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互联网商业思维
4581000000008

第8章 巨头引领商业模式(5)

如果说,2000年互联网兴起时,成立东方钢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宝钢在电子商务领域初次试水,那么现在宝钢已经开始对这个领域深挖广拓。2013年5月31日,宝钢集团上海钢铁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这是由宝钢集团与上海市宝山区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合作建立的钢铁现货交易电子商务平台,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在宝钢股份最新规划的未来发展“一体两翼”的蓝图中,该平台的电子商务就是其中的一翼。

上海钢铁交易中心是国内首家由钢厂设立的交易平台,该平台承担的交易类型包括交易与服务两大类。前者主要是基于钢材的现货交易;后者的核心则是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金融服务。前者作为宝钢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前端,依托电子商务获取、整理交易数据,同集团已有的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对接;后者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金融支付服务,作为宝钢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后端,两者共同实现宝钢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

上海钢铁交易中心为宝钢布局互联网金融提供交易数据,该中心包含三大交易服务平台:第一,“宝时达”。“宝时达”成立于2003年,现为销售宝钢集团自有产品的电子交易平台,订单的下达遵循“T+0”的交易规则,可选择定金支付、全额支付和银行融资三种支付方式。第二是“范达城”,主要销售除宝钢之外其他品牌产品的电子交易平台,可以依据客户的需求,为其以相对更低的价格从会员钢厂订到品牌产品。第三是“来客圈”,是撮合交易模式下的钢铁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客户主要以中小用户为主。

按照宝钢的期望,未来在打通信息、电子商务以及上下游的资源积累后,可以衍生出仓储、物流等全方位服务,形成重要的利润来源。宝钢此举,意在利用行业优势打造“工业领域的阿里巴巴”。

事实上,大宗商品更依赖于传统渠道,产品类型也不似家电等其他商品品种繁杂便于做线上、线下区隔。所以,如何处理与渠道商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利益分配,将是宝钢电子商务未来的盈利关键点。

钢铁巨手托起互联网金融双平台

钢铁电商平台除了提供交易,还会为客户和供应商提供融资和理财等金融服务。这些服务通过宝钢财务公司管理运营的两个第三方支付品牌“东方付通”“宝付通”和两个资金业务品牌“宝融通”“宝利通”来实现。融资和理财,同时也是宝钢布局互联网金融的两大突破口。

“东方付通”,是为宝钢客户提供大额支付服务的第三方支付通道。通过“即时支付”服务为通过严格资质审核的高信用等级客户提供与商流、物流相匹配的大额资金,支持即时到账的B2B线上交易,从而提高交易效率与资金流通速度。

“宝付通”,是面向宝钢和宝钢产业链上下游客户设立的在线支付平台。由于宝钢财务公司与多家银行具有业务联系,因此,宝钢财务公司具有面向多家银行的“万向节式”结算通道。这种基于宝钢财务公司与各银行之间的多接口优势,便于宝钢自身及其上下游客户实现对多家银行账户的便捷操作。仅依托“宝付通”一个接口,即可一方面对接多家银行的账户,另一方面对接多种结算方式。

“宝融通”,旨在为宝钢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在线供应链融资服务。宝钢产业链上下游客户通过“宝融通”完成线上授信、融资及还款业务,最多可获得与宝钢签署的《钢材销售意向》总交易金额70%的供应链贷款。此外,客户还可通过“宝融通”完成线上票据贴现,获得票据质押贷款,从而实现对现金流的高效管理。

“宝利通”,是旨在通过资本市场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金融平台。“宝利通”提供的理财产品包括基金、信托等多种模式,是资金保值增值的通道。当钢铁行业交易不活跃时,客户可将闲置资金通过“宝利通”提供的接口选择购买基金、信托等理财产品,当客户需要将资金投入钢铁交易中时,亦可便捷地切换账户。

三大利刃:数据、资金、平台

宝钢布局互联网金融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内部逻辑。数据、资金、平台,正是其成功的三大条件。

首先,宝钢依托电商平台获取大量有效数据,为布局互联网金融提供信用评价体系。自2013年4月初上海钢铁交易中心试运行以来,目前共计约2.5万用户在该平台进行注册,依托这一电子商务平台,宝钢获取了大量交易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宝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交易数据,以及基于“范达城”和“来客圈”的其他钢铁相关企业的数据,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和深度分析,构建信用评价体系。

其次,宝钢依托与银行的合作获得融资渠道,为布局互联网金融提供资金来源。宝钢集团与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开展合作,共同提供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通过与银行的合作,使得宝钢得以借助银行资金形成杠杆,从而为开展大规模的供应链贷款提供了可能。

最后,宝钢依托金融业务平台联结客户与资金,为布局互联网金融提供通道,一方面通过电商平台提高客户黏性、客户数量,并确保客户的良好信用度;另一方面通过与银行的合作获得资金支撑,二者共同构成宝钢开展金融业务的两端,同时控制了风险。“东方付通”“宝付通”“宝融通”和“宝利通”等金融业务平台,就是连接资金来源方与资金运用方两端必不可少的通道。

宝钢是传统的工业企业,通过做大做强电子商务平台、与银行建立基于供应链的深度合作、搭建金融业务平台这三大举措,完成了布局互联网金融的战略转型。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传统电商迈出了第一步,宝钢紧随其后却又不落窠臼。不同于以经营快速消费品等为主的传统电商,宝钢模式对传统工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示范作用。

(第六节)烧了百亿死伤无数,这样的“红海”购不购?

