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华遗梦
4454500000047

第47章 章七 回归(三)

位于西夏与楼兰边境处的定襄,在两国交兵中首当其冲,多年以来饱经战乱,民生凋敝。

去年冬时这座承着防御楼兰入侵重任的城池,再一次被攻破。城中的百姓们也再一次步了太平兴国元年的后尘,几乎被野蛮的楼兰士兵屠戮一空。定襄城的主权也短暂转移到了楼兰人手中。

但楼兰人控制定襄后,兵出玉门关,征服西夏乃至中原三国的野望,还没有开始,便在西夏冠军大将军霍仁杰的铁骑之下化作了泡影,定襄城的控制权也随着左贤王云威在狼居胥山全军覆没而回到了西夏的手中。

在狼居胥山一役中,霍仁杰凭着自己天才的军事才能,率领数万骑兵,千里追杀,大破楼兰十五万大军,直接瓦解楼兰左右贤王两部的主力,楼兰元气大伤,十年内在没有南下的可能。

此等辉煌的战绩,使得年仅二十余岁的霍仁杰在军中的威望剧增,已经隐隐能够与被誉为西夏军神的李三思比肩。

在普通百姓们的眼中,霍仁杰的身上环绕着一层夺目的光环,与这个光环相比,夺回定襄的控制权反而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但西夏朝中并不缺乏有远见的官员和将领,就比如说在民间口碑并不太好的宰相李林甫,就已经意识到夺回定襄的重要性。于是在霍仁杰回朝,上书请求增加定襄守军的数量,及时修缮城墙之后,他并没有出言刁难反对,反而在字里行间隐隐表现出了支持的态度。

朝中众大臣没有想到平日里与霍仁杰嫌隙颇深的宰相李林甫,居然对霍仁杰的谏言表示认同,不过既然权势熏天的宰相大人都没有意见,那么其他老奸巨换的官员们自然不会出言得罪这位风头正盛的年轻将军。

得到了朝廷的支持,定襄的修缮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当唐子衿到达定襄的时候,在上次战争中饱受摧残的城楼,基本上已经全部修缮完毕。

如果不是亲身参与了去年那次对定襄来说,不下于灭顶之灾的战争,唐子衿甚至看不出来这座被自己视为故乡的城池,在不久之前刚刚经历了异常毁灭性的打击。

看着城楼上飘扬着的龙旗,唐子衿黝黑的双眸中充满了悲戚。离开喀什后,唐子衿做梦都想回到定襄城看看,但如今真的到了城下,却又没有了进城的勇气。

这与近乡情怯没有任何关系,虽然他在定襄城惨遭屠戮的时候,被普文强行绑去了玉门关,并没有亲眼目睹当时那残忍血腥的屠戮场面,但他完全能够想象得到,无关悲悯与同情,只因为他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是他心底最深处的伤,撵不走也挥不去。

离城门还有一段距离,但唐子衿仿佛已经看到了几个个本来正在自家庭院中的老槐树下玩耍的孩童,转眼便看到了自己的亲人一个个血淋淋的死去,一念之间的天堂与地狱,让这些尚未懂事的孩子陷入了最深刻的恐惧与绝望之中。

只是被知道这些孩子能否有自己当年的那份幸运,在将死之际看见那张满是横肉,还有一道刀疤的脸。其实唐子衿是知道,只是至今也不愿承认自己生命中的那个参天大树就这么倒了。

看着傻愣愣的站着,面容悲戚的唐子衿,周志心头一叹,开口说道,“子衿,我们进城吧。”

周志的声音打断了唐子衿的思绪,但他并没有开口说话,依旧沉默着,不过那仿佛生了根的双腿终于缓缓的动了起来。

有些事情,即使再怎么不想承认,但却必须去面对。

在城门口说明身份后,几个负责守卫城门的士兵一听说这个面色苍白,身形单薄的少年就是传说中的昭武校尉唐子衿后,眼中露出了崇拜的目光,不仅立刻放行,还有一个士兵自告奋勇的去禀报定襄的新任守将。

