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特色
4459300000002

第2章 别人和我

“挺韩”与“倒韩”的冲突

交论文的那天早上,我在慕尼黑市火车站下车。我脖子上戴着一只小U盘,那里面存着我的大学毕业论文。那篇论文,我不是在慕尼黑写的,而是在我北德老家。那里有我们家养的猫和狗,还有我爸爸和我妹妹。去慕尼黑交论文的我坐的是连夜火车,行程五个多小时,我一路上根本没睡觉,一直忙着修改论文。最后觉得每个小脚注、每个逗号、每个字的大小都差不多的时候,已经马上要到达终点站了。终点站,就是慕尼黑。我把论文复制到U盘里去,把笔记本电脑关上,深叹一口气,准备下车了。

终于搞完了!我很想知道教授看了之后是什么感想。

我似乎成功完成了一篇没有论点的论文。关于韩寒的“真假”,我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其实无法找到真正的证据吗?

嗯,不过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最开始关注“韩方之战”时我还以为,韩寒和方舟子只不过是在互相炒作而已。他们从职业的角度来说依赖的主要是自己的知名度。被越多人关注,自己的书就越好卖罢了。而且被关注的形式不一定非要是“善意”的,也可以是“恶意”的。就像某些娱乐明星在自己马上就要出新片子的时候不会介意顺便“被曝出轨”一样。因为坏新闻也是好新闻。

文学界发生丑闻也不一定对作者有坏处。比如2006年郭敬明被判定抄袭别人的作品,甚至赔款20万元人民币。你可能会觉得这事发生后郭敬明的书不好卖了,但你错了!短短一年后,就在2007年,人家郭敬明依然是全国收入最高的作家,没有之一。

耐人寻味。

所以,我对此事的最初想法就是:×!方老师为啥不去质疑我呢?我也要卖书,我也有很多可以被质疑的地方好吗!我真的是德国人吗?我的“徒步中国”的路真的是我自己徒步走下来的吗?你确定不是我爹帮我走的?快来质疑我吧!

不过方老师没质疑我,我主动给他一些温情提示(“雷克是假的!”)他也不搭理。看来我的知名度不够高,在这个中国文学村里我只不过是那个外来的小朋友,别人家孩子一起玩得很高兴时我只能站在边上大哭:“我也要跟你们玩!我也要被打假!”

不过“韩方之战”到底是不是故意炒作,也是我证明不了的事。光凭感觉我认为他们不是说好了要炒作,而是本来没往这个方向想,各有各的目的,结果顺便变成了炒作。但是,为什么这种炒作如此有效呢?为什么社会一定要关注这个丑闻?

德国哲学家斯洛特戴克(Sloterdijk)说我们现在的社会属于“兴奋型”社会,人们没完没了地想找点让自己刺激甚至让自己愤怒的话题。但是斯洛特戴克提醒我们,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当得上“绯闻”。虽然天天有各种事被各种媒体推广为“绯闻”,但是大众还是会凭兴趣去选择哪些事情值得自己关注,哪些可以被忽略。

也就是说,100个明星出轨不等于100个绯闻。所以,每次我们发现社会正在热烈讨论某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应该问自己,为什么这些属于这个地方的人在这个时候选择关注这件事呢?2012年的中国人为什么如此在乎一个年轻作家的书是否是他自己写的?

从文学角度来说,这个问题的意义貌似不是很大。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否是他自己写的也没人能证明,甚至还有人觉得他是个女的或者是一个写作团队,但这会影响大家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欣赏吗?

而且解构主义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发布了“作者已死”的文章,并否认了作家个人与其作品间的直接关系。这种说法貌似有点难懂,但简单来说就是:看书时何必在乎到底是谁写的?

