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华遗梦
4454500000036

第36章 章三六 风沙(一)

天光渐亮,缠绵了一天一夜的春雨也终于停了下来。听着鸟儿们在清晨里欢快的歌唱,周志从睡梦中醒来过来。

时辰尚早,部下们连日赶路,精神十分倦怠,虽然山洞里的条件极为简陋,但众人躺在并不十分厚实的茅草上依然睡的格外香甜。

看着属下众人表情各异、丑态毕现的睡相,周志的嘴角露出了一缕会心的笑容。这段日子以来,就是这些人,从玉门关出发,转战千里大破楼兰军团,又毫不犹豫的追随着自己前往楼兰王都,如此壮阔而艰难征程,即便是他也感到了十分的疲惫。

周志的心中有些感叹,就是他们,这些在军中不知名的人物,这些平时自己可能转身即忘的普通面孔,在经历了如此艰难的一段旅程后,却没有丝毫怨言。

不仅是他,就连霍仁杰、李牧都认为唐子衿将来会成为西夏的栋梁之才。直到今天他才发现,原来那些舍生忘死只为保家卫国的不知名的普通士卒们,才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周志缓缓的望向洞外,宽敞的洞口处有晨光射了进来,因为下雨而显得有些潮湿的山洞顿时多了几分明朗,他把双手放在自己的太阳穴上,用力的按了按,初醒时的倦意便又淡了几分。

意识逐渐清醒的周志,不知道方才自己的心中为什么会涌现出那样的感慨,或许是自己已经老了吧。

最近周志一直与唐子衿待在一起,后来又遇到了云诗兰、黄巢等人,和这些最大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比较起来,他确实有些老了。

无论在东华大陆的哪一个国家里,周志三十多岁的年纪都不能说老,但那般感慨又是只有在老人的心里才会出现,年龄与心境上的差异只能说明他对战争产生了厌倦。

或许此时的周志并不如此想,他知道这种厌倦的情绪并不适合自己,于是便轻轻的穿过了部下们横七竖八的身体,来到了山洞外。

带着些许湿意的晨风打在周志的脸上,他的精神为之一振,心头那一丝倦意也随着晨风消散在了清晨清新的空气里。

一个明黄色的身影出现在了周志的眼中,他抬起脚步朝着这个身影缓慢的走了过去,他心头疑惑,众盗贼此时还在睡梦之中,为何他这么早便起来了。

“黄巢老弟,这么早便起来了啊,”周志对着不远处的黄巢说道。

但黄巢并没有作声,只是静静的站着,宛如一尊雕像。周志不以为意,缓慢的朝着他走了过去,待到近处时,才发现黄巢死死的盯着西方,表情暗淡,眼中布满了血丝,感情是一夜没睡。

通过黄巢上次一招败给堂子今后的表现,以及昨夜看到的一些东西,周志越发的确定这个盗贼头子不简单,他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在一般的盗贼土匪身上是极为罕见的。

“有心事?和大哥说说吧,闷在心里也不是那么回事,”周志略带关切的对着身边的黄巢说道。

感受到周志言语里的关心,黄巢的心中微暖,这些年来,何曾有人对自己这么一个盗贼头子流露出过善意。想到这里,他有些感动的说道,“多谢大哥关心,只是些小事,不提也罢。”

周志也不多问,接着说道,“你和楼兰有仇?还是和西夏有仇?”

“大哥何出此言,”黄巢有些惊讶的反问道。他的惊讶来自于这个一共只见过两次面的大哥居然能一语道破他心中深藏的秘密。

周志淡淡一笑,随意的回答道,“直觉……”

“我与西夏之尚仇能化解,但与楼兰之仇却不共戴天。”

黄巢说的很平静,没有一丝仇恨的味道,却在周志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没想到这个看似玩世不恭的普通青年心中居然隐藏着这么多东西。

周志没有再开口,虽然他是个自来熟,但在这个问题上也不便多问,于是便沉默了下来。

良久之后,周志的耳中传来了一句十分霸气的话,这句话是黄巢说的。

“他年若得遂凌云之志,看天下谁人还敢嘲笑我黄巢不丈夫。”

就在黄巢说出这句在后世极为著名的话语时,远在几百里外的喀什城里,“啪”的一声传出了一个极为清脆声音,这个声音并不如何响亮,但却极具穿透力,响彻了整个楼兰王宫。

“你们到底要孤王怎么做,难道非要孤当着诗兰的面杀了那唐子衿,你们才满意,”楼兰愤怒的说道,声音有些嘶哑。

看到楼兰王大发雷霆,殿上的众大臣噤若寒蝉,纷纷跪地请罪,他们都知道自古知君王一怒,伏尸百万。

但跪在地上的楼兰众大臣今日却十分的默契,就这么静静的跪着,一言不发。

楼兰王云若越看越是恼怒,但又不能殿中的人如何,于是转过身来一屁股坐在了王座上,和台下的众人对峙着。

云若的脸上除了恼怒还有一丝漠然,只是偶尔看向右手边站着的女儿是,眼中会闪过一缕愧疚的神色。

几日前,在楼兰王特地为女儿举办的接风宴上,唐子衿一剑了结了赵无庸的性命,便是造成今日早朝楼兰君臣对峙根源。

赵无庸本人虽然只是个六品校尉,这样的人物在楼兰军中一抓一大把,若没有十分强硬的背景,这样的人死了也就死了,何至于在楼兰偌大的朝堂上掀起如此风浪,更不至于闹到楼兰君臣对峙的局面。

奈何这赵无庸身后有个强大的赵氏家族,几代人皆为楼兰过立下汗马功劳,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赵无庸有个好爷爷,他的爷爷乃是楼兰三朝元老,官拜楼兰大司马的赵赦,名义上统管楼兰国内所有的军队,乃是可以和宰相胡志明分庭抗礼的人物。

