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汉室基业
4864100000008

第8章 刘邦称帝——西汉政权的巩固(2)

在周边关系上,刘邦缓和了汉朝与匈奴、南越的关系,使周边政治局势趋向稳定。秦末时期,匈奴乘内地变乱,不断南侵,扩张势力。前200年,刘邦亲征匈奴,被围困于白登7天,陈平用计才侥幸得脱。前198年,转而与匈奴缔结和亲之约,汉匈关系暂时缓和下来。在南越方面,秦朝灭后,秦吏南海尉赵佗出兵占领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刘邦派遣陆贾出使说服赵佗归顺。前196年,刘邦封赵佗为“南越王”,将南越一带收为汉朝统治的一部分。

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刘邦在长乐宫去世,享年63岁,在位8年。

名家回眸

《先秦史》里说,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有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越,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更强调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实际上汉朝之盛,作为开国皇帝的刘邦功劳最高,因而才得此“汉高祖”的谥号。观其一生,豪迈的大气象,精湛的驭人之术,为汉朝后代皇帝树立了杰出的榜样。

对异姓王势力的削弱与消除

八王不是刘氏宗室,故称异姓王。他们中权力大的掌握百余城,小的也拥有数十县。他们有独立的兵权,号令一方臣民,与君王无异。这种“准割据”势力的存在,严重威胁了中央政权。

汉高帝五年七月,刘邦称帝仅7个月,燕王臧荼就首先起兵反汉。高祖迅即亲率大军征讨,击破叛军,俘虏臧荼,平定燕地。战后,高祖立自己宠信的长安侯卢绾为燕王。

随着异姓王势力在地方的不断发展壮大,国家的安全隐患日益为高祖所重视。为维持稳定局面,强化中央政权,他开始有计划、分步骤地消除 异姓王势力。

在这场血腥的政治风暴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楚王韩信。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叱咤风云,为高祖平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帝业伊始,如何稳固政权是最为高祖所关注的。因此,“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就成了高祖的心腹大患。

汉高帝六年十二月,有人告韩信谋反。高祖用陈平计,诈言出游云梦泽,在陈州会见各路诸侯。陈州是楚地,韩信依礼在郊外迎接。高祖令埋伏下来的武士把他捆起来,押解到洛阳。随后又赦免了他,降为淮阴侯,使其居长安,其实是软禁了他。

一天,高祖与韩信交谈。高祖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答:“陛下不过能带10万军。”高祖又问:“那么你呢?”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高祖反问:“既然你用兵多多益善,为何被我所擒呢?”

韩信说:“我是善于带兵,而你是善于用将,所以我才被你所擒。”高祖本来就“畏恶其能”,韩信不顾阶下囚的身份,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进一步触动了高祖的痛处。

汉十年,高祖任命陈豨为代国相,负责指挥代、赵二国的边防军。有人揭发,陈豨临行前曾与韩信密谋,陈豨在边境反,韩信为内应。赵国相周昌也求见高祖,说陈豨拥兵在外,宾客众多,应谨防有变。汉高帝十年秋,高祖以“太上皇崩”为由召陈豨回京。陈豨知道回去绝无善终,就称病不至,并与曼丘臣、王黄等公开反叛,自立为代王。高祖至邯郸部署讨伐,用“羽檄”征调彭越、英布等,彭越称病,只派部将追随,英布也没有应召。当时陈豨部将四出攻击,形势十分危急。高祖只得重金收买陈豨部将,引诱他们投降。汉军又分两路出击,太尉周勃从太原入代,叛乱才 被平定。陈豨被周勃斩于灵丘。

高祖御驾亲征时,曾命韩信一同前往。韩信因与陈豨私交甚密,称病不从。当时,韩信有一舍人因罪被囚,要被处死。舍人的弟弟状告韩信打算与陈豨里应外合,在京城发动叛乱。吕后找来萧何,两人密谋:诈称皇上已破陈豨,设宴庆贺,引韩信入朝。韩信一到,就被武士捆绑起来,不由分说地拉到长乐宫钟室处死。

韩信能做到大将军,是因为萧何的极力推荐;韩信的死,也是出自萧何的计谋。韩信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引人深思!

