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资本起家
4738600000008

第8章 小资本起家必备条件(1)

借别人的企业积累创业经验

在别人的企业里获取创业经验,几乎是创业者通用的一个办法。

大部分自主创业的人,几乎全是白手起家,一寸一尺地自己打江山,渐渐由小到大。无论你现在是否正在工作,有一点你必须记住:靠拿薪水永远是发不了财的,跳槽是你必须要迈出的一步。

通常要犯过许多错之后,你才能成为一名优秀创业者。自主创业,没有充分的资源,基本上不允许出现重大失误。

《读者》上刊登了一篇小文章,问80岁老太太,如果能再年轻一次,最想做的是什么?

她的答案是:多犯错误。

对于挑战性很高的工作,尤其是全面推动一项事务的工作,一定要主动请缨,不要害怕,大不了搞砸,丢掉工作。何况,老板总会从中帮助、协调,不会漠不关心,因为损失的是他的钱,他怎么会置之不理呢?

这一点,对你的创业将是多么的重要!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补充外,还有一个学习与人打交道的问题,包括心理的成熟和风险意识准备。这两项不像专业知识那样明确,是人生的基本素养。

这阶段,可能会频繁更换工作,目的在于获取不足的知识和关系,而非寻找高薪。

不要局限于工资。低一点就低一点,苦一点就苦一点,记住你的明确目标,不要太计较,你付出的劳动会回报到你今后的事业中。

如果你是一位策划人员,基层经验不足,就放下身份,到基层去,一方面增加实务经验,一方面了解下面员工的想法和心理,为今后的管理做好准备。

没有行业经验,一开始就借钱上马,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即使有了一点经验,如果是一知半解,风险也很高。如果你相信自己是天才,无师自通,那我们恭喜你啦,但仍不要抛弃谨慎之心。

一年人行,两年人门,三年有小成,是一种规律性的表现。在这三步跳当中,你能获得自己创业的一切经验、关系、知识、技术、资金、项目。你也会把所有的错误在别人的企业示范完。这是你帮别人打工的最大财富。

有明确目标的打工生涯与拿工资混饭吃、随便找个栖身之地,完全是两回事。

把自己当成老板一样地努力工作,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老板。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了创业,如何做准备。如果你确定要在本行业中创业,目前的工作就是最佳的学习机会。在这里,你将学习到一切你必需的知识。如果正在适合个人创业的小公司、小企业中工作,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你可以将所需知识、各个环节全面熟悉,而不会有盲点。你也能面对专业,全面分析研究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确立适合你个人特点的做法。

更为可取的是,老板出钱,就是在为你的成功准备经验。你有充分的资料和机会来研究行业成败。这个资讯条件是外面的人永远得不到的。你是在内部,用一个老板的眼光在研究这些资讯,是在为你自己做创业的实地演习。

惟一遗憾的是,你始终不能真实地站在个人对全体负责的老板角度,全权平衡和处理各项事务、协调各个部门。这一课多半要在自己的事业中去学习了。

正确选择你的行业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准行业对于创业的你至关重要。你要有独到的眼光,选择你熟悉的行业,不要随波逐流,这样你就会少走弯路。

这世界上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最难找到的就是适合自己走的那条道。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自己,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才能、素质、兴趣等,确定进攻方向。不要埋怨环境与条件,应努力寻找有利条件;不能坐等机会,要自己创造条件;拿出成果来,获得了社会的承认,事情就会好办一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仅要善于观察世界,善于观察事物,也要善于观察自己,了解自己。每个人都应该尽力找到自己最佳位置,找准属于自己的人生跑道。当你事业受挫了,你不必灰心,也不必丧气,相信坚强的信念定能点亮成功的灯盏,在总结失败经验的基础上,考虑重新选择和给自己定位。

如果不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只凭自己一时的兴趣和想法,那么定位就很不准确,有很大的盲目性。歌德一度没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树立了当画家的错误志向,害得他浪费了十多年的光阴,为此他非常后悔。美国女影星霍利·亨特一度竭力避免被定位为短小精悍的女人,结果走了一段弯路。后来幸亏经纪人的引导,她重新根据自己身材娇小、个性鲜明、演技极富弹性的特点进行了正确的定位,出演《钢琴课》等影片,一举夺得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和奥斯卡大奖。

