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军事探索发现全纪录
4545900000002

第2章 著名军事家的故事(2)

在接下来的艾陵之战中,孙武再次显露出其杰出的军事才能,辅佐吴王夫差战胜齐国,从而使吴国国威大振,在两年后的黄池会盟中取代晋国成为霸主。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里指出:“(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孙武后来的命运如何,至今还是个谜。一种说法是,孙武辅佐吴王夫差建立霸业后,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遂退隐林泉,从事著述以余终年。另一种说法是,他重返齐国,在家乡隐居授徒。

孙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留给后世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也就是孙武当时献给吴王的那13篇兵法。《孙子兵法》共五千余字,但这短短的几千字里包却含着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

《孙子兵法》是迄今可以见到的最早的军事理论著作,它构筑了一个精美恢宏的兵学体系,影响了后世兵学发展的方向,在传统兵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常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它提出的全胜战略思想,成为后世用兵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明人茅元仪在评价《孙子》一书时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孙子兵法》被尊为兵经,被历代兵家奉为圭臬,其原因正在于此。

点评

孙武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和伟大的军事家。孙武的不朽军事名著《孙子兵法》以其博大精深的军事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思想内容,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学术的发展。

爱护士兵的吴起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是卫国人,他的一生经历丰富,曾当过鲁国的将军,魏国的高官,还当过楚国的宰相。

吴起在楚国当宰相期间感谢悼王知遇之恩,竭尽全力进行改革,终于使楚国走上强盛之路。随后,吴起率楚军南征北战,取得了“南平百越,北平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的赫赫战功,一时威震诸侯,扬名天下。

吴起带兵打仗,时刻把士兵的冷暖挂在心上。一次,吴起率领楚国军队去打仗,行军时刚好阴雨连绵,泥烂路滑不好走,辎重跟不上,走在前面的士兵眼看就要断粮了。

这天,雨总算停了,有位年长的伍长,抱来一堆湿柴,想点个火堆,让大家烘烘衣裳。可他把打火石连敲了几十下,也没能把柴草点着。这时,有个腿上受了伤的年轻士兵,一瘸一拐地走来,也想试试。伍长说:“李山,你还是坐着歇会儿,别白费劲了。”李山放下了打火石。打火石一落地,立刻被一个人捡去了。

这人身穿粗麻布短衣,满脸络腮胡子,看上去四十来岁。他一声不响地从怀里掏出一团麻絮,把它撕开,放在柴草上,用打火石打起火来,不一会儿,打火石溅起的火星点燃了麻絮,又烧着了柴草,火头越烧越大。络腮胡子笑着解下自己身上的粮袋,将米倒出来,招呼伍长说:“来呀,给大家弄饭吃呀!”

伍长一见,忙招呼大家把身上剩下来的米全倒进锅里。做饭时络腮胡子腿一盘,跟士卒们讲起故事来。

络腮胡子一边讲,一边将伍长披在身上的衣裳拿下来,在火堆上烤干。

伍长问:“老哥,你也是火头军?”

络腮胡子笑笑:“跟你一样,是打仗的!”

络腮胡子见李山靠着树躺着,脸色发白,便关心地问:“怎么,病了?”

伍长叹口气说:“唉,夜里行军时,被树桩戳伤了,伤口还在流脓呢。”

络腮胡子一听,提起李山的裤腿,只见李山小腿上有块红肿,正流着脓血。络腮胡子将自己的上衣一脱,铺在地上,让李山躺下,又从自己腰里扯下一块布,叫伍长倒些热水在盆里。他用布蘸着热水,小心翼翼地在李山伤口四周擦起来,擦了一会儿,忽然趴在地上,抱着李山的小腿,用嘴巴在伤口上用力地吮吸起来。李山只觉得一阵阵疼痛,挣扎着要爬起来,但络腮胡子力大无比,一只手压着他的肚子,他怎么也翻不过身。

络腮胡子在伤口上吮一阵,吐一口,吮一阵,吐一口。啊,他吮出来的全是黄里带红的脓血。周围的士卒们呆呆地看着,都惊奇得说不出话来。

后来,士兵们才知道,这位络腮胡子就是他们的将军吴起。因为爱护士兵,吴起的士兵都很爱戴他,在战场上作战时勇往直前,从不后退。吴起的一生经历丰富,带过兵,拜过相。做宰相时,朝令威严,深服众心。

吴起撰有《吴子》《吴起玉帐阴符》三卷、《吴起教战法》等兵书。《吴子》一书虽仅五千字左右,但内容十分丰富,是继《孙子》以后又一部体系完备、思想精深,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兵学论著,在中国古代兵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点评