韩方之战跟文学几乎没什么关系,它更像一种意识形态冲突。“挺韩派”和“倒韩派”的大多数人不会从文学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而是从自己的意识形态出发。因为韩寒不仅是一名作家,更是一种“现象”。跟很多别的作家一样,他要演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就是他的卖点。

书商把作家包装起来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没什么不对的。就从《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J.K. Rowling)说起吧。她是女的,名字叫Joanne Rowling。没有中间名,她本来也不习惯用单一字母缩写自己的名字,但是由于她写的是玄幻小说,书商如此要求。他们或许想的是:读者如果一眼就能看出来她是女的,书就不好卖了。总之她在自己的名字中间加上了Kathleen充数,再一缩,就成了J.K. Rowling。那些习惯看J.R.R.托尔金(J.R.R. Tolkien)老头写的《指环王》(也叫《魔戒》)的人都会觉得这种名字看起来比较熟悉和舒服吧。

就这样,书商证明了一件文学理论者一直在否认的事:作者的身份对读者来说很重要!我在自己身上也发现过这个道理。俺雷克写的这些小破文章,假设不是一个德国人写的,你还会看吗?我跟编辑说让他们尽量改掉所有的语法毛病和错别字,他们说还是要保留我的“风格”比较好。我当然明白他们的出发点。很多人看我的书纯粹属于一种“凑热闹”的态度,看看那个老外在那儿用小学生的中文表达自己的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当然,我作为作者希望你是因为内容有趣而看我的文章,但我也不是傻瓜。到最后,我的卖点肯定跟我的老外身份有关。

问题在于,你作为作者的包装,往往不是自己就能定下来的。这我也深有体会。我去年出版的《徒步中国》本来就是一本游记而已,原名叫《最遥远的路》。但中国书商一定要把书名改成《徒步中国》,而且在封面上还加一句:“深入社会各阶层一步一步看中国。”当然,有很多人联想到了《寻路中国》,以为我写的是一本调查的书,就好像我是记者一样。

自己身上发生了这种事之后,我对韩寒现象的看法发生了一些变化。

韩寒最初被包装为“青年天才”,在我看来是一件挺好理解的事。突出卖点,做好营销。但是,每一种包装都包含着一种本身的风险。拿我以上的例子说事的话,就是如果我的书的包装是“记者调查”,而读者买了之后发现内容更像是一种“公路电影”,那我不是找骂吗?

韩寒的“天才”包装的风险在于,在我们当今科技发达的年代,天才已经越来越不好当了。你每句错话都会被听到,你每次失态都会被记录下来,而且大家都上过学,都是见过世面的。

当然,很多人不在乎韩寒的“天才”包装了。很多80后都是看着韩寒的东西长大的。他们觉得韩寒写的东西有趣,而且他说的话好像跟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一定关系。我觉得陈村老师曾经形容韩寒的话很有道理:“他说了小朋友们不敢说的话,小朋友们以韩寒为突破口,取得了一种话语权。”

后来,韩寒开始在网上拿自己的立场去评论时政,并获得了比较高的关注度。自从那时候以来,韩寒现象已经包含了“天才”“年轻人偶像”和“意见领袖”三个方面。

我想,所谓“挺韩派”的人其实有很多理由维护他,但最主要的理由跟他们自己的身份有关。中国的大都市环境已经后现代化了。后现代的一个特点就是个体化。每个人,尤其是每个年轻人,首先要想办法给自己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身份。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由很多不同成分构成的个体:你的家庭观保守还是开放?你偏向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你对宗教怎么看?你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是什么?

这些问题,在以前比较传统的时候还不是很重要。过去的张三没有像现在那么多选择,生活中也没有那么多问号。而20世纪80年代后,一切都变了。老一代被逼着“下海”的人——就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他们是在各种运动的旗帜下长大的,突然就要进入后现代。这个过程很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很多地方看不清,有很多险滩。但他们的孩子呢——就是所谓的80后一代——都已经完全是新时代的孩子,有自己80后的精神。

韩寒退学便去做自己,而且他的书还陪着一代人长大。不是说所有人都看过,更不是说所有人都喜欢,但最起码绝大部分人都听说过这个作者与他的书吧。就这样,他成了很多人身份的一部分。就像对于我而言,迈克尔·杰克逊就是我身份的一部分。这跟他是不是天才无关。而且,很多人觉得韩寒的观点和想法不错。所以,他成了这些人身份的一个更加重要的部分。当然,后现代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一个棋子身上,要保持一种折中主义态度。尤其在经历20世纪历史之后,人们最好再也不要搞“个人崇拜”。从这个角度去看,施爱东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有点恐怖:“保护韩寒,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我觉得有一部分“挺韩派”就是这种思想。由于偶像占了自己身份太大的一部分,所以在偶像被攻击的情况下,他们也感觉自己被攻击一样。

对于“倒韩派”的人来说,攻击韩寒的原因很多。他们或许觉得他的作品不好看,或者他的“天才”包装让他们产生了反感。他们也有可能反对他的政治立场。但在我看来,“倒韩”的主要原因跟社会形象有关,就是当下社会对“真实”这两个字的迷恋。

为什么会迷恋呢?

