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节日
祭灶的由来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每当此时,人们都忙碌着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在河南有一则凄凉的传说。
古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为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石矿去采石。
由于儿子很久未曾回家,两位老人十分想念。这天,老太婆嘱咐老头子到矿上去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丫的同路人,一路上,两人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丫是阎王派来的,到矿上收回几十名矿工。老汉便乞求光脚丫,请他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丫慷慨应允,但再三嘱咐他不要告诉别人。
老汉见到儿子后,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上矿采石。不久,石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
一晃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回想起当年的事情,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见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此事。玉帝大怒,立即惩罚光脚丫,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都会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除夕的由来
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它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在古代,除夕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
在我国民间,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等。
春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我国古代先民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便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这就是“腊祭”。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过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丰登的意思。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农历收成好叫做“年成好”,把正月一日作为“年日”,每逢这一天,到处锣鼓喧天,喜气洋洋。
《谷梁传》说:“五谷大熟为大年。”《尔雅·释天》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原意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人们为庆贺丰收,迎接新一年的生产,就在立春前后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欢聚庆祝,一起过年。
关于过年的来历,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跟蚩尤大战,在农历正月初一那一天,黄帝战胜了蚩尤,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黄帝的战绩。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走村串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抽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年”又窜到另一个村庄,迎头看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年”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由此,人们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了对付它的方法,最后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元宵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元宵节的来历,据说与汉朝时期的汉文帝有关。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刘襄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等,一起设计除了吕禄,“诸吕之乱”在正月十五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为纪念平息“诸吕之乱”,每年正月十五夜,他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
“夜”在古语中,又叫“宵”,正月又叫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清明节的由来
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就运用测量日影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清明节。
不少地区又把清明节称为寒食节、祭祀节。其实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也有的说是前两天),只是由于时间相近,人们便习惯性地把两个节日当做一个节日。
寒食节的由来,取意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悼念功臣介之推的故事。
晋公子重耳未继位之前,遭遇晋献公的迫杀,被迫流亡国外。介之推与狐偃、赵衰等一批老臣,与重耳患难与共,吃尽了苦头。
流亡途中,有一次,重耳又累又饿。跟随他的大臣们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儿吃的。此时,介之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当重耳得知肉的来历后,不禁流下了眼泪。
19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也就是着名的五霸之一晋文公。他重赏了有功之臣,唯独忘了介之推。很多人为介之推鸣不平,然而介之推却不申辩,背着老娘隐居深山。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派人四处寻找介之推母子。打听了很久,听说在绵山一带隐居,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
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之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到介之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发现介之推与母亲紧抱一棵大树,被活活烧死。
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便下令厚葬介之推,并将此山易名为介山。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烟火,吃三天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后来,清明节扫墓习俗流传下来,成为我国人民追念故人、寄托哀思的风俗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
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三大饮食节日之一。因“午”与“五”通,端午又名端五、端阳、午日、重午、重五、地腊、中天等。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以吃粽子表示庆祝。
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的说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风土记》有“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的记载;有的说起源于恶日,这纯系封建迷信,并由此导致端午节的一些风俗都是为了镇妖避邪;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学术界大多沿用此说。
在民间,有的相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伍员,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
伍员,字子胥,春秋时代楚国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投奔吴国,帮助吴王成就霸业。随后,伍员率兵伐楚,攻破楚国郢都,鞭楚平王尸三百,报了父兄之仇。
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骄傲轻敌,伍子胥力劝。此时,太宰向吴王进谗言,伍员遭受诽谤。夫差赐“厉镂”剑令伍员自刎,尸体被装入皮革做的袋里投入钱塘江中。
