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华遗梦
4454500000022

第22章 章廿二 红颜(一)

在华夏帝国时期,曾今有位著名的诗人写下这么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一句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一出世,便被称为对边塞荒漠风光最好的诠释。尤其是在历代崇文的南晋,更是把此诗列为边塞诗篇的典范。

但常年生活在这片被荒漠包围了的土地上的楼兰人民们,可没有这么好的兴致,来学习南方这些士大夫们,吃饱了撑着没事干,然后就撑出了几句在楼兰人民看来酸腐到了极点的所谓千古名句。

其实,不止是楼兰的土著居民,就算在久居边塞的西夏守军们也知道,“长河落日圆”的景象的倒是时常能够看到,但“大漠孤烟直”这样美丽的景象,似乎从来没有在这边终年被风沙肆虐的土地上出现过。

三月某日,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在鸣沙荒漠边缘的某处,土黄色的沙粒中留下了一串长长的马蹄印,只不过大风一起,漫天的黄沙便飞舞了起来,不消片刻功夫,黄沙里的马蹄印便再也无迹可寻了。

一队商旅装扮的行人从鸣沙荒漠里走了出来,前方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原,似乎是这片绿色里附着了几分魔力,这队商旅的行进速度加快了几分。

“这鬼地方,真他妈不是人呆的,怪不得这些楼兰蛮子怎么时时刻刻都想着南下”,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从商队里传了出来。

说话的这人约莫三十六七岁,眉眼清秀,但侧脸上却突兀的长满了络腮胡,让人看上去总觉得有几分怪异。只见这人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拍打着身上的黄沙,双眼里隐隐有些疲态,似乎被这漫天的黄沙折磨的不轻。

“我说老周啊,当时咱们进来的时候,你可是一脸的兴奋,怎么出来后就满腹牢骚的了呢?”一个带着几分调侃的声音响了起来,带着几分沙哑,就好像是喉咙里堵了什么东西似的。

“子衿啊,你说的倒是轻松,你一路骑着战马,而我老周却是凭着一双腿生生走出来的,要不咱连对换试试,”这个叫老周的有些不满的回应道。

这老周嘴上不仅话里露出了不满,而且心里也跟着打起了小九九,当时自己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好好的跟着大将军回去不干,非要留下来跟着这个该死的唐校尉受罪。

原来这一行商旅打扮的人却是唐子衿等人。

五日前霍仁杰大军大破楼兰左贤王军团,由于劳师远征,虽然一举消灭云威的部队,但西夏一方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不宜再在楼兰境内盘桓,否则在遇到一支正规的楼兰军队就很难脱身了。

于是霍仁杰当即就决定退兵,只是唐子衿并未追随大军一道回玉门关,而是挑选了二十几个士兵,穿上楼兰人的服装,独自朝着鸣沙荒漠的西方前行。

本来忧心唐子衿伤势的霍仁杰并不同意,但唐子衿以探查楼兰为由,而且经历了这场大战,尤其是在狼居胥山封天祝民后,唐子衿的精神状态却好了很多,伤势比起刚出征时也大为好转,所以霍仁杰也就任由他去了,只是把手下武功最高的贴身护卫周志派到了唐子衿的身边。

唐子衿不好拒绝,便带着周志及二十多个士兵上路了,原以为这个冠军大将军帐下的第一高手是个冷漠之人,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唐子衿对他敬而远之,并不做过多的交谈。

没想到这个长相怪异的周志,性子却是一点都没有一般高手所独有的冷漠和怪异,也从来不一霍仁杰亲卫的身份自居,三天两头的帮助士兵们看押货物,这样很快就很士兵们打成了一片,就连唐子衿也对他另眼相加。

由于扮作了寻产商旅,唐子衿和周志也不便在以军职相称,在周志的强烈要求下,经过几天的朝夕相处,唐子衿终于把对周志的称呼从周大哥改为了老周。也许在周志看来,老周这个称呼更显得亲切。

周志的性子,唐子衿已十分清楚,对于对方语气里的不满,他丝毫不以为意,“好啊老周,那接下来的路,你来骑马,我来和弟兄们一起步行。”

没想到这个杀人如麻,不苟言笑的唐校尉还有如此人性化的一面,本来只是半开玩笑的周志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子衿,我只是随口说说,你身体还没养好,这马还是留给你吧。”

周志嘴上虽然这般说着,心里却在想,眼前这位小爷可是大将军亲自吩咐自己照顾的,要是他有什么闪失,自己可怎么向大将军交代。

唐子衿也不再和周志客气,他的身体在医圣亲自出手医治后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可在玉门关大战中又再次受创,幸好医圣临走时留下了珍贵的保命药丸,要不然他真的没办法参与这次的千里追杀,更别说现在可以堂而皇之的留下来“探查敌情”。

