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密码
4909800000014

第14章 修性命成就的第二步密码

老子在第10章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你能保全本性,持守天真,集气到最柔和的心境,像婴儿一样的纯真吗?你能洗净尘垢、邪恶,使心灵回复光明澄澈而毫无瑕疵吗?)

1.合于老子的原则

老子这句名言,使后世人为了想达到“专气致柔”的效果,想尽种种方法,建立了许多门道。尤其到了近代,自有武当派张三丰的太极拳流行普及以来,到处都可看到、听到“专气致柔”的论调。但很可惜的,谁又真能修气而达到专一的地步呢?心气既然不能专一,要想使它化刚为柔,以柔克刚,更所难能。气不能柔,哪里还能达到返老还童、状如婴儿的境界呢?

但是要从炼气而求得祛病延年、长生不老的方法,早已成为东方人文的专长。无论是中国道家的炼气功夫,或印度的瑜伽术等的炼气,都是靠一双鼻孔、一个嘴巴,加上动作来作呼吸。据我所知的统计,至少有两百多种不同的炼气法,当然也包括了道家和佛家的。

佛家自隋唐以来,由智者大师所创立天台宗的修持入门方法,便很注重用修气调息作为止观的人手法门,如《小止观》六妙门的数息、随息等基本方法。后来演变为天台宗山外的三十六步修炼气功程序,再传到了日本,便成为合气道、武士道等的功夫。又如西藏密宗的一部分修法,专门注重修气的成就,然后进到修肪、修光明而到达三昧真火的境界。总而言之,在人文的学术中,利用气息而修炼精神的,无非要作到“心息相依”、“心气合一”的程度,不谋而合于老子的“专气致柔,如婴儿乎”的原则。

2.修为精湛的孟子

从古至今,一般对于养气修心的功夫,确能修到纯粹精湛的,很少能超过孟子的程度。孟子对养气修心的进度,他的《尽心篇》上作了确切恰当的心得报道: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人人都觉得他可爱,就叫做善,自身具有仁善,就叫做美;既充实完满而又能发扬光大,就叫做大;已经发光大了而又能加于变化,就叫做圣;达到了圣的地步,他的作为如宇宙自然变化,一般人不易测知,这就叫做仰慕中的神了。)

孟子首先指出养气修心之道,虽爱好其事,但一曝十寒,不能专一修养,只能算是但知有此一善而已。必须要在自己的身心上有了效验,方能生起正信,也可以说才算有了证验的信息。由此再进而“充实之谓美”直到“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才算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篇》)的成功果位。至于“其生色也,啐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他所表露出来的色象,很清和润泽地显现在脸上,盈溢在背上,分布到手足四肢上,不待四肢言语,我们就能一目了然了。)那是属于“有诸己之谓信”与“充实之谓美”之间所呈现的外形现象而已。

张三丰

张三丰是个颇具神秘色彩的道士,传说张三丰吃了吕洞宾给他的仙枣后已是得道仙人,遂浪迹江湖行踪不定。后到湖北武当山,入山修炼,结庵于玉虚宫前。张三丰创武当道并创r内家拳J。武当道士历来均在教内秘密传授内家拳技,至今仍然保持这种传统。假如将孟子这些养气修心的成就之说,拿来与老子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作一对比研究,是否完全一致?可以说,从表面看来,第一,一简一繁,已有不同。第二,孟子的神化,与老子的婴儿,似乎又有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差别。但是,老子的简易浅显,用婴儿的境地来形容神完神旺的情况,看来容易,其实太难。孟子的详述进度,看来愈到后来愈难,事实上,修到了“充实而有光辉”之后,却是图难反易了。这便是《老子》本章所说第二步修性命成就的要密码点所在。

3.修性命在于修心智

但是,身心性命的中心,并非在身心神气两者之间而已。神气,还只是道的用,“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能使身心神气相互发挥为用的,却是无名无相的道妙。为了使世俗观念容易了解,也可勉强另为它取名叫“玄览”,叫它为睿智或慧智。所谓“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这是说到了道智成就的时候,澡雪精神还须洗炼,必须达到法天法地而“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纯粹无疵,才能返还本初,合于自然之道。到此才能心如明镜,照见万象。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洞烛机先,而心中不存丝毫物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