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4625800000007

第7章 生活起居(3)

用锡制茶叶罐,在清初时得以普及。锡质茶叶罐的品种也很多,有扁圆柱形的,有海棠花式柱形的,盖子一般都很深,很严密。

此外,还有漆制茶具、玉质茶具等。

茶馆小史

我国最早的茶馆,大约出现于唐代。这可以从大书法家颜真卿为茶馆题写的“冷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的诗句中得到证明。南宋杭州的茶馆称为茶肆。明清时期,茶馆业更为繁荣。其中,北方的北京,江南的苏州、无锡,西南的四川,岭南的广州,茶馆尤为众多。

在苏州,茶坊最初建在游人众多的寺观、祠宇附近;随后,大街小巷遍布茶馆。无锡的茶馆则是从县衙附近向四周蔓延。到了康熙末年,当地便流传着“遍地清茶室”的民谚。

昔日的茶馆,有时也成为社会活动的场所。清代四川地区胥吏与地方士绅乡民磋谈买卖土地、租赁房屋甚至催讨赋税,都要在茶馆中进行。茶馆因此也准备了笔墨纸砚,以方便商议者立写字据。

茶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侧面,它使得广大民众轻松愉快地度过闲暇时间,它又充当民间知识和信息交流的载体,人们的精神风貌也在茶馆文化的熏陶下,不知不觉地得到塑造。

古代的制醋法

醋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历史晚于酿酒。在古代,醋还称为醯、酢、苦酒。春秋战国时,醋还是比较贵重的调味品,汉代才普遍生产。

从汉人所着的《食经》中“作大豆千岁苦酒法”的记载来看,我国人民在汉代时已能以酒酿醋。酿醋是借醋酸菌的作用使酒精进一步氧化成醋酸。由于曲中微生物种类繁多。酿醋时除产生醋酸外,还产生乳酸、葡萄酸等有机酸,使醋的味道鲜美。

南北朝时期,醋在社会上的产销量很大,推动着酿醋技术精益求精。南北朝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22种制醋法,有些至今仍被沿用。

使不同谷物发霉成曲,然后用它来使更多的谷物糖化、酒化和醋化,这是一次重大的发明。历史上制醋的方法很多,大致有三类,一是酿陈醋,二是酿米醋,三是酿药醋。

古代的制盐法

盐是人们生活中的日常必需品。盐因其产地不同,有海盐、井盐、池盐、岩盐之分。

海盐是在滨海地区以海水灌注盐田,然后晒干,或用铁锅煎煮海水而成。早在周朝时,我国河北、辽宁、山东一代,便有了海盐,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广东、福建盐场的历史也很悠久。

池盐是用铁锅煎煮或摊晒从盐池中捞取的卤水而制成的,又名课盐。主要产于山西、陕西、宁夏、青海、甘肃等地区。最为着名的是山西解池和宁夏盐池县的马花池。

井盐是在有卤源之地凿井取卤,或于天然咸水之井汲水煎煮而成,产于四川、云南等处。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秦始皇时,四川临邛县(今邛崃县)就有盐井。云南的井盐区,在汉代就已设官来管理了。

岩盐是地壳中沉积成层的盐,为古代的海水或湖水干涸后形成,也叫石盐、矿盐。岩盐产于云南、西藏等地。《史记·西域志》中说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出产味道极美的赤盐和白盐。这是岩盐见于史书的最早记载。

古代的消暑方式

古代消暑,首先就是选择绿树葱茏的山中。宋人陆游《六七月山中甚凉》诗云:“城市方炎热,村墟乃乐凉。拂窗桐叶下,绕舍稻花香。”写的就是山中松风时起,凉意拂人,实在是溽暑难忍之时的清凉天地。

