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考古探索发现全纪录
4529600000007

第7章 考古之谜(1)

玛雅遗址惊现大屠杀遗骸

玛雅文明的突然消亡一直都是美洲考古学上一个永久的谜团。有科学家提出,玛雅遗址发现的遗骸有可能是大屠杀的后果。

考古学家和法医学专家在位于危地马拉的一处古代玛雅城市——康库因遗址上进行探索,探索中他们发现在一个祭祀池中以及其他一些地方至少有50具骨骸。这是一场战争中的受害者和他们被肢解的遗骸,同时,这场战争也摧毁了这座城市,而这似乎也正是玛雅文明全盛时期走向崩溃的开始。

大约在公元800年,占领者有预谋地毁掉了宫殿和纪念碑,围捕了康库因城的国王和王后、朝廷成员、城里的男人、女人和儿童,对他们进行大规模屠杀,且大多数是用长矛刺死或用斧头砍断脖子或头颅而死的。然后,将大部分残缺不全的尸体扔到了宫殿的池塘里或是埋在了很浅的掩埋坑中。范德比尔特大学的考古学亚瑟·A·德玛瑞斯特说:“在这场残忍而血腥的屠杀之后,事情并没像人们在全盛时期的玛雅遗址所发现的那样发展。康库因城被彻底地遗弃了,就像帕斯容河下游的许多其他的城市一样。”

最初发现这些杂乱的骨骸的是两位危地马拉的考古学家。而后,在获得了国家地理协会授权之后,研究者才得以继续进行法医学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对遗骸的DNA测试,以证实是否大多数受害者都如考古学家怀疑的那样是一个庞大的皇族家庭成员。

发掘出遗骸的池塘是一个用泉水灌注的池子,周围有用石头围砌的边,面积为90平方码(72.9平方米),它是整个宫殿建筑群中渠道网络的一部分。考古学家猜测它应该是循环水系中神圣的部分。目前,调查者已经得出结论,从池塘的淤泥中所发掘的遗骸至少是分属31个人的。国王和王后的遗骸是在72米以外的浅埋坑中被发现的。同时在皇宫北边还发掘出了几十具其他骨骸,其中有一些是被肢解了的。

德玛瑞斯特博士推测占领者通过杀死城市里的精英并将他们残损的尸体扔在举办仪式用的水中。同时,他还注意到另一奇怪之处,那就是入侵者似乎对被他们杀害的人表示出了一种尊重。康库因城的国王坎·马科斯是以完整的王权仪式被埋葬的。他的脖子上还挂着写有他名字和头衔的项链。他们还将受害者和受害者最好的礼服、装饰品以及大量翡翠、美洲虎牙串成的项链和稀有的贝壳掩埋在了一起。

南卫理公会教派大学研究玛雅考古学的专家戴维·A·弗雷多并未参加此次研究,但他同意在玛雅战争中被征服的皇家成员和贵族遭到消灭正是全盛时期结束的关键起点这一观点。他还补充道,一个被打败的统治者有可能被处死,并不会殃及整个宫廷成员。弗雷多博士说:“而这种极端的暴力行为正是玛雅文明在崩溃时期的特征。”

点评

时间能证明一切,在时间的长河中,玛雅文明消亡的真正原因也终将露出本来的面目。

金字塔北迁谜团

5000年前,埃及人在古都孟菲斯附近的塞加拉建造第一座金字塔,而后来,更多的金字塔,包括胡夫的大金字塔,却建在了更远些的吉萨。接着,他们又换了地方,一而再、再而三地转移,最后又回到了起点——孟菲斯附近。在近400年的岁月里,埃及法老为什么要多次改变修建金字塔的地点?时至今日,具体的搬迁原因仍是一个谜。为解开谜团,埃及学家多米尼克·蒙塞拉特和考古学家米里亚姆·库克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索。

关于为什么改变修建地点,考古学家米里亚姆·库克提出了地质学方面的依据。他认为,金字塔都是用石灰岩建造的,为什么这种材料最适合造金字塔呢?首先,这是一种非常耐用的石料;第二,埃及盛产石灰岩;第三,石灰岩有分层、有纹理,所以比较容易开采。

以前,古埃及人一直在塞加拉修建金字塔。但是,野心勃勃的法老胡夫希望建造更大的金字塔。他必须找到一个更合适的地方,因此,他将整个工程迁到了北方的吉萨。

巴亥·伊萨威博士认为,吉萨的石料更多,地面更平整。胡夫和金字塔建造者顺应了大自然提供的条件,这个地方可以让他实现愿望,建造更大的金字塔。

埃及学家多米尼克·蒙塞拉特认为,地点变迁的背后暗藏着更大玄机,其中的人文因素要多于建筑方面的考虑。

多米尼克指出,要探讨金字塔地点的变更,必须清楚赫利奥波利斯与金字塔修建地点的关系。赫利奥波利斯,即埃及的太阳之城。一连几千年,它一直是太阳崇拜的中心。太阳神“拉”每天乘着太阳船驶过天空,到达冥界。因此,古埃及人认为每一位法老在死后都要到太阳神那里去,因此太阳神与法老最后的安息地——金字塔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仔细看看在吉萨和阿布拉瓦什修建金字塔的法老的名字,你会发现,先是在阿布拉瓦什建造金字塔的拉杰代夫,然后是哈夫拉,还有在吉萨建造第三座金字塔的门卡拉。这三个法老的名字里都带有“拉”。这是为了表达他们对太阳神“拉”的崇敬,建造金字塔也因而成为了太阳崇拜的重要表达方式。

