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女海盗
4913400000011

第11章 家多难围多灾“故垒有余悲”

石虎、陈铎和冯仙在冯照忠家一住就是三天,他们还拿不出寻找狗仔、水妹和石白金的计策。

他们在求助于神灵保护这三位亲人的安全。

大厅堂正中墙上供有华光师祖、天后圣娘和历代冯家高祖神位。下设酸枝四方桌,供有瓜果、香蕉。冯照忠点香三拜诸神。冯仙、陈铎也同时下跪叩拜。吴翠娴和子女连忙搬凳、沏茶。

石虎默默地看大厅墙上挂的条幅。

吴翠娴叹道:“龙卷风有这等神力,可以带走两个孩子?”

“我知道,雷州半岛的龙卷风是会把人刮到天上的……但愿狗仔和水妹平安无事。”石虎呷了一口茶自语道。

吴翠娴又提起石白金失踪的事,感到这是本家族祸不单行。

冯照忠若有所思地说:“前几天我也听人传,那龙卷风是一团浓云由北面火速向雷州,路人望见两只人影在浓云中飘荡,神得很,想不到是水妹和狗仔,我即调人马去雷州找。仙妹、妹夫,你们不必多忧虑。”

“家运有定数,忧也无用。”陈铎睛盯着一幅冯子材书赠冯照忠的条幅,另有所思地说,“国运令人悲呀!”

冯照忠象没听到陈铎的话,即吩咐冯汉威去找冯昂来商议寻找狗仔和水妹的事。冯汉威一蹦出大门,晓云和晓霞也跟着哥哥跑了出去。

石虎依旧醉心于那条幅,看着看着竟大声地吟诵起来。

这是一首民歌诗,叫《战交趾》:

十二金牌事,

于今复见之。

黄龙将痛饮,

花目忽生期。

战骨垒垒在,

秋风飒飒吹。

莫论交趾役,

故垒有余悲。

这首诗六年前陈铎在风流村、安铺圩、石城、吴川一带听人传吟过,也听冯照忠讲这首诗的来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殖民主义者并吞了越南南方诸省,七十年代魔爪伸向越南北方,旨在南直捣中国云南和广西大门。越南爱国军民和刘永福黑旗军奋起抗击。刘永福是广东钦州人雇工船工出身,参加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带领一支农民队伍守中越边境的保胜(老街)。一八七三年刘永福率黑旗军二千人大败法军,收复了河内,法军退出红河。越政府封刘永福为三宣副提督驻守宣光、山西、兴化三省,断法过红河侵入中国之路。之后是清西太后、李鸿章对法妥协,在天津打《简明条款》,承认法国有权“保护”越南,调回进驻越南的清军;之后是法军在福建马尾军港击沉中国十一艘军舰和十九艘商船,福建水师詹天佑等英勇还击。陆战中黑旗军击溃法军,阻挡法军通向中国的云南。法侵略军把主攻方向转向广西。广西巡抚、准系将潘鼎新,放弃谅山,退进镇南关。光绪十一年三月,即一八八五年春,帮办广西军务的近七十岁老将冯子材率部来到前线,歼敌千余人,乘胜一举收复谅山。

冯照忠见石虎边思索边反复地吟这首诗,便说:“你说气人不气人,法佬在镇南关、谅山大败的消息传巴黎,茹弗理内阁倒了台,本是我胜,老佛爷却要同法俄佬乞和,四月七日下令停战,命各军撤回中国境内。冯子材等爱国将士不肯退兵,愤怒斥妥协派,有人写了这《战交趾》。冯老将军一天夜里愤笔写下赠我。”

陈铎摇头道:“国运要遭大劫矣;法佬败而不败;中国不败而败,耻辱,耻辱呀!”石虎的双眼一直不离开条幅,泪水汪汪。

冯仙和翠娴姑嫂正为狗仔和水妹的生死忧虑,听到陈铎的慨叹,都收住了话题,惊疑望着陈铎和照忠。照忠右手抹去额角上豆子般的汗珠:“世道变了,中国不败而败,外贼胆生毛了,法佬占越南,英贼吞缅甸,日狼磨牙向朝鲜……老佛爷的宝殿……嘿,这倒无关紧要,紧要的是平民百姓大祸临头,人头落地呀!”说完,他在八仙桌上抽出一把香,焚了插在神台上,跪拜再三。

天色渐渐暗下来。汉威、晓云、晓霞还未回来。大院子里白马不时嘶鸣两声,使整个院落显得寂寥冷落。

冯仙忽然问翠娴道:“嫂嫂,回过绿柳村吗?阿爸身体好吗?翠婷妹妹,还有炳泰、炳岳二弟呢?”