桥畔、池边涉临水面,周围的气温要低一些,因而也是人们避暑佳处。唐人刘禹锡赋诗描写水亭纳凉情景:“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在风光秀丽、林茂竹翠的地方修建房舍,也是古人消暑的一种方式,唐人王维就在陕西终南山下建竹里馆,且赋诗咏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代以后,还有一种供消暑的凉殿,采用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摇转,将其冷气送入殿中,同时用机械能力将水送向屋顶,并沿檐而下,成为人造水帘,冷气袭人,从而达到纳凉效果。

古代民间也有很多消暑器具,常见的是“竹夫人”。这种竹夫人长约1米,系用竹篾章成的圆柱形物,中间通空,四周有许多洞孔,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供人取凉。

古代的家具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吃饭、休息都坐在地上,当然没有家具可言,即便睡觉,也只是将兽皮、树叶等铺在地上。以后,人们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了章织技术,将树叶等原料章织成席子,就用席子铺垫。我国古代一直保持席地而坐的风俗,到了汉代,席子还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家具”。

由席子发展而来,最早出现了床,商代甲骨文里就有床的形象,这时的床一般较矮,有横带、竖带、案、几、屏风等饰物,一直持续到汉代。

战国时已有专门用于装衣物的和装食具、酒具的箱子。

汉灵帝时,从北方传入了“胡床”。其样子犹如矮凳,由两木相交叉,床面用绳索连成,可张可合,适应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携带十分方便,颇像后来的交椅,又像今天的布马扎,它可能就是椅子的前身。

魏晋之后,生产技术进步,人们室内日渐宽敞,家具也发生很多变化。晋代的床已和今天差不多,隋代的凳也和现在基本相同。到了唐代,桌子增多,出现了椅子。桌椅的广泛使用,使人们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也引起了许多生活用具的变化。宋代的家具种类更多,有床、桌、椅、屏几、长案、柜、巾架、衣架、镜台等。之后的朝代基本上沿用了这些家具,只是做工上更为精细一些而已。

床的演变

床,这一睡眠用具的起源,可追溯到我国的商代。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生活简单,睡觉时只是铺垫植物枝叶或兽皮等,掌握了章织技术后就铺垫席子。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像床形的字,说明商代已有床。迄今为止,发现的床的最早实物,位于信阳长台关一座大型楚墓中,床上刻绘精致的花纹,周围有栏杆,下有6个矮足,高仅19厘米。

春秋以来,床往往兼作其他家具。人们写字、读书、饮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几。魏晋南北朝后,很多建筑物加高加大,扩展了室内空间,许多家具相应加高,床的高度也有所改变。晋代着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所画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另外,还出现一种四足的高床。但床仍未成为睡卧的专用家具。

唐代出现桌椅后,人们生活饮食等都是坐椅就桌。床由一种多功能的家具,退而成为仅供睡卧的专门用具。

明代,出现了用纱或网状织物围起来的床。同一时期,西欧出现了同时可睡几个人的特大床。其背部是一块镶板,正面两边是雕花的圆柱,上有可以垂挂帐帷的天盖。

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弹簧床。19世纪后期,金属床开始出现。

火炕起源

火炕是用土坯或砖垒成的用灶取暖或直接烧火取暖的床。这种用具在我国北方地区极其普及,以至于流行着“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说法。

火炕源于我国春秋时代。《左传》记载:“宋寺人柳炽炭于位,将至则去之。”这种可烧炭的“座位”,显然是炕的雏形了。

其后,人们通过实践,发明用灶来取暖,如《新序》记载:“宛春谓卫灵公曰:君衣狐裘,坐熊席,隅隅有灶。”这种灶相当小,由于它置火于地下,保温性能好,人或坐或睡其上,异常舒服。汉代使节苏武在天寒地冻的匈奴牧羊19年,之所以顽强地生存下来,主要就得益于这种“灶式”的炕。《汉书》说他“凿地为坎,置煴火”度日,是真实生活的写照。