吴起是一个极有原则和立场的人,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也正是由于这种对士兵如家人长辈般的关爱,才赢得士兵们的拥护和爱戴。或许,这就是他成为一代名将的原因之一吧。

秦国名将白起

白起,中国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将领,曾率秦军攻韩击魏,远慑荆楚,兵锋各国,所向披蘼。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战争频繁、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段历史时期发生了很多不平凡的战争故事。纵观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二百七十年战国历史,就战争规模之大、杀伤程度之烈而言,在当时的众多战争中,没有比白起指挥的秦赵长平之战更为惊心动魄的了。《孟子·离娄》描绘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一次战略决战。在战争中,秦军主帅白起贯彻正确的战略指导,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一举歼灭赵军四十五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

当时的秦国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国势强盛,已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而赵国自“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以来,国势也日渐强盛,又拥有廉颇、赵奢、李牧等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尚可与强秦进行一番周旋。事情很清楚,秦国要完成统一六国的惊世伟业,一定得拔去赵国这颗钉子。自然,赵国也不是好惹的,岂会甘心束手就擒。两国之间的决战之势在所难免。

秦昭王采用范雎远交近攻之策,结好齐国,先攻韩、魏,逐次推进。秦先后攻取了韩地少曲(今河南济源东北)、高平(今河南济源南)、南阳(今河南王屋山南)、野山(今河南沁阳)等地,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韩桓惠王大惧,急忙派人向秦国献上党求和。上党郡守冯亭想借赵军抗秦,私自把上党献给了赵国。他的用意当然很明显:转移秦军锋芒,促成赵、韩携手,联合抵御秦国。赵王目光短浅,在不计后果的情况下,贪图小利,不计后果,将上党并入自己的版图。赵国派大将廉颇率领大军进驻上党的长平。秦国眼看着到口的肥肉叫赵国夺去,实不甘心。这样,战国时期规模空前的长平之战的序幕就拉开了。

秦国派王翦将军率军远征上党。廉颇初战不利,知道秦军从遥远的秦国来到上党,旅途劳顿,速战速决最为有利,决心以守为攻,命令赵军准备好坚固的军事工事,建造了高高的城墙,修筑了坚固的堡垒,依托有利地形,以逸待劳,拒不出战,使秦军陷于疲惫之中。廉颇的这一策略发生了作用,秦军的进攻势头被抑制了,两军在长平一带相持不下。

秦军见不能速胜,就想除掉廉颇,遂派人用重金贿赂赵国的权臣,散布流言说廉颇有降意,不足为虑,应由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赵王本来就对廉颇失利不战不满,就轻信了谣言,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虽然把兵书读得很熟,但只会纸上谈兵,毫无实战经验。他到了长平后,一反廉颇所为,更换将领,改变军中制度,搞得全军官兵离心离德、斗志消沉。他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方针,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

秦国知道赵军主将易人,也秘密起用白起为将。赵括为迎合赵王急欲取胜之心,到任后即连续向秦军发起进攻,意在决战。

白起用小股秦军挑战,随后假装败退,赵括统帅赵军向秦军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两军稍事交锋,秦军的诱敌部队即佯败后退。赵括不问虚实,立即实施追击。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定阵地长壁后,即遭到了秦军主力的顽强抵抗,攻势受挫。

赵括欲退兵,但为时已晚,预先埋伏的秦军两翼二万五千奇兵迅速出击,及时插到赵军进攻部队的后方,切断了赵军与其营垒的联系,构成了对进攻赵军的包围。另外的五千骑兵也迅速地插到了赵军的营垒之间,牵制、监视留守营垒的赵军。白起又下令突击部队不断出击被围的赵军。赵军数战不利,情况危急,被迫就地构筑营垒,转攻为守,等待救援。

白起见赵军人多,一时无法全歼,遂采取长围久固之策,断其粮道。秦昭王听到秦军包围赵军的消息,亲赴河内(今河南沁阳),把当地十五岁以上的男丁组编成军,增援长平战场。这支部队占据长平以北的丹珠岭及其以东一带高地,断绝赵国的援军和后勤补给,从而确保了白起彻底地歼灭被围的赵军。

九月,赵军断粮已达四十六天,内部互相残杀夺取食物,军心动摇,局势非常危急。赵括组织了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秦军阵地,希望打开一条血路突围,但都未能奏效。绝望之中,赵括孤注一掷,亲率赵军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仍遭惨败,自己也命丧秦军乱箭之下。

赵军失去主将,斗志全无,遂不复再作抵抗,全部解甲投降。这四十万赵军降卒,除幼小的二百四十人外,全部被白起坑杀。白起的这个残忍的决定,几乎吓破了赵国人的胆量,并使赵国在很长的时间内十室九空,无可用之兵。秦军终于取得了空前激烈残酷的长平之战的彻底胜利。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出杰作。大将白起在这场战争中,以自己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战先例。从此,白起名震诸侯。

