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借着考科举的大好兴致,拿起毛笔一挥而就。写出: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马员外见对得好,当即决定王安石为马家女婿,筹备婚礼。
成婚那天,正当新郎新娘拜天地时,报子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马员外大喜,重开酒宴。王安石也是喜不自胜,不免有三分醉意,提起大笔,写了个“囍”字贴在门上,并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从此,表示双喜的“囍”字便流传开来,成为结婚喜庆时专门用字,直到今天还被人们广泛使用着。
闹洞房的习俗起源
“洞房”是新婚的房间,我国更有闹洞房的传统习俗:新媳妇过门头天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拥挤在新房里,大家七嘴八舌,向新娘提出些五花八门的问题和要求,闹得小两口面红耳赤,啼笑皆非,大家却哄堂大笑。有时,“洞房”的门口还要贴上喜联:“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用来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
闹洞房的习俗起源于战国晚期,由河北一带向其他地区传播。燕太子丹曾被作为人质押在秦国,后来伺机逃回。为了保卫燕国,广纳宾客,搜罗勇士,企图刺杀秦王。为此,宾客们调戏他的姬妾美人,他亦无所谓,甚至主动献媚以结欢心。
太子丹这种看重宾客轻视女眷的行为,对民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一国形成愚悍轻薄的风气。有客人上门,主人会荐妇伴宿,以为体面。举婚礼时,听任调笑戏弄,男女无别,认为是荣耀风光。
山东一座汉画像石墓中,就有一幅“闹洞房图”的画像石,表现一男一女在第三者的强制下作亲吻状。这说明闹洞房习俗在汉代已经流行。
不只是汉族,甚至北朝当政的鲜卑族,也有闹洞房的习俗,并以“弄女婿”为重点,甚至贵为皇帝亦不能免俗。北齐文宣帝高洋纳殷昭仪的新婚之夕,殷昭仪的嫂子元氏也去闹房,竟然用世俗之“弄女婿法,戏文宣”,高洋为此怀恨。
今天,闹洞房已经成为向新人道喜、致贺亲友共聚的活动。比起古俗来也更文明,且具有现代色彩。
洞房窗户糊红纸
在我国的很多农村地区,结婚时都要将新房的窗户糊上红纸。等新娘子进入洞房坐床后,才让一个小男孩用筷子戳破窗纸,从洞中看新娘子。为什么洞房要糊红纸呢?
相传古时有个九头鸟,有一身漂亮的羽毛,它自以为很美,就到处找人比美。它听说新娘子最美,于是就在人们娶媳妇时,把头伸进窗里和新娘比美。人们又害怕它,又讨厌它,就在窗前点燃火把。九头鸟害怕羽毛被火把烧坏,就不敢来了。从此,不管什么人家办喜事。都点燃火把或火堆,并派人守在洞房窗口。
虽然点燃火把的方法可以吓走九头鸟,但也容易引起火灾,于是人们就又想出了一个办法,把新房的窗子用红纸糊起来,洞房里边点起蜡烛,烛光映着红纸像火焰一般,九头鸟以为是火把,也不敢来了。
后来又有人说,窗子全糊起来,麒麟送子也进不来,于是就叫一个男孩在新娘坐床时用筷子将窗上的红纸捅一个洞,新娘往外一看,正好看见一张娃娃的脸,以此象征“快生贵子”。
其实,结婚时用红纸糊窗子是表示喜庆的意思。用筷子捅破窗纸,可能因“筷子”与快生贵子有谐音的关系,取个吉利而已。
喝交杯酒
“喝交杯酒”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有“共牢”、“合卺”的习俗。共牢,即举行婚礼时,新婚夫妇一起吃掉祭祀后的肉食(祭祀的物品称为牢),象征从此以后夫妻尊卑相同。合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新婚夫妇各用一片瓢装满喜酒当众共饮。匏瓜有苦味,隐喻夫妻可同甘共苦。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
在唐代即有“交杯酒”这一名称。到了宋代,合卺就变成了喝交杯酒。在结婚仪式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连,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这种风俗在我国非常普遍。王彦辅在《尘史》中记载:“古者婚礼合卺,今也以双杯彩丝连足,夫妇传饮,谓之交杯。”据说喝完交杯酒后,要“掷杯于地,验其俯仰”,“盏一仰一合,俗谓之大吉”,后来干脆“以盏一仰一覆安于床下,取大吉之意”。
