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世界建筑文化
4410000000007

第7章 西方远古建筑(7)

在观众席后,是拱形回廊,它环绕着角斗场四周。回廊立面总高度为48.5米,由上至下分为四层,下面三层每层由80个拱券组成,每两券之间立有壁柱。壁柱的柱式第一层是多立克式,健美粗犷,犹如孔武有力的男性;第二层是爱奥尼式,轻盈柔美,宛若沉静俊秀的少女;第三层则是科林斯式,它结合前两者的特点,更为华丽细腻。这三层柱式结构既符合建筑力学的要求,又带给人极大的美学享受。第四层则是由有长方形窗户的外墙和长方形半露的方柱构成,并建有梁托,露出墙外,外加偏倚的半柱式围墙作为装饰。在这一层的墙垣上,布置着一些坚固的杆子,是为扯帆布遮盖巨大的看台用的。四层拱形回廊的连续拱券变化和谐有序,富于节奏感;它使整个建筑显得宏伟而又精巧、凝重而又空灵。角斗场的特点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充分地显示出来,为建筑结构的处理提供了出色的典范。

罗马角斗场用大理石以及几种岩石建成,墙用砖块、混凝土、金属构架固定。部位不同,用料也不同,柱子墙身全部采用大理石垒砌,十分坚固。在历经2000年的风霜后,现在人们所见到的角斗场尽管破败不堪,但残留建筑的宏伟壮观,仍让人们为往日的辉煌成就啧啧称奇。

大角斗场在古罗马人心中具有特别意义,是罗马帝国辉煌荣耀的具体写照,与帝国命运休戚相关:大角斗场在,罗马就在;大角斗场倒塌,罗马就会灭亡。事实也是这样,公元217年大角斗场遭雷击引起大火,部分遭毁坏,238年被修复,继续举行****搏斗表演,直到公元523年这样的活动才被完全禁止。公元442年和508年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对大角斗场结构本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中世纪时该建筑物并没有受到任何保护,因此损坏程度进一步加剧,后来于脆被用作碉堡。15世纪时教廷为了建造教堂和枢密院,拆除了大角斗场的部分石料。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难为由宣布大角斗场为圣地,对其进行保护。

罗马角斗场规模宏大,设计精巧,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其建筑水平更是令人惊叹,可以说在当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欧洲的许多其他地区,直到千年以后,才出现了同等程度的建筑。尤其是它的立柱与拱券的成功运用。它用砖石材料,利用力学原理建成的跨空承重结构,不仅减轻了整个建筑的重量,而且让建筑物具有一种动感和向外延伸的感觉。这种建筑形式对后世的影响极大,直到今天,建筑学界仍然在广为借鉴。

5.古罗马的民居建筑

西方居住建筑发展到古罗马时期,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城市中除了富裕阶层的庭院式住宅之外,还出现了满足一般平民生活需要的多层公寓式住宅。另外,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社会财富积累的加剧,在城郊还出现了富人们休息和消遣用的别墅式住宅。当时的罗马贵人为了躲避城市生活的尘嚣和拥挤,常在美丽的那不勒斯海湾营建私人别墅,遗迹留存至今的有秘密祭庐、纸草别墅等。同时,随着人们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村住宅也开始进行规范的设计,这些被人称为田园住宅的建筑除了日常生活之外,还兼作酿酒作坊、家畜饲养等,即带有某些经济建筑的色彩。此时,城市府邸可以公元前2世纪末在庞贝建造的潘萨府邸和公元前1世纪中叶所建的银婚府邸为代表。前者规模较大,平面设中轴线设庭院,结构紧凑;后者以科林斯柱式为围柱廊,亦设庭院,面积较小,四周外墙均不开窗。

