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安徒生(世界十大文豪)
4725000000003

第3章 安徒生传(2)

然而光是收拾行装还不够,为了能在哥本哈根有一个起码的立足点,克里斯蒂需要一封写给芭蕾舞女演员沙尔夫人的介绍信。他想,沙尔夫人是万能的大明星,只要她肯帮忙,那什么事都好办了。于是,他找到老印刷商艾弗森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老人十分亲切地接待了克里斯蒂,不过他建议,克里斯蒂最好是放弃这些胡思乱想,去学一门手艺。

“不,如果我放弃理想,那才是最大的罪过呢。”克里斯蒂回答。

他的态度让老人吃了一惊,他不由地感到,这孩子的执拗中,还真有某种令人感动的东西。尽管并不认识沙尔夫人,他还是写了那封介绍信。

现在,该走了。玛利娅用三块钱与一辆邮车的车夫达成了协议。她和克里斯蒂的祖母将孩子送到了欧登塞的城门口。老祖母哭泣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莫非她已预感到,自己再也见不到心爱的孙儿了?克里斯蒂走后的第二年,她就长眠了。

车夫吹起了号角,催促他赶快上路。克里斯蒂最后抱了抱亲爱的妈妈,就一纵身跳上了邮车。远了,远了,路上飞扬的灰尘很快就遮没了亲人挥别的手……

三、少年时期的坎坷经历

1819年9月5日,安徒生乘坐的邮车终于到了哥本哈根的城门口。漫长的行程累得安徒生腰酸背痛。“我终于来到哥本哈根了。”望着首都著名教堂高耸入云的塔尖,他无限憧憬地自言自语道,“我梦中的希望之城!我的好运要来了!”

然而,这座陌生的城市没有安徒生想像之中那么美好。

安徒生到后的第二天,便找出自己最好的衣服,换上一双新皮鞋,把它擦得锃亮,然后又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现在,他要去办一件顶顶重要的事情:去拜访首都著名芭蕾舞明星沙尔夫人。他打算向她作一番舞蹈表演。“她一定会对我感兴趣的。没准儿,她会把我介绍到剧院去呢!”安徒生高高兴兴地上路了。

安徒生来到沙尔夫人的住所,刚巧碰到一个提篮子的女仆从楼上下来。安徒生冲她笑笑,准备上前说话。可谁知,那女仆上下打量了一下他,然后从口袋儿里掏出几枚硬币,塞到他手中,还说着:“拿去吧!拿去吧!可怜的孩子!”然后便要走开。

“我是要见沙尔夫人的,她怎么能把我当作是要饭的呢?这可是我最好的衣服了呀!”安徒生一下儿自卑起来,但他并没有放弃这个机会。他追上那个女仆:“求求您,我想见见沙尔夫人!我会跳舞,我不是讨饭的。”

同情安徒生的女仆一听这话,倒很乐意为他帮忙,要知道,沙尔夫人并不是每一个来访者都会见的,我们衣着寒酸的安徒生却被女仆带进了会客厅。安徒生第一次走进这种装饰华丽、高贵的地方,不觉有些紧张不安起来。他来到漂亮、尊贵的沙尔夫人面前,向她深深鞠了一躬:“夫人,请让我为您表演一下我的舞蹈。”

还没等沙尔夫人开口说什么,他就脱掉鞋子,把帽子摘下来拿到手里作手鼓,边唱边跳起来,模仿的是舞剧《灰姑娘》中的一段。

沙尔夫人惊讶地看着这个行为古怪的少年,他把她吓坏了:“这孩子不懂礼节且不说,跳的这叫什么呀!一点舞蹈的素质都不具备,一点儿节奏感也没有,还想当演员?!”

可这时的安徒生却越跳越兴奋,一点儿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够了,够了!孩子,以后别再想跳舞的事儿了,你没有这才分!”沙尔夫人不耐烦地对安徒生说,“来人!带他去厨房吃点儿什么吧!”