到了近代,喝交杯酒的仪式又有了很大的变化。清末民初,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部分。现代婚礼中,“攥金钱”已为“掷纸花”所代替,唯有交杯酒仍然盛行不衰。
新娘为何要蒙上“红盖头”
古时候的婚礼中,新娘头上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绸缎,被称为红盖头,这块盖头要入洞房时由新郎亲自揭开。
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只盖住头顶,用以避风御寒。以后各族人民纷纷仿效,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
据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要求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
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广为流行,已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装饰,而且新娘的盖头一般都选用红色的。
关于新娘蒙盖头的习俗,有一个神话传说。
据唐朝李冗的《独异志》载,宇宙初开的时候,天下只有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得配为夫妻。于是,兄妹俩上到山顶,向天祷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就让空中的几个云团聚合起来;若不让,就叫它们散开吧。”
结果那几个云团聚合为一。于是,女娲就与兄成婚。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扇与苫同音。苫者,盖也。
以扇遮面,终不如丝织物轻柔、简便、美观。因此,执扇遮面就逐渐被盖头蒙头代替了。其他许多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中,都有用树叶、兽皮或章织物遮面避羞的描述。也许,新娘蒙红盖头就是由这演变过来的。
娶新娘乘花轿的由来
早期,迎娶新娘多是用车,而不是轿子。这是因为,车要比轿子出现得早。
封建社会早期,士大夫家庭娶亲的礼仪很讲究。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项规定。每项规定中,又有极为细致的要求。
譬如,男子到女家“亲迎”,要穿黑色衣服,要在黑夜里用黑漆车子,打着火把前去。新媳妇是坐在车子里的,车上有盖,里面有帷幕,以免被人看见。因为古人认为妇女代表阴气,迎阴气入室,宜在晚上进行。
轿子起源大致从唐朝开始,南宋孝宗曾为皇后制造一种“龙肩舆”。上面装饰着四条走龙,用朱红漆的藤子章成坐椅、踏子和门窗。内有红罗茵裤、软屏夹幔,外有围幛和门帘、窗帘。可以说,这是最早的“彩舆”(即花轿)。这以后,历代帝王都为后妃制造彩舆,而且越来越华丽。
轿子娶亲这个仪式出现在宋代,并渐渐成为民俗。这主要和“亲迎”仪式出现了一系列变化有关。例如这时亲迎已改在早晨进行,新郎要披红插花,所以新娘坐的轿子也改成鲜艳的花轿。
红色表示吉祥的由来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我国特别偏爱红色,红色意味着吉祥。每逢节日庆典或操办喜事,人们总要张灯结彩,来个“满堂红”,以表示喜庆、吉祥。其实,我国早期并不是用红色表示吉庆的。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用黄色代表吉庆,也曾用过黑色和白色代表吉庆。到了汉朝,汉高祖称自己是“赤帝之子”。“赤”就是红色,从那时起,红色就成了人民崇尚的颜色。
汉朝以后,我国各地崇尚红色的风俗已基本趋于一致,并一直沿袭下来。于是,红色就成了我国人民表示喜庆、吉祥的颜色。黄色,则表示尊贵,成为皇家用色的象征。
古代的婆媳之礼
传统家礼要求女子恪守“妇道”。媳妇怎样侍奉公婆才算是恪守“妇道”呢?公婆又应如何对待媳妇呢?