古今中外,有不少名人经过重新给自己定位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阿西莫夫是一个科普作家,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了世界最着名的科普作家之一。

伦琴原来学的是工程科学,他在老师孔特的影响下,做一些物理实验,逐渐体会到,这就是最适合自己干的行业,后来果然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从市场需求中创造行业

有志于创业的人,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选择行业。行业选择正确与否关系到未来经营的成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善于从市场需求中创造行业是选择行业的最好方法。

择行业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事情。理论上讲,选择行业一定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即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选择。

明白了可以经营哪些行业以后,便可以进行具体的行业选择了。

市场的需要与自己的知识、技能、兴趣相结合是选行的基本原则。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企业界的一句箴言,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市场需要什么,不是单纯靠理论能解决的问题,还要靠自己去发现。搞清楚什么是人们最需要的,什么是市场最欢迎的,什么是自己最擅长的,什么是自己最容易干的,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决策。

不熟不做,选择行业不能好高骛远,应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自己熟悉的事情。

一个擅长饮食业的朋友,总是羡慕他的珠宝界的朋友,认为他们财大气粗,珠光宝气,风风光光。于是他决定放弃饮食业,进军珠宝业。一年后,由于资金周转问题,他不得不又做回饮食业。

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没有特殊的本领和特别熟悉的领域,你就应该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开始。

吉列剃须刀是世界名牌产品,而他的创始人吉列既不是理发员出身,也没做过剃刀生意,他发明吉列剃刀完全是从自己的生活需要出发的。在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20世纪人类的重大发明中,吉列剃刀也榜上有名。因为“它改变了世界上将近一半男人处理胡子的方式”。小小剃刀挥舞全球,是因为大家都需要它,尽管它是一种小商品,但需求量很大,市场容量很大。这个例子说明,着重于大多数人需求的投资,会得到好的回报。

创业的关键是要善于捕捉市场机会。

一百多年前,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西部兴起了淘金热。列维了解到淘金工人对裤子的抱怨和要求后,按着要求用帆布设计出了裤子,这就是后来的牛仔裤。牛仔裤因为适合了矿工的要求,大受矿工欢迎,以后更是风靡整个世界。列维因此也发了大财,成为服装界举足轻重的领袖。

捕捉市场机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谁能正确地把握住不同行业的发展态势,抢占行业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拥有未来的财富。寻找那些在未来有很大发展前途的产业,对于想创业的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新经济时代,专业性不强、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会越来越少,专业性强且需要创新精神的工作会迅速增加。

有人在罗马搞了一间“时间银行”。这所银行储蓄的不是金钱而是服务时间。例如,44岁的安东尼奥是铁路工人,他会干一手好木匠活,他用自己的手艺为别人做木工,换取对方教他的孩子弹钢琴和跳舞;41岁的卡尔教陶艺,他的衣服由学生熨烫;15岁的安德列为他的拉丁语教师讲授计算机。这样的时间银行在意大利有几百所,仅罗马就有几千户居民是它的客户。这种看似传统的“以货易货”方式,在新的时代增添了新的内容。

无数的创业机会就在眼前,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学会从市场需求中发现机会,创造行业。可以肯定现有的行业经过创新可以衍生出更多的行业。

把计划分步进行

相信你已制定了自己宏大的计划,可你不可能一步达到,你还要制定一些小计划,分步来完成你的宏大计划。当你把这些小计划一步步完成时,你就成功实现了你的宏大的计划。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分段实现大目标真可谓是经验之谈,这一思想甚至适用于所有的“行业”。

报纸上曾经报道一位拥有100万美元的富翁,原来却是一位乞丐。在我们心中难免怀疑:依靠人们施舍一分一毛的人,为何却拥有如此巨额的存款?事实上,这些存款当然并非凭空得来,而是由一点点小额存款累聚而成。从一分到十元,到千元,到万元,到百万元,就这么积聚而成。若想靠乞讨很快存满100万美元,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开业时机至关重要

