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动笔能帮助记忆。读过的书我们不一定能记住,经过动笔之后,要记得牢得多。在众多的记忆方法之中,动笔帮助记忆是人们公认的。古往今来的大学问家,都有动笔抄书的习惯,鲁迅先生就是其中一个。鲁迅日记记载:1913年3月5日开始抄《谢承后汉书》,3月27日抄完,全书六卷,十余万字。同年6月3日至15日,除补抄《台州丛书》和宋本《易林注》外,还抄了《易林》残本卷三,卷四一册与卷十三、十四。8日虽是星期日,也“终日写《易林》”。我国有个文学家叫张溥,他读书不仅反复诵读,还要一字一字地抄录。他每读一篇文章总先抄录,后诵读,最后烧掉,随后,又重抄一遍,再诵读,再烧掉,如此反复七次,结果就把书记熟了,背牢了。因为他抄录七遍,焚烧七次,因此他的书房名叫“七焚斋”(或“七录斋”)。
总之,读书和动笔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只要处理得当,读书促进动笔,反过来动笔又促进读书。每一个有志于读书的同志有意识地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定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耕书”种种
读书,除了开口诵读,还要动手耕书。读过的书,要留下血汗痕迹。“耕书”过程,可以从易到难,一般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有重要段句——要圈圈点点划划,做做记号,以便记读;有评点之处——要写写眉批旁注,让思考的星星之火,燃起书中智慧的火焰,让点点滴滴的见解汇成自学知识的海洋;有佳句警句——要随时攫取,从中掌握高深的哲理,精妙的语言,科学的结晶,文化的精华,并引以警醒,作为鞭策;有精辟论述或精彩描写——要勤于摘录,还要写一点自己的看法,很好消化。
第二阶段:写感想——联系自己的专业、学习、研究实际来写,要求理解深透,可以就书文的整个概貌来写,也可以就某一章节的部分内容来写,或写成整篇文章,或写成随感录式的片断;写提要——读到比较艰深的书文,为了熟悉、掌握内容,帮助记忆,在抓重点、难点、疑点的基础上,写一篇详细的内容提要,这种有目的的“写一遍”,其作用,要比重读一遍深刻得多;写综述——读的书多了,往往会发现有几本(篇)书文内容相近或相似,或谈论的角度不同,或观点相反,为了很好分析、比较、掌握尽量多的知识面,就要写综述,把这些书文放在一起加以研究,写出自己的见解;写补充——在读书中,有时会发现某一本(篇)书文,内容有所缺漏,观点失之偏颇,为了使原来内容得到充实,观点得到完善,就要写补充,围绕书文中所论述的内容来阐明、引申、发挥,可先概述原文内容,再指出其不足之处,最后写自己的补充意见。
第三阶段:要做资料卡片——就是要建立一个“知识仓库”。读书,是为了占有知识,占有知识总是多多益善,就像“韩信点兵”一样。但书读多了,知识丰富了,你的头脑装得了吗?如果随读随忘随丢,有多可惜!所以,每读一书一文,都要撷取那么一条两条,十条八条,摘录下来,每条写在每一张卡片上,如此日积月累,集腋成裘,你的卡片仓库就能成知识的海洋,成为知识的富者,读书的强者。
根据大学问家的经验,做资料卡片有三个步骤:第一,摘抄——首先,每一条知识资料要加上标题,指出这条资料属于哪类性质的知识范围;其次,摘抄每条知识的内容应该是最富本质特征和最能说明关键性问题的资料;最后,要注明资料的书名篇名、作者、出版社或报刊名称、日期等来源、出处。第二,分类——依照知识的类别,要及时整理归类。有纵的联系,有横的联系,有“母子”关系,有“兄弟”
关系,这就要分门别类,归档入库,但一定要经常翻阅、温习,反复检阅、熟悉。
第三,使用——让知识卡片发挥作用,为我所用。这是“用书”的高潮。当你把这些知识资料与你的研究实践结合在一起,在使用知识得到新的飞跃,觉得有东西要写时,你就要动用你的卡片仓库,拿出你的知识库存,让这些被你分了类、排了队的知识卡片,秩序井然地纷纷出动,来到你的笔下,忠实地为你的研究成果效劳。
动手耕书,是为了收获知识、储存知识,以备有朝一日使用,这就是“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读书与旅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格言,但本文的立意并不是阐述读书和行路(旅游)关系,而只是从比喻意义上谈论某种读书方法。因为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到某一风景名胜去旅游一样。善读书者和善旅游者之间不乏相通之处。
首先,读书就像某些旅游那样,事先最好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比如在登泰山之前,你对它的地理风貌、历史传说、人文掌故应该有所了解。这样,一路登临,你就会感到兴味更高、情趣更浓。在此,事前的知识准备无疑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比如读钱钟书的《谈艺录》,而又缺乏必要的文史修养(比如对一些古代作家只知其姓名而不知其字号),有时就难免堕入五里雾中。由此推出:好的书评,如同一个好的导游,对阅读过程会起到良好的引导和指示作用。
其次,旅游要选择最佳的游览路线,根据风景的分布状况确定相应的游览方案。同样,读书也要讲求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要从不同书籍的具体情况和自我求知的实际需要出发,因书而宜地拟定相应的阅读策略。有的书只需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有的书则需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在旅游中有时还要变换不同的角度对景点进行多方位的观察。如雁荡山的夫妻峰,从不同的方位看会有不同的观感。有些内涵丰富、寓意深广的书,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审视,也会有不同的心得。