伍员含冤死后,传说变成了“波涛之神”,从此钱塘江常起怒涛,汹涌澎湃。于是吴国百姓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要举行“迎涛”仪式来纪念伍员。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为什么在民间广为流传呢?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至死不离开祖国的屈原,比对报父兄仇的伍员更加热爱的缘故。
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上官大夫靳尚等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以至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
后来,楚怀王将屈原逐出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被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这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
百姓闻讯后,纷纷来到汨罗江,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出粽子投入江中,据说糯米可以粘住鱼嘴,使鱼不吃屈原的尸体。
后来,楚国人民每年在屈原投江这天,都到江上划龙舟,往江里投粽子,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留下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并流传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地。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它历史悠久。每到这天,人们都要赏月、吃月饼,祝福团圆。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但它不是指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汉代有秋节,时间定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
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纪》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可能与以下两种说法有关。
一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可见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称为“仲秋”。此时,各种农作物相继成熟,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便以八月十五这天作为节日。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节”。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登高望远,思念亲人。
古人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称“重阳”,这就是重阳节名称的由来。关于重阳节的起源,相传与道教有一定的渊源。
东汉时期,汝南县一村庄,有一位名叫桓景的小伙子。有一年,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桓景的父母在这场瘟疫中病死了。
桓景听人说,这场瘟疫是汝河里的一个瘟魔作恶引起的。于是,桓景决定为民除害。当时,东南山中住着一位名叫费长房的大仙,桓景便来到此处拜师学艺。学艺时,桓景不分昼夜地苦练。
一年后,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他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然后,让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那天,他领着父老乡亲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每人分一片茱萸叶,用以驱瘟魔;随后,又倒出菊花酒,每人呷了一口,用以防瘟疫之疾。把乡亲们安排好后,桓景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家中,独坐屋内,只等与瘟魔交战。
不久,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它见人们都在高山上欢聚,便窜到山下。此时,酒气刺鼻,茱萸冲肺,瘟魔不敢登山,便转身来到村里。
当瘟魔看见一人在屋中端坐,便向前扑去。桓景急忙迎战,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将降妖青龙剑抛出,把瘟魔扎死在地。
桓景除掉瘟魔后,汝河两岸的百姓欢天喜地。从那时起,人们就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泼水节的由来
每年4月中(傣历六月)的泼水节,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大家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度佳节。
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家乡美丽富饶,人民丰衣足食。后来,来了一个火魔,整日为非作歹,把傣族家乡变成酷热干旱、五谷不生的地方。
有一天,火魔抢了7名年轻美貌的傣族姑娘。其中最小的姑娘叫侬香(也有说叫南粽布的),她骗取了火魔的宠爱,在傣历六月的一天陪火魔饮酒。在火魔喝醉了的时候,侬香故意吹捧火魔说:“大王什么都不怕,真了不起。祝大王千秋万岁!”
火魔得意忘形,脱口而出:“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我自己的头发丝勒住我的头。”
火魔醉后酣然大睡时,侬香乘机从火魔头发上拔下一根头发,把火魔的头勒了下来。正当侬香惊喜交集的时候,那魔头却似一团火球,滚到哪里烧到哪里。侬香大声呼叫,六姐妹急忙赶来,七手八脚把魔头提起来。
说来也怪,魔头一离地,火就灭;一着地,火又起。于是七姐妹轮流提着魔头,不让它落地。魔头滚烫,就不停地泼水降温。一直到7年以后,魔头才死去,七姐妹为民除了害。
从此,傣族人民为纪念她们的功劳,每年傣历六月都要举行泼水节,庆贺除魔的胜利。年轻人放鞭炮、赛龙船、载歌载舞,一直持续三四天。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是指农历七月初七,亦即是中国的情人节。
很久以前,有个善良的年轻人名叫牛郎,他的父母早逝,跟着兄嫂过活。嫂子唆使兄弟二人分家,只把一条老黄牛分给牛郎,牛郎待老黄牛很亲,白天去放牧,夜里睡在它身边。
这条老黄牛是由天上的金牛星变的。它因为触犯了玉皇大帝的天条,被玉帝贬到凡间为牛。它看见牛郎很善良,就决定要帮助他。
有一天,它告诉牛郎,东边的山下有一个湖,每天黄昏会有七个仙女下到这个湖里洗澡。只要牛郎偷走其中的一件衣裳,那个仙女便无法返回天宫,就只能留下来做他的妻子。听了老黄牛的话,牛郎果然偷偷藏起其中一位仙女的衣裳。
等到仙女们洗完澡要回天宫时,年龄最小的织女才发现自己的衣裳不见了,急得哭了起来。这时牛郎捧着她的衣裳出现了,要求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才把衣裳还给她。织女看牛郎忠厚老实,便含羞地答应了。
织女是玉帝最小的女儿,心灵手巧。两人成亲后生了一对子女,男耕女织,生活十分幸福美满。但不久,那头忠心耿耿的老牛却死了,死前它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剥下它的皮,遇到困难时就会派上用场。
织女嫁给牛郎的消息传回天庭后,玉帝大为震怒,就派王母娘娘下凡将织女带回天庭。牛郎回家后看不到织女,急得团团转。他忽然之间想起了老牛的叮嘱,就披上牛皮,飞快地追了上去。眼看就要追上她们,这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子,往天空中一划,马上出现了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把牛郎和织女分隔两边。
牛郎和一双儿女在河边大哭,哭声惊动了玉帝,他看见两个孩子很可怜,就允许他们一家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平安夜的由来
平安夜即圣诞节前的一个晚上,类似于我国的除夕。平安夜这天,每家都要摆圣诞树。当晚,全家人团聚在客厅中,围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和爱,祈求来年的幸福。
这天晚上,还会看到一群可爱的小男孩或小女孩,手拿诗歌弹着吉他,一家一家地唱着诗歌报佳音。据说这与耶稣降生有关。
耶稣诞生的那个夜晚,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天上传来了声音,告诉他们耶稣降生的消息。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来到人间,是要做人世间的王,因此天使便通过这些牧羊人把消息传给更多的人。
后来,人们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处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至今日,报佳音已成为圣诞节不可缺少的活动。
圣诞节的由来
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它是许多国家最主要的节日,相当于我国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