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禅是细微处的光明
4845500000003

第3章 禅的心态(2)

如果禁欲能让你爽,那你就去禁欲。

如果你觉得禁欲不爽,那就不要禁欲好了。

总之,你不能禁锢自己。

好不容易认识到一颗本心,你却又自己把它囚禁起来,何必呢?

是,你囚禁它是为了保护它。我知道你的苦心,但它不知道你的苦心。它只知道浑身不自由,它渴望乱找一个人把它解放。就像不能禁锢你的孩子一样,你不能禁锢你的心灵。

如果你禁锢自己的心灵,它会随便就跟人走掉,永不回头。

你要放心它,你要放松它。

这样它必然属于你。

因为它本来就属于你。

本心就是本来的心,本来就是没有采。

你并未来过,也并未去过。你并未活过,也并未死过。本心是无心。回到无思无虐状态,你甩一颗本心收获极大。

王少农与熊晋仁聊天。

熊晋仁说:“慈法师来香山了,我与师兄们一起陪他放生,放走了很多鸟儿。”

王少农说:“谁买的鸟?”

熊晋仁就说某某某某。

王少农说:“买了又放,这不叫放生。在这一买一放的过程中,要残害很多鸟儿。我们不应以残生的方式‘放生’,要以全生的方式放生。如果我们走在路上看到鸟儿遭难,上前救它,放走它,这才叫放生。我们也是鸟儿,我们不希望别人把我们买去禁锢起来,再进行所谓的解放,我们自己放飞自己。杜甫有两句诗非常好,有道是:‘先王作网罟,设法害残生。’先王留下很多网让我们钻,后来的王又解放我们,并给了我们更大的网让我们钻得更自由,同时网得更紧。我们不要这自由的网,并且我们要让网自由。这样,网非网,鸟儿便会真正自由。那天我和朱病起、王家斌还有曾德旷四人去燕子湖玩,回来在一个村口看见路上摆满了网,很多鸟儿死在上面,而过往的村民熟视无睹,我心悲之。”

一天,佛陀到庵婆罗林看望罗侯罗。

罗侯罗侍奉佛陀洗完脚后,向佛陀行礼,坐在一边,静听佛陀教诲。

佛陀将一点水倒入水瓶,对罗侯罗说:“你看到这水瓶里这点儿水吗?”

罗侯罗回答:“是的,我看到了。”

佛陀说:“那些不知羞愧、故意说谎的人,就像这样,没有多少沙门性。”

接着,佛陀又将水倒在地上,说道:“那些不知羞愧、故意说谎的人,就像这样,倒覆了沙门性。”

佛陀又继续将水瓶翻过来,说道:“那些不知羞愧、故意说谎的人,就像这样,没有一点沙门性。”

佛陀因此教诲道:人不可自己倾覆自性,要把它保留在瓶中。

在此,瓶中水是解放,把水倒掉反而是禁锢了。这很好懂,水(自性)都没有了,便是死亡。把水留在瓶中,让它有,让它活,这便是解放。

有一位优婆塞名叫纯陀,对佛陀说:“我们都想从如来处求取将来的食粮,只愿如来哀悯众生,接受我微薄的供养。”

佛陀说:“好,今天我就接受你最后一次供养,成全你完满的智慧。”

纯陀恭敬地对佛陀说道:“即使如来佛您是用方便之门向世人现身人于涅槃,但我不能不因此而心怀苦恼。”

佛陀听后,连连称赞:“好啊好啊,你能知道如来只是用这种方式向世人现身说法,进入涅槃。”

佛陀即将涅槃,当然不再需要任何供奉。他之所以接受纯陀的供奉,是在开示:你所要求的我都接受,这便是排除杂念的方便法门。

佛陀接受一切供奉

佛陀在涅槃前做的这个举动是在开示,有选择便有分辨心、是非心、善恶心,来者不拒就没有困扰。

一切都可以,便不会被一切禁镏。

有性无性,齐成佛道。

——《圆觉经》

永远坚持自我

别人的话信一点就可以了,对自己全信。

大迦叶在佛陀的弟子中以苦行头陀而著称。

佛陀初出家六年苦行,后于菩提树下证道后,说“苦行非道”,舍去了种种苦行,也不提倡弟子进行无益的苦行。头陀行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例如有时要在墓地睡觉。大迦叶年纪很大了,佛陀看他还在行头陀行,就说:“大迦叶。你不要再这样苦自己了。”大迦叶回答说:“我还是接自己的方式修行好,你教的那一套让别人去学吧!”