韩信之死,固然是高祖建立与巩固“家天下”的需要,但与韩信自身居功自傲、目空一切不无关系。军事上他是一个天才,政治上他却很不成熟。

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里对韩信有两句耐人寻味的评价,说他是:“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意思是说,韩信以商人的心理为自己谋利益,以君子的心理要求高祖报恩。这在家天下的帝制时代,正犯了君主的大忌。韩信,背负赫赫战功,曾被高祖许下“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刀不死”的免死令,却最终没能寿终正寝,而成了高祖在夺取天下后的一只被舍弃的棋子。

高祖征陈豨军回到京城,见韩信已死,“且喜且怜之”。韩信是汉初第一个被诛杀的功臣。以此为开端,拉开了诛杀异姓王的序幕。

汉高帝十年秋,高祖率部讨伐陈豨,经过邯郸,曾向彭越征兵。彭越派部将带兵跟随,自己则称病不去。高祖很生气,派人责备他。彭越恐惧,打算亲自前往谢罪。部下扈辄说:“大王当初不去,经人责备才去,去了就会被捕。不如就此起兵造反。”彭越不听他的建议,仍然称病不去。

彭越的太仆犯罪,彭越打算杀掉他。太仆慌忙逃到高祖那里,控告彭越和扈辄阴谋反叛。高祖便派人突袭彭越,把他囚禁在洛阳。高祖念其有大功于国,又赦免了他,削王为民,想把他流放到蜀地的青衣县。

彭越行至西郊,正好遇到从长安来的吕后。他对吕后哭诉自己无罪,请求允许自己回故乡昌邑。吕后满口许诺,将彭越带回洛阳。吕后劝高祖说:彭越是豪壮而勇敢之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是自留祸患,不如就此杀掉。高祖仍然犹豫不决,吕后便让彭越的门客再次告他阴谋造反。廷尉王恬开呈报请诛灭彭越家族,高祖应允。彭越被灭族。

英布,素以骁勇善战着称。汉初封功臣时封他为梁王。

高祖、吕后诛杀韩信后,英布内心恐惧。随后,高祖诛杀彭越,并将其尸体剁成肉酱,把肉酱分赐诸侯。当时英布正在打猎,看到肉酱,异常恐惧,暗中使人部署,集结军队守候并侦察邻郡的意外警急。

英布有一个宠姬病了,常去看医生。医家对面就是中大夫贲赫家。贲赫想借宠姬讨好英布,就送了她很多礼物,并在医家与之对饮。宠姬回去后向英布称赞贲赫。英布生气地问:“你怎么知道的?”宠姬就把两人交往的情况告诉了他。英布怀疑二人私通,召见贲赫。贲赫惊惧,借口有病不去应班。英布更加恼怒,要逮捕他。贲赫便逃到长安告英布谋反。

英布料定贲赫会告发自己,他认为汉将中只有韩信、彭越是他的对手,现在二人均已被杀,而高祖年老患病,不可能亲自出征,所以有恃无恐,公开打起了反叛的旗帜。

高祖知道诸将对付不了英布,只得抱病东征。出发前,高祖听说楚国有位前任令尹薛公很有谋略,就想听听他的高见。薛公认为英布有三种选择:上计是东取吴,西取楚,北取齐、鲁,争取燕、赵的支持,然后固守,那么崤山以东就不属于朝廷了。中计是东取吴,西取楚,北取韩、 魏,占据敖仓的粮食储备,控制成皋的通道,胜败难以预料。下计是东取吴,西取下蔡,以越地为基础,自己据守长沙,那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朝廷不会有危险。高祖问:“英布将采取何策?”薛公说:“一定会采取下策。”高祖问:“为什么?”薛公说:“英布是骊山的刑徒出身,凭自己的本领当了万乘之主,都是为了自己,而不顾及后代,更不会考虑到百姓和长远利益,所以必定会用下计。”

