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华遗梦
4454500000005

第5章 章五 血债(下)

唐哲,高祖之父也,少时文才风流,放荡不拘,于长安遇西夏第一高手秦无双,无双惜其才,遂收为弟子。后三年,艺成出关,不喜朝中官员之所为,乃入定襄为将,誓安一方之民。哲文韬武略不逊霍仁杰,然时运不济,太平兴国元年,为阻楼兰大军,力战而殁。唐立国后,高祖尊哲为武帝。

——《唐史·武帝本纪》

玉门关北依天山余脉,南接阿尔金山,是楼兰通往西夏的重要门户。楼兰若想进军西夏,必先取此关。

然而玉门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楼兰此前多次进军玉门关,均无功而返。近年来,随着楼兰与边境的摩擦不断升级,西夏对玉门关更为重视,不仅曾加了定襄守军,而且在玉门关设立军镇,北望楼兰。

因此自太平兴国元年楼兰攻陷定襄,兵临玉门关之后,七年里楼兰连定襄都没有在攻破过,更何况是玉门关。

此次楼兰出动规模庞大的军团,事先并没有露出一点风声,意在一举攻破玉门关,为楼兰南下做好准备。

一日即克玉门关北部重镇定襄,并没有出乎楼兰军团最高统帅左贤王云威的意料。云威四十余岁,面容清秀,岁月的侵蚀并没有在他的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与西夏百姓心中楼兰人的狰狞可怖格格不入。

只是这清秀文雅的面庞下面,却藏着一颗魔鬼的心。定襄守将普文伏诛后,滥杀平民就是出自他的手笔,要不是想到留下这些贱民还有用处,只怕十数万定襄百姓如今已被屠戮殆尽。

云威在楼兰大营中来回踱步,他会下的一万先锋部队已抵达玉门关城下,主力部队却因携裹定襄百姓,还需三日才能抵达。

这次突然袭击,一日即克定襄,在他看来,那是理所当然的。若是自己如此自杀式的进攻,一日时间还不能攻克一座只有五千守军的城池,那楼兰骑兵天下无敌的传说和一个笑话有什么区别。

只是云威虽然这么想,但不代表他手下的那群骄兵悍将也会有类似的想法。

此时的楼兰军部大营内,各个团队的长官们的脸上都充满了跃跃欲试的表情,尤其是此次率部攻克定襄的功臣赵括更是一副不可一世的神色。此时的赵括正在吹嘘着自己的功绩。

“你们可能都不知道,定襄城的那个守将普文,武功十分了得,话说当时本将军与他大战三百回合,直打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才一刀将其斩于马下。”赵括高深侃侃而谈,仿佛五百年前楼兰骑兵攻破长安壮举,比起自己这一战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云威听着赵括这厮说的没了边际,脸上露出不耐之色。心想老子把军团里的三万步兵全都给了你,而定襄的守军只有仅仅五千人,若这都不能攻克,老子要你何用。不过赵括此人,虽然有勇无谋,好大喜功,最喜欢把军功挂在嘴边,但打起仗来身先士卒、悍不畏死却是真的,这也是此次他把赵括安排做先锋的主要原因,只是这次这厮吹的也太过火了,故而云威脸上露出了厌恶之色。

可反观军帐内的诸将,却是听的津津有味,一脸艳羡。赵括也不负众望,满脸骄色的开始请战,要求立即发兵玉门关,并拍着胸脯保证三日之内一定拿下玉门关。

云威心想,赵括这厮是不是想军功想疯了,完全不记得七年前,就在玉门关下,天下无敌的楼兰骑兵在野战中,被西夏冠军大将军霍仁杰杀得鬼哭狼嚎的场景了。

于是云威淡淡的看了一眼赵括,眼中露出诡异的神色,看的赵括心中一颤。接着云威的的声音传入了赵括的耳朵里。

“赵将军如此勇猛,攻打玉门关的战事非君莫属,不过想必此时玉门关的李牧老儿已经把定襄的情形上报西夏朝廷了,说不定霍仁杰已经在增援玉门关的路上了。不过霍仁杰这厮在如何厉害,想必也并不是赵将军的对手,前线战事本王就全权拜托赵将军了。”云威说完,满脸热切的看着赵括。

赵括此时脸色灰败,如丧考妣。当他听到霍仁杰的时候,便想起七年前的那场战役,心里不住的打折冷颤。在这些楼兰的将士心中,霍仁杰就是一个恶魔,一个可以令楼兰人夜不能寐的噩梦。

赵括心想,若是霍仁杰大军真的杀到,那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个恶魔,此时的他真是肠子都悔青了,痛恨自己为什么要夸下海口。