佛陀面色稍有不快:“哦?”

大迦叶笑道:“你是明白的。老实说,这一世不遇到你,我也能自己觉悟的,只不过可能会晚一点。”

佛陀与大迦叶相视而笑,说:“因为你的坚持苦行,会让我的教法更长久。很好,很好。”

特立独行大迦叶,

敢不听佛乱饶舌。

自信信佛两无碍,

禅门从来自不失。

佛陀开示:人人破除对佛的迷信,人人可为佛。

出家乃大丈夫事,禅门行者可谓大丈夫中的大丈夫也。

随处做主,直心担当。于法自在,共佛称王。

后世禅门中开出“超佛越祖禅”,可以说是其来有因。

不听话,是为教外;契佛心,是为别传。佛法教内教外开演的一场场对手戏,煞是好看。妙法由斯拈珠走盘,不能定格;佛心从此神龙飘飘,出入自在。

大迦叶不听佛陀的话,实在是深得佛陀之旨。

其实,佛陀已在《金刚经》中明确开示:“佛非佛。”佛不是佛,佛法不是佛法,禅也不是禅。佛并没有让谁信他,听他。

这其实挺好理解,正如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道非常道”即“道非道”。

一切都不是它自己。

也不是别的。

那它是什么?

是一切。

而不是某一个个体。

一切即一。这个一很大。中国只有一个,但中国很大。“我”也只有一个,但这个我很大。

明白“我”很大,我为一切,你就不会去追求外物,追逐外心。这样,你回到作为个体的“我”,就不会迷失。

树木不会迷失在森林。

水滴不会迷失在大海。

一棵树不会迷失在森林,你不会迷失在人群。树就是树,你就是你。

人不会迷失在自性之中。

所谓自性即本性,它是不需证明,不需解释的本能。我们生下来就要吃奶,还没生下来就要吸母亲的营养。我们的身体很“动”,我们的心很“静”。动静非动,动静是静。再大的动静也是静。同样的,再静也是动。地上万物随地转,蝉鸣山更幽。自性不失,一动一静,生生不息。

王少农与熊晋仁喝酒。

熊晋仁说:“我先干。”于是一饮而尽。王少农不觉也跟着饮了一杯。熊晋仁又说:“再喝一杯。”又是一饮而尽。王少农又跟着喝了一杯,渐渐觉得不胜酒力!熊晋仁又喝一杯,这次王少农不跟他喝了,看他喝。不久熊晋仁醉了,王少农依然没醉。熊晋仁醉了舒服,王少农不醉舒服。二人不同,各得其所。

如果王少农不让熊晋仁喝酒,不爽。如果熊晋仁强行让王少农喝,不快!二人谁也不管谁,因此各自逍遥。

熊晋仁与王少农一起喝酒

熊晋仁狂饮,王少农独品。二人不同,各得其所。王不会追随熊,熊不会追随王,熊与王因此能做朋友。

禅是与天地为友,所以不为天地困扰。

禅是与他人有区别,因此能做出没区别。

那次慈法师来,佛徒云集香山马强处。熊晋仁嫌屋里人多太吵,一个人跑到屋外吹箫。王少农不觉也跑到屋外唱歌,与他相和。二人在屋外歌吟弘一的《送别》,屋内似有人聆听。

2003年秋天,西班牙的张琴女士回国请客,招待大家吃路边摊,熊晋仁在马路边上大唱熊版《满江红》,满座叫好,一街皆惊。还有次朋友们在良乡聚会,王少农在座中高唱王版《满江红》。二人作的曲子不同,其情则一也。

阿难知道佛即将涅槃,十分难过,便在一旁哭泣。

旁边一位阿泥搂豆尊者对阿难说:“佛子要涅槃了,还有一些事没问,你还不赶紧去问。”

阿难突然想起来了,立即问佛:“第一,佛在世的时候,大家都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何人为师呢?”

佛陀说:“依处处解脱的无上戒法为师。”

阿难又问:“佛在世时,与佛住在一起;佛灭度后,又依谁而住呢?”

佛陀回答:“你们与自己在一起。”

阿难问:“佛灭度后,编辑经、律、论三藏教法时,在各部的开始,要说些什么话呢?”