名副其实的火炕至少在唐朝就出现了。它区别于灶之处是不用掘地,而是在地面上构筑。火炕在古代北方一直很盛行,宋朝的《三朝北盟会章》上说,当时几乎家家户户“环为土屋床,炽火其下,相与寂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逐渐加快,火炕逐渐被现代家居所取代。不过一些地区仍然保留这种传统习惯,享受着“热炕头”的乐趣。

蚊帐溯源

蚊帐是中国发明的。由于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发明了床,大约与床配套的蚊帐很快就得以出现。

古代的蚊帐形状有好几种,有四方形的,有弓形的,有上窄下宽如覆斗样的,此外还有扇帐、荷花帐等。但古代的蚊帐并不全是用来防蚊虫的,而主要起遮蔽作用。

至于制作蚊帐的材料,则品种繁多。富豪人家多用丝绸绫罗为材料,故称“丝罗帐”。一般平民用粗布缝制。历代帝后卧床则用银鼠皮、黑貂皮来制作蚊帐。这些用名贵兽皮做的蚊帐,冬天特别暖和,但由于密不透风,“如入暗室,晓夜不能辨”,所以皮帐前往往开一个大圆孔,另用透明纱缝上,以便通光线,所以古时的蚊帐不仅有遮避、防虫等作用,还可用来取暖。

据清代《老老恒言》记载,江西还出产一种纸帐:“大以丈许,名皮纸,密不透气,冬得其暖。”苏东坡咏:“困眠得就纸帐暖。”刘克庄也有“纸帐铁挚风雪夜”的诗句。

枕头的由来

原始时代,人们用石头或草捆等将头部垫高来睡觉,这是比较原始的枕头。

到战国时,枕头就已经相当讲究。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个战国楚墓里,出土了一张保存完好的漆木床,床上就有竹枕。

北宋着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用一个圆木作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动一下,头就会从枕上滑落,便立即惊醒。这样可以保证自己不睡熟,以便抓紧时间,发奋读书。他把这个枕头取名为“警枕”。

为了强身健体,古人还在枕内放药以治病,叫做“药枕”。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作枕头,至老明目。”民间有多种多样的药枕,大都以“清火”、“去热”为目的。

现代,枕头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医疗保健,如“磁疗枕”,能够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头痛、耳鸣等疾病。美国和香港流行一种“颈椎枕”,睡这种枕头能使颈、肩和颅底的肌肉完全放松,消除疲劳。

古代的洗涤剂

现在,我们常用合成洗涤剂洗衣服,而古人是没有这种洗涤剂的,那么,他们又是用什么来洗衣服的呢?

先秦和秦汉时期,我国人民主要使用三种洗涤剂。

其一是粮食浸泡液,即将粮食浸泡在水中,达到一定程度即可以洗去污垢。

其二是灰水,即草木灰的水浸液。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所以能去污,在当时条件下,这的确是一种易于取用的洗涤剂。

其三是一种混合洗涤剂,即用贝壳灰与栏木灰混合,可以生成氢氧化钾,用它的水溶液洗涤丝织品时,与丝表面附着的油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钾肥皂,能把丝洗得格外干净。

魏晋隋唐时新出现的洗涤剂主要有皂角和澡豆。皂角是豆科植物皂荚树所结的果实。

此外,我国古代曾用的洗涤剂还有碱和茶麸。碱是碳酸钙晶体。茶麸是油菜籽炸油后的副产品,将其捣烂用水浸出的液汁中含有皂素,也可以去垢。这两种洗涤剂使用的年代不详,在明清时期广泛运用,现在仍有人在使用。

古代的服饰

服饰的作用,照墨子的话说,是为了“适身体,和肌肤”。《易·系辞》则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可见,服饰还是古代帝王治理天下的工具。

考古学家曾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有山顶洞人使用过的骨针,由此可知那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缝制衣服了。在新石器时代的彩绘陶器上,还出现过穿衣服的人物图案。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商朝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有关服饰的资料。从出土的商朝人物雕塑上,可以看到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穿裙裳,腰间束带,裹腿,着翘尖鞋的奴隶主,和免冠、着圆领衣,手上戴枷的奴隶的形象。从这些材料看来,古代华夏族这时已经形成了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

