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文既殁,楼兰长驱直入,数日即达玉门关。玉门关守将李牧凭天险守之,楼兰先锋赵某多次强攻无果,乃役使定襄之民于城下,意图打乱守军之布局。牧性坚毅,亦洞彻敌之所图,虽不忍百姓横遭此祸,而为将者,必以大局为重,故牧传令三军,死守不退。然昭武校尉唐子衿,与楼兰不共戴天,又观楼兰士卒行此兽行,怒火中烧而不能平,乃效父行,单剑而出,斩敌酋赵某于马下。
——《西夏史·唐子衿列传》
缠绵多日的大雪已经停止了肆虐,而寒风依旧,吹得玉门关城头的西夏军旗猎猎作响。
西夏太平兴国七年十二月二十,楼兰左贤王部六万大军抵达玉门关,于玉门关外二十里,安营扎寨。
玉门关守将李牧正在城头来回踱步,看着楼兰军营里漫天飞舞的旌旗,李牧心头苦涩。不知道依靠玉门关天险能不能挡住敌军的进攻,虽然朝廷已得到楼兰入侵的消息,但长安距离玉门关路途遥远,就算增援大军以最快的速度赶来,也还要七日的时间。
恍惚间,李牧思绪万千,上一次见到如此规模的楼兰大军还是在七年前,想起七年前的那场大战,李牧心有余悸。那一场大战充满了太多的偶然,要不是当时的定襄守将唐哲单剑刺杀楼兰统帅云辉,大挫敌军锐气;要不是冠军大将军霍仁杰增援及时,或许五百年前的悲剧在七年前就上演了。
但在这一次呢?楼兰避过西夏耳目,毫无征兆的出动大军,一日便拿下了定襄,敌人士气如虹,而且领兵还是在楼兰军中威望极高的左贤王云威,自己能否挡住这支虎狼之师七日呢?在李牧心中,这是个未知。
忽然,李牧心中一凛,脸上惆怅的神色瞬间敛去,心想是不是这些年楼兰人被普文这厮挡在了定襄城外,自己的安逸日子过惯了,胆子也变小了,楼兰人再厉害终究也是人,我李牧倒要看看他们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
看到李牧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神色,站在不远处的一个身材消瘦的少年似乎也终于放下心来,脸色红润了一些。这也难怪,要是大战前夕,主将表现得太过消极,那么对士气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
其实这个少年来到城楼已经有一会了,只是李牧心有旁骛,不曾注意。此时感受到了不远处射来的这道目光,李牧转过脸来,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张苍白的脸,带着一丝病态的红润,然后是那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消瘦身材,这个少年正是不久前刚从昏迷中惊醒过来的唐子衿。
“子衿,你身子本来就弱,又大病初愈,跑来城楼上做什么,赶快回营帐里歇着,我还等着你赶紧痊愈,上阵杀敌呢。”李牧看着眼前的少年,疼惜的说道。李牧对唐子衿的关心,不止来自于普文的托付,也来自于唐子衿这些年在定襄军中的表现。可能许多底层的士卒并不知晓唐子衿,但李牧却是一清二楚,所以当张平认为唐子衿是逃兵的时候,李牧只是笑了笑,一口否决。
听着李牧这般说来,唐子衿心头闪过一丝暖意,开口说道“多谢李将军挂怀,子衿已无大碍,现在就可以随将军上阵杀敌。”
李牧知晓唐子衿和楼兰之间的仇恨,很清楚自己的劝说不会有任何作用,于是也就打消了继续这个话题的念头。
“子衿,你认为楼兰人何时会来攻城,”李牧岔开了话题,淡淡的说道。
“最多不出两个时辰,楼兰大军就会开始攻城,请将军早做准备。”唐子衿的话语里带着一股毋庸置疑的味道。
李牧并没有因为唐子衿说话的口吻而生气,反而饶有兴味的继续问道:“何以见得”。
