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动物科学探索发现
4545700000004

第4章 动物学家的故事(4)

细心的哈根贝克发现,要让动物保持健康和繁殖,就要给它们提供像自然生境一样的饲养环境。于是,哈根贝克在自己的动物园里颠覆了传统的展览观念。他在动物展区的边缘巧妙设置了隐藏的壕沟,根据他训练动物的经验测试出每种动物能跳多高和多远,从而得出壕沟的宽度和高度,再利用地形或种植物的办法把壕沟隐蔽起来,让观众看不见壕沟,同时保证动物跑不出来。另外,哈根贝克还把猛兽和草食兽放在一个展区,如把狮子和斑马放在一起展览,其实也是用一道看不见的壕沟把它们分开。这样,在哈根贝克的动物园里,参观的人们不仅看到了非洲的景观,也能了解物种之间的捕食关系。哈根贝克动物园一营业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并由此为现代动物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哈根贝克的无栅栏设计很快流传到了美国,底特律新动物园、辛辛那提动物园、布鲁克林动物园都沿用了自然式展览的新概念。之后,哈根贝克的动物园建设新方法很快就在全世界被采用,并确定了相关的国际标准。直到100多年后,哈根贝克动物园依然在世界一流的动物园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

现在,加入了“国际濒危物种培育计划”的哈根贝克动物园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这里生活着3头极其罕见的中国雪豹,这种濒危的豹种在全世界只有大概70头。另外,这里还有全欧洲最大的猩猩群之一。在它们的故乡苏门答腊,这种神奇的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而哈根贝克动物园通过物种再培育的办法让这种珍稀的类人猿继续在此生存下去。

要想成功就必须义无反顾地去探索,永不停息地去实践。最终,一次小成功就可能带来大成功。哈根贝克仅仅利用一些小技巧就让参观者看到了物种间的关系,奠定了现代动物园的雏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法布尔写《昆虫记》

1823年12月20日,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山村里,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穷苦农民的儿子,后来会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毕生与昆虫为伴,揭示了昆虫世界的种种奥秘,他就是“昆虫世界的荷马”,而此人就是法布尔。

法布尔从小就痴迷于昆虫。一次,他大清早跑到一个深谷里,坐在一块岩石上观察长角穴蜂。三个妇女早上去摘葡萄,路过那儿看见了他。黄昏时,这三个妇女回家,看见法布尔仍然坐在原处一动不动,眼睛盯着一个地方。她们不明白他在干什么,认为他准是中了邪。

法布尔观察昆虫,积累了许多心得感受。但他只上了几年小学,就被迫独自谋生。他在铁路工程队当小工时,每天运石修路,因离家很远,晚上到公园去栖身。16岁那年,法布尔考上了免费的师范学校,这全靠他的勤奋努力和刻苦自学。法布尔做了教员后,边教书,边自学,边进行昆虫研究。学校条件不好,可是他很满足,因为附近既有森林又有海滨,这为他观察昆虫提供了便利。学校还有个图书馆,里面藏了不少书,却无人问津,因此常常关着门。法布尔像寻了宝地一样,他每天从窗口爬进去,把书取出来。他用这个方法,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通过勤奋自学,法布尔先后取得了教学学士学位、物理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在法布尔之前研究昆虫的人往往只是注重昆虫的分类、解剖和形态,而对昆虫的生活习性、性格和一生的变化研究很少。法布尔在这方面进行了精细而又持久的观察,他发现了昆虫世界中的许多奥秘。

一天清晨,法布尔看到有几百条松树毛虫列着队,从树上沿着树干向下爬,还吐出丝,铺出了一条丝路。天黑时,他见到毛虫又沿着这条丝路往回爬。他想,要是把毛虫的丝路切断会是什么样子呢?几天后,毛虫的队伍又出现了,这次它们是往一个高大的花盆上爬,等前面的毛虫刚爬到花盆顶部,法布尔就用刷子把下面的毛虫刷掉,并用布把花盆四周擦干净,不让一条丝留在上面。这时,毛虫迷失了方向,老是在花盆边上转圈,跑来跑去。法布尔守在花盆边观察了一天一夜,看到这些毛虫不知疲倦地、一圈一圈地转,只要丝路存在,它们总是认为没有迷路,只要前面有个带路的,它们也总是认为万事平安。后来,这些毛毛虫跑得太累了,精疲力竭,从花盆边滚到地上,才找到了原来的丝路回家。