媳妇的职责就是侍奉公婆。《礼记·内则》说:“妇事舅姑,如事父母”。但由于男女、内外有别,媳妇主要是侍奉婆婆,唯婆婆之命是从。媳妇侍奉舅姑,必须抱着“如事父母”的心情,把做女儿时所学到的礼节,搬到夫家来应用。
侍疾,是家礼中媳妇侍奉婆婆的一项重要内容。封建社会不少“孝妇”,就是靠侍疾于婆婆而博得好名声的。
古代男子未娶叫“中馈犹虚”,女子出嫁到夫家,“主中馈”是责任之一。“妇主中馈”就是“烹治饮食”。媳妇主持一家的烹饪,要调和五味,照应长辈的饮食。
媳妇除了照应公婆的饮食外,对于公婆的起居生活,也有照料的责任。平时,舅姑要坐,媳妇就立刻端上“席具”请舅姑就座。到了晚间,安排好舅姑寝具。
媳妇在夫家,在财物方面,不能有私货,不敢有私蓄,不敢有私器,更不敢把物品私自出借别人,也不能私自把财物送给别人。媳妇得到别人的馈赠,应首先献给婆婆,公婆收下,应该感到高兴;如果不收,或还给媳妇,媳妇应再三辞谢后才接受。
婆婆是媳妇恪守妇道的监督者,媳妇如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婆婆可以体罚她。封建社会,婆婆打媳妇是天经地义的事,媳妇在婆婆的捶楚下,只能默默忍受,不得有丝毫怨言。但家礼规定,婆婆若有过错,媳妇还必须为她隐瞒,不得告发。
如果说,夫妻之礼是男性对女性的压迫,那么,婆媳之礼则是女性对女性的压迫,并且这种压迫同样显出它的残酷性和不公平性。
传统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是人结束了一生后,由家属、邻里、友人等进行哀悼、纪念、评价的仪式,同时也是殓殡、祭奠、安葬的仪式。
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包括居丧礼仪和安葬礼仪,居丧礼仪还可分为丧礼、丧服礼制以及“谥”礼。
居丧礼仪中的“丧礼”,民间俗称“办丧事”,古代视其为五礼中的“凶礼”之一。它是从死者初死至埋葬过程中,生者对死者所施行的各种礼节、仪式、祭奠等。《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丧礼哀死亡”。以汉族为代表的丧礼,都是从周礼演变而来的。通行的“办丧事”名目繁杂,择其大的仪式就有招魂、停尸、报丧、吊孝、入殓、送葬、葬后祭祀与扫墓等,无数繁文缛节杂陈其间。随着各代风俗的变化,丧礼在细节上也有所增改。至于各民族的丧礼更是显得复杂多样。
丧服礼制是有关死者亲属吊丧时所穿衣服、服丧期限等的规定。中国传统丧服制度中着名的“五服”制度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形式,它清楚地显示了父系母系有别、男女有别、亲疏有别、嫡庶有别的特点。
“谥”制是人死后获得“谥号”的规定,也就是获得一个褒贬善恶的“评价”称号。能够获得这种“身后名”的妇女仅仅是皇后、妃嫔、公主、命妇们。作为一种礼制,谥的内容、赐谥的仪节都有严格的规定。
“葬”是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因而安葬礼仪是丧葬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安葬方法与形式五花八门,有土葬、火葬、天葬、水葬、崖葬、塔葬、荒葬等区别。
招魂的习俗
招魂是旧时人死后办丧事的习俗之一,它历史悠久,虽然其具体起源时间已不可考,但在先秦时期,为死者招魂的习俗已很盛行。
《礼记》说,人初死,须有一人拿着死者的上衣,登上屋顶,面向北方,三次高呼死者的名字,男子称名,女子称字或氏,喊他(她)回来。三呼以后,招魂者将死者的上衣卷起来投到屋下,由人接着,覆盖到死者的尸体上。
招魂,古代叫“复”,招魂的人叫“复者”。《礼记·檀弓下》解释道:“复,尽爱之道也。有祷祠之心焉,望反诸幽,求诸鬼神之道也”。“复”是表示生者的爱心,希望死者能从阴间返回。
东晋元帝时,招魂仪式曾被视为非法而遭禁止,此后,招魂礼不为历代礼家所承认,但它一直流传于民间,作为一种民间礼制传到近代,形式有删减更改。
民间的招魂之礼通常的作法是:汉族人家落了丧事,马上在街门外边按男左女右的惯例挂起“挑钱纸”,一般挑钱纸的张数应与亡人在世享年岁数一致,一张代表一岁。贫户则象征性地在门前挂几张烧钱纸罢了,据说这就是为亡人招魂。这客观上却起着向外界报丧的作用。
在北京近郊,家里死了人,首先要去“报庙”。人刚一咽气,女眷们就排成一行,拿着烧钱纸哭哭啼啼地到村外的五道庙或土地祠里“报庙”,这也是古代为亡人招魂的遗俗。
于柩前和屋外悬挂招魂幡也是一种作法,满族丧仪中的“大幡”,一般立于二门外,男人死立于门左,女人死立于门右。拉祜族是请巫师招魂,用白纸剪人形,系于竿上。
“五服”制简况
五服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统治阶段的五等服饰,即天子之服、诸侯之服、卿之服、大夫之服和士之服。二是天子直接管辖的地区以外的地方,以五百里为率,视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依次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和荒服。三是指丧葬中用的五种服饰,五服由重至轻的名称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一般说的五服,即丧葬中用的五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