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戴维·杰弗里斯博士说,拉杰代夫是名字中带有太阳神“拉”的第一位法老,他自称是太阳之子,选在阿布拉瓦什修建金字塔。从赫利奥波利斯看过去,这座金字塔看得最清楚。吉萨所有的金字塔都和赫利奥波利斯处在一条直线上。4500年前,没有烟雾尘埃的遮蔽,法老从吉萨和阿布拉瓦什的金字塔,应该可以看到赫利奥波利斯的太阳神殿。所以,法老们希望能从金字塔看到太阳崇拜的中心。杰弗里斯指出,崇拜太阳的信徒相信眼见为实。由于法老们越来越沉迷于对太阳的崇拜,从修建金字塔的地点,必须要看得见赫利奥波利斯的中心。法老拉杰代夫决定,将金字塔工程全部迁到阿布拉瓦什。在他的新金字塔里,也能看见赫利奥波利斯。下一任法老哈夫拉又回到了吉萨,他的金字塔靠近父王胡夫,门卡拉的金字塔也建在附近。在这些金字塔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赫利奥波利斯。

可是,从地图上看,杰弗里斯的理论还有疑点。接下来的三任法老在塞加拉附近修建金字塔,这个地方叫阿布希尔,当时他们仍然崇拜太阳神“拉”。问题是碉堡岩会挡住他们的视线,从阿布希尔没法遥望赫利奥波利斯的太阳神殿。对于这一质疑,戴维·杰弗里斯博士说,在阿布希尔金字塔东北方,几英里以外的沙漠中,有一片神秘的废墟。站在这一废墟上,居高临下,可以清楚地看到阿布希尔的金字塔。戴维·杰弗里斯博士说:“这个遗址实际上是另一座太阳神殿的遗迹。法老们在阿布希尔修建金字塔时,考虑的重点就是能不能从金字塔看到太阳崇拜的圣地赫利奥波利斯。可是,从阿布希尔的金字塔并不能看到赫利奥波利斯。在赫利奥波利斯和开罗的南面,有一片突出的峭壁,峭壁主线上座落着一座******城堡,我们叫它碉堡岩。这道岩壁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使人们没法从阿布希尔的金字塔上看到赫利奥波利斯。于是,他们就在阿布希尔修建了另外一座太阳神殿。这样,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表面看来修建金字塔的地点似乎是随意挑选的,但是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自从王室开始重视拜日信仰,金字塔的位置就迁到吉萨,然后又迁到了阿布拉瓦什。这样,地点的变迁与太阳崇拜的关系就很清楚了。

点评

关于金字塔修建地点频繁改变的原因还在探索中,不过,金字塔的伟大和神奇却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金字塔留给人类的思考真是太多了,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又一次感叹古埃及人的伟大。

旷世圣物之谜

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城市都灵,从公元16世纪起就有一件镇市之宝保存在约翰大教堂附属的小礼拜堂里,世代承受着基督教虔诚者的顶礼膜拜和由衷赞叹,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和基督教珍贵的圣物,这就是著名的“都灵裹尸布”,又称作“耶稣的裹尸布”。

“都灵裹尸布”长4.2米,宽1米,为亚麻质地,稍微隔开一定距离,就可以清晰地在上面看到一个人的正面与背面的影像。影像身高1.8米,长发垂肩,双手交叉放置于腹部,在头部、手部、肋部与脚部有清晰的红色血渍状色块,正与《圣经》上所记载的耶稣钉死时的状态相同。这块布因是“耶稣的裹尸布”而成为旷世圣物,受人顶礼膜拜,但是却遭到了科学家的质疑。

1988年,英国牛津、瑞士苏黎世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的3家著名实验室得出结论,都灵裹尸布不过是中世纪骗人的东西,因为它出现的时间大约介于公元1260年到1390年之间,并非耶稣的裹尸布。

但是,后来的科学实验又推翻了上述结论。在使用“微化学法”重新对裹尸布进行了取样分析后,又有了惊人发现:在1988年的实验中,三家实验室的化验样品只不过是“都灵裹尸布”的一块补丁,而新的鉴定认为,主体部分要比这块补丁早得多。

