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4888300000007

第7章 爱是什么——原来爱情是这样(6)

爱情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来?为什么要来?这是人世间最大的谜,谁也不能给出答案。在古希腊传说中,司爱情的小神丘比特只要用他的金箭射中了两个人,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爱情,但丘比特是个瞎子,经常乱放箭,所以爱情的产生往往不可理喻。虽然这只是神话传说,可现实中也恰恰是这种情形。

对于爱情的这一特点,我们应该了解并接受。如果你发现自己爱上了一个并不爱你的人,请善待自己,因为你并没有什么错,也不是你不够好,只是丘比特的箭没射中她罢了。

如果发现有一个姑娘爱上了你,而你并不爱她,这说明丘比特已经开始注意你了。那么,婉拒这份你没法回报的爱情是唯一的办法。记住,千万不要神气活现,伤害对方。因为,这并不值得骄傲,丘比特只是个瞎子啊。

最好的情形是你爱的人恰好也爱你。不过你要有这个心理准备,爱情并不都永恒。不要去挽留或责备对方,就让他(她)走吧,因为这是无能为力的事情,要也要不来,留也留不住。

请牢记是爱情选择了你,而不是你选择爱情;爱情的陷阱很多,你只要能一一避过就会得到幸福。

办法其实挺简单。当爱神降临到你身上时,张开双臂欢迎它,把充满心中的浓浓爱意赠给那个给你带来爱情的姑娘,并把它带给那些失意的人,带给你周围的人。当爱情消失了,无论是在你的心里还是你情人的心里消失,你都要接受这个事实。请相信只要心胸开阔,它还会再次降临。

重要的是,务必谨慎对待你的爱情,一方面不要轻易付出,一方面要冒着风险寻找你的爱人。

爱情的生命

来呀,亲爱的,让我们到荒野去!冰雪已经消融,生命从梦乡苏醒,春在河谷、山坡徘徊,摇曳。走呀!让我们去追寻春天在辽阔的田野上留下的踪迹;上呀!让我们登上高山,放眼眺望四周那如海似涛的翠微。

啊!冬之夜叠好、收起的衣裳,如今春之晨又将它铺展开来。于是桃树、苹果树打扮得如同“吉庆之夜”的新娘;葡萄树醒来了,枝藤扭结好似情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溪流在岩石间边跳着舞,边哼着欢乐的歌,潺潺流去:百花从大自然的心中绽开,如同从大海中涌出浪花朵朵。

来!让我们从水仙花的酒杯中喝干残存的雨的泪水;让我们倾听小鸟的欢歌,心旷神怡;让我们呼吸那春风的芳菲,如醉如痴。

让我们坐在那藏匿着紫罗兰的岩石下,相互在爱恋中亲吻。

快,亲爱的!让我们到田野去!收获的季节到了!大自然在太阳的仁爱的光芒普照下,庄稼已经成熟了。快来呀!莫让鸟儿和蚂蚁趁我们疲劳的时机赶在了前头,把我们地里的粮食全搬走。快走呀!让我们采撷大地上的果实,如同精神采撷爱情在我们心中播下的忠诚的种子所结出的幸福之果;让我们用田里的产品装满库房,如同生活充实了我们感情的谷仓。

来呀,我的情侣!让我们盖着蓝天,铺着草地,头枕一捆松软的干草,在一天劳累之后,躺下来休息,听着月下谷地的小溪在呢喃细语。

亲爱的,让我们到葡萄园去!把葡萄榨成汁,装进酒池里,好似把世世代代的智慧和哲理收藏在心窝里。让我们采集干果,提取花的香液,即使花果消亡,亦可芳泽人世……让我们回到自己的住处,因为树叶已经变黄,风卷枯叶飘落四方,好像要用它们为凋零的百花盖上尸衣。那些花是在送别夏天时,悲伤得郁郁而死的。走吧!群鸟已向海岸飞去,它们带走了园林中的生气,只给素馨和野菊留下一片孤寂,于是它们把未尽的泪水洒落在地。

我们回去吧!小溪已不再歌唱,泉眼已流干了它欢乐的泪,山丘也脱下了它的艳服盛装。走吧,我亲爱的!大自然已经睡眼惺忪,唱了一首悲壮、动人的歌曲,为清醒送行!

靠近我,我终身的伴侣!莫让冰雪的气息隔开我们的身体。请坐在我身边,在这火炉前!火是寒冬美味的水果。同我谈谈子孙后代的前景!因为我的两耳已经听腻了风的叹息和种种悲鸣。把门窗全都关紧!因为见到天气的怒容,会让我伤感、悲痛,看到城市像失去儿子的母亲坐在冰天雪地中,会令我愁肠百结,忧心忡忡。老伴儿,给灯添些油吧!它几乎要熄灭了。把灯移到你跟前!让我看着漫漫长夜在你脸上刻画下的阴影。拿酒来,让我们边斟、边饮、边回忆那逝去的青春。

靠近我,靠近我些,亲爱的!火已经熄了,灰烬几乎把它盖了起来。拥抱我吧!灯已经灭了,周围是一片漆黑。啊!陈年老酒使我们眼皮沉重。再瞧瞧我!