周代留给人们的最深刻的印象是服饰制度的系统化,是上衣下裳相连属的深衣式样的问世。这种时兴的衣饰,在后代又陆续演变为大袖宽衣的禅衣、腰线袄子、曳撒和旗袍。

春秋战国时代,在服装方面最重要的变化,是中国人已能相当自如地控制衣着宽窄大小,中国服饰进入了按头制帽、量体做衣的阶段。

此外,战国时期的胡服骑射,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着名的服装改革。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下令全国不得穿原有的宽衣长袍,改穿游牧民族的短衣长裤,以利骑射。伴随着胡服也传来了带钩。带钩是束结革带用的。带钩的制作自战国以至两汉都很盛行,所以式样繁多,有些制作也很精美,成为一种优秀的工艺品。

东汉时,一种直裾的裯褕开始流行开来。裯褕的再发展,就是唐、宋时代的交领袍。汉代服装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冠制。在汉代,冠分十几种之多,如委貌冠、皮弁冠、通天冠、远游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巧士冠、方山冠、却敌冠、樊哙冠、术氏冠等,供不同身份的人和不同场合使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量少数民族入居中原,紧腰身、圆领口、袍下开衩、下着裤的胡服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的装束,着装者也显得精干利索。

在琳琅满目的唐代服饰中,胡服别具一格。盛唐时期,贵族妇女最时髦的衣服式样之一是对襟、褶领、下摆有锦边装饰、窄袖,下着带竖条的小口裤的胡服。辽、金、元时期,契丹、女真和蒙古族人民,在保留本民族服饰特色,如团衫、髡鬟、姑姑冠等的同时,也沿袭了汉、唐、宋代的汉族礼服制度。

清代男子剃发梳辫,着长衫。马褂在康熙以后日趋普遍,还有不带袖子的坎肩。有套裤。一般女子服饰,满族有上下连裳的旗袍,喜罩马甲。汉族妇女以南北而不同,南方多系裙,北方扎裤脚。衣有对襟、大襟、琵琶襟。裙有凤尾裙、百褶裙等。

服饰的等级制度

我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服饰也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周朝时,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阶梯式宗法等级制度,以明示官职上朝、公卿外出、后嫔等的上衣下裳各有差等,并对衣冕的形式、质地、色彩、纹样、佩饰等做了详细的明文规定,成为周代礼制的重要内容。

从隋唐时起,黄色成为君王的专用服色,隋文帝以赭黄色文绫袍为常服,唐高祖在听朝时也必穿赭黄色袍服。

唐代服装等级分明,贞观年间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官服为大科绫罗紫色袍衫,三品官服紫色,四品官服绯色,五品官服浅绯色,六品官服深绿色,七品官服浅绿色,八品官服深青色,九品官服浅青色。

在服饰的等级制上,宋代是唐代的嫡传。赵匡胤即位后,将五代时卑不逾尊的服饰制度重加厘定,仅衣带的等级就有二十八种。

在服饰的等级制度上,元代独具特色。质孙服(汉语意为“一色衣”)是宫廷宴饮时穿着的服装。从天子到官宦,质孙服的面料、颜色、花纹以及装饰的粗细,皆因身份不同而不同。最漂亮的质孙服,无疑是天子所服,其冬服有十一种,夏服有十五种,包括穿红粉皮服、戴红金答子暖帽,穿白毛子金丝宝服、戴白藤宝贝帽。

官服中,装饰品发挥了特殊的效用,如一品官用雕花之玉,二品官用花犀,一直到八品用榨。龙凤纹样在平民中严格禁止使用,明柳芳绿、红白闪色、迎霜合、鸡冠紫、橘子红、胭脂红六种颜色的使用,也被限制在贵族中。服饰的等级区分是如此分明,以至陌生的人在街头巷尾相遇,凭借对方服饰便可断定其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