小资本起家必须小心地选择开业时机,否则失利后便难以翻身。正确分析市场的盛衰,在市场旺盛的时候扬帆起航,在市场衰退的时候发现潜在的商机,这是你成功起家必备的重要条件。

本生意的开张很重要,一旦创业时走错了路或选错了时机,失败了便很难翻身。

开业的时间很重要,挑选什么日子开始施展拳脚呢?这儿说的时间不是指我们一般的查看日历,求神问卜的择日。当然,开业时选择吉日吉时,我们也不妨照俗例进行,以祈求心安理得。不过合适的开业时间是指应在什么时候加人市场竞争和跟客户交手。

在被问及开业时机时,大部分的人会说:“当然是选市场旺盛,整体经济上扬的时刻开业原则上,这个选择是对的,但这不是绝对的。

其一,要看什么行业,譬如香港在1982年是经济全面走缓的,但在这两年间的电影娱乐事业却有蓬勃发展的迹象,一两家颇富盛名的电影制作公司就是在这期间崛起且站稳阵脚的。因为经济不景气,人们心情普遍低落,故而电影成了生活的调剂品,反而大受欢迎。

甚至图书零售业的资深人员说经济放缓对图书业不一定有影响,虽然人们负担不起,但因前景渺茫,需要寻求精神安慰,于是便买本书,这样可以享受很多个晚上,真正地修身养性。

在上述情况下,反而是在经济放缓的环境下把生意做起来了。

这就说明开业时间的选择,也要视行业性质与市场的反应才能作定夺。不要因循守旧,一成不变。

其二,开业时机的选择,原则上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为这样会缩短收回成本的时间C但在市场低潮时开始经营,不一定就是错误的抉择。

这里有一实例,美国百货业巨子约翰韦特空手变大亨,就是因为他初人商界时,专门挑选经济不景气时开业。

经济放缓,可以争取到很多极有利的经营条件,包括长达一年的免租期、节省为数不少的装修费用、上乘的员工素质、偏低的供应货品合约等,因为人们都在拼命争取生意的机会,故而降低了要求。

于是约翰韦特就小心地计算成本,将开支控制到最低,以便熬过艰难的市场低潮期,然后他就翘起二郎腿在经济复苏阶段赚取数倍的利润。

所以开业期的选择是一大学问,在恶劣的环境中仍会有生意可为。

美国华尔街证券交易所的国际业务总裁曾有一句佳话:“在美国有史以来经济最低潮的时期,华尔街内跳楼自杀的人多到使过路人不敢走在街中心,然而,那个时候,仍有大把的交易在进行。”人不可能一分钟脱离衣食住行,所以一定有生意可做,关键在于如何去开创经营而已。

把握好国家政策

有的人因为触犯国家政策而失败,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有的人因为顺应国家政策而好运连连,所以你要学后者,及时洞察和把握国家政策动向,你就顺应了“天时”,你也会应运而起。

1093年3月,在电视碘钨灯强光照射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台湾女记者问刘永好最关心什么的时候,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最关心改革开放的政策。”

熟悉刘永好的人这样证实他起家的企业战略:每一步都符合共和国发展的逻辑。而刘本人则在“符合”之前加上“力求”二字,并且坦白地承认:“我摔过跤,交过一大笔学费。”

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弟兄们筹划着同生产队联办“奇异电子厂”。可是筹集好资金,拿出音响样品之后,却被公社干部“枪毙”了:开什么黑店?有这种“公私融合”的政策吗?尽管三中全会给中国的大政方针调了弦、定了调,但经济改革之门尚未洞开。你急什么呢?

“此路不通”的路标,就这样把刘氏兄弟引进了养殖场。今天看来,此举收获不只是丰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让刘永好看到摸准政策的重要,“跌回跟头学了个乖”一一所谓企业家抓住机遇,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善于抓住政策调整的契机。这是企业的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