点评

指挥者往往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当轻信的赵王、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遇到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的白起,那成败也就尽在意料之中。在我们生活中也是一样,轻信、妄为只会给对手以可乘之机。

略不世出的绝世名将——韩信

唐代诗人王涯在《从军行》里盛赞韩信的高超谋略和指挥艺术:“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在历时近五年的楚汉战争中,汉大将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其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

韩信,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

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将其称为“胯下之辱”。

公元前2世纪初,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韩信配剑从军,投身项梁的西楚军。项梁战死后,继随项羽,但未受项羽重用,只是充当一名执戟卫士。他多次向项羽献策,均不被采纳,于是他愤然逃出楚营,投奔汉王刘邦。刘邦初始也没把他当将才使用,只任命他为治粟都尉。韩信见刘邦不肯重用,决意离汉营而去。丞相萧何素知韩信之才,闻讯即刻骑马月夜苦追,将他劝回,由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后来,刘邦在萧何的屡次劝说下,亲自与韩信讨论军国大事,确信韩信为稀世之才,遂举行仪式,拜为大将。

韩信率一万余新召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井陉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当时,赵军谋士李左车向陈余建议,正面坚壁不战,用一部分兵力绕到敌后切断汉军粮道,使韩信向前无法作战,向后无法撤退的两难境地,最后前后夹击,一战而擒韩信。但陈余却是一名崇尚正面攻击的古典派军人,认为韩信兵少而疲,不应避而不战。他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刻板地遵从兵书上“十则围之,倍则战”的公式行事。

韩信深谋远虑,自知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如采用强攻,必会受挫,于是决定在离井陉口很远的地方驻扎下来,反复研究地形地势和赵军部署。当韩信探知李左车的计策没有被采纳,赵军主帅陈余有轻敌情绪和希图速决的情况后,立即指挥部队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远地方扎下营来。他选拔了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的红旗,乘天黑悄悄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等翌日见赵军出动,营垒空虚之时,攻入赵军大营,把赵军旗帜拔下,插上汉军旗帜。当夜,韩信传令部队就餐,他对将校们说:“少餐即可,待今日破赵之后再饱餐。”将校们将信将疑,只能从命。韩信遂即传令击鼓,举起大将旗帜,向井陉口进发,他说:“赵军已先我占据了有利地形,筑垒以待,看不到大将旗仗,怕他们疑我尚在后军,不肯发起攻击。”

当汉军接近井陉口时,韩信连骑哨都不派,立即传令中军主力全部到河边背水列阵,营垒上的赵军远远见汉军背水列阵,无路可退,纷纷讥笑韩信不懂兵法。少顷,天色已然大亮,汉军阵营扬起一阵轻尘,随着激越的鼓声,一队旗仗转出,韩信在众将校的簇拥下纵马来到阵前。陈余眼见韩信兵少,自己又占据有利地势,于是率轻骑锐卒蜂拥而出,欲生擒韩信。韩信令弃旗鼓仪仗,迅速转入阵中。陈余见此情景,当即下令全营出击,直逼汉阵。汉军因临河而战已无路可退,所以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双方厮杀半日有余,赵军仍未能获胜。这时赵军营垒已空,韩信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直驰而入,在赵军营垒遍插汉军红旗。鏖战中的赵军突然发现背后营垒插满汉旗,队形立时大乱。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将二十万赵军杀得大败,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

战后,汉军将士们饮宴相贺,他们纷纷问韩信:“将军叫我们背水列阵,这是有悖兵法的啊,为什么竟然能取胜呢?”韩信哈哈大笑:“兵法上不是都说了吗?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如果我给你们一条生路,士卒们能拼死作战吗?”诸将这才领悟了背水列阵致胜之奥妙,对韩信大为钦服。这就是韩信辉煌战例中的精粹——井陉之战。

不久,韩信又用重兵急袭的办法攻破了齐都临淄。楚将龙且急领二十万人马来援,与败退的齐军会师于高密,然后与汉军隔淮水对峙。韩信秘密派人用一万多个沙袋,乘暗夜在上游把淮水堵住。天明后,派部分军队渡过淮水,在侧后攻击楚军,继而佯装溃败。龙且误以为汉军胆怯,率主力渡淮水追击。韩信命部属掘开上游堤坝,将楚军冲成两段,汉军运用半渡而击的办法,把已渡水的楚军全歼,龙且被杀,未渡水的齐楚联军不战自溃。韩信趁势挥军追歼逃敌,俘虏齐王田广,全部平定了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