一听说新任守将一会便道,赵顺风的脸上露出了有些不自然的神情,他看着唐子衿和周志说道,“年轻人们,我并不准备见定襄的守将,咱们就此别过。”

“赵先生,眼看天快黑了,我看你就别走了,明日和我们一道前去玉门关吧,”唐子衿开口说道。

赵顺风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说道,“谁说我现在就要走啊,马上天就要黑了,我肯定要在此间留宿一宿了。”

“但是你们西夏军营我待不习惯,明天也就不和你们一道了,反正此地离离玉门关不到三百里,接下来的路你们自己走吧。”

说完也不理会唐子衿二人,径自的朝着定襄城中走去。

“赵先生,你的救命之恩我们记下了,请问我们何时才能再见,”看着赵顺风离去的背影,唐子衿想了想问道。

赵顺风头也不回头,只是有些戏谑的说道,“我又不是你的情人,别老盼着再见,或许下次再见咱们就是敌非友了。”

丢下这句话,赵顺风便加快了脚步,很快便消失在了两人的视线之中,只留下唐子衿和周志愣在当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所以。

“子衿,我严重怀疑这个喜欢故作神秘的老匹夫是稷下学宫的人,”周志悻悻的说道。

唐子衿心头微惊,饶是他多年来一直待在边关,也听过稷下学宫的名头,但这赵顺风与自己想象中的稷下学宫之人相差也忒大了。

“不过看着老匹夫的长相似乎又不太像,”周志仿佛知道唐子衿所想,适时的补充了一句。

听到周志这么说,唐子衿看向他的目光有些不一样了,心想就老周你这样的,难道还认识稷下学宫的人。

不待唐子衿说出心中的疑惑,方才那个看向唐子衿时一脸崇拜,自告奋勇的士兵已经回来,他的身后,一个唐子衿有些熟悉的身影也跟着走了过来。

“子衿,看到你平安回来真是太好了,当时听李牧将军说你独自去了喀什的时候,我在心里都为你默哀了,”一个年纪与周志相仿,身穿明威将军战甲的男子,爽朗的说道。

看到这名男子,唐子衿先是一愣,接着嘴角便露出了笑意,“张将军,恭喜你升任明威将军。”

没错,这人正是曾经在李牧手下任职的张平。当时唐子衿被普文从定襄城里绑了出来,他曾今一度认为这个唐子衿这个昭武校尉当了逃兵,不过后来经过李牧的解释,以及霍仁杰回来之后讲了唐子衿在狼居胥山一战中的表现后,他对这个敢独身闯喀什的少年充满了敬佩。

张平随意的笑了笑,接着说道,“子衿,你就别取笑我了,在去年与楼兰人的大战,普文将军不幸身陨,我在玉门关大战中刚好有些微末的功绩,而现在朝中全力支援定襄重建,我就被李牧将军派来驻守定襄了。”

提到普文,唐子衿的眼神一黯,脸上勉强露出的笑容随风而逝。

张平也看到了唐子衿脸上的变化,他从李牧那里知道很多唐子衿的故事,暗骂自己口不择言。

“还没请教这位将军怎么称呼呢?”意识到失言的张平赶紧把话题转换到了周志的身上。

虽然是初次相见,但周志对这个谦卑守礼,又不乏军人爽朗的将军颇有好感,于是便摒弃了平日里那幅玩世不恭的做派,正色道,“在下周志,一直在大军手下做事,此次奉命保护唐校尉。”

张平心头一惊,没想到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看不出有任何过人之处的汉子居然是霍仁杰的近侍。但随即有想到了霍仁杰居然能把自己的近侍派去给唐子衿做保镖,看来子衿在霍仁杰心中的地位不一般啊。

不过很快张平便释然了,就说自己的上司李牧,就不止一次的提过唐子衿将来乃是西夏的栋梁之材,如此再看霍仁杰对他的重视程度,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张平心底对唐子衿的评价又高了几分,不过心中并没有生出类似嫉妒之类的情绪,反而由衷的为唐子衿感到高兴。于是热络的说道,“子衿、周将军,先回营吧,现在战事也算告一段落,咱们今晚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