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兴国八年正月廿四,冠军大将军霍仁杰统五万大军与楼兰左贤王于玉门关下决战。昭武校尉唐子衿力斩楼兰悍将余某,霍仁杰亦重创左贤王云威,楼兰遂大败,残军远遁。翌日,霍仁杰点骑兵三万,千里奔袭,欲一举歼灭左贤王残部。二月廿八,于狼居胥山再破楼兰残军。
——《西夏史·冠军侯霍仁杰世家》
楼兰国地域广大,西夏以西、东周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都在楼兰王庭的统治之下。
如此广袤的地域,在整个东华大陆,也只有曾经强盛一时的华夏帝国方能与之媲美。坐拥如此庞大的王国,但楼兰的历代君王依旧无时无刻都在想着东进南下,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楼兰国内气候干燥,荒漠的面积就占了全部国土的三分之二以上,君王们对气候温和、沃野千里的中原和南方有着一股疯狂的执迷。
在楼兰北方和西方,是大片大片的荒漠,在这些荒漠里,终年风沙肆虐,人迹罕至,只是偶尔会出现一小片绿洲,才让这一望无垠的荒漠有了几分生气。
恶劣的环境早就了楼兰彪悍的民风,但即便是彪悍的楼兰人,似乎也不愿轻易涉足荒漠,否则漫天风沙过后,就只能成为了荒漠底下的白骨。
而就在今天,这片沉寂已久的荒漠却焕发出了别样的生机。
呼啸而过的大风卷起了那边的黄沙,天空灰蒙蒙的,让人根本看不清前方的事物。
这片名叫鸣沙的荒漠,就是以这样一副阴霾的姿态,迎接今天的第二波客人。
“禀报大将军,我军已来到了鸣沙荒漠的边缘,前方已无路可走,”一个身着灰色铠甲的士兵站在一匹高头大马的前方,单膝下跪,双手抱拳,恭敬的说道。
“哦,是吗?那云威老儿难道能够上天遁地不成”,战马上的将军淡淡的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有的只是平静,绝对的平静。
方才说话的将领约莫二十三四岁,五官匀称,相貌英俊,虽然年纪轻轻脸上却满是风霜之色。此人只是从玉门关里领着大军对左贤王残军千里追杀的西夏冠军大将军霍仁杰。
大败左贤王云威后的第二日,霍仁杰就从玉门关点了三万骑兵,带上唐子衿和云震,开始了对云威残军的追杀之旅。
没曾想,以悍勇著称的楼兰人,逃命的本事也丝毫不弱,西夏大军这一追就是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知道昨天傍晚,斥候回报说发现了楼兰残军的踪迹。
于是今天清晨霍仁杰便加快了行军速度,希望尽快寻觅到云威的踪迹,一战将之歼灭,这一战已经拖了太长时间了。
可是经过一上午的急行军之后,西夏大军却来到了鸣沙荒漠的边缘,前方已无路可走。那么云威呢?数万残军怎么可能一个上午的时间便消失无踪了呢?
霍仁杰静静的看着远方,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虽然在太平兴国元年他曾大破楼兰军队,但却从未像这次一般,深入敌方如此之远,所以虽然对鸣沙荒漠略有耳闻,但却并不清楚其中的具体情况,但它可以肯定,云威及残部一定是进了这片荒漠,不然不可能就这般消失了。
“大将军无需思量,进入鸣沙荒漠三百多里的地方,有一座狼居胥山,这座山的周围是一片绿洲,云威老贼肯定是奔着狼居胥山去了,在那里凭着他左贤王的名声,可以召集到一定数量的军队和补给。”一个有些虚弱的声音传入了正在思考中的霍仁杰耳中。
说话之人正是力战楼兰赵括、庞信、余成华等大将而身负重伤的唐子衿。他与楼兰之仇不共戴天,此番坚持带伤随霍仁杰大军出征,就是想亲眼看着左贤王军团覆灭。
本来以唐子衿的立场,应该力劝霍仁杰出兵杀到狼居胥山的,可是久居边塞的他对鸣沙荒漠颇有了解,如果这支在楼兰过转战千里的疲惫之师真的进入了鸣沙荒漠,寻觅到了云威残部,经过风沙的洗礼,战斗力下降的三万西夏骑兵,很有可能折戟在狼居胥山下。
在西夏军中征战多年的唐子衿,对这些一起出生入死的袍泽有着浓厚的感情,而且霍仁杰对他关爱有加,他不想因为自己心中的仇恨而让这位他心怀敬佩和感激的将军做出错误的判断。
所以在他把鸣沙荒漠的情况说出来的时候,并没有附加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希望霍仁杰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抉择,即便霍仁杰选择退兵,唐子衿也会无条件的支持。
唐子衿的话让霍仁杰颇感意外,对于唐子衿与楼兰人的仇恨,李牧曾经和他细说过,本以为唐子衿会不顾一切的劝自己出兵,没想到这个未及弱冠、面色苍白的少年却有如此胸怀,心中对唐子衿的评价又高了几分。但他决心已下,任何外物都无法阻挡。