通过观察,法布尔发现蜂类是才能出众的建筑师。蜜蜂建筑的蜂巢轻巧、美观、实用,一个个大小相等、容积相同的六棱柱状蜂房,排列得紧密无间。这种形状用材最少而容积最大,十分符合几何学原理和省工节材原则。而切叶蜂却能从一些树叶上切下许多圆盘形和椭圆形的小片,并将它们制成蜜罐,以备产卵。产卵后,切叶蜂又飞到树上,不经任何度量,毫不犹豫地、迅速地切下一片片树叶,用这些叶片作罐盖,这些叶片不大不小,正好盖住罐口,这种绝妙的本领真令人不可思议。

详尽的观察,使法布尔能够纠正许多错误的说法,并能说出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种神奇的传说:“鹈鹕常在暮霭中吐出自己的脏腑,甚至挖出自己的心来喂养饥饿的幼雏。”法布尔以他那卓越的观察力,把被蒙蔽的真相披露出来了。原来鹈鹕是把捉得的鱼虾搁在自己的喉囊里,然后才慢慢吐出来喂小鹈鹕的。

宁愿与昆虫做伴,这是法布尔的志愿。为了实现这个志愿,法布尔迫切需要一个自己的野外实验场。这样,他就可以省去很多时间和精力,避免漫长的旅行,时时与昆虫在一起,详细地观察昆虫的一切。这是法布尔多年来的一个最大的愿望。1879年3月,法布尔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用自己攒下的一小笔钱,在小乡村塞里尼昂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荒地上的老旧民宅,他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同年,《昆虫记》第一卷出版,在以后的30余年里,这位“荒石园”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吃着粗茶淡饭,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终于撰写出10卷本科学巨著——《昆虫记》。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科学百科,还是一部文学巨著。它除了真实的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姻、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万物的赞美之情。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10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法国文学界曾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为称号,推荐法布尔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可惜诺贝尔奖委员们还没来得及做最后决议,便传来法布尔已经离世的消息。法布尔一直活到92岁,也一直工作、学习到92岁。临终前他还说:我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法布尔的一生是热爱科学、勤奋自学、刻苦钻研、忠于事业和勇于献身的一生,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因为法布尔揭开了昆虫生命与生活习惯中的许多秘密,连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都称他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法布尔从一个农村少年成长为昆虫学家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干好一件事,就必须从细枝末节做起,要善于观察、勤于探索,而且还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为这个目标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戴维发现大熊猫

提起大熊猫可谓家喻户晓,可提起法国人艾蒙·戴维,却鲜为人知。然而,就是这位法国人早在100多年前,最早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珍奇动物大熊猫,他采集的第一具大熊猫模式标本,至今仍在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珍藏着。

戴维1826年出生于法国比利牛斯山区的一个小镇,他自幼热爱自然科学,喜欢野外探险,采集各种动植物标本,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博物学家”。22岁那年,戴维加入天主教会,成为一名神职人员,4年后他向教会提出,想去东方中国传教。这一要求至1862年才被获准,那时他已36岁。临去中国前,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爱德华兹教授找到他,希望他为博物馆采集各类动植物标本。同年,戴维得到清朝政府同意,前往蒙古考察旅游。在此期间,他收集了不少标本,利用回国休假机会,把所有标本带回巴黎。

1865年,戴维作为一名天主教神职人员,被派往北京传教。在北京周边地区,戴维发现了不少欧洲少见的动植物,于是在传教之余,采集、整理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动植物标本,寄回巴黎。这年夏天,戴维前往北京南部考察,在皇家猎苑里,他意外地发现一种从没见过的物种——俗称“四不像”的麋鹿,于是将其制成标本带回巴黎,经法国动物学家证实,麋鹿确为世界罕见,博物馆为此发表了戴维的科研论文。戴维的科研论文,对中国物种保护和生物学发展很有价值,这意味着中国有不少外国没有或者不同的珍稀动物。

1867年,一个来自四川穆坪(今四川省宝兴县)的中国学生告诉戴维,一个法国人在穆坪当地采集了许多动植物标本,准备运回法国去。戴维听说这件事后非常兴奋,当即作出决定,从上海乘船溯江而上到四川穆坪。到达穆坪的第二天,戴维就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翻越大瓮岭,来到邛崃山脉中段一个叫邓池沟的地方。