吴翠娴转过脸望着大门口,心事重重地说:“阿爸八十三岁了,身体一直硬朗,就是翠婷妹的事把他气得要死。”冯仙不知发生什么事,心里一颤,忧虑的目光盯着嫂子,禁不住问:“嫂子,翠婷怎么啦?”翠娴说:“唉,讲起来是一场噩梦……”她小声地讲述七年前除夕夜发生的恐怖事儿。吴国济是大名鼎鼎起义首领乌石的女婿,这是赤坎乃至雷州沿海都知道的公开的秘密。团圆饭刚过。忽地闯进一彪人马,都是黑布蒙面,手执大刀长矛。进门那刻,吴国济正和儿子吴炳泰持长棍去夜巡。那时吴炳岳早已随吴川县陈兰彬出美国留学了,只剩妻子麦苑薇和翠婷二人在点香。那彪人马进得家门,便一拥而上,给翠婷上了五花大绑,麦苑薇拼力抢救女儿无效。贼人在神台上扔下一纸,便架着翠婷出了家门,上了几匹马,绝尘而去。吴国济和吴炳泰回到家时,得知翠婷遭劫,大吃一惊,麦苑薇把神台上的那张纸拿来,吴国济在烛光里默读着。字写得很大,有一股匪气:

长棍王吴国济听着:你是乌石女婿,可谓威哉勇哉!乱世出英雄,此时得天者你吴国济,得海者我李福野也。今值年关,我等在海上寂寞,特借奇女一玩为快。欲索令爱,太平洋有请。告辞。

大海野鹤李福野

月黑除夕夜拜

读完这些文字,气得吴国济面红耳赤直跺大脚。绿柳村民听了这消息。一时油沸冲天,这年怎过得安稳?他们摩拳擦掌,要去铲平北湖村——原因很简单,李福野在海上,无法追踪,唯有其结拜兄弟彭英龙居北湖村。村里的人要把怒迁到彭英龙和他世居的北湖村。吴国济毕竟是年介古稀,世事见得多了,好说歹说把大家的大压来下了。他知道吴家和李福野更一层的积怨。因吴国济是名扬海内外的雷州起义首领乌石的女婿,乌石威震海上曾与李福野的父亲大海盗李步海驳火,并快刀斩下李步海的首级。这杀父之仇使李福野的野性大作,总想雪此大恨。他得到乌石的女儿麦苑薇嫁给吴国济,便暗中下毒手,掳其女。事情闹大了,根翻了开来,涉及到雷州红土地和绿海洋半个世纪的恩仇。当然也把沿海各村落拉扯进去,那瓜瓜葛葛说不清,理还乱。吴翠婷生死未卜,一直成了吴翠娴和父亲、炳岳弟的难解心事。此时冯仙问起家世。正触动吴翠娴家的痛处,说起来都觉得压抑和沉重。

石虎听了,心不禁沉重至极。

他没想到女婿家里和大海盗李福野有几代积怨和仇恨。加上吴翠婷的被抢走,几家人失去了五人,真是天灾人祸,令人心寒。尤其是冯彪之死,更是此族最大损失。

但他见到冯照忠后,心稍稍得到安慰。冯照忠是走遍天下,见多识广的人,家事多灾难的时候,他还想到国难当头——他是冯家的顶梁柱,也是国家不可多得的英雄。他这样想着的时候,觉得这次到朗月村来很值的。

这时,吴翠娴还在叨念着多年与李家和彭家的积怨。冯照忠示意妻子不必说下去。吴家和彭家的事有一匹布长,以后慢慢度量吧。眼下外甥两人被龙卷风卷了才真的要命呢!他们坐厅里,点起四支蜡烛,边谈边等汉威、晓云和晓霞回来。

天黑得像锅底。朗月村渐渐静下来。偶尔传来零落的狗吠声。

巳时,汉威兄妹回来了。同他们一起进屋的是舅舅吴炳泰。汉威说,冯轩昂叔去了绿柳村,他们是赶到绿柳村找到他的,顺便看了外公外婆,回来晚了,俩老听说天龙卷了表弟妹,心痛,让舅舅同他们一起回来。

正说明,冯轩昂进了门。跟他进来的是村野的多智靓女冯倩燕,飞腿后生冯飞弦。还有五、六个青年男女,冯照忠招呼大家坐下。冯轩昂是朗月村的能人,才三十出头,练一身好武艺不算,还常跑雷州、海南岛做生意。前几年到雷州半岛各地开设武馆,当起教头,后来常和冯倩燕、冯飞弦结伴外出。在朗月村,他们是数得着的人物。冯照忠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帮忙。

陈铎、冯仙见来了这么多兄弟姐妹心里暖暖的感激着。陈铎说:“哥哥,又劳师动众了。”照忠说:“一家别说两家话,找孩子的事最要紧。”冯轩昂说:“安清是一家,不分远和近嘛。忠哥,怎么办,你吩咐吧!”吴炳泰插话道:“风从北起,若向南,则到雷州,若向西南,则到北湾。我想应分几路找才好。我回绿柳村找一帮人到北部湾海村落。”冯照忠说:“轩昂你的徒弟多,可请他们多留神。炳泰多留意海上……”他们在细细地部署着。

石虎见他们这样齐心找狗仔和水妹,内心很激动。他想到女儿石白金虽不是被龙卷风卷走的,但也失得不明不白,到底是怎样找呢?他一时感到束手无策。

冯照忠当然不会忘记弟弟的媳妇石白金。他对石虎说:“虎叔,白金刚失去彪弟,心痛着哪!我想有两种可能,一是到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躲些日子……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太大,她是个倔强人,仇恨在心呀,她要报仇,是不是独自去干些什么事了?”

“我也这么想,是不是她独自出海去了?”石虎说。

冯照忠吩咐轩昂和炳泰留意海上。

石虎说要回铜鼓湾清查一下船只,看白金到底是不是出海去了。

说着说着,鸡已啼头遍。为了次日各人的早行,照忠劝大家快去睡觉。众人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