“子衿,既然你对塞外之地颇为了解,那么就又你来引路,大军即刻开往狼居胥山,”霍仁杰温和的对唐子衿说道。
唐子衿有些感动,无论眼前这位英姿勃发的将军是出于何种原因,执意要出兵,但这却是他最想要的结果。
“末将定不辱使命,”唐子衿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激,几分坚毅。
前方隐隐有树影在闪动,无穷无尽的荒漠中出现了一抹绿色。
仓皇逃走的云威心里闪过一丝激动。自从玉门关惨败的这些日子以来,云威惶惶不可终日,时时刻刻被身后的数万大军压迫着。
好不容易逃进了鸣沙荒漠,身后的追兵倒是不见了踪影,但每日与无穷无尽的黄沙打交道,依旧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至少在鸣沙荒漠之外的时候,他们偶尔还能看到牧民们的身影,也可以从各个部落里获得补给。但这两日,除了漫天的黄沙,云威什么也看到了,虽然明知几百里外就是狼居胥山,但看到希望的士兵们终日无精打采,这让云威越发的担忧。
狼居胥山终于出现在了眼前,不仅云威心头激动,就连那些无精打采,疲惫至极的士兵们,眼中也有激动的光芒掠过。
趁着军中士气稍长,云威下令加快行军速度,终于在晚间十分来到了狼居胥山脚的绿洲里。
这片绿洲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跟随云威来到此处的近两万残军从不仅获得了充足的补给,而且凭着左贤王的名头,还招募到了将近五千的士兵。
在山脚找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安营扎寨后,云威看着身边的两万多军队,心中感慨万千。
一个多月前兵临玉门关的十数万大军,如今却只剩下两万多残兵败将,作为楼兰第一名将的云威,生平从未遭遇过这样的惨败。
云威虽然流淌着楼兰人残暴好杀的血液,但也具备了一个优秀将领应有的优秀品质,胜不骄,败不馁。
遭遇如此大败,要是一般的楼兰将领,可能早就一蹶不振了。可云威却不是这样的,悲伤和迷茫只是在他清秀的面容上短暂的停留了片刻,剩下的只是坚毅。
“霍仁杰此次孤军前来,劳师远征,等他的大军到达时,早已疲惫至极,我军以逸待劳,定可将其一举歼灭,报玉门关之仇。”
云威坚定了心中的想法,抬头向狼居胥山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望去,那一片生机勃发的景象似乎能给予他力量。
只有他那空空荡荡的左袖在风中飘扬,显得十分落寞。
两日后,霍仁杰大军也赶到了狼居胥山,望着山脚下密密麻麻的楼兰军营,霍仁杰心中的战意再次被激发出来。
如果云威选择一直向北逃去,或许到达此次后的霍仁杰便会撤军而回,毕竟除了楼兰,东周南晋还在虎视眈眈的盯着国内。但云威既然有胆子停下来,那想必是已下定决心和自己决战了,这正遂了霍仁杰的心愿。
“大将军,我军转战千里,将士们皆以疲惫,是否稍事休整,,在与云威残军决战,”唐子衿带着征询的语气对霍仁杰说道。
可这次霍仁杰却没听从唐子衿的建议,不容质疑的说道:“子衿此言差矣,楼兰残军,不足为惧,我军新到,虽身体疲乏但士气旺盛,若此时不行决战,那悔之晚矣。”
听完霍仁杰的话,再回想起前面的几次战斗,唐子衿心中也生起了一个怪异的想法,这个当世人杰,似乎对麾下的士兵并不十分在意,只要能够有效的打击对军,他不介意用士兵的性命来获取胜利。
霍仁杰作为东华历史上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他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后世史学家对霍仁杰唯一的批判,就在于他不够体恤士卒。不过,在与楼兰左贤王军团的决战中,也正是因为霍仁杰这种不顾伤亡的打法,成就了他在东华大陆军事史上的赫赫威名。
据后世著名史学家唐逸风所编纂的《东华通史》记载,霍仁杰与云威在狼居胥山下的这场大战,楼兰军团全军覆没,只有云威在十几个亲卫的保护下逃了出去,而霍仁杰一方出征的三万骑兵,能够活着回到玉门关的,只有一万余人,可见那场大战的惨烈程度。
大战持续了一天一夜,楼兰军团覆灭,在唐子衿的力劝下,霍仁杰把大战中擒获的楼兰将领们,全部压上了狼居胥山,用他们的人头祭奠无辜死去的定襄百姓。
“犯我大夏天威者,虽远必诛,”封天祝民仪式完成后,站在山顶的霍仁杰大声吼道。这个声音传的很远很远,穿过了无边的荒漠,响彻了楼兰王宫。
从此,霍仁杰的威名在楼兰达到了顶峰,直到他病逝,楼兰再不敢涉足西夏边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