再次,读同一类书不妨像游同一类景观那样,注重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要通过比较,善于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这特点通常是某处风景的精华之所在,也常是某一本书的魂魄之所在。同为登山,五岳各具英姿;都是游湖,西湖和天池大相径庭;皆属观海,普陀和青岛别有异趣。同样,都是散文高手、作文行家,董桥、陈村、余光中、余秋雨等正如春兰秋菊,各有千秋。读书时的横向比较,这既是一种知识学养的融会贯通,也是一种对阅读对象的深度把握,更是一种对某一领域的高屋建瓴。
还有,某些经典着作就像有些着名的风景区,在人的一生中值得多次游览(研读),反复观光(探求),而每游(读)一次,不难有新的感受和收获。
二十岁游和五十岁游不一样;春季游和冬季游也不一样。一个才子在他春风得意时和在他得过抑郁症之后再读鲁迅的《野草》,其间滋味的不同,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难怪刘海粟老人一生十上黄山,兴犹未止,而汪洋“书”海中,像黄山那样令我们流连忘返,百读不厌的好书,在许多读书人的心中并不缺乏。
最后,旅游者在看到自己喜爱或有纪念意义的某处景点时,往往要留影一帧。读书读到精彩之处或自己颇受启发之处,也不妨作些摘录和笔记,让思想和情感在书的景区中也留下一幅有意义的彩照。
年轻的京城教授李书磊在其随笔集《杂览主义》中有一篇《游读》,直接把读书和行路两者捏合到一块说。相形之下,所读之书和所行之路都自愧弗如的笔者,在此只能是借旅游而言读书,醉翁之意不在“游”而在“书”也。
读书种种
精读:细致地读;苦读:耐心刻苦地读;略读:粗略地读;研读:细致地思考探讨;朗读:放声地读;夜读:深夜不眠而读;默读:无声地读;复读:重读;伴读:陪别人读;就读:在某地读;自读:无伴而读;议读:边讨论边读;导读:指导别人读;异读:一字多种读法;助读:辅助他人读;必读:必须要读;拼读:汉字的拼音读法;泛读:大致浏览一下;选读:按需要读一部分;晨读:清早起而读;通读:遍读全文;熟读:熟练的诵读;齐读:众人一起读;走读:不住校而读;速读:快速地阅读;审读:审查书稿;诵读:有情有色地读;错读:将字音读错;品读:边品味边读;阅读:看并领会其内容;攻读:努力钻研、读书;讲读:读书与讲解相结合。
朗读
朗读,就是阅读者用普通话将文章或其他书面材料清晰响亮地读出来,它是一种读书方式。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作品的感情,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经常朗读语言优美的课文,还可以丰富语汇,熟悉句型,培养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学习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课文,都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
朗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发音正确,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要按照普通话标准语音的声、韵、调读准字音。声母要读得坚实有力,韵母要读得响亮完整,声调要清晰,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
2.语气连贯、流畅。
朗读时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应该将看到的文字迅速地、准确地转换成有声的语言,同时,眼睛还应看到后面的文字,照顾上下文,按照文章的意思连贯而流畅地朗读。做到不丢字,不增字,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子。
3.掌握重音、停顿,讲究语气、语调。
朗读和“念读”不同,“念读”是大声地念,只要求发音准确,字句不错。
朗读要运用语言技巧,再创书面语言中的艺术形象,表现其思想感情。因此,朗读时要掌握重音、停顿,讲究语气、语调。
语句重音一般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语法重音是指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将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如短句中的谓语,句子中的定语、状语和补语等。逻辑重音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强调重读的某些词语。如《驿路梨花》中当“我”和老余误认为瑶族老人是小屋的主人时,瑶族老人笑着说了一句话:“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中,“不是”应该是这句话要强调的逻辑重音,朗读时要重读。所以,朗读作品时我们要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每一句话的逻辑重音。
停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而准确地表达语意,朗读时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还要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来确定。在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有时也要停顿,这时应主要根据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来确定。如:“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句朗读时停顿两次,用以强调“胸怀”的“美丽和宽广”及其程度。在朗读诗歌时,不但要注意停顿,还要注意节拍,节拍之间要作短暂的停顿或作字音的延长。