。
古城决策明确了大政方针,******下一个目标便是与袁文才会面。经双方洽商,会面地点定在宁冈东源的大仓村。宛希先等人想率一支部队送******,但******执意不肯,带了两名随身警卫,轻装简从,径直奔向大仓村而来。
******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基于对袁文才的信任,打消其戒备心理。他对袁文才此时的心理是了解的。他知道袁文才对他这样一个统率千人队伍的领袖存有戒心,这也是人之常情。
古城距大仓村只有几里之地,******在两位警卫的护送下,沿着崎岖蜿蜒的青石板小道缓缓而行。
袁文才没有料到,******来得如此之快,且轻装简从,使得他有点措手不及。按照事先安排,龙超清等人早已在大仓村安排妥当,约过片刻时辰,两位头面人物就要见面了。龙超清、陈梦平、刘辉霄等几人里外张罗,精心布置。袁文才下令保安团潜伏在四周,随时准备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他反复叮嘱李攸甫,没有他的命令,保安团不得有任何越轨行为。倘若不听指挥,他将从重处理,绝不姑息。
一切都已布置妥当,袁文才表面上若无其事地等候宾客的到来,而心里却象揣了只兔子,忐忑不安。刚才听先行探子来报,说******只带了两名随从。袁文才得讯,惊讶不已。
不一会,******面带笑容,拄着拐杖,缓缓而来,袁文才见状,忙领着众人迎了上去。
龙超清介绍说:“毛委员,这位就是袁文才同志。”
******与袁文才一阵斯文的礼让后,一行人走进祠堂。袁文才嘱人倒水递烟。
在交谈中,******问袁文才:“如今部队有多少人枪?”
袁文才答道:“好枪坏枪加在一起,六十支。”
******听罢,略想了想,说:“咱拨给你一百支枪,你看怎样?”
袁文才听说要给他枪,心如鹿撞,简直不敢相信:“毛委员莫不是开玩笑?”
******严肃地说:“军中无戏言。咱们既然要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没有武器怎么行?你的部队正缺武器,我看就算是工农革命军送给你的见面礼吧!”
袁文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拉住******的手,激动地说:“毛委员,你真是个好人。古往今来,只有夺别人的枪,哪有别人送枪给咱,这不是天地倒转,河水倒流么?”
******含笑道:“文才兄弟,咱赠送些枪给你,是为了开拓革命事业,建功立业。”说罢,草拟命令一份,令勤务兵送至团部。
袁文才见******办事一丝不苟,一股崇敬的心情陡然而起,遂叫来李攸甫,一阵耳语交待之后,又与******交谈起来。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嚷声,李攸甫带着几人护送袁文才要的东西。******弄不清袁文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问道:“这究竟是干什么?”
袁文才满脸堆笑,也不答话,打开箩筐,朝******嚷道:“毛委员,你们部队初到宁冈,想必粮饷均已用完。文才为尽地主之谊,特送一千块大洋给你们,以表咱的一点心意,请毛委员务必收下。”
此时,门外又传来一阵杀猪的叫喊声,******问道:“今天是什么好日子?”
袁文才顺口答道:“农历初九。”
“初九是个好日子,九九长嘛。门外杀猪声莫不是有好事,是哪家讨亲,还是嫁女?”******问。
袁文才替******倒了一碗水,说:“你是稀客,按照咱山里人的规矩,稀客上门,必定要杀猪款待,否则,岂不坏了咱的规矩。”
******随和地点了点头,说:“好,那就按照你的规矩办,咱听从你的吩咐!”说着,******又问:“不知你的兄弟王佐的情况如何?”
袁文才答道:“王佐与咱八拜成交,生死与共,是位好兄弟。只要咱修书一封,包管你顺利到达井冈山!”
王佐这支队伍,流寇思想,游民习气很重,是靠封建的帮会关系维持的。前委考虑到这种情况,认为争取王佐的工作不能操之过急。决定先对袁文才部队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以对王佐产生影响,再派得力干部前去开展工作。
王佐虽然同意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但仍有疑虑。后来,他耳闻目睹,觉得共产党领导的队伍确与国民党军队不同,特别是袁文才多次来信讲到,******是个了不起的人,有才干有胆识,王佐渐渐地消除疑虑。1927年底,袁文才来信说,前委正在帮助他训练部队,询问王佐,如果前委派干部来,是否同意?王佐接信,经过与心腹商量后,决定欢迎前委派干部来帮助工作。
1928年元月初,何长工受前委的派遣,来到王佐部队,任党代表,并带来******给王佐的信。几天后,他见何长工频繁接近士兵群众,顿起戒心,采取“敬而远之”的办法,将何长工安置在远离营房的独屋里,还派彪悍的“勤务兵”跟着。何长工知道王佐疑心重,暂时不接触士兵,便想法接近他的老母、妻子以及刁辉林、李克昌等心腹,逐渐获得他们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