走出了鸣沙荒漠,唐子衿吩咐士兵们在草原上休息了一会,并把自己身上的黄沙清理了一下,就再次朝着西方出发了,他也想着尽早了却心中的愿望,好赶回玉门关。

赤峰城位于楼兰中部,是境内的一座规模较大的中等城市。

虽然楼兰的经济水平与西夏、东周、南晋三国比起来较为落后,但像赤峰这样的城市,在广袤的楼兰国境内依旧比比皆是。

原本像赤峰这样的城市,既没有美丽的自然风情,也不是重要的战略要塞,因而除非是出现了大规模的敌军入侵或是暴民作乱,否则平日里根本不会引起楼兰民众的注意,或许在几千年后,对楼兰古国感兴趣的学者们,会在一张残破的楼兰古地图上,看到一个代表赤峰这座城市的符号。

而事实上,赤峰在楼兰境内是一个极为著名的城市。原因无他,只因为赤峰是楼兰唯一一座建立在荒漠中的城市,方圆数十里内尽是漫天黄沙。近千年的时间里,赤峰城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中屹立不倒,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

然而这些年来,随着赤峰城周围的荒漠不断的蔓延,城中的居民们生活越发困顿,开始不断的南迁。短短的数年时间内,这座全盛时拥有接近二十万人口的城市,如今萧条得只剩下不到八万人口。

如果说人口南迁是造成赤峰城萧条的主要原因,那么周围的盗贼流寇则是阻碍了赤峰城再次繁荣起来的罪魁祸首。

赤峰城日益衰落,自然环境逐年恶劣的情况不假,但这座城市却在楼兰国的中部,周围的大城市税负又很重,所以往来的商旅们,一般都会选择多走几十里的路程,把赤峰城作为休憩和中转的地方。

可通向赤峰城的必经之路三危山里,却流窜着好几股山贼。这些山贼以打劫过往的商队为生,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不明所以的商队屡次被这些山贼打贼,但幸好这些山贼良心未泯,只劫财不杀人。

这些逃出来的商人们也曾向楼兰王庭请愿,希望派出军队将三危山里的山贼们剿灭。奈何这些山贼对三危山的环境十分熟悉,轻易的躲过了楼兰军方的多次围剿,无奈的商人们终于开始放弃赤峰这座进出税负极低的城市,选择周边的大城市,毕竟税负重点总比被山贼们劫掠一空要好上许多,于是在不断衰落中的赤峰城显得越发的寂寥了。

三危山官道旁边的树林里,约莫二三十个身穿楼兰服侍的汉子潜伏着。他们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刀剑矛枪戟应有尽有,要是一对士兵拿着这些武器出现在长安城最大的演武厅里,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个武器展览现场。

只是这些人脸上都流露出了桀骜不驯的神色,与作风严谨的军队大不相同。

在这群不明身份的汉子中间,有一个五官棱角分明,表情温和,身着明黄色服饰青年,嘴里正叼着一颗青草细细咀嚼。

“黄老大,都已经半个月了没任何收获了,这些狗日的商人们早就学精了,这样耗下去也不是个事,干脆咱们换个地方做买卖吧,”一个左眼空洞的汉子开口打破了沉默。

听完这句话后,那个身穿明黄色衣服青年吐了嘴里的青草,似笑非笑的说道:“二狗子,你忘了你这只眼睛是怎么瞎的啦,换你大爷的地方,就咱们这几十个人,要不是仗着对三危山的了解,早就被楼兰军队灭了几十回了。”

这个被黄衣青年称作二狗子的人,摸了摸自己脸上已经空洞了的左眼眶,脸上露出了悲愤的神色,可能是在老大的话里想起了某些不堪回首的过往。

不待二狗子多想,黄衣青年的声音便打断了他即将开始的回忆,“大家准备,买卖来了。”

随着远方车轮轧地的吱吱声不断接近,黄衣青年抬了抬手,身后的二十几个汉子便跟着他来到了道路的中央,本来十分宽敞的道路因为这群人的到来显得十分拥挤。

黄衣青年提起手中的长剑,指着前方这支骤然停下的商队,玩世不恭高的笑着说道:“此树不是我栽,此路也他妈的不是我开,但要想从此过,须得留下买路财。”

他的语言虽然有些玩味,但声音里却流露出了一股戾气,听得商队里的众人后背汗毛直竖。

“在楼兰国境之内,竟有人敢打劫我云诗兰,”从商队中央的马车里传出了一个温婉美好的女声,这声音很好听,听起来没有丝毫的怒意,反而有些随意,随意中又带着一丝不屑。

这个好听的女声里的不屑,就好像是看到了一只正准备用它自认为粗壮的臂膀阻挡车轮的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