这样一个恐怖的老人说话,就算是楼兰王云若也要给他几分面子,更何况他的孙儿死了,而且是当着楼兰众大臣的面,就这么被一个西夏的无名小卒给宰了,他岂肯善罢甘休。

得知孙儿死亡的前因后果之后,赵赦十分悲愤。他知道这件事情牵涉到了楼兰王最疼爱的平国公主,而且自己的孙儿是当着楼兰王的面被杀的,而且凶手也没有被就地正法,至今还在被关押在喀什的天牢之中,所以他有些顾虑,他不知道自己要为孙儿报仇将面临着什么。

但一想到孙儿小时候在自己膝下承欢的场景,所有的顾虑就都烟消云散了,他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要杀死那个凶手,不,是讲那个凶手千刀万剐,才能为孙儿洗清仇恨。

所以悲愤中的赵赦联合了他在朝堂上的所有力量,对楼兰王请愿,希望楼兰王尽早将凶手正法,没想到几日来楼兰王居然含糊其辞,一直都未做出决断。

已经等了五六日,还没得到结果的赵赦实在无法忍耐下去了,今天又再一次发难,做出了一副一定要楼兰王处死凶手的姿态。令他十分意外的是,一直与他不和的宰相胡志明,今日居然也和站在了他的一边,出言力劝楼兰王即刻处死唐子衿。

这些天来,云若心中也十分矛盾,若是在以往,有人敢当着他的面行凶杀人,他早就把那个胆大妄为的家伙给凌迟了,但此次却不一样,唐子衿是被赵无庸给逼的不得不杀人的,但这并不是云若迟迟没有处决唐子衿的主要原因。

自从坐上了这方金光闪闪的王座,死在他手下的人已经不可计数,更何况是一个西夏的无名小卒。今次楼兰王迟迟未下令处决唐子衿,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最疼爱的女儿。

对于这个从小就没了母亲的女儿,云若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对她可谓百依百顺,但这件事情让她真的很头疼。一方是位高权重的三朝元老,另一边却是哭的梨花带雨的可爱女儿,面对这样的事情,即使是以睿智出名的他也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前几日早朝时,讨论到唐子衿的事情时,宰相胡志明总是一言不发,云若还可以接着询问他的意见来和稀泥,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安抚女儿的情绪,但今天的情况却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

一直不和的赵赦和胡志明,居然同时出言要自己处置唐子衿,这让他顿时感觉到有些无力。他虽然是高高在上的王,但也不可能完全无视臣下的想法,尤其是所有的臣子意见空前一致的时候,他知道这件事情再也无法拖下去了,今天自己必须做出决断了,只是被臣子们这般逼迫,他的面上并不好看,对峙着只是为了找个台阶下。

楼兰王宫很安静,或者说是沉闷,君臣就这么对峙着,楼兰王坐在王座上闭目养神,而台下的大臣们则倔强的跪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可能是一盏茶的功夫,也可能是一个时辰之后,一个略显沙哑的女声打破了楼兰王宫中沉闷的气氛。这个声音虽然沙哑,但却还是那般好听。

“子衿杀了赵无庸纵然有些过分,但当日大家看的清清楚楚,那都是因为赵无庸咄咄相逼,”站在楼兰王右手边的云诗兰面容有些憔悴,但这句话说的却是铿锵有力。

听到自己的孙儿被杀,在公主殿下看来那凶手只是有些过分,赵赦原本就阴沉着的脸又黑几分,正想开口说话却被高台楼兰王上的声音给打断了。

“诗兰说的有道理,当日双方约定舞剑,但赵校尉却一心要置唐子衿于死地,最终杀人者反而被被杀者杀死,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个就要孤王处决唐子衿,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楼兰律法。”

楼兰王把律法都给扯出来了,赵赦心中冷笑一声,,暗想这些年来你处决当年与你争夺过王位的那些人时,可曾顾忌过律法。但这些话当然是不能说出口的,于是赵赦只是连连叩首,嘴里不断的重复着,“请大王为无庸那孩子做主啊。”

赵赦声音里带着哭腔,让楼兰王听了好生恼怒,便不再看他,只是把目光转向了宰相胡志明。

胡志明感受到了来自王座上方的目光,知道楼兰王是想问自己也请求杀气唐子衿的原因,缓缓的开口说道,“大王,微臣得到可靠消息,在玉门关大战中,我军将领赵括和余成华均被西夏某人一剑枭首。”

胡志明顾左右而言他的态度让云若更加烦躁,不耐烦的说道,“这和那唐子衿有什么关系。”

“杀死赵括和余成华的人就是唐子衿,”胡志明说道。

胡志明的话刚一出口,楼兰众大臣一边哗然,他们对赵括和余成华的武功都有一定的了解,没想到这个身体瘦弱,面色苍白的少年竟然如此强悍。

与殿中众人想法不同,听到自己的侄儿赵括也是被唐子衿杀的,赵赦再也忍不住了,阴涔涔的说道,“唐子衿,你该死。”

云若也被震撼的不轻,没想到在那个他眼中籍籍无名的西夏小子居然有如此辉煌的战绩,眼中闪过一缕赞赏和一缕遗憾。

看着楼兰王的态度还是有些迟疑,胡志明接着说道,“此子小小年纪便如此了得,而且与我楼兰早已结下深仇,根本不可能归顺,若放虎归山他日必成大患,望大王早作定夺。”

云若转过脸来,看着女儿那张已经没有任何血色的脸庞,痛苦的闭上了眼前,从牙缝中艰难的蹦出了几个字来。

“明日午时……处死唐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