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华遗梦
4454500000068

第68章 章廿八 兴,百姓苦(下)

“好一句天下兴亡,受苦的都是无辜的百姓,”陈守仁看向唐子衿的目光中带着奇异的光芒。这道目光中包含这太多的东西,有讶异、有佩服,还有赞叹,甚至隐隐还有一丝的自责与惭愧。

唐子衿并没有完全看懂陈守仁这道目光里所包含的东西,又听陈守仁可以的重复了一句先前所说的那句话,便以为陈守仁曲解自己的意思,一时竟分不清他这句话里,到底是赞赏多一点,还是嘲讽多一些。

“陈大人,子衿的话中如有欠妥之处,请大人见谅,”唐子衿的脸颊微微发烫,心道自己小小年纪便说出如此大言不惭的话,也怪不得别人会曲解。

不过陈守仁接下来的话,让唐子衿有些目瞪口呆。

只见陈守仁微微一笑,说道,“子衿,你很好,远远比李牧老友心中所说要优秀的多。”

“你在去年玉门关那场大战中的表现我也略有耳闻,当时我知道你是一个勇武过人的少年英雄,但没想到在你这般年纪便有一颗为百姓请命的仁心,实在难得。”

“我陈守仁虚度了这么多年的光阴,博得了一个爱护百姓的美名,也明白了你先前所说的那个道理,可是……”

陈守仁说道这里的时候,感概了一声才接着说道,“我在你那个年纪的时候,还幻想着做一个百战百胜的名将,现在想想,确实有些可笑。”

唐子衿微微一怔,说道,“将军,做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守一方之土,安一方之民,似乎也无可厚非。”

“子衿,你方才刚说天下兴亡,受苦的永远是百姓,怎么现在反而糊涂了,难道你真的不明白想成为一个绝代名将所要付出的代价。”

唐子衿既然能看到无论天下兴衰,受苦的都是百姓,又怎么会不明白成为名将的代价呢?只是有些事情,明明知道结局,但也必须去做。

看着沉默不语的唐子衿,陈守仁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是啊,自己心中的目的一直是要消灭楼兰,但若有一天真的完成了,那自己身上背负的血债会比楼兰人少么?唐子衿心道。本来已经坚定了的信念似乎又开始动摇了。

“大人仁爱之名实至名归,子衿佩服之至。”

唐子衿面色诚恳,这句话有嘘溜拍马的嫌疑,可王守仁却听出了唐子衿并没有这个并不是这样的人,只是也没有在继续接话,反倒是话锋一转,说起了唐子衿比较关心的另一件事情。

“子衿,你可知道,先前那些百姓为何会在街道上聚众请愿,”陈守仁说道。轻轻的一句话,便把在别人看来有反叛嫌疑的一件事情说成了请愿,可见此人却是有一颗爱护百姓的真心。

唐子衿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莫不是因为今年朝廷突然加重了税赋。”

“看来你是知道的,那我也就不再多说了,”陈守仁说道。

本以为马上便能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没想到当事人却以为自己知道了便不想再说,于是唐子衿有些焦急的接着说道,“陈大人,子衿只知朝廷加重了税赋,但却不知道是因何缘由,还望大人解惑。”

“据我所知,当今皇帝一直都有贤德之名,继位以来还曾两度减免过百姓的税赋,为何此次会突然加重税赋呢?”知晓了林素父女来自于宫中之后,唐子衿对西夏的这位皇帝陛下没有丝毫好感,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位皇帝陛下继位这八年,确实为百姓做了些事情,因此才这么说道。

“嗯,如你所说,陛下这些年勤政爱民,却是是个难得的好皇帝,但从去年开始便十分宠爱一个姓李的贵妃,百姓也因此糟了殃。”

陈守仁的这句话又让唐子衿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一时不知该如何措辞,“这……陛下宠爱一个妃子……似乎和百姓们没太大的关系吧,大人何出此言。”

陈守仁不疾不徐的说道,“子衿,你别着急,慢慢听我把话说完……”

从王守仁的话中,唐子衿终于明白了此次朝廷加重税赋的真正原因。原来,这李贵妃生性怕冷,长安城的冬天又不比南晋那般温暖,去年冬时怕冷的李贵妃几乎足不出户,脸上也没有了平日里那美艳动人的笑容,这让西夏皇帝慕容弘文十分心疼,于是便下诏,让群臣一起想解决的法子。

恰好在今年春天的时候,工部尚书范仁上书,说在长安城外发现了温泉,可修建一座暖宫。慕容弘文龙颜大悦,重重的赏赐了范仁一番,便紧锣密鼓的筹备修建暖宫,当天便在朝堂上商议修建的事宜。

但这个提议却遭到了以礼部尚书王辅国为首的多位重臣的反对,理由便是帝国去年刚刚经历玉门关那场恶战,国库空虚,不宜在大兴土木。

数位重臣提出了反对意见,让慕容弘文下不了台,当时便变了脸色。这时,在西夏朝堂一样以善于察言观色和嘘溜拍马著称的户部尚书杨易之赶忙站了出来,向慕容弘文建议,说近年来风调雨顺,百姓余量充足,可加重今年税赋用以修建暖宫。

这个建议甚合慕容弘文的心意,当即便拍板执行,不再理会王辅国等人的苦谏。于是,令百姓们怨声载道的决意就诞生了。

虽然知道事情的始末,但唐子衿心中仍有疑问,便对陈守仁说道,“陈大人,饶是今年突然加重了税赋,也不至于把百姓们逼到当街聚众请愿的份上吧。”

“你可知道今年的税赋与往年相比,加重了多少,”李牧面露愁容的说道。他这张被忧愁充满了的脸,再加上有些发福的身材,让唐子衿没由来的想到哪天在中午在城外遇上的那个老农,心中突然闪过一丝不详的预感。

“子衿不知,请大人明示。”

唐子衿刚说完,王守仁便缓缓的伸出了三个手指。

“大人是说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三成,那百姓们应该可以接受。”

王守仁苦笑着摇了摇头。

“难道是增加了三倍,陛下他疯了吗?”唐子衿惊声尖叫道。

王守仁摆了摆手,示意唐子衿声音轻一些,“陛下没疯,只是修建一座宫殿工程十分浩大,又要在今年冬天之前完成,那么至少需要动员五万以上的民夫参与,耗费的物料更不知凡几,所以陛下才下诏征收三倍税赋的。”

王守仁这话里似乎还有为慕容弘文解释的成分,但唐子衿对这人并没有好感,此时听完陈守仁的话,更是大为厌恶,于是冷冷的说道,“好一个圣明之君,为了一个妃子,全然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

唐子衿这句话说得大逆不道,但陈守仁并没有呵斥,反倒是满是感叹的说道,“这或许正应了前朝某位无名诗人留下的那句悲凉的散曲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