英布果然先攻破吴、楚,然后率军西进,在蕲以西与汉军遭遇。英布的军队虽然精锐,但还是被高祖亲自指挥的汉军击溃。退至淮南后,英布又打了几场败仗,只带了百余人逃往江南。英布是长沙王吴芮的女婿,想投奔长沙国。吴芮的儿子派人将他诱至鄱阳,当地人将他杀死。

早在汉高帝六年初,韩王信已降匈奴。汉高帝八年冬,因赵相有反谋,高祖废赵王张敖为宣平侯。英布死后,七王仅存长沙王。长沙王因封国较远,又处在汉与南越的中间地带,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所以当时无事,直到文帝时由于无后而亡国。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异姓诸王为高祖攻取天下出生入死,以血肉之躯铸就犀利的宝剑,披荆斩棘。对于他们的死,后人虽然不无伤感,但大汉江山却从此更加稳固。

高祖铲除异姓王后,在他们的旧土上,陆续分封一些同姓子弟为王,称同姓王。他一共封了9个王:荆王刘贾,楚王刘交,代王刘喜,齐王刘肥,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吴王刘濞,燕王刘建。为防止再次出现异姓王威胁政权的状况,高祖与群臣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无功而侯者,天下共击之。”

这些同姓诸侯王,初期尚能忠于朝廷,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巩固汉家基业的藩屏作用,填补了异姓诸侯王被剪除后的政治空缺。但是后来,随着 他们势力的不断发展壮大,又形成了弱干强枝之势,与原异姓诸侯分裂割据的形势无二。他们在自己的封国拥有独立的行政权、司法权,官吏的选拔也不由中央掌管。至景帝时,终于爆发了七国之乱。

名家回眸

在秦末和楚汉战争中,一些六国旧贵族和拥兵将领,纷纷割土据地。楚汉战争中,他们大多归到高祖麾下,与项羽对抗。当初项羽分封诸侯时,封臧荼为燕王,吴芮为衡山王。高祖在征战中也曾封韩信为齐王,英布为淮南王,张敖为赵王。到楚汉战争结束时,七王尚存。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刘邦称帝后,调整八王封号。齐王韩信熟悉楚地风俗.徙为楚王,彭越为梁王,韩王信为韩王,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赵王张敖皆如故。

吕后干政,首开中国历史上外戚专权的先河

吕雉是单父县(今山东省单县)人,早年随父亲迁居沛县。其父吕太公精于相面术,在乔迁喜宴上,看出泗水亭长刘邦有龙颜,当机立断,把吕雉嫁给了当时穷困低微的地方小吏刘邦。

初嫁给刘邦时,生活困窘,吕雉从事农桑针织,生育儿女,孝顺公婆,过着自食其力的百姓生活,可以说是一位贤惠的民妇。而早年的刘邦却相当无赖,平日里到处闲逛,混吃骗喝。后来,刘邦出差押解民夫,民夫途中逃跑,他无法交差,只好逃进芒砀山区,落草为寇。刘邦落草后, 吕雉独立支撑家庭,还时常长途跋涉进山,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

因为刘邦弃职亡命,吕雉受到连累被官府关进大牢,历经磨难,后由萧何多方周旋才获救出狱。刘邦在沛县起义后,吕雉跟随刘邦转战沙场,颠沛流离,经历战争风云,增长了文韬武略。汉高帝二年(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之战中大败,吕雉被俘,被项羽扣为人质两年多。楚汉战争期间,项羽曾把吕雉押到两军阵前,以烹杀吕雉威胁刘邦,刘邦却笑嘻嘻地说:“你爱杀就杀,悉听尊便。”作为俘虏,吕雉挣扎在生死边缘,受尽了折磨和凌辱,造成了多疑和缺乏安全感的后遗症,个性变得阴狠毒辣。

直到楚汉罢兵言和、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之时,项羽才将吕雉等人归还刘邦。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刘邦称帝,吕雉被封为皇后。