后现代社会的个体化是一种很痛苦的过程,而且不同社会背景的人有不同的痛苦。我在上面把整个80后一代概括为一体其实很不对,那样完全忽略了这一代人的复杂性,就连城市和农村都已经很不一样。中国的城市化目前刚超过50%,而且“城市”也不等于“城市”,说白了就是富二代和穷二代的具体情况很不同。

还有一个更复杂的因素,就是在哲学上被定为“过度真实”(hyper reality)的形象。它指的是当代社会被全面设计渗透的问题。人们很难分清媒体上的“标志”和生活中的“所指”的东西,有时候甚至觉得好像媒体上的东西比生活中的东西更“真实”一些。我个人很难欣赏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作品风格,但他20世纪60年代初的作品《金宝汤罐头》(Campbell’s Soup Cans)恰好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仅仅几只罐头,被艺术家不加任何改造画成写真画,当时竟让很多人看得很生气。为什么不去画一些“真实”的东西,比如日落啊、人像啊,几个静止的苹果都比这个好。

但是呢,“真实”到底怎么定义呢?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拉斯维加斯的埃菲尔铁塔,哪一座更“真实”?

这不仅是中国社会要面对的问题,只要是进入了后现代的社会都会这样。“寻找自己”是后现代社会的口头禅,“真实”是后现代社会的迷信。一个过去的农民活得不容易,但他几乎没有我们现在人那么多自我怀疑和对“真实”的需求。

而在这其中,中国作为“山寨帝国”,情形当然又比较特殊。

其实山寨本身并不是问题,它或许只是一个发展阶段而已。山寨的典故不是张三的产品永远被李四仿造,而是等李四自己有条件去加一点自己的创意的时候,李四的产品就会同样被王五仿造。别的国家也不是没有玩过这套。

但是中国的山寨中还有一部分恶意的“忽悠”。毒奶粉、假鸡蛋、假虾,这些都不是什么哲学上的问题,更不是什么“过度真实”,而是中国社会目前的法制还不够发达的后果。

中国人缺乏对社会的基本信任感。这个不能怪他们。

“倒韩派”的主要动机,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对社会上的各种造假现象的无奈。奶粉你无法管,鸡蛋和虾你也无法管,但最起码这个青年作者,这个无数人的偶像以及意见领袖,你还是可以去管他。

就这样,“挺韩派”和“倒韩派”都以为自己有道理,以为自己是为了社会好,“挺韩”的人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新精神,“倒韩”的人是为了让社会少一分“假”。

他们的冲突,是没法避免的。

我呢?

我本来不太喜欢韩寒。从他的作品内容来说我觉得他不差,有的杂文甚至不错,尤其比较新的那些,但我一直觉得他的风格相当做作。或许因为我是外国人,看中文比较累,便喜欢直白一点的文笔,又可能是韩寒确实玩文字游戏玩得有点多,反正我总觉得他没话说的情况下老爱耍小聪明。他的采访视频就更令人失望了。没见过那么呆的天才,也很少见过那么自恋的都市美男。加上他随时随地秀一下自己的大男子主义,我简直受不了。

但是写了这篇论文之后,我的看法貌似发生了一些变化。也有可能是由于我自己开始出书了,反正我觉得文笔做作与否也不是很关键的问题,韩寒写过的一些文章还可以,而且被很多人欣赏,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至于他的韩寒现象呢,我觉得只要是公众人物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想象(image)。韩寒说话经常让人无语是真的,但我也没见过他私下聊天中是什么样子,所以很难轻易下判断。

他到底是不是假的呢?

我个人觉得不是。他写的东西根本没让我认为那不可能是小孩子写的,就这么简单。

总之在我看来,无论“挺韩派”还是“倒韩派”都有自己的道理,他们几乎都是以一种“善意”去冲突,但是这种冲突往往很不理性,而且它的方向完全是错的。

中国人不应该那么在乎自己的一个青年作者是不是真的。他们应该在乎的是:都21世纪了,假如说言论更负责任感,媒体更多元化的话,假如说法制更加完善的话,大家还会如此需要所谓的“意见领袖”和“打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