安徒生羞愧极了,他还没来得及再说点儿什么,便被带下去了。临走时,还听见沙尔夫人对刚才带他进来的女仆说:“以后别什么人都往里带,我这儿可不是救济院!”……

安徒生带来的钱眼看就要花光了,可他还是一点儿赚钱的门路都没找到。他盘算着下一步该怎么办,不过他并不灰心丧气,现在正是要看他有多大勇气的时候,他决定去拜访皇家剧院的经理。

安徒生再次说服看门人去通报主人。他被接见了。

“年轻人,”经理看着跟前这位陌生人,问道:“你有什么事这么着急?”

“尊敬的经理先生,我想当一名演员。我会朗诵莎士比亚的作品。乡亲们都夸我唱歌好听,还说我会成为歌唱家。我是从一个遥远的小镇来这儿的。经理,求您给我个机会,我会十分努力的。”安徒生用期盼的眼光等待着经理的回答。

经理反反复复端详着这个有着像仙鹤一样的细长身材的年轻人,然后断然地摇头说:“不行!小伙子,你太瘦了,舞台上没有适合你的角色,你还是回去吧!”说完,便埋头审剧本去了。

再任凭安徒生怎么说,经理只以摇头作回答,再后来干脆走进另一间屋子,关门再也不出来了。再次碰钉子的安徒生只得离开。

已身无分文的安徒生得赚钱吃饭,于是他来到一个木匠家里当学徒。木匠老板开始倒还和气,后来看他身体实在太瘦弱,根本承担不了木匠家里繁重的劳动,只得把他解雇了。

安徒生又来到一个著名音乐家的家里。原已不抱太大希望的他,在这里却凭着深情的朗诵,优美的歌唱,博得了音乐家家中所有客人的喝彩。音乐家甚至答应安徒生免费教他唱歌。然而,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安徒生的嗓子突然坏掉了,原先银冷般清脆悦耳的嗓音再也听不到了。现在唱起歌来像乌鸦“呱呱”叫一样难听,过去那种巨大的歌唱魅力一下子无影无踪了。安徒生再没有理由呆在音乐家那里了。

离开之后,安徒生一直靠朋友接济过日子。他尝试根据童年时听的故事,写了一个名叫《阿芙索尔》的悲剧。当他向一位老婆婆朗诵这滚剧本的时候,她竟感动得掉下泪来。安徒生于是便把剧本送到剧院去,希望剧院能够采纳。

大名鼎鼎的文学鉴赏家,也就是当初拒绝安徒生当演员的经理拉贝克先生拿到了他的剧本。“看来,这小伙子还有股子劲头,”他一边想着,一边翻开剧本。

可刚读了第一页,他那细小的鼻子就已经不满地皱了起来:陈词滥调,词不达意,文理不通……和现在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冒冒失失,浮浮躁躁。看来,你干文学这一行也不行!

可是,再往下读,他那张阴郁的圆脸就逐渐舒展起来,读到最后,他的脸上甚至绽出了笑容:不错,这小伙子是块材料!

眼睛锐利、嗅觉灵敏的拉贝克像在混沌之中发现了小粒的金子。他要为这个文化素养差的安徒生争取上学的机会。就这样,专管剧院经济事务的经理柯林知道了安徒生这么一个人。当时,他绝然不会想到自己是影响了安徒生一生的人。

“您的剧本缺少文化素养,文学上也嫌幼稚。它不宜在皇家剧院的舞台上演出。”柯林用一种彬彬有礼的,但却是毫无表情的语调通知坐在他面前的安徒生。

处境艰难的安徒生绝望了,他不再期待还会有什么奇迹出现。

而柯林继续用同样安详的声音说下去:

“然而,拉贝克先生发现您的悲剧里有些天才的光花。因此,我们决定为您申请一笔皇家公费,让您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您是否愿意去教会学校学习呢?”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使得安徒生思绪纷乱,茫然不如所措。“我要去上学了,我要实现爸爸的理想——去念书了!”趁还没有高兴地叫出声来,他赶忙向早已注视他半天的柯林先生致谢。

四、在学校中的磨炼

1822年10月26日,安徒生乘邮车离开哥本哈根去斯拉。格尔塞上学。一个大学生坐在他旁边,他是回家去看望父母的,见安徒生才去上初中念书,对安徒生说,他要是像安徒生那样大了才念初中,那真是太不幸了。可是安徒生却为眼前展现的前景而欢欣鼓舞。他认为,他母亲接到他写的一封喜气洋洋的信也会非常高兴的。要是他父亲和老祖母还活着,能听到他上拉丁学校念书的消息,那该多好啊!