多层公寓式住宅是罗马人为解决城市人口骤增,住房紧缺而创造的好办法,它是现代城市形形色色公寓住宅的“老祖宗”,影响极为深远。由于府邸邸式住宅占地面积大,装饰华丽,只有少数富人才住得起,因此为了解决占城市人口绝大多数的一般公民的居住问题,共和国时期就出现了承租式的集中公寓房子。发展到帝国时期,它们已经占领了罗马和奥斯蒂亚(古罗马港口)等大城市的主要街道,四五层高的砖砌大楼改变了古城的面貌。例如,公元4世纪时,罗马全城有公寓住宅46602所,而当时的府邸只有1797所。公寓楼成了罗马的主要街景。

公寓大楼使用砖和混凝土来建造,因为取消了没有通风采光的内院,所以各层对外均开有面积较大的窗,底层一般均作为商店和作坊用房,每间隔一段距离便设有集中上下的楼梯间。为了承受上部传下的压力,门窗大多以砖拱砌筑过梁,充分发挥了罗马拱结构技术的优势。公寓一般为四五层,后来也出现了六层住宅。商人为了发财,常加高层数,并偷工减料,以致发生倒塌压死人的事故。所以奥古斯多皇帝曾规定公寓不能超过20米,后来图拉真又规定不能超过18米。当时因技术的限制,只在楼下设置集中供水处,规定高度也包含着从使用方便考虑的成分。

6.古罗马的教堂建筑

公元9世纪后的欧洲,基督教逐步走向巅峰,完全控制了人们的思想,教堂仍然是建筑的主题。当时在欧洲(尤其是西欧)流传着一个“千禧年”的传说:当1000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耶稣基督将重新降临,天堂之门将会敞开。人们建造教堂的激情高涨起来。千年的钟声敲过之后,天堂之门没有开启,人们意识到尘世生活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们已经燃起的建筑激情并没有熄灭。

310年,君士坦丁在他当时分治的帝国西北区的首府特里尔给他的母亲修建了一座巴西利卡式的宫殿,后来,他的母亲将它献出作为纪念圣彼得的教堂。这座最古老的巴西利卡教堂长70米,宽27米,没有侧廊,采用木造的屋顶,高约30米。大厅尽端的半圆形凹室原先一般用作裁判室,如今被恰到好处地改造成为祭坛,牧师站在这里向教徒们传经布道。与这一改动相对应,巴西利卡的主要入口由长边改到与祭坛相对的另一端。这样的改动使人对巴西利卡内部空间的感受产生了根本的变化。

古罗马的巴西利卡是前后左右完全对称的,你从宽广的一边走进去,感受到的是一个与万神庙相似的静态的空间,你可以赞美它,但它仿佛与你无关。而基督教的巴西利卡式教堂则不同,当你从短边的入口进去之后,视线立刻就会被居压导地位的由整齐排列的天花板、窗框、墙角和长椅等所形成的透视线吸引到祭坛,在那里牧师正在象征耶稣受难的十字架下朗读经文,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流走上前去,接受上帝的赐福。在这样的空间里,一切都是为使用的人而设计的,基督徒已经成为这个空间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正是基督教教堂与神庙最重大的差别。

这种几乎完美的并且由于简洁的形式使用料的“批量化”成为可能因而建造十分便利的空间形式立刻传播开来。君士坦丁统治罗马后,仿效特里尔大教堂的巴西利卡形式建造了拉特兰圣乔瓦尼大教堂、墙外圣保罗大教堂和圣彼得大教堂等几座宏伟的大教堂,它们都采用更古老的木造屋顶而非混凝土拱顶,为后世基督教堂的建造确立了标准形式。

三座大教堂中,拉特兰圣乔瓦尼大教堂建造最早,是罗马最早的主教教堂,素有“罗马及全世界所有教堂之母与之首”之称。它还是19世纪意大利统一以前历代教皇举行加冕仪式的地方,14世纪以前教皇也一直居住于它旁边的拉特兰宫。但它在17世纪巴洛克时期由意大利巴洛克艺术大师波洛米尼(1599~1667)进行过较大的改建,已不复原样。建造在罗马南城墙之外使徒保罗墓地上的墙外圣保罗大教堂曾被认为是罗马最漂亮的教堂,它一直保存到1823年被大火焚毁,后于1840年重建,也非原物。