1869年3月11日下午,戴维和几个人来到邓池沟源头采集到几种生物标本,正高兴地返回天主教堂,途中路过一户姓李的人家,主人客套地让他们到家中去用茶点。突然,挂在墙上的一张黑白相间的奇特动物皮深深地吸引了戴维。这张兽皮他从来没有看到过:个头相当大,毛皮呈黑白色。最令戴维惊奇的是,这种动物的皮掌下有许多毛,而同类物种掌下是无毛的。直觉告诉戴维:这是一个非常罕见、奇特的新物种。为叫起来方便,戴维临时为这种动物起名叫“白熊”。第二天,戴维请猎人们上山为他捕猎“白熊”。12天后,猎人们给戴维送来了第一只小“白熊”,可惜的是,为了便于携带,猎人们已经把这只小“白熊”杀死了。戴维惋惜之余,还是把白熊买了下来。又过了一个星期,猎人们终于带回一只活体“白熊”,戴维像小孩似的高兴极了。经过反复观察,戴维确信,只产于中国的这只“白熊”,确属熊类中的新种。

“白熊”的长相非常奇特,除了四肢、耳朵和眼圈是黑色以外,其余部分都呈白色。头很大,嘴短圆,不像熊嘴那么尖长。戴维决定给“白熊”重新命名,在犹豫了很久之后,他决定就根据这种动物的皮毛特征命名其为“黑白熊”。此后,他迫不及待地将他的发现写信告诉了已经升任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爱德华兹教授。

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喂养,戴维决定将这只可爱的“黑白熊”带回法国。可是,要把这个宝贝从地处川西平原西部边缘的穆坪带到大西洋彼岸的法国,在当时交通条件非常有限的条件下,既要翻山涉水,又要远渡重洋,谈何容易。结果,这只可爱的“黑白熊”经不起长途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不断变化,还没运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戴维神甫只好将它的皮做成标本,带回了法国。

戴维的“黑白熊”标本到达巴黎展示后,立即引起了轰动。人们从兽皮上看到一张圆圆的脸形,眼睛周围是两圈圆圆的黑斑,就像戴着时髦墨镜,而且居然还有精妙的黑耳朵、黑鼻子、黑嘴唇,这简直就是戏剧舞台上化妆的效果,太奇怪、太不可思议了!于是有人断言,这张来自中国的皮毛绝对不真实,一定是伪造的。面对舆论的鼓噪压力,爱德华兹教授不敢怠慢。他在仔细研究了这种动物的皮和骨骼以后,断然否定了有关伪造的说法,确信这是一个新的、唯独中国才有的物种。他认定这种动物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的猫熊,便正式给它定名为“大猫熊”。

1939年,重庆一家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它的标牌采用了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观者一律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大猫熊”叫成了“大熊猫”。从此,“大熊猫”这个现代名称就这样诞生了!戴维也就成了第一个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大熊猫的外国人。

戴维于1877年出版了《中国之鸟类》一书,书中记载他发现的772种鸟类,其中有60种前人从没发现报道过;书中还有200个种类的哺乳动物,经戴维鉴定,其中新的种类有63个。除了大熊猫和麋鹿之外,还包括被戴维命名为“仰鼻猴”的金丝猴。

露丝与“苏琳”的故事

我们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国宝”级珍稀动物。300多万年来,大熊猫一直静静地生活在我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不为外界所知。但这种平静的局面在1869年被打破了,这一年,法国神甫戴维在我国四川发现了大熊猫并把它的标本带去了法国。从那以后,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险家和博物馆标本采集者来到大熊猫产区,试图揭开大熊猫之迷并猎获这种珍奇的动物。但他们始终没能捕获到一只活的大熊猫。世界上第一个把活体大熊猫带出中国的是美国女人露丝。

露丝是美国纽约的一位服装设计师。1936年,35岁的露丝与威廉·哈克利斯结婚。威廉是一位动物学家和探险家。他在研究中得知,大熊猫这种世界上稀有的动物“活化石”仅在中国才有。根据法国神甫戴维在中国的探险记录和有关大熊猫的资料介绍,威廉弄清了四川西北山区的地理位置,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也有了初步了解。他下决心亲自前往中国四川西北山区,并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新婚不久的妻子露丝。

露丝要求和丈夫同行,被丈夫认为是累赘而遭到拒绝。遗憾的是,威廉到了中国后,还没有进入大熊猫产区,便突然病死在上海。留在纽约的露丝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后,心情非常沉痛,继而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即完成丈夫未了的心愿,到中国去寻找活的大熊猫。

1936年4月,露丝起程前往中国。她雇了两名在美国出生的华人作保镖和翻译,来到中国上海。然后,乘船沿长江、岷江逆流而上,在四川乐山下船后穿过岷江山谷,进入四川西北大熊猫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