佛陀回答:“应当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是经’的格式。”

阿难又问:“对一些恶性比丘,佛在世时,佛还没调教他们,使他们放弃坏的事性;佛灭度后,用什么办法对待他们呢?”

佛陀说:“用默摈的办法对付那些人,使他们在僧团内部处于孤立。这样一来,他们便会感到孤独无趣,从而自动离开寺庙,找到自性,放弃恶行,重新成为好的比丘。”

午夜时分,佛即将涅槃。

佛说:“比丘们,你们在我灭度后,应当尊重爱护波罗提木叉,应当知道他就是你们人间的导师,跟我在世上没什么两样。”

“我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屡次向你们显示我已经进入涅槃,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进入涅槃,因此,你们应当知道,涅槃是常住法,是不变易法。”

佛说完后,就在七宝床上,右胁朝下,头枕北方,脚指南方,面西背东,安然而卧。

佛陀带着慈祥的微笑悠然地进入涅槃之境。

佛陀在涅槃之前最重要的开示就是要人“跟随自己”。

这句话具有排他性。

“跟随自己”等于说“不跟随别人”。

这是佛陀让人坚持自性的简单法门。不用说那么多,一切事你不要迷失自己,也别亏了自己即是。你要善待自己的身体各部位,更要善待灵魂各角落。做人有数。就会避开劫数。

人人可以涅槃。度人不如度己。所谓度己就是跟随自己。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迦叶

要从内心觉悟

内心不觉悟,穿金戴银只是乞丐。

达摩大师航海到中国,粱武帝立即派人请他到金陵问法。

粱武帝问:“朕即位以来,建庙,写经,蓄养僧众有什么功德?”

达摩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惊道:“为什么没有功德?”

达摩说:“你做的这些事就像影子,虽有实无。”

“如何是真功德?”

“用世俗的方法求不到的那个,圆满妙觉,空阔寂寥。”

“如何是最高真理?”

“廓然无圣。”

粱武帝急道:“你看我是谁?”

达摩道:“不知道。”

粱武帝后来糊里糊涂去请教志公禅师,志公听后大惊:“他是观音菩萨乘愿再来传佛心印的。你错过了大因缘。”

达摩来到大江边,折来一枝芦苇作舟,飘身而过。来到少林寺九年面壁,觉悟了无上智慧。

一天,佛日和尚对大众说:“如果你没有发现人人不缺的菩提心,就是磕一亿个头,塑一万尊佛像,印一万部经,建一万座庙,也与佛法无关。为什么?一切佛法从菩提心出。”

呵呵,说圣道凡不沾边,积功德枉用功。佛法根本处,没你思谋处,没你措手处。

鹊鸟难到妙高山,

一苇渡江惊凡眼。

神僧来去只平常,

无圣无凡是佛源。

看官,别又被达摩欺瞒了。千圣万贤,一佛仙魔,尽是欺人妖怪,达摩来是要你于一切圣贤佛魔的压迫中解放出来,自立起来,自信起来。

圣凡却是人影子,

佛魔等同鬼画符。

达摩“一苇渡江”、“九年面壁”这两个禅门最经典的案例千人说、万人评,究竟何意?

我先不说它,先回头说“禅”,再说达摩。

总的来说,“禅”分祖师禅与达摩禅。

祖师禅即如来禅,指佛陀传下的禅法。

即禅定。

达摩禅即达摩传下的禅法。即禅悟。

其实都一样。你觉悟了就是禅,没觉悟就什么也不是。禅定即禅悟。悟虽有渐悟、顿悟之分,说到底悟了就是悟了,没悟就是没悟,禅门明心见性,万千法门,归于一端:静。

静从动出。

达摩从“一苇渡江”到“九年面壁”,正是由动到静,正是人禅的妙法。

仔细来看,这其中学问很大。

“一苇渡江”不是神通,而是比喻。指达摩离开粱武帝的纠缠后身轻如燕,就像一枝芦苇渡过大江。

“一苇渡江”有极深的意义,指佛门与王者之门划清了界限。达摩在印度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印度佛教必须依赖婆罗门种姓流传。中国不是种姓社会,因此达摩到中国发现佛法完全可以不依赖王者即可传播。

“一苇渡江”指达摩与梁武帝划清了界限,断绝外部的纠缠。

“九年面壁”指达摩回到自性,从内觉悟。

达摩觉悟的道路就是我们觉悟的道路。简而言之,即:

一、先断绝外部纠缠;

二、从内心觉悟。

内心不觉悟,穿金戴银只是乞丐!