如“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杜少府之任蜀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语调是指一句话的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的不同变化,也就是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调分为升、降、平、曲等四种。一般来说,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号召等语气用升调,表示肯定、感叹、请求等语气用降调,表示严肃、冷淡等语气用平调,表示含蓄、讽刺、意在言外等语气用曲调。如,“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最后一次讲演》)这个疑问句要用升调朗读。“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周总理,你在哪里》)这是感叹句,末尾用降调。“天门中断楚江开”(《望天门山》),这是个陈述句,宜用叙述语气,而且句末的“开”字是韵脚,音要延长,可以用平调朗读。“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一句语调近于嘲讽,要用曲调朗读。语调的现象比较复杂,不能生搬硬套。同样的一句话,语调不同,表示的语气就不同,所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你好”这一句如果用曲调念就表示反语,要是末尾稍降就表示问候,朗读时要注意准确把握。
4.理解思想内容,把握感情倾向,恰当处理感情。
朗读要有感情,尽可能做到声情并茂。只有深入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感情倾向,才能正确表达每一句、每一段以至全篇的思想感情,并且在声音、语气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当然,朗读时感情的流露要自然、朴素,尽可能将思想感情和语言技巧统一起来。必要时,还应运用恰当的表情、姿态、手势等体态语言,把文章的“情”“意”更好地表达出来。
5.要注意各种不同的文体特点,读出不同的风格。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朗读时的要求也不一样。记叙文要读得语调平缓,节奏一般。散文要读出贯通全篇的气势,让人感到散而不乱,松而不断,浑然一体。议论文朗读,要将论点强调出来,层次显示出来,语调、语势适度,充分体现以理服人。诗歌则要读出感情,读出应有的韵律和节奏。
默读
默读是一种不出声的阅读方式。默读的速度比朗读快,理解文意的效果好,在工作和学习中最为常用。默读的过程是由眼睛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而刺激大脑,引起思维活动,从而理解文中的意义。这中间省略了朗读时必须进行的唇、舌、喉等的活动,因而速度比朗读要快得多。默读时人们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字形、字音上而是集中于领会所阅读的材料的内容,即集中于对词、句意义的理解上,所以默读时理解文意的效果特别好。
默读训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默读时不出声,嘴唇、喉头不动,也不心读。
默读要求不发出声音,出声读即不叫默读。有的同学虽然嘴里不发出声音,但在心里默默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或者无声地动动嘴唇、喉头,有时声带也有略微的颤动。实际上这仍然是在朗读,其阅读过程仍然是由看到的文字到读出一个个的字,然后再转化为大脑的思维活动。阅读时一定要避免以上这些现象的发生。
2.默读时视线移动不停顿,不指读。
默读的速度与眼停次数、回视次数成反比,视觉器官对阅读材料是逐字逐句扫描的,眼停次数越多,回视次数越多,默读速度就越慢。因此,我们要逐步减少眼停和回视的次数,努力扩大视觉幅度,增大识别间距,提高默读效率。指读,是用手指着文字阅读,实际上还是停留在一个字一个字阅读的层次上,阅读者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对字的辨认和理解上,对词义的理解,特别是对句子的理解,还来不及协同进行,这样阅读材料效果是不好的。训练默读时要用眼睛扫视,把整句、整行的文字符号作为整体加以理解。
3.把注意力放在对词、句意义的理解上,提高默读的理解率。
默读时不要去注意字音、字形,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上,以了解意义为重点,提高阅读效率,要在提高默读速度的同时,更要注意提高默读的理解率。
听读
听读是借助于有声语言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听读与其他阅读方式不同的是,它所“读的是‘声音的书’”(叶圣陶语)。上课时听老师朗读课文,平时收听广播,听讲演,听人说话等,都属于这种阅读范畴。听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经常训练可以培养我们的注意力、思考力、辨别力和记忆力等基本能力。由于声音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听读训练还可以训练我们思维的敏捷性,提高我们的反应能力。
听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集中注意力。
听读之前要排除杂念和外界的干扰,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是听清楚、听准确、听明白的前提,因为听读不同于其他的阅读,有一定的材料,在不理解的地方允许停留或反复,直到弄懂为止,声音具有时空性特点,过去以后就不会回来,所以听读的时候,注意力稍不集中就会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