唐子衿抬眼看了看远处的楼兰军营,眼睛里似乎有一团火在烧。
“楼兰军营之中虽然旌旗散乱,看似毫无纪律,但统帅这支军队的乃是左贤王云威,他在军中威望极高,绝非浪得虚名之辈,焉有不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所以子衿可以肯定”。
听完唐子衿的话,李牧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神色。眼前的这个少年对楼兰的了解程度远超自己的想象,虽然与对面的敌军仇深似海,但却能冷静的分析敌情,假以时日,此子定会成将帅之才,若在有些机缘,即便比起那少年成名的冠军大将军霍仁杰也不会差多少。
“子衿所言不差,我军早已做好了准备,只等楼兰人一到,便与他们决一死战。”
待李牧说完,唐子衿抬眼看了看他,眼中并没有惊讶的神色。他很清楚,眼前的这位长着一张国字脸的李牧将军,虽然不如冠军大将军霍仁杰,怀化大将军李光旭那么声名显赫,但在西夏诸将之中,他以防守见长,故而对于李牧提前就做好了准备,唐子衿并不会觉得意外。
李牧说完这句话之后,便不再言语,唐子衿也没有再开口,两人就这般默契的保持着沉默,静静的看着远方的楼兰军营。
果然,大约一个时辰之后,楼兰大军终于动了。
那如洪流一般的大军朝着玉门关冲了过来,越来越近。当楼兰大军冲到距离城墙只有百步距离的时候,李牧面上露出了狠厉的神情,手中的令旗高高的举了起来。唐子衿看到李牧手中的令旗后,眼中闪过一缕异常明亮的光芒,一闪即逝。
“弓箭手准备,四十五度角,齐射。”李牧手中的令旗随着他的声音落了下来。
霎那间,玉门关下万箭齐发,冲在最前面的楼兰士兵一片片的倒下。但死亡的阴影并没有让那些如恶狼般的楼兰人感到恐惧,反而激发了他们身体里那好战嗜杀的本性,没有中箭的楼兰士兵不要命的朝着玉门关的城楼冲来。
没过多久,那些悍不畏死的楼兰士兵便冲到了城墙下面,开始架起云梯,疯狂的朝上爬去。
不过李牧也不是吃素的,有了三天的时间准备,各种岩石、滚木、油锅都准备的十分充分,城楼上的士兵们纷纷举起了旁边岩石滚木朝着楼下扔去,这时的唐子衿终于有了用武之力,他虽然身体瘦弱,但力气可不小,此时的他已经把一个滚烫的油锅高高的举了起来,然后用力的泼了下去。
随着城楼上岩石、滚木、热油的楼下,楼下传来了楼兰人惨绝人寰的叫声。原本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叫声,在唐子衿听来却是这般的悦耳。
楼下的楼兰士兵伤亡越来越大,楼兰人虽然悍不畏死,但那惨绝人寰的叫声却仿佛是他们心中的梦魇,士兵开始动摇,军心隐隐有些不稳。
指挥攻城的楼兰先锋大将赵括也感觉到了军心不稳,因此他即使派出弓箭手朝楼上射去,试图减缓守军的动作。但城楼上的守军亦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倒下一个袍泽,就会有另外的士兵立刻补上,投放岩石、滚木,掀翻云梯的动作丝毫没有减慢。
楼兰的第一波攻势持续了两个多时辰,看着麾下士兵死伤惨重,但城楼依旧牢不可破,赵括无奈的下令鸣金收兵。
“废物,你当初在本王面前是如何保证的,如今损失了这么多的士兵,对方却毫无损伤,亏你平日里把自己吹嘘的如何神勇,感情都是在吹牛皮啊”,楼兰中军大营里,左贤王云威正一脸愤怒的对着赵括大骂道。其实云威很清楚,玉门关可不比定襄,不仅城楼坚硬高大,而且守军也是数倍于定襄,想要一战即克那是痴心妄想,此时的他只不过想借此机会给赵括一个下马威,杀杀他的骄气。