用你那惺忪的睡眼。搂着我!趁着睡魔还没将我搂紧之前。吻吻我吧!冰雪已经 战胜了一切,唯有你的吻还是那样温暖、热烈……啊,亲爱的!安眠的海是多么深沉!啊,明晨又是多么遥远……在这世界上!

勃朗宁的爱情

伊丽莎白·巴莱特十五岁时,不幸骑马摔伤了脊椎骨,只能困守在楼上的静室里,在一张沙发上寂度岁月,莎士比亚与古希腊的诗人是她唯一的慰藉。

“见过她画像的,都不能忘记她那悲怆的一双眼睛。”

然而,1844年,三十九岁的伊丽莎白·巴莱特,结识了小她六岁的诗人罗伯特·勃朗宁,生命从此打开了新的一章。

勃朗宁大器晚成,当同期的一些诗人熠熠生辉的时候,认识他的天才的,只有少数的几个人,伊丽莎白·巴莱特即是其中之一。一次,勃朗宁读到巴莱特的诗,发现她引用了自己的诗句,感到莫大的欢愉。于是,他迫不及待地给这位同行写信,仿佛俞伯牙遇到钟子期:“亲爱的巴莱特小姐,你那些诗篇真叫我喜爱极了。”女诗人很快回信说:“亲爱的勃朗宁先生:我从心坎深处感谢你。”由此,“一叶薰香”的恋情拉开帷幕。

他们不断地互通信札,“彼此贡献早晚的灵感,彼此许诺忠实的批评”。从文学到人生,从爱好到性情,最初五个月密切的通信,使伊丽莎白·巴莱特灰暗的生活豁然开朗,拥有了灿烂的光明。每一天她最开心的时刻,就是黄昏降临,听到邮差的那一声叩门。

后经勃朗宁的几次请求,她终于准许他去见她。他终于见着了她:可怜瘦小的病模样,蜷伏在沙发上,客人来临都不能起身欢迎!他的心里涌起无限的悲怜……翌日,巴莱特接到勃朗宁的一封求爱信。在迟暮的岁月里赶上了早年的爱情,这让她既欢欣又自卑。经过一宵踌躇,她“忍痛”警告他:再要如此,便不再见他。勃朗宁慌忙写信去谢罪,解释前信只是感激话说过了头,请求退还原 函(信退回时,勃朗宁红着脸将其销毁。他们的通信中单缺这一封,使后来的勃朗宁夫人感到非常懊丧)。

“风波”过后,勃朗宁没有放弃。他住在伦敦近郊,乡间空气的清芬,红的玫瑰、紫的铃兰……不断通过邮差传递到巴莱特的闺房。巴莱特压抑在心底的爱,随着初秋的阳光一天天成熟。如果一天接不到他的信和鲜花,她就不能定心。她的心已为他跳动着了。但她还不能完全放开顾虑:他,一个健康的、伟大的人。我,一个颓废的病人。这公平吗?可爱是这样炽烈,幸福得让她眩晕。终于,她不能再固执,不能再坚持。

爱,真是一个奇迹。相爱的第二个春天,在沙发上蜷伏了二十五年的伊丽莎白·巴莱特,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她步履轻盈、愉快地走出病室和囚笼,在阳光下,在青草与花香间,在小乌的歌声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也就在那一段时期里,她写下献给情人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才华达到了顶点。

可她的爱情,却遭到“无可通融的父亲”的反对。1846年9月12日,女诗人由她忠心的女仆陪着,来到附近一个教堂,和她的情人悄悄地结了婚。尽管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她却并不遗憾,且欢欣地说:“因为我太幸福了,用不到呀!”一个星期后,她带着女仆、爱犬,还有这一年又八个月积聚起来的一封封情书,离开了家,栖居在有名的CasaEuidi岛上,过起了幸福的生活。

这无比的幸福一直延续了十五年。十五年中,他们如影随形,在罗马、巴黎、伦敦游玩,巴莱特竟能登山涉水。她给妹妹写信道:“我叮嘱勃朗宁千万不能逢人就夸他妻子跟他一起到这儿去过了,到那儿玩过了,好像有两条腿的老婆是天下最稀奇的宝贝了。”

1861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勃朗宁夫人和勃朗宁说着话,温存地表示她的爱情。半夜时分,她觉得倦,便偎依在爱人的手背上小憩。勃朗宁问她觉得怎么样,她轻轻吐出一个无价的字:“Beautiful。”几分钟后,她的头垂下来,在爱人的怀抱中瞑目——“微笑的、快活的,容貌似少女一般”。

伊丽莎白·巴莱特曾在诗中写道:“我如有其命,完全是他的爱一手救活。”

“美!”徐志摩叹道,“他们的爱使我们艳羡,也使我们崇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