王少农与熊晋仁谈禅。

熊晋仁说:“我不知道什么是‘禅’,我只知遭什么是‘馋’,看见好吃的我就流口水,这就是‘馋’。”

王少农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禅’,我只知道什么是‘蝉’,那就是知了。道家说‘蝉蜕’,诗人说‘寒蝉凄切’,我不明白他们说什么。夏天的时候如果我窗子边有一只知了叫,我就会很烦,就会循声而去,把它赶跑。我看到大树里飞出一个小东西,仓皇逃去,那就是蝉。”

王少农与熊晋仁

在香山顶上谈禅

佛陀渡过恒河之后,走过几十里路,碰到两位仙人。他们各与弟子离群索居,住在一条小溪旁。

佛陀经过他们的住处,向他们请教。

有一位仙人说:“我奉事梵天之事,奉事日月之神,每天举行火的祠祀。世上之物只有水是干净的,因此我停止而居。”

佛陀回答:“这只是生死之法,并不是真正至高无上的道。水不可能永远流动不息,火不可能长久燃烧下去;太阳一出来就转移了位置,月亮刚圆满就已经亏缺,一切流传无常,万物均不真实。道是在清净空虚之中,水怎能使心变得清净呢?”

佛陀见他们的修行不会有任何结果,默默地离开了。

佛陀在此开示:悟水悟火,始终只是水深火热。要悟自己,不要依赖一切外物。

释迦牟尼佛成道后,他观察到一切众生都具有智慧种子,只是由于妄想、执著将这些种子的本来面目遮蔽住了,因此而堕人世间烦恼爱欲的旋涡之中,所以不能成佛,抵达智慧的彼岸。

释迦牟尼佛说:“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

佛陀在此开示:去掉妄想,即回自性。你不狂妄,就找到自己。这个自己非常安静,非常保守,却能收拾一切狂妄。

去掉狂妄,就能成就你的狂妄。

这就是禅悟的妙处,它让你全空,然后让你全有!

廓然无圣。

——达摩

放下才有收获

越放得下,收获越多。

一学者去见道悟禅师,呈上一偈请他评点。偈曰:“心佛与众生,全体阿弥陀。相应阿弥陀,是波罗蜜多。”

禅师笑曰:“你的佛太多了。”

学者与禅师上庙外的厕所小解,回庙途中,禅师口占一绝:

春来野花香。

秋放白云忙。

闲闲无所事,

无语问太阳。

禅师舞之颂之,稍顿说:“这就是我这两年生活的写照。”

晚上,祥师带村民念佛做晚课以后,学者疑惑问道:“为何禅师也念佛?”

禅师说:“他们需要。”

第二天学者一觉醒来,心里冒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廓然无圣”。接着就有了一副对联:宝藏从此出,乐天随人愿。

说与禅师听后,禅师说:“我把这副对联请人写好挂在客堂。”

下午,学者与禅师聊天,禅师随口吟出两句诗:“两手空空放胆量,霹雳如山任君行。”

学者稍后续道:“无天无地大自在,笑弄风云平常心。”

学者要走了。禅师临别赠言:“我不是禅师,你也没有向我学到什么,珍重!”

一日拥黑白,

一禅搂西天。

平等真法王,

语默总安闲。

回忆成展望,在一种平怀中波涛汹涌;感恩与诅咒,在无量虚空

里悄然安息。

拈花一笑,

真实如美人怀春

曹溪雨流,

清风不绝如缕。

一个有趣的黄色故事,说了很多年以后就会变成灰色、黑色、无色。禅已经被搞得很无趣。无数的人无数次去嚼被嚼过无数遍的甘蔗渣,是这个无聊时代很红火的无聊事业。

很多说禅的书是反禅的,因为错过了自己,遗失了现下,败坏了活泼自由的浩瀚生机。这里,我将说一点贴己的话,贴人的话,更重要的。是说一点令人勃然心动的私房话:

机锋,不是智力的较量,而是自由心灵的激发。

宗教,已经被太多的人搞成一件件防寒服和一层层防晒霜。

禅,是那些穿越了跪拜的人开始站起来孤往独行的,走上自由之路。

禅者,在愚公搬走太行、王屋二山以后,继续搬山不止。

山搬来搬去又见山

惊回首,

风雨笑桑田。

生活总是乱糟糟的,你很容易被什么事横上一杠。但没关系,只要你不改变自己,就不会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