傍晚时分,他到达了斯拉格尔塞,找一家小客栈暂住一夜。

安徒生第二天就到拉丁学校报名入学了。他被编到二年级

这所拉丁学校的主任名叫西蒙·梅斯林。他是一位翻译家,在古代语言方面造诣很深。他还写悲剧,参加国内的文学论争。安徒生觉得,他将是自己的一位好的导师,师生两人都喜欢诗歌,都写悲剧,一定有共同的语言。

可是这位主任脾气古怪,喜怒无常,说话尖酸刻薄,特别喜欢挖苦人。上课时学生对他提的问题回答得不好,都要受到他的讽刺与责备,好像只有这样才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似的。安徒生在班上年龄最大,个子最高。有一次没有回答上主任提的问题,主任就说:

“你个子这么高,像一截长长的空树筒子,肚子里什么也没有呀!”

全班哄堂大笑,弄得安徒生极为难堪。不过,主任课下对他还友善,邀请他星期天到他家去玩。

安徒生到这所学校后,努力和同学们交朋友,他的同学都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可安徒生已经17岁了,长得又瘦又高,历史课老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说:

“你简直可以一截两半,够上两个学生的材料。”

同学们第一次看到他时都感到好奇:这是一个什么人物啊?长得比有的老师还高,可又瘦得出奇。安徒生的举止风度,也跟同学们全然不同。

同学们年纪小,很淘气,他跟他们交朋友实在不易。他们那样年龄的人是一大帮,而安徒生这样大的只他一个人。他们常拿他开玩笑,搞恶作剧。这时他不得不一本正经地劝他们不要这样。可他们居然吓唬他说:

“你这个高树筒子,要当心的倒是你自己。”

尽管跟同学们在一起不是轻松的事,不过,安徒生为人善良宽厚,诚实坦率,受到委屈不到老师那儿去告状。他还会讲许多有趣的故事,而且不掩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慢慢地同学们不怎么取笑他了。

安徒生在这以前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好多东西都没学过,拉丁语知识几乎等于零,希腊语、几何学,甚至地理课对他来说也全是新的东西。刚到学校时,站在地图前面都指不出哥本哈根在什么地方。在这所学校学习,对他来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安徒生的学习决心很大。上课时聚精会神听讲,竭力不放过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努力弄清老师讲的内容,晚上认真复习,打瞌睡时,就用冷水洗头,或者一个人在房后的花园里跑上几圈,让头脑清醒过来,又继续复习,努力去领会书本上的内容。

安徒生听说学识渊博的巴斯托尔姆先生住在附近,他曾经是斯拉格尔塞的《西兰岛报》的编辑,找了个休息时间去拜访他,把两部早期作品呈送给他。他于1823年2月1日非常诚挚地写了封信给安徒生。信里说:“我的青年朋友,我已经读了你的序言。我必须承认,上帝赋予了你生动的想像力和一颗富于同情的心,但你的智力仍然需要培养,这是可以达到的,因为你现在有一个实现它的好机会。你坚定的目标应当是努力以最大的热忱完成你的学业,而且为了这个理由,你应当抛开一切旁杂事宜。”信后面又写道:“在你目前的求学时期,我劝你少写点诗,只在你需要抒发感情时才写。不要去写你还得挖空心思和搜索枯肠的东西,只是某种念头激发了灵感以及真挚的感情使你的心激动时才写。”最后告诉他:“仔细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和观察你自己,你才可能获得你的诗歌的素材。从你周围的事物中做出选择,以各种观点反映你所见到的事物,拿起笔来就像你不知在你之前世界上还有过什么诗人似的,或者就像你不必向任何人学习似的,保持那样高尚的思想,那种纯洁、崇高的精神,没有这些,诗的花冠是不会戴在一个凡人的头上的。”安徒生很佩服巴斯托尔姆先生,他的劝告是多么真挚中肯啊,“提出了一个可能使人们永远铭记在心的真理”。这和梅斯林的挖苦压制、不循循诱导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由于梅斯林的粗暴态度,安徒生的情绪一度很坏,他给校长写了封信,这位校长是最友好地倾向于他的人们中的一个。