可是这赵括平日十分骄傲,攻打定襄更是一战即下,更助长了他心中的那股子傲气,如何能忍受主将如此辱骂,于是大声的说道:“王爷恕罪,此次是末将有辱军威,但请王爷放心,若属下三日内不能攻克玉门关,提头来见。”说完便大步的朝着营帐外走去。
不堪受辱的赵括刚出营帐,便又点齐兵马,朝着玉门关杀去,结果自然是铩羽而归,白白的又损失了近千名士兵。
羞怒交加的赵括不敢面对左贤王,焦急的在营帐里走来走去。若让左贤王看到他现在这副样子,一定会乐得合不拢嘴的,只是随便一激,就把这个莽夫逼成般模样。
营帐外传来凌乱的脚步声,让赵括的心中更烦乱。他走出营帐,不耐烦得对着面前这个面带惊慌的士兵吼道:“何事如此惊慌,难道玉门关的李牧老儿杀过来了。”
这个士兵听得赵括的语气不善,有些不安的说道:“禀报将军,李牧老儿没有杀来,但是前几天我们俘虏的那群贱民先乱了起来,请将军定夺。”
“你说的可是定襄城那群不知死活的贱民,胆敢作乱,他们全部杀死。”赵括的语气平淡下来,心想又不是什么大事,几个贱民,杀了不就结了。
那个士兵正准备转身去传达将令的时候,赵括突然眼珠一转,似乎想到了什么,嘴角露出了一缕阴毒的笑容。
玉门关高大的城楼上,唐子衿静静的看着楼兰军营,李牧则在城楼上来回走动。虽然今天两次打退了楼兰的进攻,但并未伤及敌军的根本,而且自己一方也有不小的损失,李牧一边慰问受伤的士兵们,一边检查岩石、滚木等物料,防备着楼兰人明日的又一波攻势。
在李牧看来,楼兰人今日两次攻城未果,而且损失了不下两千士兵,今日不肯能再来攻城,除非赵括这厮疯了。
然而,这个世上的疯子并不少,赵括就是其中之一。
“将军快看,楼兰人又来了”唐子衿的有些中气不足的声音传入了李牧的耳中。
李牧立刻站了起来,看着再次杀来的楼兰大军,眼中闪过了疑惑的神色。心想赵括这厮发疯,左贤王云威不可能也跟着发疯,怎么会任由他胡来。
等到楼兰军队来到城下,李牧正准备下令放箭的时候,他看到了楼兰军中挟裹着无数百姓,从装束上看来,李牧一眼就看出了那些百姓都是从定襄城逃了出来的,心中不觉一寒,手中的令旗再也无法放下。
赵括心中甚是欣喜,没想到这一招这么管用,自己早些时候为什么没有想到呢?
看到城楼上的守军不敢放箭,城下的楼兰士兵气焰越发嚣张,对着城楼上的守军吹着口哨,比着中指。高高的云梯一架架的支了起来,一群楼兰士兵像蚂蚁般的奋力往上爬去。
李牧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他知道自己必须马上做出决断。历史往往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七天前普文也面临着同样的选择,他用自己的生命做出了选择,只是不知道此刻玉门关上的李牧会如何抉择。
就在密密麻麻的楼兰人爬到云梯中央的时候,李牧手中的令旗放了下去。唐子衿那句“将军不可”还没说出口,无数的滚木、岩石纷纷落下,城下哀嚎遍地,无数定襄城逃出来的百姓死在巨大的石块之下,李牧心如刀割,但并未下令停止。
唐子衿看着城下那些无辜死去的百姓,看着李牧的眼光带着几分冷冽,没想到这位平日里对自己颇为照顾的将军竟是如此的铁石心肠。
但这个想法在他的脑海里,只存在了一瞬间,他心里明白,李牧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是自己不能释怀罢了。于是他的眼光转向了楼兰军中正在狂笑不止的赵括,那目光仿佛再看一个死人。
唐子衿决心已下,便不再犹豫,顺着那高耸的云梯滑了下去,一人一剑冲向了楼兰中军,冲向了正在狂笑不止的赵括。
当李牧反应过来的时候,唐子衿已纵身跃下云梯,根本来不及阻止了,他只能望着这个少年那决然的背影,像极了七年前唐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