优酷网被动收购土豆网,由于双方用户高度重叠,市场第一的宝座不保;爱奇艺收购PPS,实现了网页+客户端的高度互补,已渐渐赶超优酷土豆;只要收购PPTV成功,网络视频未来必有搜狐一席之地。

一个行业,做了八九年,烧了100多亿人民币,死了几百家网站,上市了四家公司,却连盈利的曙光都没有看见,这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但最神奇的并不在此,而在于十年的激烈竞争之后,这片已经红得发紫的红海市场,却只进入了加强版的洗牌期,虽然市场格局相比几年前清晰了许多,但行业第一名的位置在2013年夏天,开始变得众说纷纭。

这个行业,就是中国网络视频行业。

从2012年3月,优酷土豆宣布合并开始,大家就都意识到,在基本定型的视频行业,并购是改变格局的捷径,也几乎是唯一的途径。2013年5月,百度旗下的视频网站爱奇艺以3.7亿美元收购了PPS,直接挑战优酷土豆行业老大的位置。爱奇艺和PPS、优酷和土豆、搜狐视频和PPTV—这三起并购案,将深远地影响中国视频行业,并决定未来格局,也预示着“富二代”视频网站,作为视频领域财大气粗的后发新势力,已成气候。

最失败并购:优酷并购土豆

优酷和土豆的合并,可以说是最引人注目,但也是最失败的收购。优酷和土豆由于天生的近亲基因,流失了大量的市场和用户。

这起并购令业界极为震惊,专家们还没来得及捡起跌破的眼镜,并购就已经尽显颓势。土豆网流量下滑,公司内部混乱,各种传言接连不断,而最致命和无法用公关手段掩饰的,则是用户的流失和市场的萎缩。如今,“优酷土豆合并失败”这一结论,已经越来越成为行业和观察者的共识。

究其根本,并购土豆实际上是优酷的防守策略,属被动收购。

土豆上市时正值美股低迷、中概股丑闻频发、IPO冻结,融资耗尽已无退路,土豆选择流血上市,但市值缩水严重,很快再次陷入资金危机,成为行业并购的目标,先后与百度、新浪、搜狐等均有接触。行业第二的土豆网一旦被其他视频公司收购,优酷的行业第一宝座即刻不保。一直强调“强者恒强、马太效应”,视“行业第一”为核心的优酷网CEO兼首席运营官古永锵只能选择并购土豆。

丝毫不出意料,在双方宣布合并后的一年内,土豆网陷入动荡,排异反应越发严重。根据财报报道,优酷土豆2012年第四季度和2013年第一季度(合并土豆网之后的两次财报),净亏损分别为1.136亿元和2.325亿元,亏损扩大近一倍。优酷土豆旗下并没有百度搜索或搜狐畅游这样稳固的现金流,面对升级的市场竞争,优酷土豆必须扩大投入以维持市场份额。而面对没有时间表的盈利,守着通过上市和增发圈取的6亿美元,难免有坐吃山空之疑。

互补最强并购:爱奇艺并购PPS

爱奇艺收购PPS,虽然比优酷土豆的合并晚了整整一年,但这起合并显然更加深思熟虑:爱奇艺与PPS分别长于网页端和客户端,用户重合率低。相比较于优酷土豆高达50%的月度用户重合度,爱奇艺去重合后,PC+移动全平台的用户覆盖超越了优酷土豆,达到行业第一,同时在移动终端拥有更大的优势:2013年3月的艾瑞数据显示,爱奇艺和PPS的移动视频月度用户覆盖领先第二名优酷土豆67.5%;月度观看时长超过第二位106%,比二、三位的PPTV和优酷土豆相加还要多出1234.5万小时。

合并后的新爱奇艺公司的体量和市场份额,已经超越优酷土豆,直接将中国视频市场从“一超多强”时代带入“两极时代”。

宣布合并仅仅不到30天,爱奇艺已经与PPS完成了人员层面的合并,这一方面是由于双方拥有极强的互补性,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爱奇艺和龚宇的急切心情。根据2012年数据,优酷土豆2012年总营业收入达到18亿元,而爱奇艺和PPS两者相加虽然在份额上超越了优酷土豆,但总营业收入仅为13亿元,其中还包括PPS的游戏营业收入(百度未收购PPS的游戏业务)。能否将流量和份额上的优势转化为收入,是新的爱奇艺需要面对的问题。互补的流量和用户构成对广告主有极大的吸引力,这就决定了“收入超过优酷土豆”,成为爱奇艺2013到2014年必须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