信中说:他天资差、学习很吃力,主任对他也不满意,怕是会学不下去的,恐怕哥本哈根的人们要把钱白白地浪费在他身上。好心的校长用十分亲切的语气给他写了一封慰问信,告诉安徒生,他自己开始上学时已是23岁的青年农民,比安徒生现在的年龄还大,不也照样学习成功了吗?!他还指出,安徒生已取得很大进步,不必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至于主任对他也是一片好心;有些做法,那是他一贯的教学习惯和方式。

拉丁学校第一年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安徒生没有白下功夫,各门课程都获得了所期望的成绩,除希腊文只得“良好”外,其他各科都得了“优秀”。希腊文得到“良好”已经是最高指望了。每个月的操行都获得“非常好”的评语,只有一个月得了“很好”的评语。安徒生也不时地从梅斯林身上发现一丝好意,在星期天被邀请去他家的学生中,总有安徒生。他现在又似乎完全成了另一个人,十分诙谐和高兴地给学生讲滑稽故事,和学生们以及他的孩子们做游戏。

汉涅堡夫人是一位好房东,让他吃得饱,睡得暖和。她知道安徒生在学习上取得了好的成绩,也很自豪。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安徒生到附近的安特沃尔斯城堡去玩,现在这个城堡已是半废墟了。附近有一家农舍,住着一对青年夫妇。他们显然是贵族人家的儿女,由于家里不同意他们的婚姻而私奔到这儿隐居的。他们现在虽然很穷,但生活得很快乐。安徒生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他们的农舍坐落在城堡下面的山脚处。农舍上面是一派田园诗一般的美景。屋里墙壁粉刷得干干净净,笼罩着一股舒适、恬静的气氛。桌上,几个简单花瓶里插着新采集的鲜花,散放着几本装帧精美的书籍,桌子的一边立着一架竖琴,随时供他们弹奏。他们的家庭环境和家中摆设充满诗情画意。安徒生很喜欢这对青年夫妇,多次到他们那儿玩。

离斯拉格尔塞两里的地方,有一座叫索勒的森林小城,四面湖泊环绕,风景十分优美。城里有诗人霍尔伯格办的一所贵族学校。一个星期天,安徒生在这风景如画的小城里拜访了诗人英格曼。他刚结婚,在这儿当教师,他住所外面是美丽的花圃,蔓藤缠绕窗户,房间里装饰着著名诗人的画像。他在这里的生活颇像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英格曼和他妻子十分热情友好地接待安徒生,兴致勃勃地领他到湖上荡舟,推心置腹地交谈各自的情况和见闻。这时,安徒生忘记了在拉丁学校的所有不愉快事情,似乎整个世界都那么光明美好。以后,他常在礼拜天到这儿来玩。

圣诞假期到了。梅斯林先生租了斯拉格尔塞的惟一一辆马车,带着太太和安徒生去哥本哈根拜访柯林先生。他们一路上玩纸牌,主任太太还哼着莫扎特的名曲,大家开心得很。他们在柯林先生家吃午饭。柯林先生的接待很热情,对安徒生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鼓励他继续努力学习,叫他以后每月都给他写信,把他的学习情况和在学校的感受告诉他。柯林先生也感谢了梅斯林先生给予安徒生的关怀。圣诞节假期,安徒生留在哥本哈根,住在一位同他熟识的老太太家里。假期里的活动丰富多彩,拜望朋友,接受访问,看戏……,日子过得自由自在。他还结识了一些喜欢写诗的新朋友,彼此读自己的作品,真是愉快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