然而,有关“裹尸布”的争论并没有因此终结,有科学家指出,上述三家实验室在采用“碳-14断定法”时出现较大误差——问题不是出自断定法本身,而是在于裹尸布,裹尸布上的细菌及真菌——那些有接近百年历史的细菌及真菌所制造出来的单糖和多糖使断定法低估了裹尸布的历史。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化学家雷蒙德·罗杰斯说:“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发生了,研究人员在1988年从裹尸布取化验样品的地方刚好是块重新织上去的补丁,但这块补丁制作得非常仔细,使用的纱线染过后,和裹尸布其他部分的纱线几乎完全一样,颜色非常接近。”此间,有学者分析,研究人员在裹尸布上发现补丁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它自14世纪50年代中后期首次现身法国以来,多次遭遇火灾,但依然保存下来,其中一次火灾发生在十六世纪的一座教堂里,裹尸布遭到严重损坏,修女们对被火烧出来的洞进行了缝补,将裹尸布缝到了一块亚麻布上,主要是防止它进一步破损。

研究人员的“放射性碳样本”与“都灵裹尸布”主体部分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化学特性,主体部分有更久远的历史。罗杰斯在他的研究中,对在“都灵裹尸布”找到的放射性碳样本以及其他地方取下的样本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后说:“作为都灵裹尸布研究计划的一部分,我在1988年从裹尸布的各个区域收集了32个样本,包括从一些补丁和亚麻布上取的样本,我还找到了用于放射性碳鉴定的可靠样本。”

罗杰斯指出,这个放射性碳样本和裹尸布主要部分上取的样本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化学特性。他解释说:“放射性碳样本被染料染过,有棉花的成分,而裹尸布的主要部分则是由纯亚麻织成。补丁部分之所以被染,可能是为了和年代更早的裹尸布的黑色相匹配。微化学检测实验最终显示,在放射性碳样本和漂白亚麻布里含有香兰素,但是,都灵裹尸布里并没有这种物质。”

木质素是植物纤维例如亚麻等的一种化学化合物,木质素经过热分解生成香兰素。随着时间的推移,香兰素在布料里的含量会越来越少,最后完全消失。科学家最先是在中世纪的亚麻制品里发现香兰素的,但是,更加古老的物品,例如“死海卷轴”的包装纸等里并不含有这种物质。

经过梵蒂冈教廷的批准,三家独立的科研机构:英国牛津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瑞士联邦技术研究所分别对裹尸布采样进行了碳放射年代鉴定,各自得出的结果完全一致:这块布不是耶稣时代的织物,而是中世纪约1260~1390年之间的产品,正与前文所述裹尸布的第一次现世的时间相吻合。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然布是到中世纪才做出来的东西,当然就绝无可能包裹过耶稣的圣体,上面的形象也肯定不会是公元29年就已经“升天”的耶稣基督。综观化学成分和年代鉴定这两大证据,以及其他旁证,笼罩着“都灵裹尸布”的谜团和阴影至此已经基本驱散,科学家认为,这确实是不折不扣的中世纪赝品。

点评

赝品终归是赝品,无论赝品配饰上多么华丽的羽毛,它都不可能堂而皇之地加入到真品的行列。因为,在科学与实证面前,一切假的东西终会露出自己的真面目。这或许才是“都灵裹尸布”留给人类的最大财富。

古墓壁画惊现神秘相拥男子

20世纪60年代中期,埃及考古学者在著名的阶梯金字塔附近发现了一处古埃及墓葬。墓室墙壁上的一幅壁画,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

这幅壁画是刻在石头上的浮雕。描述了两个相互拥抱着的男子。在两个男子的上方刻着他们的名字:尼安克克努姆(Niankhkhnum)和克努姆霍特普(Khnumhotep)。虽然他们不是贵族,但却曾是当时宫中极受尊敬的法老首席御用指甲装饰师。据考古学家推测,他们生活在公元前2380年到公元前2320年之间,即古老王国第5王朝期间。当时侍奉法老被认为是一项非常荣耀的工作。而且,在古埃及墓葬中常见的是一个功勋卓著的人与自己的妻子、孩子共用一个墓穴,绝少有两个男子以平等的身份共用一个墓穴的。此外,画中的两男子动作也显得非常亲密。他们握着手,正在行古埃及常用的吻鼻礼。

纽约大学的埃及古物学家戴维·奥科尼尔认为,在古埃及法老眼中,连体婴儿的出现、侏儒、双头婴等显示了造物主的神奇能力,所以应是吉兆而非异象。考古学家曾发现过描述侏儒侍奉法老穿衣的壁画。法老认为让这些由神创造出的奇特的人来侍奉自己是显示自己与神相通的表现,所以,奥科尼尔认为这两个相互拥抱的男子实际上一对连体双胞胎。正是由于两人有这样的身体特征才使得壁画中反复出现二人的拥抱动作。目前,有多数专家倾向于接受奥科尼尔的观点,他们认为古埃及艺术并非总是写实的,两名男子的相互拥抱很可能是暗示他们相互连接的身体特征的。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埃及古物学家戴维·西尔维曼在奥科尼尔博士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两名男子的名字中的Khnum一词与古埃及的khenem很相似,而khenem是“联合”与“被联合”的意思。所以他们认为壁画上所描绘的是古埃及的一对双胞胎兄弟。

点评

现在,人们仍没有掌握他们具有相互连接的身体特征的确凿证据,所以,不能肯定地说他们就是双胞胎兄弟,不过,考古学家们那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神秘失踪的埃及唯一女法老

哈特谢普苏特,埃及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女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