越想越是心颤,可军中无戏言,赵括也只好硬着头皮的应承道:“末将遵命。”只是这声音细的像蚊子的叫声一般,和刚刚谈论功绩时那如洪钟般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括不知道的是,此次南下攻打玉门关,将会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战了……

唐子衿做了一个梦,一个纷乱嘈杂、无比冗长的梦。

梦的最开始是一片被大雾笼罩的草原,白茫茫的,目光所及之处看不到尽头,转身回眸也找不到来路。唐子衿站在这片被大雾笼罩的草原上,茫然不知所措。

身后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哭声,那断断续续的声音让唐子衿背后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他抬腿就往前跑,不辨方向,只希望能尽可能的远离这个声音。

不知道跑了多久,唐子衿累的趴在地上大口的喘着气,背后终于听不到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了。这个时候,眼前的大雾似乎淡了许多,唐子衿渐渐可以看清前方的景物。

那是一座高大的城池,青石块垒成的城墙上充满了岁月留下的划痕,斑驳而苍凉,厚实的城门仅仅的关闭着,城外蜿蜒的护城河里,填满了尸体,有楼兰人的,也有西夏人的。

城楼上的士兵正奋力的举起大块的石头,朝着正在攻城的楼兰人砸去,场面残酷而血腥。

可是在这残酷血腥的画面中,没有丝毫的声音,安静的让人窒息。

唐子衿像着了魔一样的往前走去,他慢慢的穿过楼兰军队,来到了护城河边,奇怪的是,周围的人们却仿佛根本看不见他一样,就这般任由他穿梭。城楼上的滚石,楼兰人的长矛打在他的身上,他却感觉不到疼痛,身体也没有丝毫受伤的迹象。

终于,唐子衿看到这座城池西北边角上,几个楼兰士兵通过云梯,爬上了城楼,和守城的士兵厮杀在一起。渐渐的,越来越多的楼兰士兵冲了上去,城楼上的士兵逐渐收缩防线,眼看城楼就要失守了。

这时,一个一身青衣,手提长剑的男子出现在了城楼上的西夏军中,向着楼兰人奋力的冲了过去,只几个照面的时间,城楼上的士兵便死伤殆尽。

这个男子迎风而立,宛若战神,若仔细的看来,这个男子的相貌和唐子衿有几分神似,剑眉星目,只是脸上少了几分病态苍白。这个男子就这般看着城下的楼兰军队,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疯狂的杀气。

突然,这名男子顺着云梯往下滑去,他的速度太快了,比起楼兰就剽悍的汗血宝马全力奔跑时都要快上几分,他的周围尽是楼兰士兵。但这些士兵似乎还没反应过来,愣愣看着这男子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的杀入了中军。

楼兰中军传出“啊”的一声惨叫,终于惊醒了周围的士兵,只见一个血肉模糊的人头飞了出来,那是楼兰南下最高统帅云辉的人头。

看到主将的人头,胆子稍小的士兵当场就吓晕了,正在楼兰士兵面临崩溃边缘的时候,一个威严的声音传了出来:“弓箭手准备,立即射杀刺客。”接着,面容清秀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士兵们的视野里。

那个单剑刺杀楼兰统帅的青衣男子,一见到这个中年人,立即举剑朝他刺去,那决然的身影里带着几分萧索。他知道这个人便是被他杀死的楼兰军最高统帅云辉的弟弟云威,这人不死,楼兰军队便不会崩溃,自己的所有努力都会化为泡影。

然而,由于两人距离相隔太远,青衣剑士的剑未到,楼兰弓箭手的箭却到了。无数支箭羽插入了青衣剑士的身体里,此时他重伤将死,但并没有倒下,眼神里带着不甘……

他默默的转过身体,远远的看着这座城池,嘴角露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只是那笑容里充满了不舍,整个世界再也没有了声音。

看到这一幕的唐子衿,心里仿佛万箭穿心般疼痛,在自己面前死去的这个青衣男子,就是他的父亲唐哲。

在幼年的唐子衿眼中,父亲是无所不能。文能七步成诗,武能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年纪轻轻便拜在西夏第一高手,剑冢掌门人秦无双的门下,前途无量却甘愿为国戍边。镇守西夏边关这些年来,无数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可是今天,就在自己的眼前,这个无所不能的神就这般决然的离开了,一别即是永诀。

随着唐哲的战死,西夏军队最后的战意也消耗殆尽了,楼兰的攻城车终于打开了那扇厚实的城门。

霎那间,城中百姓的哀嚎声响起来了。那刺骨的哀号声惊醒了已经沉睡了三日的唐子衿,他的眼角溢出了晶莹的泪水。

那一年,是太平兴国元年。那座城,叫做定襄。

那一年,唐子衿八岁,其父唐哲力战而殁,家人尽数为楼兰军队所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