后来,吕雉在刘邦巩固皇权、剪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诛大臣,多吕后力”。杀韩信、彭越,都是吕雉的主意。汉高帝十年(前197年),陈豨谋反,刘邦率兵亲征。吕雉留守长安,听说韩信阴谋策应陈豨,便与萧何商议,骗韩信入宫后处死,并诛三族。刘邦至邯郸,向彭越征兵合击陈豨。彭越称病不去,被刘邦废为庶人,贬居蜀地。吕后认为应斩草除根,指使人诬告彭越谋反,夷灭其宗族。

刘邦病危时,吕雉考虑未来的朝政,询问刘邦说:“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刘邦说:“曹参可。”吕后问其次。刘邦说:

“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辅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更问其次。刘邦说:

“此后亦非尔所知也。”

刘邦死后,相位的安排,基本上都按刘邦所说井然接续。但是,帝位的承继却是风波迭起、异常凶险。

刘邦共有8个儿子:吕雉生刘盈,曹夫人生刘肥,薄姬生刘恒,戚夫人生刘如意,赵姬生刘长,其他姬妾生刘友、刘恢和刘建。吕雉是刘邦的原配夫人,刘盈是吕后的长子,刘邦称王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立刘盈为太子。但是,刘盈仁弱,刘邦嫌他“不类己”。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几次想改立其子刘如意为太子,都因为群臣反对废嫡立庶而未果。

刘邦驾崩后,太子刘盈(前213~前188)即位,是为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吕雉借口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开始以太后的身份把持朝政。

一朝权在手,她立即把昔日的情敌戚夫人贬禁于永巷,令其洗衣舂米。汉惠帝元年(前194年)农历十二月,乘惠帝刘盈出猎之际,吕后派人将年仅9岁的刘如意毒死;随后又把戚夫人手足砍掉,戳瞎双眼,熏聋耳朵,灌入哑药,扔进厕所里,称之为“人彘”。几日后,吕后召惠帝前来观赏“人彘”。惠帝听说是戚夫人,失声大哭,惊吓致病,岁余不能起,派人转告吕后说:“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此后,惠帝每天饮酒为乐,不听政,国家大事任由吕后处置。

吕后专权之后,开始逐一消灭那些可能威胁其权威的刘氏诸王。先把淮阳王刘友迁为赵王,不久又将其活活饿死;尔后又迁梁王刘恢为赵王,将其逼死。次年,即汉惠帝二年(前193年),吕后又派人诛杀燕王刘建之子,夺其国。

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却又无能为力,虚位7年后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农历八月忧郁病死,年仅24岁。惠帝皇后无子,吕后选取后宫美人幼子立为少帝,吕后临朝称制。汉高后四年(前184年),少帝知道自己不是皇后所生,口出怨言,被吕后废掉,改立惠帝子恒山王刘弘,也称少帝,仍由吕后****。

吕后称制,前后8年(前187~前180年)。这期间,她大力提高娘家人吕氏的政治地位,先后封大哥吕泽之子吕台为吕王,吕台弟吕产为梁王,吕台之子吕通为燕王,二哥吕释之子吕禄为赵王,另封吕氏6位子弟为列侯。

不过,宫廷的权位争夺并不妨碍吕后实行一些德政。吕后当政15年,继续推行刘邦以来的约法省禁、与民生息的大政方针,做了几件好事:

1.诏令各郡县勉励优秀农户,减轻赋税,改秦税十收其五为十五税一。

2.既往不咎,允许以往逃避山林、湖泊和迁徙他乡的农民回到家乡,并归还田宅,官吏不得歧视。

3.释放奴婢,回乡从事农耕,官吏不得干涉。

4.下令“戍卒更”,取代秦朝以来的戍卒无限期。裁减大批军官士卒,转业还乡,优先给以土地,妥善安置。

5.大赦天下;废秦时因株连而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

6.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安定了边境局势。

这些政策缓和了内外矛盾,推动了生产发展,增强了汉王朝的综合国力。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全面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